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

駙馬都尉王寧,在永樂年間就開始私自造船出海,無勘合海貿,而後在山東密州形成了一個小小的市場,逐漸演變成爲了實質上的密州市舶司。

朱祁鈺沒打算關了它,關了它,因爲海貿聚集起來的百姓,怎麼辦?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僅在密州一縣,就聚集了超過十萬人,以此爲生。

密州市舶司不關,可以,但是不納稅、不監管,不行。

“這密州市舶司既然是既定事實,有存在的必要,那就轉官辦吧,省的提心吊膽,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謀財。”朱祁鈺拿起了密州市舶司的卷宗,離開了講武堂。

次日的清晨,京師在陣陣春風中,甦醒了過來,四百通朝聞鼓,在京師轟隆隆的響起,隨着天日從天邊的魚肚白升起,陽光由東向西,灑遍了整個京師。

大明京師的坊門緩緩打開,京師這座城市,從睡夢中醒來。

朱祁鈺也來到了奉天殿,準備朝議,他雖然沒有在太廟祭祖的時候,搞個大新聞出來,但是他今天打算試試。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羣臣俯首見禮。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朕安,平身。”

“興安,宣旨。”

興安將手中的拂塵甩到了背上,將拂塵掛在了肩膀上,打開了長長的聖旨,陰陽頓挫的喊道:“駙馬都尉王寧次子王貞慶、駙馬都尉趙輝,目無法紀,無視海禁,私自揚帆私設市舶司,目無綱紀,欺君罔上貪贓枉法,再三寬宥,始終不改。”

“以謀叛賜死籍家一衆家人流放永寧寺,欽此。”

“山東按察司吉僉事趙縉、山東布政司左布政使萬觀、左參議劉渙、右參議趙全等一衆十二人,貪贓枉法,朋比爲奸,誤國害民,招權納賄,縱使豪奴,罪不可赦。”

“依律斬首示衆籍家,一衆家人,流放永寧寺,欽此。”

興安唸了兩份聖旨,一份是駙馬都尉趙輝和王貞慶,和歐陽倫那位駙馬都尉一個罪名,謀叛。

另一份是山東官吏十二人,皆數斬首示衆。

雖然陸子才的太醫院的奸細不多了,並且對新的醫學觀察對象翹首以盼,但是朱祁鈺還是沒有把這些人,送進太醫院去。

他們的罪行,還沒有到需要凌遲處死的地步。

興安再次拿起了一卷聖旨,他打開之後,繼續高聲說道:“我朝立市舶提舉司,以主諸番入貢,舊制應入貢番,先給與符簿。凡及至,三司與合符,視其表文方物無僞,乃津送入京。”

“今,爲入貢通商之便,專設密州提舉司,提督市舶太監齊新赴密州,設提舉一人,從五品,副提舉二人,從六品,欽此。”

這封聖旨極其簡短。

兩件事,第一件事密州提舉司民營轉官營,並且有計省太監齊新前往提督,第二件事則是入貢、通商混爲一談。

這是朱祁鈺故意這麼寫的。

大明海貿,無外乎,貢舶與商舶二事。

貢舶爲王法所許,司於貢舶,貿易之公也,是爲入貢;

海商爲王法所不許,不司於貢舶,貿易之私也,是爲通商。

大明長期堅持海禁戰略,導致了大明對海貿之事,尤其是私人海貿,疏於管理。

急劇擴張的私人海貿,在超過兩百年的時間裡,都沒有被市舶司納入管理範圍之中,直到隆慶開關,在漳州月港建立了供給私人海貿的市舶司,纔算是將入貢、通商納入了王朝的管理範圍之內。

但是持續了十七年的隆慶開關,張居正一死,人亡政息了,月港反而成了藏污納垢,一起發財之地。

朱祁鈺這個聖旨,話很短,但是事兒,很大。

朱祁鈺在恢復提舉司的編制,提舉市舶太監。

將貢舶和商舶相提並論,意圖將私人海貿,納入管轄的意思,已經昭然若揭了。

興安讀完了奏疏,向後走了兩步,奉天殿內一片安靜,就是根兒針在地上,都能聽得到的安靜。

一陣春風拂過,吹動着窗邊的重重羅幕,發出了呼啦啦的響聲。

朱祁鈺笑着說道:“怎麼,平日裡不是挺能說的嗎?現在怎麼不說話了呢?”

朱祁鈺他要開海禁的試探。

一個老臣顫巍巍的站了出來,高聲說道:“臣蔡愈濟有本啓奏。”

朱祁鈺看着這老臣,點頭說道:“講!”

蔡愈濟俯首說道:“臣自愧疏庸,叨沐聖恩如山高水深,粉身碎骨無足以報涓埃,夙夜兢惕,寢食弗寧。幸惟仰我聖君之德,天地同仁,恩盈四表……”

“講正事。”朱祁鈺示意他不要在念經了。

朱祁鈺打斷了蔡愈濟的施法。

新朝新氣象,有事說事,上來擺出一排的高帽子,說一堆聽君一席話勝似一席話的廢話。

陳循就這個調調,朱祁鈺非常不喜歡。

蔡愈濟猶豫了下,繼續說道:“臣曾任廣州按察司僉事,廣州市舶司,永樂元年八月,內官齊喜欽奉太宗文皇帝聖旨設立。”

“彼時僉民殷實戶四十七名、軍殷實戶三十七名在廣州市舶司聽用,其他工腳伕並跟撥皁隸等項,又各不等。內臣相承接管,於今七十餘年。”

“肇慶府、廣州府地方雖出魚鰾茶綾等物,但百姓艱苦,市舶司太監差人催督,擾害地方,雞犬不得安生。”

“我太祖高皇帝深鑑前代委任宦官之失!”

“雖設監局一監,常職止五人,一局正副止二人,官不過四品,所掌不過灑埽供奉之事,未有干預朝廷之政也。”

“近年內署,每監有太監十餘員,少監以下無數。”

“蟒衣玉帶,視爲常服,名位之濫,莫此爲甚!”

“然君側之人,衆所忌畏,恃勢縱橫,所至害人。”

“損朝廷之大體,奪百生之衣食,甚至引用奸邪,排斥正士,阻塞人言,左道害政,如王振、喜寧等輩,雖百死不足以謝天地!”

“今內臣差出各布政司者衆多,四方藩鎮之地、市舶財利之處,處處有宦。”

“伏望聖明以祖宗爲心、以萬世爲念,遇事思畏慎終於始,將悉宜取回以免害人,以後遞年乞且停罷,則臣民幸甚。”

蔡愈濟的反對政令的發力點是宦官。

他引用了大明祖宗之法,宦官不得干政,對提舉市舶太監,表示反對。

他舉得例子是王振和喜寧這倆太監。

朱祁鈺嗤笑了一聲,看似有理有據,卻是魚目混珠,妄圖渾水摸魚。

“蔡御史,我大明官船海貿已經停辦一十六年之久,廣州府、肇慶府雞犬安生了嗎?”朱祁鈺拋出了一個問題。

蔡愈濟一愣俯首說道:“並未安生。”

朱祁鈺點頭說道:“雞犬安生的話,他們就不會殺鹽場窩主,跟着葉宗留一起,把腦袋別在褲腰帶上討生活嗎?”

“顯然不會。”

“將一個複雜的民生問題,片面化的歸咎到市舶司太監身上,是不是有點以偏概全,管中窺豹呢?”

朱祁鈺不是很會講道理,但是這個蔡愈濟這麼大歲數了,還坐七品監察御史的位子,是有道理的。

連皇帝都辯不過,都忽悠不了,怎麼升官?

蔡愈濟無奈歸班,他帶頭衝鋒,反對陛下復設市舶司提督太監,失敗了。

御史王復左右看了看,都是聰明人,都不願意說,那就他來說好了。

王復站了出來,大聲的說道:“陛下,漢書有云:夫天亦有所分予,予之齒者去其角,傅其翼者兩其足,是所受大者,不得取小也。”

“古之所予祿者,不食於力,不動於末,是亦受大者,不得取小,與天同意也。”

“夫己受大,又取小,天不能足,而況人乎?此民之所以囂囂苦不足也。”

“身寵而載高位,家溫而食厚祿,因乘富貴之資力,以與民爭利於下,民安能如之哉。”

王復起頭就是引經據典,而且是引得儒家經典,漢武帝時期,董仲舒的論點。

老天是公平的,給了牙齒,不給角;給了羽翼,不給腳;

既然已經當了皇帝,與民爭利於下,百姓怎麼能安生呢?

董仲舒這番話,是因爲當時漢武帝大力推動鹽鐵專營、均輸平準、算緡、告緡令,噶韭菜刀太快了,董仲舒才冒險進諫。

漢武帝表示:你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我該噶韭菜還是得噶韭菜…

王復接着說道:“設立密州市舶司,臣以爲,應當貢舶歸提舉司,商舶歸商,方爲長久之計,庶民困可舒,而地方亦可保無虞矣。”

于謙忽然開口說道:“王御史,敢請問,你口中的與民爭利與下的民,是指的得天下黎民嗎?”

這個問題,其實之前討論大明國師楊禪師的大隆興寺,掛靠地畝的時候,陛下就問過。

有些人明明坐擁千傾良田而不納賦,有些人明明薄田三分卻極盡苛責。

國之根基,到底是縉紳,還是天下黎民百姓呢?

王復的與民爭利四個字,說起來容易,但是這個民,是誰?

王復剛要說話反駁。

胡濙又站了出來,高聲說道:“陛下,都是縉紳、勢要豪右之家,欲做買賣,恐添一關於己不便,上牟公家之利,下魚肉鄉民之利,死不肯設關立司罷了。”

胡濙自從上次在朝堂上,跟賀章對了一次,說自己誠無德後,仗着自己歲數大,越來越肆無忌憚了。

這次,胡濙直接把話挑到了明處。

勢要之家要做買賣,陛下添個市舶司在中間管理,他們還在怎麼上頭吃完,下頭吃呢?

胡濙厭倦了,厭倦了時而堅定反對海禁,時而堅定支持海禁。

陛下是個能拿主意的人,那就讓陛下去拿主意,他在後面搖脣鼓舌,搖旗助威便是。

胡濙這次把話挑明白了說,就是看看王復這與民爭利論,是不是還能說下去。

奉天殿,是個議政的地方,但是陛下不允許胡攪蠻纏。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說道:“朕聽聞,古大臣不避斧鉞,爲民請命;時至今日,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

“這朝堂奉天殿,是國家神器,卻變成了蠅營狗苟,勾心鬥角之所。”

朱祁鈺一句話,直接開了地圖炮,把在廷文武全都給罵了個遍。

滿嘴的仁義道德,滿心滿念都是生意!

朱祁鈺非常討厭與民爭利這四個字,並不是他珍惜名聲。

而是因爲王復這裡的民,壓根就不是百姓。

而是站在這些朝臣背後,一個個的宗族,一個又一個的肉食者,一張張龐大到皇帝無法看清楚的關係網。

而且這還涉及到了一個關鍵的問題,大明的主人,到底是他朱祁鈺,還是這張讓人窒息的大網!

大明的主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大皇帝陛下!

“陛下,臣劾王復,家中乃是江南殷實富商,多與海貿相關!方出此言!”蔡愈濟站了出來,大聲的說道。

蔡愈濟這麼大歲數了,還坐在七品監察御史這個位置上,的確有道理。

這一張口,又得罪人了。

王復面色驚變,指着蔡愈濟大聲的說道:“你!”

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二十章 登基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
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二百三十六章 吃不了兜着走的手段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34章 朕只要活着,就決不投降!第二十章 登基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服王化,自然沉海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956章 景泰一二式定裝火銃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第二百七十五章 不僅要軍事勝利,還要政治勝利!第814章 人類的悲喜並不相同,朕只覺得罪有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752章 工匠貴族化?還有這種好事?!第835章 時過境遷,景泰年間與正統年間大不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