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奔喪(上)

雖然拓跋曜並未直接攻入建康城, 可他將樑朝所有長江以北的領土全部佔領,逼得樑朝只能靠着長江天險苟延殘喘,若不是大軍後來流行瘧疾, 魏國大軍很有可能一路南下,直入建康。所以拓跋曜雖是不得不撤併, 但在大部分人看來大軍是大勝而歸。

魏國和樑國雖號稱是分江而治, 可樑國疆域最廣時幾乎要逼近洛陽附近, 後來高宗在時同樑國打了一場, 纔將樑國逼退至北徐州附近, 魏國才得以遷都長安。而當今聖上接連發動兩次南征,居然將樑國逼退至長江以南,江北所有地域都歸魏國所有, 這可是堪比開國太|祖的功績!魏國上下都沉浸在大魏領土擴張的喜悅中!

然而京城的興奮卻沒有傳到六鎮,這次南征, 彭城王、獨孤雄和秦宗言都出徵了, 彭城王大勝而歸, 隨陛下入京封賞,秦宗言和獨孤雄卻提前回來了, 他們倒不是打了敗仗讓拓跋曜趕回來, 而是兩人皆生命垂危,兩人只想死前回鄉,免得客死異鄉, 因此拓跋曜緊急命大軍將兩人分別送回武川和懷荒。

獨孤雄得了瘧疾, 拓跋曜雖派了太醫輪流看守, 但還是久治不愈,他提着一口氣回到武川,勉強交代了後事就死了。獨孤雄子嗣單薄,只有兩個嫡子,皆不成器,獨孤雄也不指望兒子能保住自己柱國大將軍的位置,回武川之前就寫疏奏請陛下派將領前來接替自己位置,還讓兩個兒子好好配合朝廷派來的人,好讓兩個兒子能同未來的柱國大將軍有幾分香火情。至於家中的事宜,他把一切都託付給了謝灝,他跟謝灝相交多年,十分信任謝灝人品,與其把妻兒託付給族中,還不如託付給謝灝。

獨孤雄交代後事時,李夫人和獨孤家兩位公子就哭得死去活來,等獨孤雄一死,李夫人就暈厥過去了。謝洵接到大兄的傳訊,連夜帶妻子趕去武川奔喪。一路上獨孤氏哭暈了數次。獨孤雄以前就偏愛長女,總覺得女兒聰明又貼心,跟兩個不成器的兒子完全不同,不止一次惋惜過女兒不是男兒身。後來獨孤氏又嫁給了謝洵,獨孤雄喜歡謝洵,對女兒女婿更偏愛。他突然病逝不止獨孤氏傷心,就是謝洵都私下哭了好幾次,岳父素日對他比自己親爹還好。

獨孤雄病逝是大事,按理秦宗言肯定要去奔喪,但秦宗言自顧不暇,他雖沒感染瘧疾,可他在戰場上受了重傷,傷口久治不愈,跟獨孤雄一樣都只剩了一口氣,從揚州回到懷荒,一路是躺在馬車上,到家也是被人擡入家門的。謝蘭因接到通知,看到臉色蒼白的秦宗言,眼淚一下涌出,她從來沒見過這樣的病弱體虛的他,他不是說自己會保重身體的嗎?

秦宗言見妻子臉色蒼白、淚光盈盈的看着自己,他勉強提了一口氣,交代了些後事,又提出如果他真有萬一,柱國大將軍的之位誰也不要爭,自有朝堂派人來接任。秦二不可置信的聽着秦宗言的遺言,但看到秦宗言上氣不接下氣的模樣,心中又傷心不已,即使他連孫子都有了,也無法想象他有一天會失去阿耶。

秦宗言斷斷續續的交代完後事,看着哭成淚人的謝蘭因,心中既欣喜又心疼,他揮手道:“你們都下去吧,我同你們母親說說話。”

¸тTkan ¸C〇

秦家諸子放聲大哭。

秦宗言被兒子哭聲鬧得頭疼,沒好氣的說:“老子還沒死,你們不用急着哭喪。”

“不許胡說!”謝蘭因一聲呵斥,讓秦宗言語氣立刻軟下來,“好,我不胡說。”

謝蘭因對跪着的秦家諸兄弟道:“你們先下去,讓你們阿耶好好休息。”

秦二、秦三等人紅着眼眶起身,父親是秦家的頂樑柱,父親要是走了,他們該怎麼辦?秦紘並未過來,身爲建德郡的防城都督,他不能擅離職守,不過謝知連夜趕回來了。在秦宗言沒回來前,謝知就問過軍醫大人的傷口,據說傷口感染。謝知心頭沉甸甸的,在沒有抗生素的古代,一旦傷口感染,就幾乎等於判了死刑,大人怎麼會受這麼重的傷?

可看到秦宗言還能斷斷續續的交代遺言,謝知又有點困惑,傷口感染的病人有這麼精神嗎?謝知暗忖從揚州到懷荒這麼遠的距離,如果大人真是傷口感染,他回來就差不多要交代後事了吧?謝知倒不是詛咒秦宗言,就覺得秦宗言現在這情況有點奇怪,不像是傷口感染,莫非——大人是在做戲?謝知若有所思的回到她跟秦紘的院落,這院落她也只在新婚時候住過一段時間,但這些年始終有人在精心維護這院落,除了傢俱有些舊之外,一切就像她離開之前的一樣。

“阿菀。”鳳容匆匆進來,眉頭緊蹙,“獨孤將軍逝世了。”

“什麼?”謝知驀地震驚擡頭,“獨孤將軍走了?怎麼會這樣?”

鳳容說:“將軍得了瘧疾,一直沒好,勉強拖到回武川,交代完後事就走了。”

謝知神色凝重的坐下,鳳容給她倒了一杯水,“將軍的身體如何?”

謝知微微搖頭,鳳容看她的一臉沉重,握着她的手安慰說:“一切都會好的。”

謝知苦笑,在現代如果傷口感染,實在不行就截肢,可在古代截肢哪有那麼容易?怎麼止血?截肢後繼續傷口感染怎麼辦……謝知越想越害怕,她現在只希望大人是在做戲,不是真得傷口感染,不然他們恐怕只能眼睜睜的看着大人受盡折磨。

不止謝知害怕,謝蘭因更害怕,她怕秦宗言這次會撐不過去,等衆人退下後,她哭着就要看秦宗言的傷口,卻被秦宗言一把摟住,“阿鏡,我沒事。”

謝蘭因哽咽道:“你都一路躺回來了,怎麼可能沒事?”

“我真沒大事。”秦宗言動了動傷腳,“就是傷口會好的慢一點。”

謝蘭因睜大眼睛看着秦宗言,就這樣還沒事?

秦宗言輕嘆一聲,“獨孤雄都得瘧疾了,我總不能一點事都沒有。”

謝蘭因倒吸一口涼氣,“你是說獨孤將軍的瘧疾是被人害的?”

“不是,他那是運氣不好。”秦宗言搖頭否認,他長嘆一聲,獨孤雄也是自作自受,出門在外就要保重自己身體,秦宗言聽從兒媳勸告,對自己飲食衛生很注意,親衛的碗筷頓頓都是洗乾淨的,有條件就放在大鍋裡煮一煮再吃。因此這次軍中染上瘧疾,秦家的親衛大部分都沒染上,秦家軍醫和伙伕立了大功。他也勸獨孤雄如此,獨孤雄還說自己越來越娘們,結果他有了男人氣概,卻跟軍士們一起染上瘧疾。

謝蘭因問:“那你的腿是怎麼回事?”

“我不是說以後不出門了嗎?就在家陪你。”秦宗言含笑說:“沒有藉口,怎麼能在家陪你?”

謝蘭因吃驚的問:“你是故意弄傷自己的腳?”

“嗯。”秦宗言摟着妻子頷首,他本來想將計就計,但兒媳說過戰場上刀劍很髒,有時候可能一個小傷口就會致死,因此秦宗言就讓親衛做戲刺了自己一劍,同時還從站馬上摔下來,既然是做戲,就要做真戲。當然劍是乾淨的,沒有任何鐵鏽,刺自己之前,還讓人在酒精裡浸泡許久。

謝蘭因聽得心都顫了,“你怎麼能拿自己身體開玩笑?”

秦宗言莞爾,“軍中軍醫也不是吃素的,我是不是受傷,他們肯定能看出來。”他輕拍妻子的背,“陛下這次南征沒有達成目的,肯定下次還會南征。”

謝蘭因抿了抿嘴沒說話,她在魏國的時間比樑國多,可樑國畢竟是自己長大的地方,她一生最好、最壞的回憶都在樑國,現在聽到魏國要攻打樑國,她心裡也不知是什麼滋味。

秦宗言摟着妻子親吻,“放心,陛下下次南征,起碼也要五年以後。”這次一打就是一年多,陛下這些年積攢的家底全用完了吧?不過他將魏國領土幾乎擴建了三成,陛下這次回京威望無人可及,畢竟除了太|祖和高宗,魏國還沒有一個帝皇可以立下如此大功。

謝蘭因有點擔心在樑國的謝家,“不知僞帝會不會遷怒謝家。”

秦宗言莞爾,“謝家在樑國幾乎無人爲高官,朝中無人,僞帝想遷怒也遷怒不着。”

謝蘭因完全沒有被秦宗言安慰到,沒有官職,謝家更是任人宰割。

“頂多就是一無所有,不至於沒命,等他們納入魏國,岳父自然會補償他們。”秦宗言說,“陛下對樑國子民還算溫和。”拓跋曜是想南北合併的,必然不會苛刻樑國子民。

謝蘭因無奈的說:“也只能如此。”她根本做不了什麼,她手搭在秦宗言的傷口,“下次南征你不會去了?”

秦宗言握住她的手親吻,“不會,以後我就陪着你,不過以後老大以後可能就要長住懷荒。”

“爲什麼?”謝蘭因奇怪的問。

秦宗言淡淡一笑,“陛下想讓秦紹以後接替我的位置。”

這話謝蘭因不意外,秦宗言既然不想打仗,總要有新的將領興起,陛下不肯用阿狼,那麼秦家諸兄弟中也只有秦紹了,“反正阿菀他們在建德,跟他碰不到一起。”

秦宗言摟着謝蘭因保證道:“秦家的一切都是阿生的。”他還沒死,柱國大將軍之位還是他的,秦紹只是將來會接替,將來的事誰說得清?

謝蘭因擡手摸着他消瘦的臉,“這些都是身外之物,阿生也不稀罕這些,你先把自己身體養好。”身體都這麼差了,還整天想這些東西。

秦宗言輕笑,拉着她,謝蘭因慌亂的想要撐住身體,生怕壓倒他傷口,可秦宗言渾然不覺,穩穩的讓妻子靠在他懷裡,“那你陪我休息?”

謝蘭因見他滿臉倦色,知道他這些天沒休息好,心中一軟,“嗯。”她起身脫下外衣靠在秦宗言身邊,秦宗言身上味道並不好聞。他雖然一回來就洗漱過了,可身上傷勢未愈,傷口處剛塗上藥膏,刺鼻的藥味薰得謝蘭因有點頭疼,她揉揉額頭,靠在丈夫胸口,眼底又隱隱滲出淚水。他口口聲聲說傷勢不嚴重,可臉色都白成這樣,還塗了這麼刺激的藥膏,怎麼可能不嚴重?不嚴重能瞞過軍營。

秦宗言本來在閉目養神,突然感覺胸口有些溼潤,他明白一定是阿鏡哭了,阿鏡這是在心疼他?秦宗言咧嘴笑了,他就知道總有一天阿鏡心裡會有他的,他努力的想要側過身體抱妻子,卻被謝蘭因推開,她輕嗔道:“你好好躺着,真當自己一點傷都沒有?”

秦宗言哈哈一笑,“好,我不動。”他剛躺下,卻聽門外親衛傳話說獨孤雄死了。

這消息讓秦宗言沉默半晌,才嘆息道:“天意。”獨孤雄壯年而亡,又只留下兩個不成器的兒子,這獨孤家將來會如此誰也說不清,他叫來秦二吩咐道:“我有傷在身,不能前去奔喪,你領着你三弟、四弟去獨孤家替我給你獨孤伯父上炷香。他們若需幫忙,你們就多留幾日。”

秦二哽咽的應聲,他並不是很想去,他有點擔心阿耶也走上獨孤伯父的路,可秦家總要有人去,秦二、秦三、秦四給秦宗言磕了頭,抹着眼淚走了。

秦宗言無奈的搖頭:“一羣傻小子。”還沒他們弟妹精明。秦宗言何等敏銳,早發現自己交代遺言時,阿菀疑惑的目光,她這是懷疑自己了?他這兒媳太聰明瞭,而且還精通藥理,真不好騙。

對秦宗言的兒子,謝蘭因從不評價,哪怕是他厭惡之極的秦紹,“阿菀給你熬了骨頭湯,我去端來。”剛纔秦宗言叫兒子過來時,謝蘭因隱在牀內,都沒跟秦二幾個碰面。

秦宗言說:“讓下人去端不就是了?”他跟妻子分別這麼久,根本捨不得謝蘭因離開。

“我去跟阿菀說你的傷勢,你這情況不是讓阿菀和阿狼着急嗎?”謝蘭因說,別人可以瞞着,女兒總不能瞞。

秦宗言道:“阿狼他知道,你不用急,你要去說就去吧,不過早去早回。”秦宗言沒說兒媳可能早知道了。

謝蘭因猜他也有別得渠道告知秦紘,她先去跟女兒說,免得女兒着急。

謝知聽說大人不是傷口感染,只是有意將腿摔了,心頭一鬆,“沒有骨折吧?”

“沒有。”謝蘭因搖頭,“但是也摔傷了,好多天動彈不得。”

應該是骨裂吧?謝知暗想,不是骨折就好,要是骨折的話,大人以後就成瘸腿,他那麼高傲的人,肯定接受不了,“阿孃,我想去武川一趟。”獨孤雄不僅跟秦家有私交,還是謝家的姻親,小嬸的父親,她在懷荒都不去奔喪也太不近人情了。

謝蘭因說:“本來我想跟你一起去,可你大人這樣,我實在脫不開身。”

“您留在家裡照顧大人,懷荒那邊有阿耶、小叔和我就夠了。”謝知說,她去也是安慰下小嬸和李夫人,大部分事務應該還是謝灝在做。

正如謝知所料,李夫人在獨孤雄去世後,就一病不起,鎮日渾渾噩噩的,似乎要隨獨孤雄一起去。獨孤雄的兩個兒子,長子獨孤峻比秦紘還大五歲,今年已經三十出頭、次子獨孤嶺今年也有十九歲,早已娶妻生子,可還是不頂事,兩人茫然無措的看着突然逝世的父親,再看着病倒的母親,竟然不知該怎麼辦纔好。

幸好獨孤雄臨終前早料到這情況,家中大部分事宜都交給謝灝,謝灝有條不紊的準備獨孤雄的葬禮,去京城和各處報喪,獨孤峻和獨孤嶺只要在靈堂做孝子賢孫就好。兩人有了謝灝的幫忙,心中大定,一心一意的跪在靈堂哭父親。獨孤雄只有這兩個嫡子,對兩個兒子十分寵愛,父子感情極好,兩人哭父親也是真心實意的。

因朝中要派人來弔喪,各地親戚也要趕來,因此獨孤雄並不是馬上下葬。謝灝緊急調來無數冰塊,將獨孤雄的屍體冰鎮住,又大開庫房,將庫房裡的麻布源源不斷的分發出去,讓衆軍替獨孤雄扶桑。武川鎮這些天氣氛一直不好,一來是獨孤雄死了;二來是軍中也有不少人跟獨孤雄一樣,得瘧疾死了。

謝知是在駝車上聽鳳容提起,才知道攔住拓跋曜的並非長江天險而是瘧疾,獨孤雄也是死於瘧疾。謝知輕輕的叫了一聲,“居然是瘧疾?”

鳳容隨口問道:“阿菀知道怎麼治嗎?”有了虜瘡的前車之鑑,赫連鳳容總覺得阿菀應該知道怎麼治瘧疾。

謝知想了想說:“具體我也不大確定,只聽說青蒿汁對瘧疾有用,要生的青蒿汁。”青蒿素可以治療瘧疾,可一根青蒿里面有多少青蒿素?也不知人要吃多少青蒿汁才能達到治療效果,謝知真不確定青蒿是否能治療瘧疾。如果有抗生素就好了,有抗生素就能解決很多病,可惜她不知道抗生素怎麼提煉。就算她金手指大開,能讓人把青黴素提煉出來,土法提煉的青黴素跟□□也沒區別。謝知暗想,歸根結底,還是要發展科技,不過科技的發展歸結於生產力的發展,沒錢沒糧食,什麼都是空中樓閣。

“我讓人試試看。”鳳容說,秦家也有人傳染上瘧疾,只是數量不多,而且一開始就隔離,因此並未傳播開來。得了瘧疾有人能撐下來,有人不能,所以鳳容也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兩人說話間,駝車緩緩停下,這是應該到驛站了,謝知和鳳容戴上面紗,正要下車,卻聽車外響起下人的呵斥聲,“什麼?沒有房間了?你知道我家主人是誰?”

謝知和鳳容互視一眼,心中略感驚訝,從懷荒到武川,路上人並不多,能用驛站的官員也少,怎麼會沒有房間的?

驛站的驛將滿臉愁色,點頭哈腰的說:“貴人恕罪,小站實在是滿員了,再也住不下了。”他在驛站也幹了一輩子,從來沒遇到過這種情況,這裡的驛站怎麼可能住滿?

謝知見驛將滿臉爲難,不欲爲難他,她問鳳容:“要不我們附近找片空地暫住一宿?我睡馬車上就好。”

鳳容道:“我讓人跟二郎君去說。”

結果鳳容還沒派人去通知秦二,就見秦二已讓帶隊的親衛衝入驛站趕人,驛將哭天喊地的求饒,這先後的入住的兩批貴人看起來都不是好惹的,要是在這裡打起來,爲難的還不是他嗎?

謝知沒想秦二一把年紀了,行事居然這麼不講究,她眉頭微蹙,她還只是弟媳婦,不好說兄長的行事。她對搖光說:“你去把三郎君請來。”

搖光也被二郎君的行事震住,她沒想二郎君如此不講理,她連忙去叫三郎君。秦三、秦四正翹着腳看熱鬧,還不時的給秦二鼓勁,他們長這麼大,想來在邊關都是橫着走,從來沒有他們讓路,只有別人讓路的道理。聽說謝知讓他過去,秦三心中詫異,起身去見謝知。

謝知知道秦家兄弟的脾氣,委婉的對秦三說:“獨孤將軍已逝,我們現在首要的是趕路,如果驛站住不下,不如我們去外面搭個帳篷,暫時休息一晚?”這裡地處荒僻,一路上他們也沒少搭帳篷。

秦三明白謝知的意思,她是不想讓他們起衝突,秦三笑着說:“弟妹放心,我們有分寸,這裡難得來幾個人,怎麼會一下把驛站都住滿?我們進去攆人也是去探探這些人的底細。”他這弟妹什麼都好,就是性情太柔善。

謝知腹誹,進入探底細有那麼多方式,你們非要搞得跟黑|社|會|火拼似地,有什麼意義?也虧得你們不在京城,要在京城還是這種風格,非被人坑死不可。

謝知和秦三說話間,突然聽到秦二驚訝的喊道:“賀蘭英雄怎麼是你?”

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64章 賞雪(二)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64章 賞雪(二)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90章 大赫連氏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03章 敵襲(中)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113章 守城(五)第1章 宮亂第7章 書房談話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71章 姐妹情深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52章 年前(二)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05章 戰勝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96章 奔喪(中)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52章 年前(二)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06章 逃命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109章 守城(一)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3章 謝家往事第185章 生產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06章 逃命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14章 守城(六)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51章 分家(上)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
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64章 賞雪(二)第145章 京城風雲(二)第194章 秦紘歸來第281章 宮廷瑣事(三)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64章 賞雪(二)第250章 亂世起(一)第26章 日常生活(上)第131章 翁婿夜話(下)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246章 平城大亂(九)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第245章 平城大亂(八)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90章 大赫連氏第84章 母女相見(上)第103章 敵襲(中)第276章 宮廷變(七)第45章 秦家往事(終)第113章 守城(五)第1章 宮亂第7章 書房談話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88章 不知心事的秦紘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71章 姐妹情深第71章 姐妹情深第164章 小別勝新婚第52章 年前(二)第252章 亂世起(三)第105章 戰勝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91章 秦紘的心事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222章 秦紘的開解(下)第196章 奔喪(中)第174章 千里託孤(一)第52章 年前(二)第217章 郗家來人(中)第68章 道觀偶得第171章 牛痘活體試驗(上)第106章 逃命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109章 守城(一)第56章 謝知的底牌(上)第235章 京城風起(十三)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67章 崔明珠懷孕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47章 平城大亂(十)第122章 色令智昏(四)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3章 謝家往事第185章 生產第214章 第三次南征(五)第211章 第三次南征(二)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28章 遴選伴讀(上)第106章 逃命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14章 守城(六)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212章 第三次南征(三)第101章 草原安居(四)第186章 封爵賜名第248章 平城大亂(十一)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156章 秦家新婦(二)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65章 初到建德郡(一)第140章 風生水起(七)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184章 養寇自重第151章 分家(上)第256章 亂世起(七)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88章 各方反應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34章 波瀾又起(三)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76章 沒有遊戲規則的皇宮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216章 郗家來人(上)第50章 被馴的拓跋曜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231章 京城風起(九)第141章 風生水起(八)第30章 第一天上課(上)第98章 草原安居(一)第257章 亂世起(八)第282章 宮廷瑣事(四)第31章 第一天上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