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

宗室藩王不會支持他、因爲他是次子;

公侯勳貴不會支持他,因爲他這個皇帝就是個代班,太子還是朱祁鎮的兒子朱見深。

朝臣們不會支持他,因爲他們本身就是朱祁鎮的臣子。

其實朱祁鈺的面前,還有個辦法,可以輕而易舉的【正名位】。

現在、立刻、馬上跑到宮裡,叫孫太后一聲嫡母親孃,他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獲得名位。

但是孫太后的親兒子是朱祁鎮。

他叫孫太后親孃,孫太后還不帶答應呢。

以道德爲約束力量的君君臣臣的束縛和框架,儒家禮法,出現在了朱祁鈺的面前,他現在只有一條路可以走,也只能一條路走到底。

那就是徹底打破這種束縛和框架!他纔會有一條生路。

這皇帝,難做呀!

不過朱祁鈺卻是打開了桌上的幾張宣紙,開始認真的寫寫畫畫。

他熬了一夜,纔在雞叫之前,昏昏沉沉睡去。

興安一直守在門外,攔住了任何想要見到朱祁鈺的人,此時的陛下需要休息。

朱祁鈺一直在郕王府,若無早朝,他連皇宮都不去,就在郕王府的書房裡批閱奏疏。

他並沒有因爲自己只是個看門兒的庶子,就有任何的懈怠。

“興安啊,郕王府有多少可用之人?”朱祁鈺放下了手中的奏疏,看着侍候在旁的興安,有些疑惑的問道。

興安掰了掰指頭算了算說道:“府上算上審理、伴讀、良醫、校衛大約有二十三人。”

一個完全沒有繼承權的皇子,在郕王府,也就是專門爲還未之藩的藩王們準備的宅子裡,住二十年,能有什麼班底?

軍中無將、朝中無臣,就連手底下,也只有阿貓阿狗三兩隻。

按照禮部尚書胡濙的規劃,上皇北狩於迤北,瓦剌南下在即,國事風雨飄搖,登基大殿不適合大肆操辦,胡濙主張不要鋪張浪費,簡單操辦即可。

簡單到什麼份上?

專遣內官,奉白金、彩幣、表裡,遍告各處親王、宗室即可。

所有的禮物爲銀三百兩、紵絲十表、羅十表、紗十匹、錦五叚、鈔二萬貫。

胡濙乃是五朝老臣,建文年間進士及第任兵科給事中,之後永樂、洪熙、宣德、正統年間從戶科給事中起,一直做了32年的禮部尚書。

馬上胡濙就是六朝老臣了,因爲他敲定了朱祁鈺的年號爲“景泰”。

在這幾天的時間裡,朱祁鈺認真的梳理了下自己腦海裡關於發生在景泰八年的奪門之變。

首當其衝的就是石亨,他當時的爵位爲武清侯、鎮朔大將軍、太子太師、京師總兵官,乃是正經的軍勳新貴。

英國公張輔的弟弟張軏,以六十四歲的高齡參與了奪門之變,而英國公府,乃是最大的勳戚集團。

站在張軏身後的還有中駿都護府左都督張輗、以文臣進士出身,卻憑藉戰功封伯的王驥。

左副都御史徐有貞,算是經年老臣,有治水之大功在身,參與進了奪門之變。

而徐有貞的背後是大多數的朝臣比如太常寺少卿徐彬、左都御史楊善等等。

襄王朱瞻墡在奪門之變後,立刻上書承認其合法性,隨後上京和朱祁鎮把酒言歡,多次入朝,每次朱祁鎮都對其禮遇有加。

這是宗室的代表人物朱瞻墡的態度。

就連和朱祁鈺性命相連的于謙,都沒有選擇反抗,他掌握兵權,在得到了奪門之變的消息後,沒有任何反抗的當殿被捕,第三天就被斬首示衆,這是加急中的加急。

什麼叫庶皇帝不得人心,這就是庶皇帝不得人心。

把包括奪門之變的主角朱祁鎮的這些參與奪門之變的所有人都殺了,就可以避免了奪門之變的發生嗎?

不可能,沒有了徐有貞也有張有貞、王有貞,他們在維護的是法理。

“把名單送給吏部尚書王直王老師父,令其擇優擢升。”朱祁鈺看了興安遞過來的名單,這批人,就是他唯一的班底。

于謙是自己的班底嗎?或許此時于謙只是忠於大明朝,但是相信將來的某一天,當於謙會成爲他的人。

“臣領旨。”興安俯首接過了硃批的名單,準備去吏部衙門找王直。

“等一下,叫於尚書和石亨過來一趟。”朱祁鈺叫住了興安,讓他去叫于謙和石亨。

興安領命而去,沒過多久,于謙和石亨來到了朱祁鈺的書房,兩個人剛剛巡查城防,身上甲冑未脫,石亨還抓着一直插着箭的斑鹿,還活着,但是已經奄奄一息。

“於尚書,石將軍,請坐。”朱祁鈺拿着手中的一本奏疏遞給了二人。

石亨將手中的鹿遞給了興安,略有些激動的說道:“陛下,末將巡視壕塹,一隻斑鹿鳴於野。”

“末將張弓拔箭,本來距離甚遠,不能射中,陛下您猜怎麼着?誒,怪了!這鹿啊,卻一個飛跳撞到了箭上!末將正奇怪時,興安就尋到了末將。”

“想來,這斑鹿有靈,知道末將要來陛下府邸,故此撞箭。”

朱祁鈺笑了笑,石亨送的是鹿嗎?這是馬屁!

巡視壕塹打到獵物,簡單說一個故事,那就是獻禮了。不得不說,石亨這諂媚的功夫,絕對數一數二。

于謙捂了捂臉,這就是他很不喜歡石亨的一點,讒言媚上,從來都是奸臣們纔會用的伎倆。

朱祁鈺將手中的奏疏交給了于謙和石亨,面色凝重的說道:“紫荊關守關按察使曹泰上奏,有瓦剌賊兩百入易州、萊州等處劫掠,從容出境,官軍畏避之,無人敢敵者。”

“如入無人之境!”

這幾天于謙都在忙着運糧進京,石亨則是負責守城佈置,軍報通過兵部陳汝言直接送到了內閣,又送到了朱祁鈺手中。

朱祁鈺比他們更先知道消息。

于謙看完了奏疏,面色陰晴不定,他俯首說道:“紫荊關、居庸關和倒馬關,實京師西北喉襟。”

“雖有署都指揮僉事左能守備,緣賊已從紫荊關進出如同無人之境。”

“官軍怯懦,倘復入寇,恐不能制。臣以爲,命曾經戰陣智勇武職重臣一員,量帶精銳官軍去關鎮守最爲妥當。”

石亨卻嗤笑了一聲,看着于謙說道:“於尚書,末將以爲這三處關隘,一個也守不住,守得住纔怪,這戰陣智勇武職重臣、精銳官軍,也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石亨說的時候,信心十足,這剛出獄就支棱起來了,看來說話並非無憑無據。

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發新書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
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發新書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二十四章 朱祁鈺的奇思妙想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五百六十七章 天下最偉岸的大丈夫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795章 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第一百九十四章 鑄幣不精美 等於不鑄幣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一百一十四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均訂加更)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六百二十六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971章 祥瑞?不,是專利!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四百八十六章 罪惡滔天、罄竹難書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二百一十一章 有隙則明示之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四百六十六章 等速、等距、等速度比螺旋線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872章 人在家中坐,雷從天上來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十二章 吊!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894章 必殺謙,始可和第四百九十三章 廩盈法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