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

于謙也不去大興了,今天是去不成了。

金濂也去不成…

這大興縣只能先過年了。

陛下要削太上皇帝號這麼大的事,他們自然哪裡都不去。

今年朝臣們,本來以爲稀鬆平常的祭祖,改改年號,大赦天下之類的詔書發一發,傍晚的時候,一起吃個大宴賜席,你好我好大家好,過個好年。

陛下直接搞成了廢太上皇帝號的大事。

繁雜的禮儀之後,朱祁鈺來到了文華殿,他沒有去奉天殿。

現在是休沐期,是不能朝議的,但是並不妨礙靈活的利用制度,去進行廷議。

廷議一共二十六人,乃是權力的核心層,司禮監、文淵閣、六部尚書、都察院、五軍都督府和六科給事中。

先把權力核心層的聲音統一了,下面的人才不會難做。

文華殿內此時喧囂聲震天,再加上殿外淒厲的北風呼號聲,頗有些琴瑟和絃。

朱祁鈺站在後殿,並沒有去前殿,他在等,等朝臣們議論完了,形成一個統一的意見之後,再進去。

興安在裡面守着呢,有了信兒,自然會過來稟報。

朱祁鈺老遠就看到了孫太后,那是張極其盛怒的臉,但是孫太后在宮門前站了許久,最後擺駕回宮,沒有和皇帝多說什麼。

現在大明新君大權在握,她能怎麼辦?

而錢皇后拉着剛會走路、穿着小棉襖的朱見深,也在遠遠的站着。

錢氏有點猶豫,最終準備轉身離開。她來是想讓太子朱見深,過年給叔叔朱祁鈺磕個頭,過年賀歲,自然要給長輩磕頭。

此時的朱見深壓根不理解,他的叔叔到底在幹些什麼,這甚至直接涉及到了朱見深的生死大事。

但是此時已經沒有人,去在乎這個小孩子的想法。

朱叫門的帝號一旦被廢去,那朱見深的太子位,也會一起廢去。

朱見深還伸出了胖嘟嘟的小手,對着站在後殿門前發呆的叔叔揮了揮手,頗爲可愛。

朱祁鈺同樣滿是笑容的揮了揮手,吩咐自己身邊的無名緹騎,去將二人引來。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錢氏顫巍巍的要行禮,聲音裡全是驚懼。

這個當年的郕王陛下,當初那麼謙遜、恭敬、溫和而有禮,現在做事真的是雷厲風行!

郕王謙恭未篡時。

這算是烈火烹油,將這孤兒寡母,放在了火架上烤。

“臣朱見深,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朱見深跪下磕了個頭,說了一句非常流利的話。

過了年剛三歲的孩子走路都走不穩,說話都是磕磕絆絆,這麼流利,想來是被教了許久,禮節才能如此到位。

“平身。”朱祁鈺將朱見深抱了起來,抱在了懷裡,打掉了朱見深身上的土。

朱祁鈺端了端朱見深,笑着說道:“濡兒長胖了呀,來讓叔叔看看,你手裡拿的什麼?”

濡兒是朱見深的小名,朱祁鈺的記憶裡,郕王就這麼叫他。

“咦…”朱見深小孩子,直接伸出了手指在朱祁鈺的臉頰上戳了戳,樂呵呵的說道:“叔叔好。”

錢氏被朱見深這個動作嚇得差點魂兒都掉了!

因爲他已經看到了旁邊的無名緹騎繡春刀探出了鞘。

這九名無名緹騎,可是誰都不管不顧,只要威脅到了皇帝的安全,那就會出刀。

朱祁鈺也戳了戳朱見深紅彤彤的臉蛋說道:“嗯,叔叔好。你最近吃的好不好啊?”

朱祁鈺一隻手端着朱見深,另外一隻手擺了擺,示意緹騎退後,三歲的小孩子,不用這麼緊張。

“不好。”朱見深嘴都撅了起來,抓着朱祁鈺的衣領說道:“我要吃肉肉!母親不讓吃。”

庶子在大明叫庶孽,就是偏房出的孽障的意思。

母親這個稱呼,是一個非常正式的稱呼,朱見深嘴裡指的是錢氏。

朱見深親生母親是周貴妃,而不是錢氏。

朱祁鈺看了一眼錢氏,眉頭皺了一下。

“孩子還是多吃點肉食的好,是有人剋扣南宮的一應供需了嗎?”朱祁鈺轉過頭來說道,語氣裡有些森嚴。

宮裡有些宦官們,做事極其勢利眼。

朱叫門北狩,宮宦很有可能,欺負這對兒孤兒寡母。

這種事在大明並不少見,比如唐王朱聿鍵,就被墩鎖法鎖了整整九年。

墩鎖法就是一個箱子裡,只露出一個腦袋和手臂,吃喝拉撒都在這箱子裡。

“沒有,沒有。”錢氏趕忙說道:“是濡兒這幾天有些肚脹,就沒敢讓他吃。”

朱祁鈺看錢氏的表情就知道她不願意多說,繼續追問道:“太醫看過了嗎?”

“回陛下的話,還沒有。”錢氏的額頭已經滲出了一層汗。

難不成…陛下要毒殺濡兒嗎?

朱祁鈺將朱見深放下,從袖子裡掏了掏,摸出了一把飴糖,笑呵呵的塞過去說道:“不能多吃,吃多了會長蛀牙,聽到了嗎?”

朱見深剛被放下,他就一溜煙的跑到了錢氏的身後,眼睛滴流滴流的轉着,打量着朱祁鈺這個叔叔。

朱見深畢竟是小孩子,還是怯生生的接過了飴糖,立刻喜笑顏開,臉上暈開了笑容。

“嗯!母親,糖!給你糖!”

他這一把,有五六個糖紙包好的飴糖,他只留下了一個,其他遞給了錢氏。

“叔叔吃。”朱見深將最後一個飴糖,遞給了朱祁鈺,雖然真的捨不得。

朱祁鈺倒是沒拿,搶小孩子糖果這事兒,多少有點沒品。

他笑着說道:“叔叔不吃,你自己吃吧,你爲什麼給叔叔啊?”

朱見深又躲到了錢氏的身後,說道:“叔叔是天底下最厲害的那個!”

長句,顯然是錢氏終日唸叨,專門教給孩子的話。

朱祁鈺站直了身子,打量了下錢氏,這眼睛還是有些紅腫,不過隨着使者出京,她也有了希望。

但是這個希望,終究不會有實現的那一天了。

“回頭讓陸子纔去給濡兒看看。”朱祁鈺負手而立,示意錢氏可以帶着朱見深離開了。

朱祁鈺看着錢氏的背影嘆了口氣,那幾枚飴糖,就攥在錢氏的手裡,攥的很緊很緊。

錢氏拉着朱見深走到了宮門外,在陛下看不到的地方,終於鬆了口氣。

她看着手中已經抓變形的飴糖,慢慢的剝開了糖紙,吃了一顆,然後狼吞虎嚥一般,將所有的飴糖都放進了嘴裡,面目極其猙獰。

她等了許久,無事發生,表情有些愕然,才長長的鬆了一口氣,拉着朱見深向南宮走去。

陛下沒打算毒殺朱見深。

朱祁鈺是不屑於對女人和孩子下手的,那簡直是人間之屑的行爲。

比如二戰之時,蘇聯拿下了德意志的首都,將紅旗插在了柏林的國會大廈之後,法蘭西宣佈復國。

巴黎的男人們,開始審判那些委身敵軍軍官的女人,剃光頭、遊街、暴力毆打等等。

而這些審判的男人們,正是在敵軍進攻的時候,瑟瑟發抖當亡國奴的傢伙。

而且很多人,都是依靠這些女人,躲避敵軍的抓捕。

所以大家就開始了,喜聞樂見,每日乳法。

而此時的文華殿內,大家的爭吵已經喧囂到了極點。

李賓言站了起來,大聲的喊道:“我認爲應該封爲稽王,即便是削太上皇帝號,也不應該直接降爲海昏侯那種公侯!”

“我以爲公爵就足夠了,王爵一年五萬石,子子孫孫無窮盡也,這對國朝是一筆負擔。”戶科給事中不同意都察院的說法。

感情這負擔不用你都察院來抗是吧!

削了帝號,要給個爵位,王、公、侯、伯。

尤其是王爵,按制要給五萬石,而且是世代永繼的那種。

但是當今陛下做郕王的時候,也只能領到三千石了,一直被扣的只剩下了這麼點兒。

王爵還會給田畝,現在陛下在搞農莊法,這田畝從哪裡出?

“稽王還不錯。”王直老神在在的說了一句,陛下玩這一出非常的出人意料。

不過確實讓王直長鬆了一口氣,惶惶不安的日子,終於過去了。

王直最擔心的就是陛下爲了維護宗親,拿他們這廢立從龍之臣開刀,雖然看陛下作爲,不會那樣,但是萬一呢?

凡事兒,就怕個萬一。

現在不用擔心了,陛下自己說,朕篡了!

那朝臣,他們就只剩下從龍之功,沒有廢立之惡了。

于謙同樣點頭說道:“那是稽王的好一點,王爵世襲雖然負擔極重,但是上皇畢竟做了十四載天下之主,若是僅僅以公、侯制,難以服衆啊。”

于謙則和王直的感受不同,他大約感受到了陛下有正名位的打算,但是完全沒想到是這麼個正法罷了。

如此激烈。

他忽然想起了陛下之前申斥都察院的事,陳鎰本來就要坐總憲了,陛下一句不恭敬,就讓陳鎰總憲的美夢,徹底破滅了。

現在都察院羣龍無首,也形成不了合力了。

司禮監是陛下的人。

戶、兵、吏、工四部尚書是廢立的參與者,這些人沒理由反對。

五軍都督府的張輗、張軏,最近央求着陛下把英國公府的承繼問題,定了下來,但是旨意還未下達。

張輗、張軏比都察院還麻煩呢,他們倆,還有個管家,指着皇帝的鼻子大言不慚,皇帝還沒有藉機生事。

這要是往大了辦,就是黨爭立起。

瓦剌人南下之意昭然若知,若是此刻黨爭起,那後果…

大學士陳循、禮部尚書胡濙、刑部尚書俞士悅,三個人只有陳循算是迎歸派的人物,但是也只能算是,陳循對迎歸這件事都不是很積極。

陛下要削太上皇帝號,胡濙和俞士悅,沒必要跳出來攔着。

胡濙更是誰在皇位支持誰的態度,此時仗着自己歲數大,直接開始打盹了!

胡濙和王直兩個人,都是那種裝糊塗的高手。

六科給事中雖然有封駁事的權力,但是陛下是在太廟祭祖的時候說的事兒,六科給事中,得找出足夠的理由來反駁。

就陛下列的那四條不孝、不悌、不仁、不義,有一條是潑給太上皇的髒水嗎?

沒有。

隨隨便便封駁陛下的旨意,那是要人頭落地的,必須得有充分理由和依據的。

于謙不得不感慨,陛下做事真的是,什麼都做在了前面。

喊出削太皇帝號的事兒的時候,這廷議二十六人,居然都在討論給什麼爵位,而不是應不應該削帝號。

其實也怪太上皇本人。

迤北戰敗、三度叩門、迤北娶親、彈胡琴唱曲,這些事兒,哪一件不是盡失人心之事?

但凡少做幾件,也不是現在這個局面,但凡少做幾件,徐有貞至於趴在地上痛哭啼血嗎?

于謙不住搖頭。

“那太子呢?廢太子,承襲王爵世子嗎?”陳循忽然開口問道。

大殿上,一片安靜。

太子。

自古就有立嫡立賢的爭論,立嫡是宗族禮法的最大標準。

比如朱祁鈺登基的時候,一同被尊爲太后的還有朱祁鈺的生母吳太后。

這樣,朱祁鈺也算是嫡子了。雖然住慈寧宮的還是孫太后。

現在問題來了,太子廢不廢?

陛下要削太上皇帝號,那之前情急之下,爲了大明宗族禮法不亂、陛下監國時候,立下的朱見深爲太子,就已經失去了繼承皇帝的繼承權。

“廢!”胡濙睜開了眼,大聲的說道。

他睡醒了。

禮部尚書胡濙終於睜開了眼,他表明了自己的態度,那就是廢。

對於胡濙來說,除了誰在位上支持誰以外,他們禮部的很多活兒,都比較難進行。

皇帝和太子並非血親,很多儀禮,從宗族的禮法去看,更加難以安排。

既然陛下帶頭削太上皇帝號,那正好可以把方方面面都理順了。

從胡濙的角度看,太子不是血親,對儀禮的破壞更大。

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688章 康國公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推薦幾本書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
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993章 坐着火車去宣府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六十三章 陛下造福船吧!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688章 康國公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推薦幾本書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贈穎國公,諡武襄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三百八十四章 陛下,臣請清田釐丁!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