第115章 秦宗言回防

就在懷荒如火如荼的防禦入侵的高句麗大軍時, 秦宗言也坐着拓跋曜的營帳中面無表情聽着將領們的吵鬧。

拓跋曜坐在上方, 同樣冷着臉看着下方爭吵的將領, 將領們在爭吵是否對一天前剛攻下的豫州汝陰郡進行掠奪,還是召來當地官員安撫百姓,將汝陰郡劃歸魏國所有。

就拓跋曜心中野望來說, 他是恨不得能一口氣攻下建康, 直入樑國都城, 但是誰都知道這不可能, 莫說長江天險,就是魏國也沒有做好直入建康的準備, 所以拓跋曜這次出兵的目的, 就是將相城回收, 同時儘可能多的佔領樑國的領土。

因爲拓跋曜私心是想統一中原,故對佔據的樑國領地採取溫和安撫態度, 不許士兵們侵犯樑國百姓分毫,這樣得到樑國百姓的擁護, 確讓將領們十分不滿, 他們跟皇帝來打仗不就爲求財嗎?連搶奪都不行, 他們還怎麼發財?

秦宗言打下汝陰郡後, 認爲他們可以在汝陰郡建立豫州刺史府, 將豫州歸爲魏國領土,再下面的壽春等地可以暫緩一步, 但是衆人卻不答應, 他們覺得這般草草收兵, 他們怎麼發財?汝陰郡可以不搶,別的地方可以強,不然維持大軍補給?

而拓跋曜的意思是繼續打下去,怎麼說起碼也要打到壽春。他也不是貪功冒進,而是樑國士兵並沒有被他們打退,汝陰郡雖被他們佔領,但樑國士兵依然集結在壽春附近,顯然等魏國軍隊一走,他們肯定還要收復汝陰郡,所以拓跋曜並不想現在離開,一旦離開,他們所做的一切都白費了。

秦宗言不比在場諸多將領初來南方,對南方地貌環境不熟悉,秦宗言對南方瞭解甚深,再過一月就是南方一年一度的梅雨季節,北方的士兵恐怕無法適應這種連綿雨天,可以別的將領卻認爲秦宗言膽小,獨孤雄等人還覺得秦宗言傻子,好好功勞不佔,整天說些掃興的話。

秦宗言懶得跟這些不動腦子的武夫廢話,當年他祖父隨太武皇帝南征都是在冬天,一入雨季就打道回京,祖父直言北方士兵難以適應南方環境,如果要渡江的話,必須要培養水兵,然而長江天險、且盔甲沉重,且沾水容易生鏽,這些都是要克服的難題。

獨孤雄等人祖上也曾隨太武皇帝出征,但是他們的先祖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哪裡想到會給子孫留作戰筆記和心得感想?是故在獨孤雄等人都不瞭解南方兵時,秦宗言已經知道該如何讓戰士適應南方氣候,只是這次領兵的是拓跋曜,輪不到秦宗言出頭,他只需要做皇帝的陪襯即可。

就在諸人僵持不下的時候,突然接到御夷、懷荒傳來急報,說是高句麗聯合契丹、庫莫奚十萬大軍入侵懷荒、御夷兩處,御夷、懷荒緊急求援京城,希望京城能傳令各處發兵支援。這次急報讓衆人大驚,秦宗言立刻起身道:“陛下,請讓臣立即帶兵回懷荒支援。”

獨孤雄也附和說:“陛下,臣也請帶兵回武川。“獨孤雄再想搶功勞也明白,武川纔是獨孤家的根基所在,高句麗入侵,難保柔然不會趁虛而入,他不像秦宗言有個好兒子,他長子平庸、次子年紀還小,武川就靠謝灝支持,謝灝是文人,會不會打仗還兩說,他必須要馬上趕回武川。

拓跋曜立刻道,“你們立刻帶兵回懷荒、武川!”拓跋曜沒想阿蕤還沒找到,懷荒又出這種事,拓跋曜立刻擔心柔然會趁虛而入,一時間拓跋曜都想隨秦宗言一起回懷荒。

秦宗言終於得到拓跋曜的同意放行,他身體微鬆,隨即又緊繃起來,阿鏡還沒找到,高句麗又入侵,難道抓阿鏡的人是高句麗的人?秦宗言回自己營帳,準備拔營回懷荒,他的親衛又遞來一份懷荒送來的密報,秦宗言心情沉重的接過密報,就怕密報上寫的是他不願意知道的消息,但沒想密報給了他一個驚喜——阿鏡找到了!

幾乎是同時,拓跋曜也接到懷荒的密報,說阿蕤找到了,她安然無事。想要綁走她的正是高麗士兵,只是被阿蕤提早發現不對勁,她聯合秦家、謝家護衛,合作演了一場戲,讓侍女假扮她跟謝夫人,自己跟侍衛們提前離開。因懷疑護送她的侍衛中有奸細,也不敢輕易暴露身份,高句麗的先鋒軍也是她提前發現的,她暗中告知秦紘,秦家軍才能體現斬殺一隊先鋒軍,提前得到高句麗入侵情報。

拓跋曜看完密信心頭不禁一陣又一陣的後怕,虧得阿蕤機靈,先發現不對勁,才逃開這場劫難。等她這次回京,他一定再也不讓她離京,以後自己走到哪裡都把她帶到哪裡,不讓別人再有可趁之機。

常大用見拓跋曜看完密信,居然面露微笑,不禁暗奇,密信上有什麼好消息?是找到謝小娘子了?果然等拓跋曜看完信,就對常大用說阿蕤找到了,而且安然無恙時,常大用連忙彎腰恭敬道:“恭喜陛下。”

拓跋曜隨即又有些擔心,“阿蕤雖說暫時安全,可她現在還在懷荒。”

常大用道:“步六孤將軍已帶兵回懷荒,他一定可以及時趕回懷荒,再說懷荒也不是沒有別的將領坐鎮,不一定能出城對戰高句麗兵,但守城肯定沒問題。”

拓跋曜緊皺的眉頭這才微微鬆開,“希望如此。”他頓了頓道:“等步六孤將軍和獨孤將軍出發後,我們也整軍回京。”

這種軍政大事常大用不敢插嘴,他伺候拓跋曜洗漱後,輕聲問:“陛下今晚可要召人侍寢?”軍中不許出現女人,所以拓跋曜在出徵前,王貴人特地給拓跋曜備了幾位面若好女的小黃門伺候拓跋曜,從謝小娘子出事後,陛下就一直沒召人伺候,今天接到謝小娘子平安的消息,常大用纔敢問。

拓跋曜後宮左右昭儀之位懸空,崔家的六娘、七娘被拓跋曜封爲夫人,同時生下三皇子的林季華也被封爲夫人。大崔、小崔夫人不受寵,林夫人性子清高,只愛詩書,後宮事務大都由生下四皇子的王貴人處理。

王貴人出生太原王氏,容貌出衆、性情柔順、待下和善,頗得拓跋曜寵愛,生有二子一女,在後宮中威望頗高,連太皇太后都十分喜歡這兒媳婦。這次拓跋曜出征,他的行囊也是由王貴人打點。

拓跋曜搖頭:“不用。”拓跋曜對男人興趣不大,只偶爾用他們瀉火,現在要馬上要回京,拓跋曜對他們更沒興趣,“我看匹婁將軍頗好此道,把他們都給匹婁將軍。”這方面拓跋曜對屬下向來很大方。

常大用湊趣道:“等回京城,奴婢也可以打點宮裡,讓陛下迎謝小娘子入宮,奴婢先祝陛下能同謝小娘子早得貴子。”

拓跋曜道:“阿蕤年紀還小,不急着生孩子。”

拓跋曜不知見過多少嬪妃懷孕生產,宮中也不是沒有嬪妃難產而亡,拓跋曜真不敢讓阿蕤生孩子,阿蕤那麼嬌弱,萬一生孩子時出問題怎麼辦?她要是想要謝家的孩子,他可以從別的地方給她,孩子還是別生了。

常大用暗想宮妃哪有不生孩子的?不生孩子的宮妃怎麼在後宮立足?不過這些陛下比他有分寸,他肯定能處理好的。

就在秦宗言和獨孤雄離開第三天,拓跋曜也想帶一部分軍隊回去,留下部分軍隊繼續鎮守汝陰郡,但是沒想樑國突然又派了騎兵突襲,燒了魏軍的糧草,雖然被及時撲滅了大火,沒有把糧倉全傷了,但糧倉是軍營重地,沒有奸細,怎麼可能會讓樑軍燒到糧草?

拓跋曜下令全軍追查,最後居然查到樑國幾個俘虜身上,這些樑國的俘虜都是樑國宗室或是貴族,汝陰郡和相城都是宗室封地,兩處淪陷後宗室和當地官員也變成魏國俘虜。拓跋曜對樑國宗室也沒趕盡殺絕,把他們都關在一處。

幾個容貌出衆俘虜被拓跋曜賞給幾個將領,連秦宗言都分到一個宗女,不過秦宗言轉手就送給獨孤雄了,他最愛文弱的漢族美人。拓跋曜自己也沒收,他後宮中光是選進來的美人就夠多了,對這些乏善可陳的樑國宗女他完全沒興趣。

軍營是中不許留女子,將領們都把分到的美人安置在別院。因拓跋曜親自坐鎮,他自己一個美人都沒留,以身作則,將領們也不敢將美人偷偷接到軍營來,就時常趁着空閒私會美人。

拓跋曜準備回京,有些將領也鬆散了,有幾位將領夜裡都夜宿別院中同美人尋歡作樂,酒酣耳熟之時順口說出他們要回京的事。這也不算大秘密,至少軍中大部分將領都知道,但魏國將領知道,樑國將領不知道,俘虜這一告密,就有樑國偷襲魏國大營的事。

拓跋曜不僅下令殺了泄露秘密的將領,也將所有俘虜都殺光,不過樑國這一來,拓跋曜也不好立刻回京,他可不想剛打下的領地又被樑國佔據。當然懷荒頻傳捷報也給拓跋曜暫時不回京的底氣。他命令留在身邊的匹婁景領命攻佔壽春,這一次拓跋曜不準備收復壽春,他要給樑國一個教訓。

匹婁景自得於自己深受陛下信任,卻不知道獨孤雄和秦宗言都在憐憫他,他作爲六鎮駐守大將,懷荒一出事,陛下不讓他會駐地駐守,卻讓他留在身邊,這不是明顯準備收回匹婁家的權勢嘛?匹婁高死了不過十來年,家業就被後輩敗落至此,想來他在九泉之下也不會瞑目。

拓跋曜收回匹婁家的權利,一來確實不想柱國大將軍權力太大,二來也是匹婁景實在太平庸,他不放心將沃野鎮交於他管理。正好彭城王正領兵趕往懷荒,他已經緊令彭城王改去沃野鎮駐守,懷荒有步六孤宗言在,不用羽林軍相助。

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79章 打拐(下)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04章 敵襲(下)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70章 叔侄談心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65章 賞雪(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9章 謝家往事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11章 守城(三)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51章 年前(一)第20章 回京城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90章 大赫連氏第62章 赫連鳳容第93章 暗中籌謀第110章 守城(二)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08章 太子第152章 分家(下)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93章 鑄金人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97章 奔喪(下)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52章 年前(二)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95章 奔喪(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149章 婚禮(上)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3章 誠意(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265章 南樑(一)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61章 生波(三)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
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79章 打拐(下)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04章 敵襲(下)第162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上)第70章 叔侄談心第38章 步六孤將軍府(中)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65章 賞雪(三)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01章 弟妹們的婚事(四)第224章 京城風起(二)第272章 宮廷變(三)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9章 謝家往事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11章 守城(三)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51章 年前(一)第20章 回京城第270章 宮廷變(一)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90章 大赫連氏第62章 赫連鳳容第93章 暗中籌謀第110章 守城(二)第205章 汝南王(下)第189章 海上航行第208章 太子第152章 分家(下)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93章 鑄金人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138章 風生水起(五)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229章 京城風起(七)第197章 奔喪(下)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52章 年前(二)第240章 平城大亂(三)第195章 奔喪(上)第7章 書房談話第149章 婚禮(上)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87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下)第86章 赫連鳳容的麻煩(上)第2章 流亡北朝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70章 叔侄談心第203章 柔娘成親第108章 母女談話第226章 京城風起(四)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254章 亂世起(五)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9章 一見鍾情(下)第13章 誠意(下)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258章 亂世起(九)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265章 南樑(一)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260章 暫時的安定(二)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161章 生波(三)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129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三)第11章 各自算計(下)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