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是非曲直,難以論說

“陛下膝下有子。”胡濙站起身來說道:“諸位明公,某以爲國本茲事體大,政通人和,大明方能國泰民安。”

他看了一圈,站直了身子說道:“我勸在做的諸位明公一句,想一下陛下削太上皇帝號決心,是在太廟祭祖的時候說的。”

“甭管找什麼理由,你們要是真的要試一試。”

“那就試一試吧。”

“出了什麼事,某護不住你們,還會推波助瀾。”

胡濙的這句話是威脅。

陳循問廢不廢太子,不就是爲了不削太上皇的帝號嗎?

陛下要從攝政爲帝,變法理爲臨危受命,這個受的誰的命?

自然是大明列祖列宗的命。

這麼大的決心,還要阻攔,那隻能說是活的太辛苦,迫不及待的想要轉世投胎了。

陛下可不是那種拿不動刀的主兒,好說好商量,削帝號之前,就一直在逼着羣臣跳出來。

現在跳出來,死還算好的,連累家人,那是滅門之禍。 ωwш .TTKдN .¢O

“我在提醒各位一句,雖然朝廷派出了使者去接上皇,但是自古晉懷帝、晉愍帝被俘,立刻被殺,宋徽宗、宋欽宗被俘,北狩至死未歸。”

胡濙的意思很明確,真要爲一個北狩,不知道能不能回來的皇帝,去得罪現在的大明皇帝嗎?

陳循的眼神有些暗淡,最終搖了搖頭,不再多說話,其實他只想保住太子的命而已。

陛下攜京師大勝安定社稷之功,正自己的名位,誰攔誰死。

興安看這在廷文武都吵得八九不離十了,便來到了後殿,找到了大明皇帝。

胡濙是誰在位上支持誰,陛下既然要做,那就做到底。

“陛下。”興安俯首將文華殿上的事裡裡外外說了個明白。

“你去查一查南宮的人,有沒有剋扣錢氏的一應供給,朕看錢氏的手都有凍瘡了,想來南宮不是很暖。”朱祁鈺看到了錢氏遮掩的凍瘡。

興安整個人哆嗦了下,他一直負責宮裡的事,陛下這話,其實是在問責了。

他趕忙俯首說道:“臣領旨。”

“還有,最近慈寧宮那邊盯緊點。”朱祁鈺走進文華殿之前,又叮囑了一句。

興安一直畢恭畢敬的弓着身子,待到陛下走遠了,興安才站直了身子,眼神中盡是兇光!

陛下要做的事兒很多!

興安也的確是有點忙兒,燕興樓、王恭廠、皇宮、東廠,天天要查驗。

皇宮這邊,也主要是以孫太后的慈寧宮爲主,卻是忽略了南宮。

南宮畢竟是個偏宮,年久失修正常,但是凍出凍瘡來,那絕對是有些宮宦們,不知道高低貴賤之分了。

興安帶着一隊東廠的番子,就直接闖到了南宮,抓着那羣宮女宦官,都送去了東廠番子。

“這羣狗東西!”興安看了看火盆裡的炭,恨恨的說道。

火盆裡的並沒有炭,這已經很說明問題了,他只有初一十五纔會過來,每次都燒的很旺。

每次擱着珠簾,他也看不到什麼,原本以爲冷清,是因爲人氣不旺。

這羣宮宦在王振手底下作威作福久了,連尊貴卑賤都不分了嗎!

他倒不是可憐朱見深、錢氏、周氏三人,而是這些人沒辦好差事,讓自己在陛下面前顯得辦事不利。

陛下雖然不在乎名望,但是陛下的名聲很重要。

陛下削太上皇帝號之事,在青史上,絕對是濃墨重彩的一筆,皇權更替,這種事大家見怪不怪。

若再留下個欺負孤兒寡母,那是要被人戳着脊樑骨罵的。

“驚擾太上皇后千歲,臣這就找一批聽話的人伺候着。”興安站在宮門前,俯首說道。

只要陛下的廢太子的詔書還沒到,這就是太上皇后和太子,該有的恭敬必須要有。

宮宦可以擁有權力,但是不能凌駕於皇室之上。

朱祁鈺預計削太上皇帝號這件事,會鬧出什麼死諫的事兒。

畢竟這裡大部分的臣子,都是正統年間,斷斷續續提拔上來的。

但是他完全沒有看到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甚至連朱祁鎮封王都想好了,封稽王,太子朱見深的歷史地位,也有了,稽王世子。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看着羣臣,十分確信的說道:“朕知道你們一些人心裡有想法,但是朕提醒你們,楚雖三戶,卻可亡秦。”

“京師可是有五十萬戶,家家披麻戴孝!”

“朕要給他們一個交待,也要給天下臣工萬民,一個交待。”

大明京營的衰弱,的確是有文官把持的原因,但是瓦剌血仇未報,離心離德,多次改制,軍屯侵佔,百姓們從軍、戰鬥意願降低,也佔了一部分。

京營羸弱,皇帝就只能不停的綏靖,最後國將不國。

瓦剌這個仇不報,大明就好不了。

王直其實有話想說…

他其實想問問陛下移宮的事兒,但是思前想後開口說道:“陛下,這都改元了,郕王府還以王府稱呼,臣以爲不妥。”

皇宮,是皇帝住的宮殿,是因爲皇帝他纔是皇宮。

而不是因爲住在裡面纔是皇帝。

“是不是可以改名泰安宮?”王直有想法,陛下是皇帝,不願住皇宮,那住的地方,再以王府稱呼,不合適了。

改名泰安宮,取自漢書,國泰民安四字。

朱祁鈺點了點頭說道:“那就改稱泰安宮吧。”

歷朝歷代的皇帝,似乎都不太願意住皇宮,比如宋徽宗就住艮嶽宮,也不住皇宮。

而且也不知道是皇宮風水的緣故,只要不住皇宮的宋明皇帝,都是子嗣興旺。

宋徽宗就很能生,朱祁鎮在南宮也很能生,朱祁鎮在南宮,不到五年時間,生了三個兒子,至少三個閨女出來。

削睿皇帝帝號、廢朱見深太子位改封稽王世子、降太上皇后爲稽王妃、降諸公主爲郡主、改元景泰、大赦天下等一系列的聖旨,在司禮監和文淵閣的中書舍人手中快速寫成。

隨後朱祁鈺用印,昭告天下。

隨着驛站的驛卒揹着聖旨,離開京師,朱祁鎮的皇帝號,被削掉了。

朱祁鈺發現自己對這事有點先入爲主了。

他是後來人,自然是知道朱祁鎮必然可以迎回,但是朝臣們並不知道,按照歷史的規律,大概率是回不來的。

所以爲了一個北狩丟盡了大明顏面的皇帝,和現在大權在握的皇帝撕破臉皮,值得嗎?

廢帝之事,歷朝歷代,發生了六十餘次,是非曲折,難以論說。

正是這皇權更替,決定了多少代王朝的盛衰興亡、此興彼落。

自商朝初年,商朝伊尹廢商湯的孫子——太甲開始,廢皇帝,一直到最後的溥儀被廢,多數都是廢帝,很少有人削帝號。

朱祁鎮在歷史上,就削了明代宗的景皇帝帝號,貶爲郕王,郕王一月暴斃,又被賜下惡諡,戾。

若非朱見深知道叔叔很難,給叔叔恢復了帝號,建了陵寢,又給了美諡。

挽狂瀾於既倒,在兵敗如山倒的境遇下,守住京師的明代宗,在歷史上應該被叫做郕戾王,而不是景泰帝、明代宗景皇帝了。

于謙冤,明代宗冤不冤呢?

朱祁鎮既然不顧親親之倫,他朱叫門做的,朱祁鈺憑什麼不能理直氣壯的做?!

孫太后回到了慈寧宮,氣的大發雷霆,但是也只能大發雷霆。

“好一個庶孽!這剛坐穩皇位!就如此着急削他哥哥帝號,皇帝這是要做什麼!要造反嗎!”孫太后順手將桌上的燭臺,貫在了地上。

孫太后更加氣急,指着那羣宮宦,憤怒不已的說道:“你們一個個的,都是皇帝的人!皇帝給了你們什麼好處!讓你們這麼看着本宮!”

孫太后已經氣得有點語無倫次,狂言亂語了起來。

朱祁鈺早就把事情坐到了前面,興安在清宮的時候,就悄悄的把慈寧宮內的宮宦給換了。

孫太后開始一直擔憂朱祁鎮在迤北的事,沒有多過於關注身邊的事,卻是讓興安做成了。

太后想做什麼做什麼,但是不能違背皇明祖訓,後宮不得干政的鐵律。

“還有哪些朝中明公,哪個不是受我兒提攜,纔有了今天端坐廟堂之上的機會!哪個不是深受皇恩!哪個不是食我兒正統的俸祿!”

“現在一個個都站在幹岸上,一言不發!逆臣賊子!都是逆臣賊子!”

孫太后還在發怒,又罵到了廷外的官員頭上。

但徐有貞就是個典型的例子,他對朱祁鎮不夠忠誠嗎?足夠忠誠!

但是朱祁鎮樁樁件件,都讓徐有貞痛哭泣血!朱祁鎮一刀刀的攮在了徐有貞的心窩上,刀刀見血。

“今天削了我兒帝號,明日怕是要把那吳太后也擡到這慈寧宮來,佔了本宮的位子了!”孫太后氣急,又甩掉了桌上的書。

“不孝、不悌、不仁、不義,我看皇帝這個庶孽纔是!”孫太后再次憤怒的吼道,但是一時間氣兒不順,重重的咳嗽了起來。

“吳太后已經被陛下接出宮,住在了郕王府了。”一個宮宦低聲回到了一聲。

孫太后猛地瞪大了眼,看着這宮宦,怒目圓瞪。

慈寧宮裡靜悄悄。

即便是孫太后氣急了,一口一個庶孽,但是她依舊沒瘋到失去理智,她依舊稱呼朱祁鈺爲皇帝,稱呼朱祁鎮爲我兒。

她知道、承認朱祁鈺是皇帝,這一既定事實。

不知過了多久,孫太后才頹然的說道:“罷了,罷了,隨皇帝去吧,休傷吾孫,本宮不與這庶孽計較了。”

朱見深被廢除了太子位,改爲稽王世子,那就必然要搬到十王府去住。

這樣一來,孫太后的庶長孫朱見深的性命,皇帝隨時可以予取予奪。

朱祁鎮還能不能回來,孫太后不知道,但是這個孫子,是她唯一的念想了。

不是誰都對迎回朱祁鎮抱有期望,南宋朝廷派了多少使者去金國,最後只迎回了宋徽宗趙佶的棺槨。

孫太后其實手邊還有一些可以動用的手段,但是,她不敢和大權在握的皇帝魚死網破。

還有個朱見深這個孫子,這是她唯一的念想了。

另外一名宮宦俯首站說道:“稟太后,興大璫,帶着番子,把南宮那羣欺上的宮宦,全都給打殺了。”

“是陛下親自下的旨意,而不是興安大璫請旨。”

孫太后擡頭,眉頭緊皺,南宮欺上的事,她倒是知道一些,但是後宮之事,錯綜複雜,有些宮裡的事,她也不好管。

沒想到皇帝日理萬機,居然連這等事都知道了。

她稍微鬆了口氣,至少皇帝還沒打算讓這唯一的孫子去死。

不孝、不悌、不仁、不義的人,到底是這位在京師力挽狂瀾,救了大明社稷的庶孽。

還是那北狩迤北,爲胡人彈胡琴唱曲的親兒呢?

是非曲折,其實,並不難以論說。

孫太后之所以沒有在祭祖的時候直接暴怒,是因爲她無法辯解。

“太后,命婦進宮朝賀,是不是可以宣見了?”一個宮人俯首問道。

孫太后閉目良久,才嘆息的說道:“太上皇帝在迤北,俱免朝賀禮,散了吧。”

命婦,是朝廷大員的妻子,他們入宮朝賀,這幾乎是孫太后,此時唯一可能聯袂外廷做點事的時候。

但是孫太后還是嘆息之下,讓人免了命婦入宮朝賀禮。

慈寧宮裡都是皇帝的眼線。

她作爲皇太后之貴,無論如何這庶孽要叫她一聲母親。

但是她要真的是聯袂外廷,以當今陛下的狠辣,她也有點驚懼。

更重要的是,她這萬一要有點啥事,錢氏軟弱,自己小孫子,又該怎麼辦呢?

“太后,尚寶司奉王殿設御座,大宴賜席,以賀新歲,陛下已經到了。”一個官宦急匆匆的走了進來,俯首說道。

“本宮知道了。”孫太后,立刻吐了口濁氣,站起身來,向着等在宮外的大攆而去。

尚寶司主宮廷宴會。

過年賀歲,在廷文武及命婦,都要列席,包括未就藩的王爺,也要到場。

按照今天最新的旨意,宗室中,只有稽王、稽王妃、稽王世子符合要求。

朱祁鈺已經提前來到了奉王殿外,等待着宮宴的開始。

朝臣們的反應,讓朱祁鈺更明白了,在這個時代,皇帝兩個字到底代表什麼,尤其是緹騎忠心,京營在手的情況下。

皇帝,如臨九霄。

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
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797章 鹽鹼地畝產千斤,不切實際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42章 極其廉價的烹飪油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六十六章 南下!南下!南下!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848章 陛下,罪臣有話要說!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