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

朱祁鈺看着這幫臣子,就是氣不打一處來,禮法這東西,是他們從小研究旳東西,現在卻被胡濙一個人壓着打,而且這種事不止一次了。

理越辯越明。

朱祁鈺氣就氣在,這幫人知道辯不過,連辯都不辯了,直接擺爛,他們的目的很簡單,胡濙畢竟歲數大了,無德的禮部尚書,還能在這朝堂上叱吒風雲多久?

打不過,就熬死胡濙。

朱祁鈺厲聲說道:“女子學舍到底辦不辦?吳掌院已經拿出了具體的章程來,你們若是反對,就大聲講出來,光明正大!”

“不要等到推行之事,推三阻四,暗中破壞,糾集學子到女子學舍鬧事,若是如此,朕定不輕饒!”

“臣等遵旨。”李秉最終還是沒下定決心在禮法上和胡濙過過招,已經有很多人試過了,何必自找麻煩呢?

“臣等遵旨。”諸多朝臣應聲附和的說道。

江淵高聲說道:“陛下,按四時之序,大明如今正值夏序,這女子學舍辦與不辦,對大明到底是好是壞,臣以爲不妨一試。”

“臣以爲緩緩圖之,現在京師設立女子學舍,若是好,就推而廣之,若是不好,那就直接停辦。”

“大明現在試的起。”

江淵這是給所有朝臣們一個臺階下,也是說了自己的想法,大明現在正值夏序,自然是什麼都可以試一試,大明承受得起。

“有事啓奏,無事退朝。”興安甩了甩拂塵,大聲的喊道。

在興安陰陽頓挫的退朝聲浪中,景泰六年的最後一次朝會落下了帷幕。

羣臣魚貫而出,先到了戶部領了陛下給的年禮。

所有領到年禮的人,三五成羣向着官署而去,這是陛下過年的恩賞。

他們清楚的記得,景泰元年的大年初一,陛下在太廟告列祖列宗,廢了稽戾王的太上皇帝號。

自那時候起,大明總算是從冬序之中走向了春序,時至今日,烈日當空。

日暮時分,李秉從都察院回到了家中,將年禮交給了夫人,將朝服脫下,喝了杯熱茶。

“官人,陛下今天沒爲難你們嗎?”李秉的夫人極爲忐忑的問道。

李秉搖了搖頭,頗爲感慨的說道:“陛下並未爲難我們,陛下早有增兵的打算,只是我們蠢,無法體會聖意,還折騰了這麼一出,實在是畫蛇添足了。”

“咱們這位陛下啊,哪哪都好,就是這心思,太難猜了。”

李秉的夫人滿是驚訝的問道:“可是我聽說陛下光明磊落,喜歡有話直說,這怎麼到了夫君的口中,就完全不同了?”

李秉搖了搖頭說道:“那也是看官階的啊,我這種賜席坐在角落裡的官兒,哪有和陛下坦言的機會?”

“不說這朝裡的事兒了,咱們凝兒的事情,陛下也讓禮部去停了那些個唱段、話本,等到過幾個月,就沒人記得這件事了。”

“到時候,夫君再去爲凝兒尋一門好親事。”

李秉的夫人猶豫了下說道:“我聽坊間都說,陛下要納我們女兒做妃嬪?”

大明奉天殿上開會的事兒,還沒下朝,就傳的哪哪都是了。

李秉的夫人劉氏也是聽到了傳聞,才問起了夫君朝堂上的事。

“陛下就是嚇唬我罷了,陛下收回成命了。”李秉趕緊說道:“此事作罷,你且安心,咱們這個陛下,向來說一不二,既然說無意,那自然不會再尋來。”

劉氏嘆了口氣說道:“陛下作罷,咱們家凝兒怕是要茶不思飯不想了。”

李秉看着夫人的模樣,終於意識到了有些不對勁兒,他疑惑的說道:“怎麼回事,細細說來。”

平日裡都是夫人管家,他對女兒的心思並不是很清楚。

劉氏將其中的事兒,一五一十的說了個清楚明白。

原來這凝兒聽到了這等傳聞,卻是頗爲欣喜,滿心滿願的都是嫁入泰安宮內。

“絕不可能。”李秉怒氣騰騰的說道:“且不說我們成了皇親國戚,我便不能再視事,不能再入朝爲官。”

“就說陛下宮中妃嬪已經很多了,當爹的怎麼可能看着女兒入宮爲妾室做小!”

“一入深宮似海深,咱們女兒嫁給了別家,哪怕是王公,若是給咱們女兒委屈,我也不能坐視不理。”

“可是凝兒若是嫁到了泰安宮裡,咱們孃家還怎麼給她撐腰?她受了委屈何處去說?”

劉氏只能搖頭,這女大不中留,越留越是仇。

“不是,這凝兒爲何聽聞入宮,會這般欣喜?”李秉眉頭擰成了疙瘩,陛下本就無意,這件事過幾個月就會風平浪靜。

可是自己這女兒的反應,有點不太對勁兒。

劉氏頗爲無奈的說道:“陛下長相俊俏,又時常操閱軍馬,這京師之中,愛慕陛下的女子,比那金水河的魚還多呢。”

“陛下又不居深宮,時常策馬奔騰御道之上,京師的小娘子們,每天到了日出之時,都會聚集在御道兩側的茶樓遠眺陛下。”

“咱家凝兒,也時常去。”

“咱們這陛下潔身自好,除了登基之後,禮部主持了一次選秀之後,就再沒選秀,連宮人都沒有選過。”

“這沒有機會也就罷了,這有了機會,又失之交臂,咱們凝兒,怕是要害相思病了。”

李秉拿起了茶盞說道:“應該不會吧。”

“但願如此。”劉氏對女兒的心思一清二楚,尤其是這少女懷春,怕是難以善了。

大年三十這一天,朱祁鈺也是非常的忙碌。

早上的時候,朱祁鈺去了大興縣,那是夜不收家眷所在,他待了大約三個時辰,又到了通政院,在通政院跟王文一起,和各地來的百姓們交流了很久,瞭解百姓們最擔心的問題,以及農莊法的利弊、推行情況。

下午的時候,他去了東西舍飯寺、養濟院轉了一圈,傍晚在泰安宮裡按照往年那般,接見了石景廠總辦徐四七爲首的工匠。

終於到了日暮的時候,朱祁鈺送走了這些工匠,才靠在軟篾藤椅上閉目養神。

再有一刻鐘,泰安宮的宮門就會打開,迎接百官賀歲。

大明京師的拜年時間,是大年三十的暮鼓之後。

“夫君。”汪皇后伸出手,有些心疼的爲朱祁鈺寬了寬肩膀。

她的夫君不是隻有大年三十這一天如此的忙碌,平日裡也是如此,一年到頭,歇不了幾天。

“怎麼了?來,坐下說。”朱祁鈺看出了汪皇后有心事,坐直了身子問道。

“孫太后把命婦的事兒,都交給了臣妾打理,這已經六年了。”汪皇后說起了命婦的事兒。

景泰元年孫太后以稽戾王人在迤北,就沒有讓命婦覲見,景泰二年之後,這件事就歸汪皇后主持,孫太后爲了避嫌,再不主持。

汪皇后頗爲認真的說道:“李秉雖然是七品京官,但是之前在福建乃是三品左佈政,所以李秉的夫人劉氏,也是命婦。”

“昨天李秉的夫人劉氏求見,說了件事兒。”

“她們家的女兒害了相思病,這幾日憔悴了許多。”

朱祁鈺有些茫然的說道:“李秉的女兒?啊,朕想起來了。”

“這錢容的次子折騰出那攤子事兒,還是朕給收的尾,原來不僅這錢容次子心有所屬,感情這李秉的女兒也是有愛慕之人嗎?”

“這婚事不成,倒是遂了他們兩個人的願。”

“這李秉忠君體國,頗有才能,雖然辦事有點彎彎繞繞,但若是李秉在福建,那福建布政使宋彰,安敢搞出冬牲的事兒?”

李秉在福建的時候,那福建布政使宋彰,猖狂也有人制的住,不敢亂來。

李秉一走,這宋彰把百萬百姓逼反了。

“這李秉,朕都說了,有話直說,還是這般彎彎繞繞,求到你這裡來了,需要朕做什麼?”朱祁鈺倒不是很在意。

他還以爲又是需要他賜婚之類的事兒,畢竟李秉這女兒被退婚的事兒,鬧得滿城風雨,李秉又寵愛這個閨女,怕是拗不過女兒,又捨不得自己的臉面。

汪皇后的表情頗爲複雜,看着皇帝,低聲問道:“夫君可知,這李凝兒的心上人是誰?”

朱祁鈺喝了口茶問道:“誰啊。”

“夫君你啊。”汪皇后嘴角抽動了下,平靜的說道。

“咱怎麼了?”朱祁鈺奇怪的問道。

汪皇后又強調了一遍說道:“我說這李凝兒的心上人,是夫君你啊。”

朱祁鈺一口茶差點把自己給嗆到,他呆滯看着汪皇后說道:“不是…誰?朕?”

“這李秉怎麼回事?不管管自己女兒,還讓劉氏找了你?”

“朕記得沒錯的話,他過了年應該要升任都察院僉都御史了吧,前途一片坦蕩,做了皇親國戚,就不能視事,他這麼些年,不就都是白費了嗎?”

汪皇后頗爲不滿的說道:“上個朝,陛下就憑白多了個妃嬪!還埋怨李秉不管?李秉要是能拗得過這閨女,還能在奉天殿爲女兒請命?”

汪皇后也是心裡苦,京中女子多愛慕她的夫君,幸好她的夫君,一心國事,也就是按禮法納了兩個妃嬪,之後都是因緣際會,她也不好說什麼。

“那怪朕不成?朕沒招惹過她。”朱祁鈺真的冤枉,他點着桌子說道:“沒有禮部選秀之事,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

當初百戶史宣女兒的事兒,朱祁鈺記憶猶新,他在朝堂上的話,並不會耽誤這李家小娘子選夫家,畢竟這小娘子連選秀都未曾選。

“陛下長得英俊,又是大丈夫,這才讓小娘子牽腸掛肚,不怪陛下,怪誰?”汪皇后揶揄了他一句。

“怪朕,怪朕。”朱祁鈺並不打算和吃醋的女人講道理,他笑着說道:“有勞夫人解決此事了。”

“這事不太好解決,我昨天見過了這小娘子,雖然她事事都應了,但是我看人還是很準的,這小娘子頗爲執拗,這情關,怕是不好過了。”汪皇后已經見過李凝兒了,她知道,這事不是勸兩句就能成的。

“要不,陛下就納了她?臣妾倒是不在意。”汪皇后提出了一個建議。

朱祁鈺嗤之以鼻,汪皇后就是在釣魚,釣他這個大明皇帝上鉤。他作爲資深釣魚佬,能上這個當?

不在意?

“連夫君都不叫了,一口一個陛下,還說不在意。”朱祁鈺搖頭說道:“朕無意納妃,這算什麼事兒?”

汪皇后終於笑了,她搖頭說道:“夫君要是真的無意,我就回絕了劉氏便是。”

“可憐她一片真心了。”

泰安宮的門開了,朝臣們開始進宮賀歲。

第一個進門的自然是襄王朱瞻墡和一衆燕府親王。

按照五常大論,朱祁鈺作爲侄子,是要給嫡皇叔拜年的,可是朱瞻墡先到了,天地君親師,君臣之義大於親親之誼。

一衆親王見禮之後,就輪到了稽王府主母錢氏和稽王朱見深覲見。

“參見陛下萬歲,皇后千歲。”

“拜見陛下,拜見皇后,太平有象吉祥如意慶有餘,丹鳳朝陽鶴鹿同春歲百祿,願叔父事事順意。”朱見深行了個大禮,

朱祁鈺樂呵呵的說道:“免禮,賞。”

還是比照往年,依舊是五顆飴糖,壓歲錢和一堆的雜耍,泰安宮的皇子有的,朱見深也有。

“謝叔父厚賞。”朱見深謝禮,擡頭看了眼坐在月臺之上的朱祁鈺再次俯首說道:“陛下事物繁多,侄兒不多叨擾,侄兒告退。”

朱祁鈺點頭說道:“嗯,莫要貪玩拉下功課,講武堂的那些課業若是有不懂之處,問朕便是。”

“謝叔父厚愛。”朱見深走出了泰安宮,站在了宮門前,看了眼泰安宮,才向着十王府走去。

錢氏頗爲擔憂的低聲說道:“濡兒,萬貞兒有沒有蠱惑你,亂說什麼話?你也切記,不要聽一些人胡說八道。”

“等你長大了,能夠明辨是非,自然對這些事有自己的判斷。”

朱見深跺了跺腳,知道母親到底想說什麼,他笑着說道:“母親多慮了,萬貞兒並未曾提及過父親,一句沒有。”

錢氏不希望朱見深在仇恨中長大,若是耳邊總是有些亂七八糟的人,叨叨殺父之仇之類的話,這樣的孩子長大了,也就長殘了。

和陛下作對死路一條,也有可能成爲別人手中的一顆棋子,被人利用,這是最可悲的。

朱祁鈺留下了李秉,結束了衆臣賀歲之後,朱祁鈺纔再次召見了李秉。

朱祁鈺示意興安賜座,又讓興安端了好茶,纔開口說道:“李御史,你家女兒的事兒,皇后跟朕說了,這事兒不成體統,朕也無意納妃,你是我大明棟樑,這婚事誤了李御史的女兒,也誤了李御史。”

李秉一咬牙,站了起來,行了個大禮,大聲的說道:“臣請旨年後隨季指揮,出使倭國。”

“這又是何苦呢?”朱祁鈺萬萬沒料到,李秉居然打算放棄自己拼搏了一輩子的功名,打算去倭國去。

唐興就在那兒。

“子女都是爹孃的債呀。”李秉也是滿臉苦澀的說道:“臣實在不忍女兒黯然神傷。”

朱祁鈺敲着桌子說道:“李御史,朕非良人,朕一個亡國之君,百年之後,她也跟着捱罵,跟了朕也沒有什麼錦衣玉食,奢靡生活。”

“此事李御史還是多勸勸你家姑娘。”

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推薦幾本書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十三章 拿去!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寫在朱祁鎮死後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
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推薦幾本書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十三章 拿去!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911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寫在朱祁鎮死後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四百零一章 陛下!什麼時候打倭國!!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695章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一百八十六章 朕,大明戶部尚書!第808章 秦馳道與黑土地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987章 天生的航海家完成了環球航行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三百九十三章 陛下更喜歡大明女子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二十六章 逼朕殺人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五百一十一章 若力有未逮,必引頸自戮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