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

“陛下就是大明的前途和希望。”胡濙十分確信的說道。

“臣年輕的時候,文皇帝派臣去巡按地方,臣當初從四川坐船至荊州。”

“三峽狹長七百里,兩岸連綿高山,根本沒有中斷的地方;重巒疊嶂,遮蔽了天空和太陽;不是在正午和子夜,根本看不到天日。”

“但是一過了巫峽之後,便有豁然開朗之感!”

“大勢已成,勢不可擋,水到渠成。”

“大明已經走過了冬序,臣感覺到了,這一切正在發生。”

朱祁鈺則是站起身來,搖頭說道:“你這番話,要是讓都察院的風憲言官們聽到,不彈劾你一個讒言巧佞,貽害無窮?”

胡濙滿不在乎的說道:“知我罪我,其無辭焉?”

“大不了再辯上那麼一辯,臣還能怕了他們不成?”

“那胡尚書以爲,朕該怎麼做呢?大明路在何方?”朱祁鈺玩味的問道。

胡濙瞬間就聞到了鉤子的味道,他俯首說道:“陛下睿哲天成,英明自結,胸中有韜略,行事有進退,臣輔佐左右便是,何敢言,路在何方?”

朱祁鈺知道自己這點釣魚的技術,釣老胡還是太難了些,毫無例外又空軍了。

他站起身來跺了跺腳說道:“世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便變成了路。”

“路在何方?路在腳下。”

朱祁鈺向着朝陽門走去,天色漸漸暗了下來,略帶些金黃磨盤大的圓月在慢慢升起,掛在了深藍的天穹之上,和正在落下的夕陽,交映成輝。

那澄淨如玉的圓月,透過通惠河上的秋日枯枝和旗杆,將一層銀白色如同絲綢的月光撒在了河面之上。

朱祁鈺要回泰安宮了。

在當下的大明,生產力不夠改變生產關係,不足以改變物質基礎的情況下,上層建築不可能發生改變,在當下的大明,帝制就是最適用的制度。

這就是朱祁鈺對胡濙這句:皇帝就是大明朝的前途和希望的理解。

他不知道自己理解的是否正確,但是他作爲皇帝,得找到大明朝的出路。

出路在哪裡?

大明的出路,在不知邊界的海上。

即便是經歷了正統十四年的霍霍,這大明人口依舊在膨脹,膨脹到這片土地,已經根本容不下那麼多的人口。

天下廣袤無垠。

大明的出路,在大明的朝堂之上。

做大蛋糕的同時,必不可少的要講分配,如何分配社會勞動成果,是朝堂應該盡的責任。

爲了使利益互相沖突的階級不至於在無謂的爭鬥中,把自己和社會消滅,纔出現了國家。

朝堂要調節各階級的矛盾,分配各階級的利益,這也是禮法之一,這也是國家力量的源泉之一。

朱祁鈺對內要講分配,他從來不否認分配的重要性,對外要講開海,他也從不會否認做大蛋糕的重要性。

蛋糕要做大,分配也要做好。

否則這蛋糕就是白做,正如永樂年間的七下西洋,將海路徹底開闢之後,被人篡奪了果實一樣。朱祁鈺在開海,無論是密州、月港、松江、寧波市舶司,還是南衙的龍江造船廠、松江造船廠,琉球諸事,他都在認真的開海,做大蛋糕。

可是想要做好分配,何其的困難?

這也是爲何他作爲大明皇帝,爲何會討厭儒家那一套的理由。

儒家構建了一整套「恥於言利」的話術體系,核心話術就是與民爭利。

並且將皇帝和天下都套在了這個體系之中。

可是這個體系外呢?

羅馬人也構建了自己的一個體系,可是羅馬人的體系外的蠻族,可不管你那麼多。

無論是日耳曼人、維京人、高盧人、昂撒人、奧斯曼人,都一直在生更多一點的娃。

佔了你羅馬人的地,佔了你羅馬人的軍營,再佔了你羅馬人的城池,最後佔領你羅馬人的女人,最後消滅了羅馬。

“李賓言明日應該就要回京了。”朱祁鈺走了兩步,忽然開口說道。

胡濙緊走了兩步問道:“回京爲官?還是還要回松江市舶司?”

朱祁鈺卻是一聲不吭,只往前走,讓胡濙自己去猜。

胡濙趕忙說道:“陛下,臣以爲還是讓李賓言在松江府的好,李賓言要是離任南衙,李賢在南衙獨木難支!”

“而且松江市舶司是景泰四年建立,眼下才僅僅一年光景,萬象更新,松江市舶司剛有了些起勢,正是關鍵的時候啊。”

“而且琉球諸事,都是李賓言在弄,這要是輕易調任,豈不是琉球大好局面就得重新來過嗎?”

胡濙這一番話很長,之前胡濙曾經生動的演示過很多文人的手段。

比如胡濙就推薦了曾經彈劾他無德的賀章,回京任右都御史,總領都察院之事。

陳鎰打算去雞籠島,對都察院,陳鎰發現他真的是有心無力。

那就是一灘深不見底的渾水,越早抽身,陳鎰能多活幾年。

都察院,比蠻荒之地的雞籠島還要可怕。

“就是回京述職罷了。”朱祁鈺看着胡濙一臉急切的樣子,不再賣關子了。

李賓言就是正常回京述職,聖眷這東西,也是需要更新的,一直看不到皇帝,天大的聖眷也會消失。

皇帝太忙了。

李世民曾經制作過一個屏風,上面寫滿了官員的名字、職務和功過,因爲勤政如李世民,也記不住那麼多官員,只能遇到了擡頭看一眼屏風。

李賓言一直不在陛下面前混臉熟,就是在地方悶頭苦幹,乾的越多,聖眷不在的時候,他死的越快。

“哦,原來如此。”胡濙這才面色舒緩,他舉薦了賀章當右都御史,掌都察院事,朝堂上的那些師爺們再清楚不過,而且陛下也答應了。

這要是再把李賓言調回來,師爺們立刻就會聞風而動,彈劾他這個無德尚書了。

失去了皇帝庇佑,他死的不會比解縉好看幾分。

但顯然陛下並不打算食言。

這就是皇權和臣權之間爭鬥中,皇帝的絕對優勢。

因爲作爲皇帝,可以食言,但是臣之稍有差池,就是萬劫不復。

胡濙亦步亦趨的說道:“其實陛下,都察院現在這個局面,是陛下一手造成。”

“嗯?”朱祁鈺腳步一頓,滿是疑惑。

跟他有何干系?

胡濙趕忙說道:“陛下,于謙、徐有貞、王文、陳鎰、李賓言、李賢,皆出身都察院,還有楊俊身邊的刑科給事中林聰,人在撒馬爾罕的王復、王悅,也是風憲言官。”

“這些有才能的人,陛下都派出去、調任做事去了,這都察院可不就是這個模樣了?”

林聰,文進士任刑科給事中,參贊楊俊軍務,南衙諸事平定之後,立刻去了湖廣,參贊軍務去了。

的確,這些都是風憲言官,現在散的滿大明都是。

“胡尚書這是不打算做讒臣,改做直臣了?面刺寡人之過,就賜百事大吉盒吧。”朱祁鈺滿是笑意的說道:“李淑妃生了個公主、陳昭儀生了個皇嗣,再加四枚銀幣。”

胡濙對泰安宮又添新丁一清二楚,他會到泰安宮爲皇嗣講學,自然是知道泰安宮裡的一些事,名字都是他取字,請陛下定奪的。

他俯首說道:“臣爲陛下賀,臣爲大明賀。”

百事大吉盒京官人人都有,緹騎已經送去了官邸,今日官邸放夜,百官人人有份,而且還有四枚銀幣,這是喜錢。

朱見澄、朱見浚、朱見薇、朱見芝都有慣例,四皇子朱見澤和三女朱見蓉也是循的舊例。

李賓言到了京師,最先見到的事望眼欲穿的金濂金尚書,然後到了吏部,最後到講武堂面聖覆命。

春去秋來,李賓言上次見陛下,還是在南衙,這轉眼間一年多已經過去。

京師講武堂的樹木鬱鬱蔥蔥,部分的地面開始了硬化,李賓言來到了聚賢閣,當初他曾經在聚賢閣的鹽鐵會議上,說了一些蠢話,到現在都被人津津樂道。

李賓言上次回京,是上的二樓,這次到了一樓。

“參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李賓言一進門行了個大禮,這一年多沒見了。

朱祁鈺笑着說道:“平身,坐,興安,給李巡撫一份百事大吉盒,泰安宮有喜事,趕巧了。”

“本來按着腳程算,你應該昨天進京,和家人團聚的,這是什麼事兒耽誤了?”

李賓言趕忙俯首說道:“陛下明鑑,臣中間在張秋停了一天,之前徐巡撫、陳總憲在張秋治水,臣路過就去看了看,那河段的確很容易淤堵,徐巡撫和陳總憲,真的是治河有方。”

朱祁鈺這才瞭然,李賓言是坐船回京,走的是京杭大運河。

功利一點想,李賓言回京覆命路過張秋,萬一皇帝問起來,卻是一問三不知,那豈不是耽誤仕途?

朱祁鈺手中拿的是彭遂寫的滄溟流的一些觀點,彭遂並沒有斷言滄溟流諸事,這些需要舟師們,反覆去驗證。

第二份則是雞籠島的勘測,島上氣候炎熱,受滄溟流的影響,雞籠島全年無凍,一年三熟。

但是因爲缺少必要的醫療,雞籠島上不到三萬人只能住在半山腰上,這也是琉球從三國時候就有了人煙,可是一直未能開發的主要原因。

太熱,氣溫大約和呂宋相當。

雞籠島是典型的亞熱帶海島型氣候,在平原地帶無明顯四季變化,但是在山區則有四季變遷。

五月到九月是梅雨季節,之後就是颱風季節,但是因爲雞籠山的阻斷,西部大部分的平原地區的影響較小。

有一種獨特的風,被當地人稱之爲焚風,也叫落山風。

落山風,乾燥、悶熱、強勁,刮起來似乎要將一切燒起來,需要及時補水。

開發雞籠島需要大量的姜,防止溼熱,同樣氣溫在冬天變化比較大,但是絕對凍不死人。

林林總總,關於雞籠島的開發,李賓言洋洋灑灑寫了幾萬字的想法。

“流放雞籠島絕對比流放永寧寺要強得多。”朱祁鈺合上了李賓言的奏疏,永寧寺的冬天真的會凍死人,相比較永寧寺,雞籠島就像是天堂。

李賓言點頭說道:“那是自然。”

要不是要開發雞籠島,這羣流放的人,哪有這種好待遇?

但是這是大明第一次將手伸向了海洋,是陸權向海陸並重的轉變。

他想到自己在聚賢閣前摘下的永樂劍說道:“陛下,那把劍,該不該收回去了?”

“拿着吧。”朱祁鈺示意李賓言帶好就是。

他不打算收回去,永樂劍在南衙壓着,一些肉食者還不停的跳出來。

沒有了永樂劍,難道他再帶着大軍平叛去?

李賓言說起了松江市舶司的事兒,他拿出了一個厚厚的賬本,這賬本僅僅是目錄。

他如數家珍的說道:“松江市舶司,今年放了兩百一十三枚桅大船的船證,共有十七萬次的商舶出入,近千次貢舶進出,吞吐貨物近億斤,包羅萬象。”

“其中有占城米一百七十萬石、蘇鬆白米四十五萬石、香料十二萬石、松江棉布三萬餘擔,桐油四十萬斤,魚油五十餘萬斤…”

“陛下要找的黑金也找到了,就在爪哇島上,臣這次進京,帶了一桶。”

朱祁鈺看着賬本,這只是一本總賬罷了,真正的賬本已經擡到了計省衙門。

“松江寶源局吸儲近四百萬枚銀幣,再加上南衙吸儲,總計超過了八百萬枚銀幣,這次一併押解入京了。”李賓言終於說到了此行的目的。

他之所以親自回京,是寶源局保留了將近兩成的留存應對存取之外,其餘的銀兩,全部押解回了京師。

這錢實在是太多了!

李賓言怕路上被人截去,就親自押送了,萬一丟了,他李賓言也不用回京了,找個坑把自己埋了就是。

幸好,全副武裝的大明京軍,護送大明官銀,沿路不長眼的一些流匪們,都被順手平定了。

這些銀兩都會存到戶部和內承運庫去,一來需要壓制成銀幣。二來,這些錢大約這輩子都不可能回南衙了。

要用到官道驛路硬化、疏浚四萬裡水路以及各種官廠營建之中。

“南衙是真的有錢啊。”朱祁鈺感慨萬千。

他收割了幾波,這跟割不完一樣,一茬一茬的長,這一個寶源局又榨出八百萬兩來。

離幾億的開發資金還有很遠的距離,勢要豪右們還得多努力賺錢,然後存到大明寶源局,爲大明的大開發做出貢獻纔是。

“陛下,臣有個想法。”李賓言往前探了探身子說道:“是不是可以在琉球限制下商賈帶刀之事?”

“臣的意思是,進入琉球列島、雞籠島後,一應張弓、填銃商船,以倭寇論之。”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推薦幾本書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
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二百零六章 剿匪戰前會議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二百七十七章 得加錢第四百七十一章 很好,很有探索精神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865章 由頭?由頭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651章 還天下萬民一個太平盛世!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五百四十八章 陛下的大道之行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四百一十二章 萬里追魂索命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推薦幾本書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862章 隻手遮天賀總憲要做惡人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一百五十二章 陛下又一個奇思妙想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