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一章 當忠犬變成野狗

大閱還在進行,其品秩規模都遠不如永樂十九年的那次大閱,但是依舊是大明當下最強的軍事實力展示。

使臣依舊不是很多,只有朝鮮、韃靼、倭國、琉球。

大明自己的水師消失了,各國使臣朝貢的頻率驟然降低了。

永樂年間各國朝貢朝貢近三百餘次,到了宣德年間就銳減到了一百多次,到了正統十四年的時間,就只有二十餘次了。

各國再不對大明懷有任何的畏懼之心,因爲大明自己把手中的利劍給掰了。

大明無敵的水師在宣德年間的規模就開始縮小,到了正統三年,全都被摧毀在了南京龍江造船廠內。

朱祁鈺坐直了身子,認真的看着大明的軍備,後面大軍的有序的離開了德勝門前。

各種大明的火器再次被拉了出來,讓朱祁鈺眼皮子直跳的是,那三門黑龍炮居然又被拉了出來!

“這玩意兒去年不是又試了三次嗎?不是打不響嗎?”朱祁鈺歪着頭問着坐在右側的于謙。

于謙十分淡定,眼神看向了那些使臣,低聲說道:“咱們知道,但是他們不知道啊。”

朱祁鈺言簡意賅的問道:“嚇唬?”

于謙點頭低聲說道:“再有就是下餌了,與其讓他們漫無目的打探大明的虛實,還不如把這個東西亮出來,讓他們有目標,我們也好應對。”

朱祁鈺瞭然,這玩意兒最開始的時候是個誤會,但是隨着時間的發展,變成了嚇唬人的東西,

最重要的是,這是餌料。

確切的說,是專門拿出來,讓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去打聽,想要打探此物的消息,必然是層層下餌,層層抓拿。

等到用完了,再拿個新的出來,繼續下餌,如此循環往復。

大明朝堂,果然變成了人均釣魚佬。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這裡面,都是局。

朱祁鈺看完了整個大閱,隨後擺駕回到了奉天殿內。

下面還要接見各國的使臣,首先就是大明一年數貢的狗腿子朝鮮,朝鮮使臣的恭敬,可以用一句話去概括。

「能做大明的狗,就是最大的榮幸啊,不像有的野狗,跑來跑去,不知道自己的主人是誰。」

朝鮮以大明的鷹犬爲榮,並且一年可以數次朝貢,朝貢極爲頻繁,獲利也極多,毫無疑問,這對雙方都是有益的。

本來朝鮮想要金織羅衣一襲、彩表、彩幣、鈔五百貫若干,冊封王世子李弘暐爲朝鮮國王的聖旨。

朝鮮國王李珦在景泰元年就薨了,但是這冊封國王之事,卻遲遲沒有定下來。

朱祁鈺一點賞賜沒給,這裡面自然有原因的。

這條忠犬,不是絕對的忠誠,甚至對着主人家狺狺狂吠起來。

連狗繩都不肯帶了。

這次朝鮮使臣有送來了不少的種馬,還有就是每次都送的少女。

朱祁鈺看着畢恭畢敬的朝鮮使臣,冷漠的說道:“平身。”

“臣謝主隆恩。”朝鮮使臣李氏朝鮮都承旨使姜孟卿,副使李氏朝鮮中樞院事金何站起身來。

胡濙深吸了口氣,往前走了一步,高聲說道:“去年三月初,爾請世子冕服,言朝鮮國王李珦薨於康寧殿。”

“五月,我大明遣使節稽勳郎中的陳鈍、刑部湖廣司郎中陳金爲正使,行人司李寬、行人郭仲南爲副使,中官金宥、金興攜誥命、冕服等物趕至景福宮勤政門。”

“王世子李弘暐爲何不行三拜五叩大禮接旨,僅鞠躬接旨?”

朱祁鈺知道這件事,景泰元年時候,朝鮮國王李珦薨了,請大明朝冊封王世子李弘暐爲國王。

朱祁鈺讓人跑了一趟,到了朝鮮國門勤政門的時候,王世子李弘暐拒不行禮,導致這場冊封沒有進行下去。

大明冊封朝鮮國王的詔書沒發下去。

景泰三年七月份,朱祁鈺也沒多管他們,直接南下平叛了,襄王朱瞻墡一直以冊封朝國王需要陛下親印,一直不給審批。

大明拿出來了拖字訣。

“《藩國儀注》中並無三拜五叩之禮。”姜孟卿趕忙回答道。

胡濙深吸了口氣說道:“哪一年的《藩國儀注》?”

“洪武三年。”姜孟卿趕忙回答道。

胡濙平靜的問道:“洪武三年《藩國儀注》到洪武十四年已經修改了一次,到了永樂年再改,已改禮度,當依時制。”

跟胡濙掰扯禮法之事?

副使金何顯然有點扛不住,這顯然忽悠不了胡濙,因爲永樂年間的《藩國儀注》就是人家胡濙寫的…

金何趕忙俯首說道:“陛下,洪武十四年以後的《藩國儀注》散迭了。”

朝鮮這條所謂的忠犬,到底想幹什麼?

洪武十四年以後的《藩國儀注》真的沒了嗎?

答案顯然不是。

自正統十四年土木堡天變之後,朝鮮以爲中國空虛,就開始作妖了而已。

以洪武十四年以後的《藩國儀注》沒了爲由,拒不跪拜禮,而是以鞠躬禮代替。

朱祁鈺笑着說道:“胡尚書,賜下新的景泰年間《藩國儀注》,等到王世子研究明白了,到津口接受冊封。”

“就不勞陳鈍跑一趟了,陳鈍年事已高,舟車勞頓,也是辛苦。”

不跪不拜,欺負他朱祁鈺是個庶孽僭主,覺得大明沒了大軍好欺負?

朱祁鈺至今沒下冊封,也一直沒有接見朝方使臣,就等着今天大閱。

胡濙滿是笑意的說道:“陛下仁愛。”

陳鈍歲數大了,六十六歲了,這個年紀在泛舟出海,或者行山道到朝鮮,去一趟已經很累了。

這陳鈍一行使者,剛回到津口,朱祁鈺體恤朝臣辛苦,在津口冊封,這不是仁愛是什麼!

誰能說陛下暴戾?

姜孟卿面色驚懼,到津口接受冊封?這是什麼時候的規矩?!

金何震怒,他站出來大聲說道:“陛下,自洪武年間就沒有這種規矩。”

朱祁鈺不動聲色,拿過了食盒裡放着茶杯,喝了一口,平淡的說道:“打今兒起,就有這個規矩了!”

“朕立的!”

姜孟卿和金何臉色數變,陰晴不定。

ωwш◆ ttκan◆ c ○

胡濙老神在在的問道:“正副使臣,爾等若是不接這《藩國儀注》,也不是不行啊,回去之後,就自己稱王。”

“只要膽子大,稱帝也行啊!”

上一個稱帝的還是北元末代皇帝天元帝,被藍玉給幹碎的那個北元朝廷。

現在他們都自稱元裔了。

朝鮮敢稱帝,朱祁鈺就敢打的他們自稱鮮裔。

因爲朝鮮足夠恭順,大明一直沒啥討伐的理由罷了,從洪武年間起,朱元璋、朱棣都對倭國虎視眈眈。

朝鮮是前往倭國的跳板。

胡濙的意思很明確,今天這《藩國儀注》他們接可以,不接也可以。

大明方面無所謂。

胡濙笑着問道:“兩位使臣,還有什麼事兒嗎?若是沒有了,就退下吧,後面等着朝賀的使臣也排着隊呢。”

“陛下,臣請寬恕王世子無禮之罪,臣回朝鮮後定督促王世子好好研讀《藩國儀注》,再請天使冊封。”姜孟卿俯首說道。

這要是請回去景泰版《藩國儀注》,那他回去怎麼覆命?

雖然王世子已經成爲了實質性的國王,但是沒有大明的冊封,始終少了一道手續,名不正言不順。

要知道此時的李氏朝鮮內部,可是有相當強的精明風力。

精神大明人,就是精明。

興安歪着頭和小黃門耳語了幾聲,又在陛下耳邊低語了幾聲。

朱祁鈺有些驚訝,隨即搖頭說道:“你們也別回去督促王世子了,朝鮮的朝堂出大事了。”

“領議政皇甫仁、左議政金宗瑞把你們的王世子架空了。”

“什麼?!”兩個使臣面色大變,呆滯的看着大明皇帝。

興安將其中的緣由講了講,當忠犬變成了野狗,就是這般下場。

因爲遲遲沒有大明的詔書,再加上這朝鮮王世子似乎和建文帝差不多一個檔次,被朝鮮三望給架空了…

具體的做法是,所有政疏都被這三望貼條,貼黃條給過,不貼條不能過,王世子李弘暐成了人型印章了。

人稱「黃標政事」。

興安講完之後,朱祁鈺看了一眼王文,類比到大明朝,就是文淵閣首輔王文,在朝臣的奏疏上貼黃條給過,不貼條不給過。

就是大明可以稱作攝政的張居正,都沒敢這麼玩過,張居正要是敢這麼貼黃條,最好的結果,就是被梟首示衆。

王文被這一個眼神,嚇的渾身顫抖,這跟他有個屁關係!!腦袋在脖子上長着不好嗎?

他就是個負責考成法的文淵閣輔臣,幫助陛下梳理奏疏而已。

僅此而已啊!

陛下這一個眼神看得他直發毛。

朱祁鈺看着王文的模樣,就是搖頭,想來想去,大明曆經二百七十四年,被架空的皇帝,只有建文帝。

文武大事不能自決,就是被架空。

如果算上南明史…朱祁鈺想到南明那羣臭蟲,就是頭皮發麻,搖頭不去深思。

眼下,就是南衙僭朝那幫蠢驢,文武大事,哪一樣不要朱文圭去批覆?

朱文圭一個矇昧之人,不批覆也不能辦。

所以,這件事就非常的離譜。

胡濙從小黃門手中接過了一本奏疏,看了許久,才笑着說道:“還有這等奇聞,二位,這景泰年間的《藩國儀注》,還是拿回去好好研讀一番吧。”

兩個小黃門,拿來了兩卷書,遞給了兩位使臣。

“拿着吧。”胡濙嘆息,大明無論是這朝綱還是禮法,怎麼傳到藩國就變成了這個鬼樣子?

兩位使臣無奈,接過了《藩國儀注》退下了。

“宣韃靼使臣覲見!”興安高聲喊道,太監們傳了下去。

三道淨鞭甩響,脫古拉着小王子馬可上殿,剛進殿,就畢恭畢敬在門前開始行三拜五叩。

脫古依舊是當初的漢人打扮,他在韃靼部就這個打扮,批右衽,馬可也是一個打扮。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脫古和馬可的禮節挑不出多少毛病來。

朱祁鈺點頭說道:“平身。”

“謝陛下。”脫古和馬可站起身來,馬可這個小王子顯然有點緊張,這是他第一次覲見。

“小王子今年十歲了吧。”朱祁鈺看着馬可笑着問道。

馬可又往脫古的背後躲了躲,但還是高聲回答:“陛下垂憐,臣今年十歲了。”

這次韃靼部又送了不少的馬匹,他們也請大皇帝聖旨,不過內容不同。

脫古痛心疾首的跪在地上,俯首帖耳的說道:“陛下,臣請陛下申飭下只貪銀幣虛財的韃靼王吧!”

“他們實在是太可恨了!”

脫古痛心疾首的痛罵韃靼王不恤民力,到了宣府貢市,只拿銀幣,不買貨物,導致現在草原上的百姓,只能用牛羊皮做的袋子煮肉吃,還沒有鹽。

朱祁鈺也非常悲痛的說道:“事情變成這個樣子,也不是朕想看到的。”

金濂、王直、胡濙、于謙等衆多臣子,眼觀鼻,鼻觀心,似乎是睡着了。

都是打瞌睡的高手。

陛下沒料到,但是羣臣們料到了!

那陛下到底料到沒料到呢?

陛下金口玉言,說自己沒料到,那自然是沒料到。

朱祁鈺繼續悲痛的說道:“大明用銀幣,朕以爲,既然韃靼部和兀良哈部恭順,也一視同仁,卻沒想到,今天居然釀成了這副景象啊。”

“但是脫古,朕問你,你覺得朕申飭有用嗎?”

“你的父親脫脫不花用刀逼着他們,他們都視若罔聞,朕一道不痛不癢的聖旨,又有何用?”

“草原畢竟不比大明啊。”

脫古看陛下終於鬆口了,俯首說道:“陛下,臣不要金織羅衣、彩表、彩幣、鈔,只求一封申飭聖旨,還請陛下體恤草原百姓,那也是陛下的臣民啊。”

脫古這話說的沒錯,草原的百姓,自從永樂冊封了草原諸王之後,的確算是皇帝的臣民。

但他們不是大明的臣民,這中間是有區別的。

朱祁鈺點頭說道:“既然韃靼部如此懸切,朕就申飭一番吧。”

“但是有言在先,不管用,朕也無計可施,朕大軍剛從南衙平叛,實在是無力進剿。”

朱祁鈺這意思很明確,聖旨可以給,但是後面的事,不歸大明管,別想着用韃靼王違抗聖命,請求大軍進剿。

今天朱祁鈺是這個理由,日後若是脫古請旨出兵,朱祁鈺還是這個理由,想用名聲綁架他這個皇帝,門都沒有。

朱祁鈺,不圖虛名。

顯然脫古很瞭解陛下的做事風格,也聽懂了這話裡的意思,面色大喜的俯首說道:“陛下聖恩,臣沒齒難忘,今世爲陛下牽馬墜蹬,往世結草銜環,以報聖恩。”

顯然大明皇帝對自己在草原的影響力,還是低估了。

這聖旨有用嗎?當然有用!

沒用,幾次三番,脫脫不花和脫古反覆請旨?

脫脫不花拿着這封聖旨,狐假虎威,就可以定策了,至少三成以上互市得銀幣,必須兌換物資。

這樣一來,他們草原的日子至少能維持一些。

沒有這封聖旨,脫脫不花連召開韃靼王定策都有些困難。

脫脫不花和脫古都知道有用所以才反覆請旨。

“興安,將聖旨給他們二人吧。”朱祁鈺點頭說道。

聖旨早就擬好了,一如當初朱棣申斥諸多韃靼王,只要永樂通寶,天怒人怨。

“宣倭國使節覲見!”興安大聲喊道。

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
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四百四十章 銜令者,君之尊也第四百一十六章 中亞優秀的匹配機制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三百八十九章 翻譯翻譯,什麼叫心安立命!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715章 開海一念起,剎那天地寬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957章 皇權特許,瓜蔓連坐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六百三十二章 王諮政,知道錯了嗎?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671章 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778章 十萬大山一條路 唯有諒山可通行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一百六十七章 倒於不能涉及陛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660章 老飯都餿了還在炒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751章 停工歇業 合乎法理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930章 沒有界限的自由不是自由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一百六十九章 不僅要殺,還要有理有據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