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

秦三跟初一去了城西一處不起眼的民居,此處是個住宅區, 住的都是秦家的親衛, 絕少有陌生人出入。因朝廷的徵調, 親衛們大部分都去軍營集訓, 這會只有家眷留在家中。女眷們正在抓緊時間趕製棉衣,這會出發,等到南面的時候都該冬季了。她們早聽將軍夫人和女君說過, 南方的冬季溼冷,一般不下雪,但會下雨,照樣很難熬。

女眷們有的彈棉花、有的縫製棉衣、棉毯, 棉衣、棉毯都是清一色的青色棉布外罩,這是軍中統一款式,她們做了以後都是直接收入後勤部, 再統一分配給行軍大部隊。還有家庭接了部隊趕製乾糧的任務,這些家庭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 確定不會剋扣部隊分派下來的物資, 才領到這個任務。這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一種榮耀,代表將軍對他們的信任。做任務的人制作也很精心, 這些東西都有可能用在自己親人身上。

衆人顯然跟秦三、初一很熟悉, 見到兩人紛紛打招呼,稱呼他們爲“三郎”、“賀樓小郎”, 雖然朝廷已退出漢化的鮮卑姓, 但還沒有傳到邊關, 邊關很多人依然稱呼舊有的姓氏。秦三性子豪爽,不拘小節,跟衆人愉快的聊天說笑。阿生眼睛睜得溜溜圓的看着衆人,謝灝和獨孤氏都是不喜熱鬧的個性,謝知又不愛出門,阿生很少來這麼有生活氣息的地方。

初一見阿生喜歡這裡,特地放慢腳步,讓阿生慢慢看,偶爾溫聲迴應太過熱情的女眷。衆人也都知道賀樓小郎幼時生了天花,因臉上全是疤痕被同族人欺負嘲笑,導致他性情靦腆,不愛說話,大家很憐惜賀樓小郎,時常給初一做些好吃好玩的。

初一雙目微垂,忍耐的收下衆人的好意。他明白這些人是好心人,可對這些人的善意,初一內心毫無波動,他不由加快腳步離開,他怕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惡意,對這些人作出什麼不好的舉動。阿生卻因爲初一的加快步伐而開心得直拍手,他最喜歡的就是大人抱着他跑,或者跟他玩飛飛。初一聽到阿生天真無邪的笑聲,腳步一頓,將阿生坐在自己脖子上。

阿生興奮的驚呼,“小舅舅,我現在好高!”

初一輕輕一笑,快步走入民居,取出畫本讓阿生畫畫。畫本是謝知親自畫了原稿,再讓阿耶潤色,最後讓小叔請家中工匠製成線描雕版,讓阿生在線描裡塗顏色。只要是孩子,都喜歡這種畫本,謝洵剛讓人印好,就在謝家大受歡迎。謝簡大手一揮,將雕版留了下來,只讓人印了許多繪本送到建德。

謝知看在祖父還請國手充實畫本的份上,勉強忍了。她給兒子規定了任務,一天塗滿一張,有興趣可以多塗兩張,但不許少塗。阿生把塗畫當成遊戲,每天都玩得不亦樂乎。他由謝灝教導了兩年,握筆姿勢很正確,塗色塗得也很均勻。初一讓阿生在房裡填色,又吩咐人看着阿生,他先去刑訊房完成自己任務。

刑訊房的味道不好聞,有一股血液的臭味,可初一踏入刑訊房,心裡就輕鬆起來,他臉上浮起淡淡的笑意,步履輕快,只有在這裡,他纔不用壓抑自己本性。初一知道自己有病,秦家跟他一樣有病的人不在少數。

他曾聽阿姊說過,他們這種病是心病,阿姊說他們可能是反社會人格,缺乏同理心。初一不明白什麼叫反社會人格,也不懂什麼是同理心,可他本能的知道這種病不好,所以在外人面前,他都是壓抑着自己的本性,只有在刑訊室才釋放自己。

秦三不急着去刑訊室,他對初一如何刑訊一點興趣都沒有。要不是親眼所見,秦三真不敢相信這個平時溫柔怯弱跟女孩子似地初一有這麼可怕的一面。虧得這小子在外人面前還知道壓抑本性,對阿生也是真心好,不然秦三絕對不允許他接近阿生。不過有老五在,這小子也翻不出什麼大浪來,秦家像他這種表裡不一的人多得是。

看到賀樓小郎抱着一個漂亮小娃娃,衆人心裡再好奇都沒多問,直到初一進了內院,那些婦人才拉着初一的侍衛問:“剛纔那小娃娃是誰家的孩子?長得可真漂亮。”要不是穿着男娃的服飾,她們都以爲是女孩兒。

侍衛們自然不會說這是五郎君的孩子,只說是初一姐姐的孩子,畢竟阿生小郎君喊初一小舅舅誰都聽到了。衆人以爲是初一親姐的孩子,想着初一蒙着臉清秀的模樣,再想想阿生粉妝玉裹的模樣,心中越發可惜,要是初一小郎早些接種牛痘便好了,也不至於淪落到這程度。男孩子容貌是沒女子那麼重要,可像賀樓小郎那種容貌,也不是所有女子都願意嫁的。

初一併不知道衆人的惋惜,他的生活也沒外面傳得那麼慘,他或許是被父親放棄,可他並不缺愛,無論是他生母、外婆,還是保母保父,都給了他無盡的愛。初一可以說是在衆人呵護中長大的,這也是初一大部分時間能剋制自己本性的緣故。

賀樓氏族地也因爲謝灝和秦宗言對他呵護有加,族裡的孩子都受過大人教導,不許提起初一臉上的疤痕。初一也不覺得自己丑,他戴面上完全是不想看到別人同情的目光,這會讓他忍不住想殺了那些同情自己的人。他也從來不擔心自己娶不到自己,作爲永安侯世子,初一別說只是毀容,就是毀了一切,只要他願意,照樣有無數美人供他挑選,只是他目前並不想成親,也不想要孩子。

秦三跟人說笑了一會,才慢悠悠的走進院落,院落裡秦二正在陪阿生作畫,見秦三進來,他讓阿生繼續畫畫,自己起身跟秦三去書房,“你怎麼把阿生帶來了?”

秦三說:“初一帶過來玩的。”

秦二啼笑皆非,“這裡是玩得地方?”

秦三說:“反正有人看着,不怕他嚇哭。”他坐在胡牀上,雙腳搭在跟前的案几上問秦二:“你這次準備帶幾個人過去?”

秦二道:“能帶的都帶上。”

秦三挑眉說:“怎麼?你還想立戰功?”

“屁。”秦二哼了一聲,“有老大在,輪得到我們來立戰功?老子是想保命。”老五離開秦家後,秦二發奮努力,一心想要讓父親看到自己的長處,讓父親把柱國大將軍之位傳給他。他原以爲自己的對手是老三,沒想老大從天而降,得了老爺子手上的一切。

秦二服氣嗎?他當然不服氣。但他再不服氣都沒法子,老大後面的支持者不是父親而是陛下。陛下選了老大爲下一任柱國大將軍,他有什麼法子?幸好老爺子對他們幾個兒子不錯,掏私房幫他們走商道,還讓幾個老將輪流給他們壓陣。

秦二口袋鼓了,滿心的不服氣也漸漸散了,他現在只想趁着年輕多賺幾個錢,給孫子多留點壓箱底的私房錢。他對戰功完全不感興趣。武將爲什麼喜歡打仗,還不是因爲打仗能發財,秦二不準備跟老大搶戰功,但別的好處總要分我一口。

秦三摸着下巴說:“你說的不錯,沒了命,就什麼都沒了。”

秦二糟心的看了老三一眼,他運氣好,有兩個同母的親兄弟,上陣父子兵,他們三兄弟聯手,總比他一個人單打獨鬥好。老五他娘也沒跟他生親兄弟,可他有小六、小八,這兩個跟他親兄弟也沒差別,小八還娶了他妻妹,兩人更是擰成一股繩,在建德不知搞什麼鬼。

秦三拱了拱他肩膀,“上了戰場,我們就是親兄弟,你做二哥的,可要多看着我們下面這些弟弟。”

秦二嗤之以鼻,“弟弟?你還當我是你哥哥?”秦三就比秦二小了半個月,年幼時秦三不喊秦二哥哥,秦二一直耿耿於懷。

秦三說:“多久以前的事了,你就只記得這種小事。”

秦二怒道:“你除了幹壞事要讓我背鍋時,什麼時候叫過我哥哥!你這次別想利用我!”說完怒氣衝衝的走了。

秦三哼了一聲,“就沒見他長過腦子。”這麼大年紀了,還跟孩提時一樣蠢。

秦四、秦七哭笑不得的看着三哥,他跟二哥從小就這樣,兩人吵吵鬧鬧長大,可要說感情,幾兄弟中屬他們最好,這也跟他們年紀相近、從小一塊玩有關。秦四問秦三:“三哥,你這是想跟二哥到一個隊伍裡?”

秦三微微頷首,神色凝重的說:“陛下這次親征,打定主意要南渡。樑國這些年是被我們壓着打,可難保他們會狗急跳牆。我們立戰功也是給老大錦上添花,與其這樣還不如保命穩妥爲上,我們幾兄弟在一塊,見機撈點好處,剩下的都讓老大去處理。”也不能怪秦家幾兄弟排擠秦紹,秦紹性情冷漠,來懷荒這些年六親不認,就是對秦宗言也是面子情,別說是兄弟們培養感情了。

他幼年是獒犬養大,天生不愛跟人交際,比起之前和睦兄弟、做什麼都願意拉兄弟一把的秦紘,就欠缺許多,甚至連以長兄自居秦二都比不上,秦三會譏諷秦二,卻從來不跟秦大說笑,幾兄弟也不願意拿命來替他錦上添花。

“都說這次是立戰功的好機會,封侯封爵就靠這次,可他們也不想想,人頭就這麼多,爵位也就那麼幾個,又不是世襲的,我們何苦拼命?”秦三怕兄弟幾個眼紅戰功,戰前先給他們潑冷水。他們這樣的身份,也犯不着爲了幾個勳爵拼命。

秦四、秦七面面相覷,秦七說:“我去跟老六說,讓他也跟我們一隊。”三哥這種話也只能對他們說,要是讓老爺子知道他戰前就想渾水摸魚,非把三哥揍死不可。

秦三也不是被富貴磨滅意志,一心只想安樂,他要貪圖享樂,也不會堅持親自走商道,躲在幕後賺錢不是更好?他是照着老爺子的意思叮囑幾個弟弟。老爺子前天找他單獨談話,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讓他磨礪親衛、自己保重。

秦宗言說的很隱晦,要換了別的兒子還真不一定能領悟。可秦三多精明的人,他回去一琢磨就明白了老爺子的意思,今天他是特地來提點幾兄弟的,免得他們上了戰場犯傻。這也是秦宗言找老三談心的目的,他幾個兒子中就屬老三、老八心眼多。

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193章 鑄金人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93章 鑄金人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0章 回京城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52章 分家(下)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52章 年前(二)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1章 到家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59章 生波(一)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78章 打拐(上)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269章 南樑(五)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07章 謝寶珠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06章 逃命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51章 分家(上)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150章 婚禮(下)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66章 謝修尚主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114章 守城(六)第42章 秦家往事(三)
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27章 京城風起(五)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32章 波瀾又起(一)第193章 鑄金人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93章 鑄金人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0章 回京城第259章 暫時的安定(一)第152章 分家(下)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52章 年前(二)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239章 平城大亂(二)第157章 秦家新婦(三)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21章 到家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40章 秦家往事(一)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58章 秦家新婦(四)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第10章 各自算計(上)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47章 法華寺見面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99章 草原安居(二)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243章 平城大亂(六)第172章 牛痘活體試驗(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59章 婆媳煩惱(下)第72章 拓跋曜的道歉(上)第159章 生波(一)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78章 打拐(上)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154章 暫時離別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53章 惹人眼紅的白糖(上)第109章 守城(一)第269章 南樑(五)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68章 初到建德郡(四)第207章 謝寶珠第89章 母女談心第143章 風生水起(十)第106章 逃命第204章 汝南王(上)第244章 平城大亂(七)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46章 京城風雲(三)第37章 步六孤將軍府(上)第228章 京城風起(六)第147章 京城風雲(四)第261章 暫時的安定(三)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33章 波瀾又起(二)第151章 分家(上)第27章 日常生活(下)第271章 宮廷變(二)第150章 婚禮(下)第220章 高句麗風雲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66章 謝修尚主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114章 守城(六)第42章 秦家往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