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

一個三百人的使團,動靜並不會小。

上一次傳遞大秦國國書的使者,半道上就被人截殺了,或許是奧斯曼人做的,也有可能是帖木兒王國的人做的。

幾乎所有人都不希望大秦國繼續存在下去了,甚至是包括泰西人。

但是大秦國依舊堅挺着。

王復正在想方設法的將使團送入大明的控制範圍之內,只要到了碎葉城,一切都變得可以操作了。

因爲再往東,使團變到了大明的控制範圍之內,給大皇帝的謝禮,無論是忠順王還是忠義王,都沒有膽量打劫。

王復此舉算不上冒險,因爲他也在試探也先對他的忍耐度,看看在他眼皮底下做點小動作,會發生什麼。

當然王復讓自己的危險降低到了極低的地步。

他以瓦剌人不允許大秦國和大明通使爲由,脅迫大秦國使者尼古勞茲行賄。

所以這個案子的性質,就從偷偷給大明皇帝投獻,變爲了索賄。

大秦國使者一行人,除了一千枚三錢重的羅馬金幣以外,再沒有了任何的有價值的財物,那些書籍,在瓦剌人看來並不值錢。

王復也沒有對也先過多的說過泰西的局勢,甚至說過大秦國的事兒。

也先對這個大秦國完全是第一次聽說。

大秦國的正使名叫尼古勞茲,副使名叫埃萊娜,十分年輕的小姑娘,所有人都喜歡喊她佐伊(注)。

事實上,王復做了被發現的準備,但是他多慮了。

王復藉着兩個王子葬禮的名義,送走了這三百人到了碎葉城,整個過程,沒有一個人詢問過這三百人到底是什麼人。

就連伯顏帖木兒都未曾詢問,這三百人順利的在碎葉城駐紮之後,向着天山古道而去。

王復和賽因不花管理着渠家人的塞外商鋪,也很少有人過問,他們到底在往來販賣着什麼。

要知道這個年代,甚至有皇帝帶頭向塞外販賣火器及鋼羽,王復偷偷送點人離開罷了,真的算不上什麼大事。

比大秦國的使者更快的是王複寫好的奏疏,順着商路至嘉峪關,隨後向着京師而去。

這個時候,瓦剌人在撒馬爾罕打劫到的所有收穫,終於在嘉峪關內的互市銷售完畢,近百萬的銀幣,向着塞外而去。

天山古道這條從漢時起的商路,終於再次煥發出了火力。

好人兀魯伯的那些“破銅爛鐵”一文不值,若非有夜不收的信牌,兀魯伯那些在天文臺的所有物品,都會當做廢品處理。

朱祁鈺收到兀魯伯的破銅爛鐵的時候,收到了王復的第二封奏疏。

大秦國使者帶着數千冊圖書從君士坦丁堡而來的消息,放在了朱祁鈺的案前。

“你去把胡尚書找來。”朱祁鈺看着面前的奏疏面色複雜且古怪。

大秦國,或者說東羅馬帝國居然還活着,這是他完全沒有預料到的事兒。

按照歷史的進程,東羅馬帝國的君士坦丁堡,在景泰四年五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陷落了纔對。

但是這已經接近九月份的時間了,朱祁鈺又收到了羅馬帝國的消息,而且看落款,使團是從六月份從君士坦丁堡出發的。

奧斯曼王國的蘇丹法提赫,其實有一個堂兄,在君士坦丁堡。

這也是君士坦丁堡依舊存在的原因。

君士坦丁十一世是個亡國之君,這是毫無疑問的。

雖然東羅馬帝國又在摩里亞公國堅定了十數年之久,但是東羅馬帝國亡於十一世也是公認的論斷。

但是君士坦丁本人並不昏聵,他接手的時候,東羅的局勢已經過於糜爛,不是一個雄主可以拯救的了。

君士坦丁十一世從摩里亞公國返回君士坦丁堡的時候,他已經找不到羅馬帝國的船,只好乘坐威尼斯商人的船回到了君士坦丁堡,可見其窘迫。

但是君士坦丁依舊找到了他的一生之敵法提赫的軟肋,那就是法提赫的堂兄,奧斯曼的另外一名王子奧爾罕。

奧斯曼王國的繼承法是近衛軍繼承法,每一名王子都有繼承王位的權力。

在對君士坦丁堡至關重要的瓦爾納之戰發生時,君士坦丁十一世資助了這位王子奧爾罕,讓他在奧斯曼王國挑起內訌,要把法提赫趕下臺。

事實上,君士坦丁十一世成功了。

在瓦爾納之戰節節勝利的情況下,耶尼切裡軍團,發動了政變,將未曾回到都城奧斯曼蘇丹法提赫趕下臺了,法提赫不得不把蘇丹王位,再次還給了自己的父親穆拉德二世。

法提赫被流放。

當然主持這場政變的這名王子,並沒有成功的坐上王位,再次逃回了君士坦丁堡。

法提赫在穆拉德二世死後,再次順利的登上了王位。

君士坦丁十一世一直用這個王子要挾法提赫,這是羅馬末代君主手中唯一的籌碼。

王復收集到的情報極爲豐富,朱祁鈺也等來了胡濙。

朱祁鈺將手中的情報遞給了等候的胡濙,滿是疑惑的問道:“我們大明和大秦國有通使嗎?”

胡濙點頭說道:“有。”

胡濙一直在看那份情報,在情報之中,君士坦丁十一世這個亡國之君的所有處理,都是糜爛局勢下近乎最優的答案。

但是正如李賓言的四時之序一樣,大秦國此時已經進入了冬序,生機斷絕。

胡濙放下了情報,說道:“洪武四年八月,太祖高皇帝接見了大秦國使捏古倫、普剌一同前往大秦國詔諭,把大明代元的消息,傳達給大秦國。”

“洪武八年九月丙戌,南洋三佛齊國王僧伽烈宇蘭,派遣大臣談蒙、馬哈麻等,跟隨從大秦國回國的特使普刺一同來朝。”

“永樂十九年,西域十六國使者入京朝賀新都,隨後參加了狩獵的大閱,而後返國,至此,後不復至。”

“我一直以爲,它大約的確是死了。”

“直到今歲收到了他們的求援奏疏,現在又收到了消息,還真是…世事難料。”

朱祁鈺這才瞭然,大明和羅馬帝國並非不知道彼此的存在,洪武、永樂年間,也有往來。

胡濙滿是回憶的說道:“帖木兒王國僅僅在永樂年間,就有九次朝貢大明,沙哈魯,也就是帖木兒的四子,曾經派遣使團五百餘人至京師參加狩獵大閱。”

沙哈魯是帖木爾王國的四皇叔,好人兀魯伯的父親。

帖木兒死在遠征途中,他欽定了孫子繼位,但是孫子守不住,四皇叔給奪了王位。

胡濙繼續說道:“這個王復翻譯的奧斯曼王國,其實我們叫他魯迷國,當然叫他奧斯曼也可以,都是指的那個國家,他們那邊一直有派使臣過來。”

“魯迷國還有發明的銃獻給了文皇帝。”

“魯迷、帖木兒都在永樂年間朝貢。”

“單說這個大秦國,漢桓帝時始通中國,晉及魏皆曰大秦,嘗入貢。唐曰拂菻,宋仍之,亦數入貢。”(《譯餘偶拾·宋代東羅馬遣使中國考》)

朱祁鈺點了點頭,感情中原王朝一直和羅馬帝國有聯繫,而且自從漢朝就開始了。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他們帶個女人過來是何意?”

胡濙陷入了沉思之中,良久之後他纔開口說道:“讓臣慢慢算算。”

“應當是在南宋末年,米海爾八世的兩個女兒,嫁給了金帳汗國和伊利汗國的可汗。”

“這不意外,大秦國國勢衰微,他們不得不借助一切能夠幫他們的人。”

“所以,大秦國送一個女兒過來,想要與大明聯姻,也不是意外之事。畢竟他們已經藉助西征的蒙古人度過了一次劫難。”

朱祁鈺瞭然,在王復的書信裡描述,那個女人應該是個公主。

朱祁鈺無奈的說道:“這也先也是古怪,他已經獲得了在撒馬爾罕的軍事勝利,也獲得了一定的政治勝利。”

“至少王復幫他安穩了周圍和地方,隨着兩個王子的死亡,白帳汗國的危急消失於無形之中。”

“也先現在已經成爲了撒馬爾罕實際的主人,他爲什麼非要用大明的恭順王印綬呢?”

“自己找塊石頭刻一下呀!”

胡濙喝了口茶笑着說道:“陛下啊,也先自己刻一塊也得別人認才行,所以他刻不得,只能用大明恭順王的印綬行事。”

“在他趕到拔都薩萊成爲可汗之前,他都只有那一枚能夠服衆的印綬,因爲他本身就是依靠那枚印綬統治瓦剌。”

這是文皇帝給馬哈木的權力,之後的脫歡,也先都得向大明朝貢,並且被冊封,就是這個道理,也是瓦剌人被冊封的道理。

胡濙想了想繼續說道:“琉球國王尚金福生死未卜,王世子和王弟展開了殊死較量,兩敗俱傷,王宮被完全焚燬,首裡城也被毀的差不多了。”

“但是無論哪個人當了琉球國的國王,他都得接受大明的冊封,否則他就不是國王。”

胡濙這番話是爲也先爲什麼要用大明印綬做註腳。

琉球國王必須要接受大明的冊封,才能夠坐穩自己的位置。

這是屬於印璽的一部分。

“太祖高皇帝嘗言:治蠻夷之道,必威德兼施,使其畏感,不如此不可也。蓋蠻夷非威不畏,非惠不懷,然一於威則不能感其心,一於惠則不能懾其暴,惟威惠並行,此馭蠻夷之道也。”

“太宗文皇帝言:馭夷狄有道,謹邊備是也,其來侵犯,則有以御之,其來歸服,則有以處之。”

太祖和太宗兩位皇帝,對蠻夷畏威而不懷德,有着十分清晰的瞭解,跟養不熟的白眼狼一個德行。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威惠並行。

至於服而赦之,修文德以來之道,則是歪嘴和尚念歪經。

“朕明白了。”朱祁鈺點頭,的確如此,永樂文皇帝用自己的一生踐行了威惠並行的重要性。

朱祁鈺拿過來李賓言的奏疏遞給了胡濙說道:“這個李賓言,整日裡心懷宇宙,仰望星空,倒是仰望出一些東西來,這個四時之序,有點意思。”

春夏秋冬,歷史發展的週期性,被李賓言總結的十分到位。

這個歷史的規律可以總結很多的內容,放到古往今來的尺度中,也可窺見一斑,是事物發展的規律。

胡濙看了許久,點頭說道:“那是閒來的愛好罷了,李巡撫在松江市舶司做的極好,可能是在密州市舶司有了經驗,這一次一切都有條不紊,清閒的時候,仰望星空也未嘗不可。”

“李賓言說得對。”

胡濙對李賓言的四時之序沒有不贊同的地方,李賓言的六等秩和四時之序並不衝突,甚至可以直接定爲大明觀察域外國度的標準,這也算是禮法之一。

朱祁鈺又拿出了一本奏疏說道:“也是李賓言寫的,胡尚書看看。”

這本奏疏的名字叫做《條陳曆法修正歲差疏》。

大明的歷法已經不能好好用了,李賓言的意思是,請求修正歲差,重新修歷。

“象數之學,大者爲曆法,爲律呂,至其他有形有質之物,有度有數之事,無不賴以爲用,用之無不盡巧極者,嗯?”胡濙眉頭緊皺看完了整本奏疏。

修曆法,應有之意。

事實上,正統四年在北京復建郭守敬觀象臺的目的,就是爲了重新訂正曆法。

但是李賓言提出了一個想法,那就是設立歷局而且不是一個,而是一共有十個。

比如「精於度數,能造作機器,力小任重,制械以供民用,以利民生」的器歷局。

比如「官司計會,頗有用處,理財之臣,尤所急需」專門爲大明計省培養人才的計歷局。

比如「度數既明,可以測量水地。一切疏浚河渠,築治堤岸,灌溉田畝,動無失策,有益民事」專門從事水歷局等等。

這個歷局是基於算學爲基礎,度數旁通,通十事,一共設十個歷局。

翻譯翻譯,就是大明皇家學會。

朱祁鈺得到這本奏疏的時候,非常認同,已經硃批:「度數旁通,有關庶績,一併分曹料理,分科研修。」

胡濙自然看到了朱祁鈺的硃批,俯首說道:“陛下,辦!”

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十二章 吊!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
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920章 禁牙行 禁菸 摘鈴鐺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745章 匠城存在的意義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72章 胡尚書的殺手鐗第五百一十八章 哪有同黨?都是陛下的臣子(恭賀“打磨z”成爲本書盟主!)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827章 堂堂亡國之君,名不副實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十二章 吊!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708章 陛下在後院看庖廚殺豬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811章 共襄開海盛舉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六百一十一章 文武百官親眷不得營商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四百一十一章 還有這種好事?第三百三十二章 皇帝的兩個大嘴巴子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