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宏圖初議(一)

正平十八年十二月的懷荒鎮, 天氣正寒。

初八這日, 辰時開始下雪, 正午時分剛停,到了申時,風裡又夾帶了鹽珠似地雪花, 地上積雪足足積了半尺厚, 鎮上人跡寥寥, 大部分人人都躲在屋裡烤火取暖。將軍府上內外上下, 皆是忙忙碌碌的。秦宗言開了宗祠着人打掃收拾供器,請神主, 各房女眷則命下人清掃上房,準備年節事宜。

高氏穿着輕薄的襦裙, 坐在溫暖如春的屋內對着年節的賬冊, 一面翻看着今年的支出, 一面左耳進右耳出的聽着親孃的嘮叨, 高氏的嫂子盧氏低頭坐在下方,身上倒是穿着新衣, 但款式是十來年的老款,衣服上還有深深的摺痕,顯然是壓箱底的衣服。她年紀只比高氏大了五歲,但看着比自己婆婆年紀還大,滿臉愁苦。

芙姬見女兒有一下沒一下應着自己, 不由心頭火氣, 揚聲問女兒道:“小七聽到我說的了嗎?”小七是高氏的小名, 高氏是庶女,在家只按排行叫着,芙姬也沒有給女兒取小名,只小七小七的喚着。

高氏漫不經心道:“聽到了。”

“那你怎麼想?”芙姬問女兒,她打小就被父母賣入高府,連自己姓什麼都忘了,芙蓉這名字還是給高氏父親當妾後,高氏的父親給她取的。她早年還算受寵,生有三子二女,可惜長大成人的只有一子一女。高氏的父親在兩年前去世,他去世以後,芙姬和她的兒子就被主母用一千貫私錢打發出高府,連孝都沒讓他們守。芙姬跟兒子一商量,乾脆收拾家當來投靠高氏。

高氏看在生母的份上,勉強收留胞兄,自己出私房給胞兄置辦百畝田地,如果他肯用心經營,也不愁吃穿。可是高氏的哥哥從小被生母寵壞,好逸惡勞,哪裡肯待在什麼都沒有的農莊種地?整天磨着生母,想讓高氏接他進秦家享福,要不就想把他女兒塞給高氏的兒子,高氏對兄長厭惡至極。芙姬看着鑲嵌在窗上的水晶窗,眼底閃過心疼,這麼罕見的大塊水晶居然被女兒用來鑲嵌窗戶,真是暴殄天物!

“什麼怎麼想?”高氏擡眸看着母親,“他這是會算賬?還是會寫字?等他把一本詩經讀通,我再考慮給他置辦個商鋪。”高氏是庶女,在孃家時只在女學學了幾年,可她刻苦用功,求着嫡姐好歹學完了詩經,又讓嫡姐給自己講了一本論語。阿兄在族學,有正經先生教導,讀了那麼多年,卻連本詩經都讀不完,他怎麼幹什麼?高氏連良田都不敢給他買,就買了幾畝剛開墾的新田讓他折騰,算折騰光了也不心疼,她的錢又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芙姬氣道:“哪有你這麼貶低你哥哥的?你就這麼一個哥哥!”

高氏揚眉看着母親:“他要不是我哥哥我能管他?你說的琉璃窯,還不是秦家的產業,是家裡五孃的私產。”原來高氏的哥哥看上了謝知的琉璃窯,想讓高氏送他去琉璃窯幹活,才讓母親來找高氏。高氏暗忖,你們眼光倒是好,一眼看中了秦家目前最賺錢的產業。

這幾年謝知的琉璃窯,靠着那可以按在窗戶上的琉璃水晶片賺的盆滿鉢滿的,誰不眼紅?奈何人家搭上皇家路子,跟皇家一起做生意,就是平城勳貴再眼紅,也不敢跟彭城王搶生意。這產業就是高氏自己都插手不進去,別說是把自己不學無術的哥哥放進去,她要有這種好機會,爲何不給自己兒子?

“她都是秦家的媳婦,哪來的私產?”芙姬反駁女兒,“再說你哥哥好,不是對你也好?你就這麼一個哥哥,將來你還不是要指望他——”

高氏擡手打斷母親的話:“我自己有兒有女,不指望他來給我撐腰。”她聽膩味母親的話,什麼哥哥好了才能提攜她,她將來也好有依靠。可惜她長這麼大,只有給哥哥收拾爛攤子的份,從來沒享過他的福。自己兒女聰明健康活潑,夫家強盛,根本不需要依靠一個不成器的哥哥,“阿兄年紀也不小了,你讓他好好經營手上的農莊,有了積蓄將來也能給侄子侄女找好人家的兒女,他們年紀也不小了。”

芙姬聽了高氏的話,心中怒氣越盛,“你侄女有什麼不好!你就看不上!”高氏兄長有個嫡長女,年紀比高氏兒子大二歲,芙姬一直想把長孫女嫁給外孫,偏偏高氏無論如何都不答應,她要是答應這門親事,他們跟秦家有了親事,何愁下面孩子沒出路?

高氏譏諷母親道:“你有三個孫女,是不是都要塞我這裡?是不是最好孫子都娶了我女兒?”

“你!”芙姬氣苦,“你就給了你大哥那麼點錢?我們這點家業找到什麼好人家的女孩?”芙姬非常不滿女兒的小氣,秦家家大業大,就是手裡漏點出來也不止這百畝農莊,她居然就只給她唯一的親哥哥百畝薄田。

高氏冷笑:“他母親也纔給了他一千貫,我又不是他母親。”高氏口中的母親是她的嫡母。

芙姬臉色一陣青白,高氏看着兩鬢已經泛白的生母,輕嘆一聲,讓侍女取了一百貫錢給芙姬,“他要真有出息我會不管他?你也不要太縱着他,回去能教就教,覺得過不下去了就來找我,我總會養你的。”

芙姬見她絕口不提讓兒子去琉璃廠,也不願讓兒子娶自己孫女,乾脆放聲大哭:“我這到底造的是什麼孽!”

芙姬這一哭,把高氏偶爾冒出來的母女情哭得一乾二淨,她繼續翻看賬冊,任芙姬哭鬧,反正她早習慣生母三五不時的鬧一場。莫說是高氏,就是高氏身邊的侍女也見怪不怪的任芙姬哭鬧,還不時的給她續水,免得她哭啞嗓子。盧氏畏縮的看看婆婆,再看看小姑子,儘量把自己隱沒在暗處。

芙姬見女兒冷漠、兒媳不爭氣,心裡更氣,但又拿女兒無可奈何,畢竟她跟兒子一切都指着女兒,她也不敢把女兒惹怒,她哭了半日,哽咽道:“你不幫你兄弟也行,可總要讓我們過個好年,你看我跟你嫂子身上的衣服——”

高氏又給母親添了一百貫,再加了幾匹顏色鮮亮的綢緞,終於讓芙姬心滿意足的離開。高氏打發走生母,頭疼的揉揉眉心,身體靠在隱囊上閉目養神。自秦氏兄弟分家後,母親就幾乎不管公中的事務了,將大部分事務都分給她和三娘賀蘭氏。

那些在謝蘭因手裡遊刃有餘的事,在高氏做來就十分費勁。尤其是到了年底算總賬,高氏已好幾天沒休息好了。勞身還是其次,最讓人氣堵的是,她那麼勞心勞力,就沒人說個她好字,都道她當家賺了多少便宜,難怪老話說當家三年狗也嫌。

她的貼身丫鬟阿梅端着茶盞掀簾入內,見高氏眼睛閉着,不禁悄聲上前,輕輕的放下托盤。她的動作很輕,幾乎聽不到一絲聲響,但高氏還是隱隱察覺到動靜睜開眼睛問道:“什麼時辰了?”

“才申時過半。”阿梅將湯盅裡的靈芝湯倒了一碗出來,“娘子,這是廚房新熬的靈芝雞湯湯,你可要用些?”

“哪來的靈芝?”高氏問,他們膳食都是大廚房做的,高氏就管着廚房,每日的飯菜都是她定的,雞湯幾乎是日日備着的,靈芝從哪兒來的?

阿梅說:“是夫人派人送到大廚房去的,讓廚房這幾日都上靈芝湯。我瞧着每顆都有碗口大,據說都是建德那邊送來的。”

高氏微曬,五弟和五弟妹這些年在建德那邊日子過得風生水起,父親名義上是分家,其實大半傢俬都補貼了五弟吧?不然他們怎麼會好東西如流水般送來。不過母親跟父親一樣,向來喜怒不形於色,這次怎麼會如此高調的讓庖廚熬製靈芝雞湯?高氏略一沉吟,瞭然道:“看來五弟和五弟妹快到了。”天氣寒冷,路上趕路的滋味不好受,母親是擔心他們身體,纔會吩咐庖廚日日準備靈芝湯?

阿梅說:“算算日子也該到了。”少郎君和謝娘子一走就是三年多未歸家,莫說夫人,就是將軍都十分想念他們。

高氏頷首問阿梅:“五郎的院落打理好了嗎?”

“打理好了。”

高氏跟阿梅說話間,秦二郎沉着臉掀簾進來,高氏跟阿梅互視一眼,阿梅無聲的退下,高氏給秦二郎倒了一盞雞湯:“誰惹你生氣了?”

秦二接過雞湯卻不喝,“父親讓小六元旦後去老五那裡。”

高氏一怔,隨即道:“小六向來跟五郎親近,父親讓他去找五郎也不奇怪。”建德城那邊這些年的變化不止一點半點,就是高氏自己都心動,但凡她阿兄要是爭氣點,她都想讓自己哥哥過去。

秦二道:“他讓小六、小八、小九和小十都去了老五那邊,他這算什麼?他這是防着我?”

高氏連忙出門讓下人們都退下,秦二聲音太大,高氏擔心他的話被有心人聽到,連忙讓下人退下,她心裡暗忖,你都還沒當家,也不是嫡子,父親哪裡需要防着你?她轉身對秦二抱怨道:“你小聲點。”

秦二狠狠的砸了下書案,他沉着臉想了好一會,問妻子道:“我讓你找的人你找到了嗎?”

高氏說:“人選是找了好幾個,只是都不大合心意。”

秦二也知道他要的人選不好找,他長嘆一聲,他不像老三,有兩個同母胞弟,兄弟齊心,又不像老五有父親殫精竭慮的打算,他一切只能靠自己,“你再找找,儘量能在三月前找到。”

高氏上前給他揉脖子:“你也別把自己逼得太緊。”高氏真心覺得他們目前生活不錯,比如五孃的琉璃廠生意雖不讓他們插手,可她爲人大方,每房都分了百分之一的紅利,百分之一聽着少,但琉璃廠一年賺的不少,光是這點紅利就夠他們一年度用,不然高氏怎麼會對兄長那麼大方。她不解丈夫爲何事事要跟五房比,五房是嫡出,他們是庶出,本來就是天淵之別。

秦二也知道父親沒虧待自己,他是庶出,本就跟五弟不能比,可他心裡還是不甘心,總是想着沒五弟的那幾年他在秦家日子何等舒適,所有人都把他當成父親的繼承人,可這一切父親把五弟帶回懷荒後就改變了,秦二不甘心,他真不甘心,他想讓父親明白,他就算沒有父親扶持,也會比老五做得好!他定了定神,對妻子說:“老五他們已經回來了,你換件衣服,就去母親那裡吧。”

高氏聞言吃了一驚,“已經回來了?怎麼半點消息都沒有?”

秦二說:“回來有一會了,是從後面進來的,我也要過去了。”

高氏聽了他的話到也不急了,從後門回來,想來是不想驚動衆人,母親定是想讓五弟妹休息以後再見大家,高氏暗忖,自己說是管家,實際管家大權還是在母親手裡。

高氏和秦二換過衣服,出門去跟秦紘夫妻敘舊。

謝知則在自己院裡洗了個熱水澡,身上肌膚都泡的微微泛紅,搖光、玉衡拿着厚軟的棉布給謝知擦頭,謝蘭因抱怨道:“既然知道你現在身子不同以往,還敢洗那麼久的澡,少洗一次又沒關係。”

“我這一路都沒洗澡,你讓我回家還不洗澡嗎?”謝知替自己辯解,“再說我也才晚了三天,還沒確定呢。”謝知話是這麼說,但心裡已經差不多確定她應該是有了,她月事一向固定,而是她是算着排卵期跟阿兄同房的,兩人身體又一向健康,一次中標很正常。

謝蘭因肯定的說:“一定是有了,我說你們玩了這麼多年,也該有了,也虧得我是親孃,要是換了別的婆婆,看人家怎麼收拾你!”她惱怒的點點女兒額頭,誰家媳婦像她這麼不務正業,整天跟秦紘瘋玩,連孩子都不肯生。秦宗言都私下問了她好幾次,她都快找不到推遲的理由了。

謝知道:“就是知道你是我親孃,我纔敢這樣。”她笑嘻嘻的抱着阿孃,“阿孃你別生氣,我以後再也不避孕,以後給你多生幾個孫子。”謝知也沒想到建德城事情那麼多,讓她拖到現在纔開始備孕。她來年就要二十歲了,身體調養的又好,還日日健身,謝知對現在的自己很有信心,她一定能跟五哥生出最健康的寶寶。

謝蘭因無奈:“你先把這個孩兒好好生下來再說。”

母女兩人說話間,丫鬟們把熱氣騰騰的膳食奉上,因不是正餐時間,謝知也沒讓人弄的多複雜,而是讓人做了一碗湯麪,湯底是骨頭濃湯、配上新鮮的菜蔬、雞蛋和肉片,讓人胃口大開。謝蘭因見面條有兩種顏色,不由詫異的問:“你吃的是什麼面?怎麼又吃這麼多蔬菜?爲何不多吃點肉?”

“這是莜麥面和細面混合的麪食,我現在還在備孕時期,就算懷上也是初期,就要多吃點蔬菜。”謝知說,這時代有沒有葉酸片吃,她就只能多吃點蔬菜了,“肉類我也吃,你看我還吃雞蛋、牛奶。”這些都可以補充蛋白質和鈣。謝知可不準備把自己吃成球,她不胖但也不瘦,一直是標準體重,孕期她也不準備增加太多體重。要不是擔心大家的承受力,她現在就想鍛鍊。她記得她堂妹剛確診懷孕,醫生就說她可以鍛鍊,還可以慢跑,只要孩子健康,孕初期根本不用躺着不動。

謝蘭因問女兒:“好吃嗎?”

“我覺得還不錯,但肯定沒有細面好吃。”謝知讓丫鬟也給謝蘭因上了兩碗麪,都是兩小碗,一碗是莜麪,一碗是細面,“你先吃莜麪,再吃細面,每天少吃點粗糧,對你身體好,你讓大人也天天吃多點這個。”五哥的飲食已經被她調整的不錯了,大人的飲食也要慢慢調整,畢竟他跟阿孃年紀都漸漸上去了。

謝蘭因吃了一口莜麪,是沒細面好吃,但也不至於難吃,她又吃了幾口,“還不錯。”

謝知說:“肯定不錯,這是我讓人精製粗糧,你喜歡我讓人把製作法子告訴你。”

謝蘭因頷首,她這些年被女兒洗腦洗的也相信多吃粗糧對身體好,母女兩人用完點心,漱口後迴歸正題,“你今年怎麼想到回來了?”尤其還是身體這麼關鍵的時刻,謝蘭因想想就發愁,她也太不重視自己身體了。

謝知說:“我們這次回來,有要事跟大人商量。”自己身體謝知自己還不清楚?她不會拿孩子開玩笑的,就如父親說的,她跟五哥的孩子不只是她跟五哥愛情的結晶,還是謝氏和秦氏利益集合體。

謝蘭因:“什麼事?”

謝知道:“我在扶桑國附近發現一個離島,島上居民不多,我想這塊島作爲我們未來的退路,我已經跟父親商量過了,不止秦家,就是謝家也會派人過去長住。”

謝蘭因困惑的問:“什麼叫離島?”

謝知說:“就是單獨的島嶼。”

“安全嗎?”謝蘭因對島嶼完全沒印象,總覺得在大海中的島嶼很危險。

“安全。”謝知暗忖,何止不危險,那可是日本未來幾百年內最大的寶島。

謝蘭因狐疑的上下打量女兒:“你真想做扶桑王?”她覺得女兒對扶桑的執念真不是一點半點。

謝知莞爾:“當然不是,但是阿孃那是片好地方。”謝知當然對扶桑執念深重,誰讓她窮呢?時下通行貨幣不是金銀,可金銀是貴金屬,有了金銀她幹什麼不好?她不知道花了多少精力才確定了佐渡島的位置,不趁着現在越後國未成立、本間氏尚未在佐渡島立足前佔領,難道等日本人反應過來再佔據?謝知唯一沒想到的就是在漫漫大海中找到一個離島有這麼困難,即使她大概知道它的位置也前後花費近四年時間,等一確定這是佐渡島,她再也不想等了。

謝蘭因蹙眉:“那個島有什麼奇特的地方?”值得女兒如此大費周章,佔領一個島嶼,尤其是海島可不是鬧着玩的,其中花費不菲,秦家再有兵權,如果沒有足夠的利益,也不足以打動秦宗言。

“等見過大人我一起說。”謝知賣了個關子,“且我一開始也沒準備佔領,就是相互通商。”

謝蘭因雖沒繼續追問,但臉上的表情明顯是:我信你纔怪。這丫頭要是真準備通商,會急着佔領島嶼?難道那島嶼上還有金山銀山不成?

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14章 守城(六)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109章 守城(一)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10章 守城(二)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152章 分家(下)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51章 分家(上)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04章 敵襲(下)第106章 逃命第83章 別後重逢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9章 謝家往事第78章 打拐(上)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3章 誠意(下)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152章 分家(下)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64章 賞雪(二)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07章 謝寶珠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64章 賞雪(二)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05章 戰勝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14章 守城(六)第183章 造紙第7章 書房談話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59章 生波(一)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68章 道觀偶得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07章 謝寶珠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2章 入宮第12章 誠意(上)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
第123章 色令智昏(五)第114章 守城(六)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109章 守城(一)第128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二)第57章 謝知的底牌(下)第110章 守城(二)第142章 風生水起(九)第41章 秦家往事(二)第136章 風生水起(三)第58章 婆媳煩惱(上)第152章 分家(下)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85章 母女相見(下)第277章 宮廷變(八)第163章 帝心難測的拓跋曜(下)第139章 風生水起(六)第90章 大赫連氏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151章 分家(上)第15章 父女爭執(下)第104章 敵襲(下)第106章 逃命第83章 別後重逢第42章 秦家往事(三)第19章 謝家往事第78章 打拐(上)第242章 平城大亂(五)第225章 京城風起(三)第13章 誠意(下)第81章 太皇太后的反應第152章 分家(下)第153章 謝知的規劃第170章 治病救人第251章 亂世起(二)第74章 拓跋曜的道歉(下)第64章 賞雪(二)第55章 謝寧馨的迷茫第207章 謝寶珠第273章 宮廷變(四)第64章 賞雪(二)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37章 風生水起(四)第219章 內院準備第125章 誰是替罪羊(下)第135章 風生水起(二)第221章 秦紘的開解(上)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105章 戰勝第82章 北伐的永泰帝第166章 初到建德郡(二)第116章 閨蜜談心第237章 京城風起(十五)第120章 色令智昏(二)第187章 夫妻情話第118章 深夜密談(下)第223章 京城風起(一)第167章 初到建德郡(三)第114章 守城(六)第183章 造紙第7章 書房談話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283章 宮廷瑣事(五)第14章 父女爭執(上)第93章 暗中籌謀第209章 謝知二胎第263章 暫時的安定(五)第124章 誰是替罪羊(上)第4章 暖閣敘話(上)第191章 大伴清(下)第159章 生波(一)第130章 翁婿夜話(上)第68章 道觀偶得第71章 姐妹情深第207章 謝寶珠第198章 弟妹們的婚事(一)第169章 初到建德郡(五)第46章 陳留教女第202章 三皇子汝南王第39章 步六孤將軍府(下)第49章 宮中瑣事(下)第35章 共甘共苦第36章 自信的拓跋曜第60章 糟心的謝簡第22章 入宮第12章 誠意(上)第253章 亂世起(四)第100章 草原安居(三)第17章 蘭因成親第175章 千里託孤(二)第179章 千里託孤(六)第43章 秦家往事(四)第133章 最後的退路第127章 想要移走的玉竹(一)第278章 塵埃落定第73章 拓跋曜的道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