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

石亨是個猛將,于謙的可用不可信的評價,十分精髓。

一見面,石亨的心機就昭然若知,極盡諂媚之能,這一切都是爲了活命罷了。

就連退出文華殿的時候,石亨一直拱着腰,退到了門檻的位置,才轉身,直到走到了殿外,他才站直了身子。

朱祁鈺一直眯着眼,看着石亨的這些動作,他並沒有因爲石亨如此的動作,就放棄對他的警惕,他更信任於謙的判斷。

他與石亨的奏對時,于謙的一句話始終在他的腦海裡,揮之不去。

安祿山起兵謀反之前,也十分的恭順。

朱祁鈺抻了抻身子,伸了個懶腰,看了眼興安笑着說道:“乾清宮收拾停當了嗎?”

“陛下,該回了,天色已晚。”興安小心的提醒了朱祁鈺一聲。

嗯?

朱祁鈺站起身來,滿是疑惑的看着興安,這前前後後十多天,興安一直在打掃皇宮,到底打掃了個什麼?

辦事不利嗎?

興安面色猶豫,但依舊是搖了搖頭,在前面引路,即便是天色已晚,但他還是出了午門,回到了郕王府。

朱祁鈺正要好好問問興安,皇宮到底何種情況時,成敬匆匆的走了進來,低聲說道:“陛下,于謙回京,在門外恭候,得知陛下回府,他就走了。”

“不是說要請進門嗎?爲何要讓於尚書在門外恭候?”朱祁鈺面色更加凝重,今天臣子們搞了一處勸進,連皇太后都拿出了懿旨,讓他繼位。

自己卻住不了皇宮,于謙現在甚至連門都不入了?

這是何等的道理?

“於尚書執意等在門外,陛下出宮回府,他長舒了口氣就走了。”成敬不解,他只能把于謙的反應說個明白和通透。

朱祁鈺終於坐不住了,他隱隱感覺到了一個巨大的危急,隨着懿旨落到了自己的頭上。

但是自己身邊的興安和成敬二人,說不出個所以然來。

“去於府!”朱祁鈺站起身來,也顧不上休息,在杭賢和汪美麟的目光中,他騎着自己的馬,帶着興安和幾個錦衣衛就奔向了于謙府邸。

于謙的府邸很小,只是一個普通的院落,一間正方,一間廂房,顯得極爲的狹小。

朱祁鈺來到門前時,于謙已經等在了門前,他跪在地上,一言不發。

于謙是大明的臣子,但不是他朱祁鈺的臣子,這一點,朱祁鈺還是心裡有點數兒的。

他翻身下馬,扶起了地上的于謙。

于謙雖然表明了自己不想多言的態度,但是朱祁鈺迫切的想要搞明白,自己的危急到底在哪裡。

于謙站起身來,看着朱祁鈺略微有些焦急的面龐,才揮了揮自己的衣袖,請朱祁鈺進了門。

“於尚書,何故至門前而不入?是朕哪裡做的不好了嗎?”朱祁鈺俯首站在正廳,連坐都不想坐,等着于謙解釋下今天所作所爲。

于謙重重的嘆了口氣,領着朱祁鈺坐在了主位上,他一臉鄭重的問道:“陛下以爲,若是上皇回京,上皇和陛下,誰是君,誰是臣?”

朱祁鈺看着于謙一臉嚴肅的模樣,十分確信的說道:“朕繼皇帝位,朕自然是皇帝!朕是君,他是臣!”

于謙默默的不說話,只是俯首,意思已經很明確了。

朱祁鈺拿起了桌上的茶喝了一口,雖然有點燙,但他還是嚥了下去。

他甩了甩袖子,離開了於家的正廳,點頭說道:“朕走了,京師防務全仰來於尚書了。”

朱祁鈺在夜上柳梢頭的時候,策馬二十餘里跑到了一個臣子家中,得到了一句模棱兩可的話之後,又催馬返回。

在路上,朱祁鈺反覆咂着于謙的那句話,終於想明白了于謙表達的含義。

這不是于謙在打啞謎,是他作爲臣子,不能開口說的一些道理。

他的意思,全都在這句「誰是君,誰是臣」之中。

而且朱祁鈺顯然注意到了,于謙家裡很是破敗,很窮,很小。連個侍衛都沒有。

朱祁鈺回到了家中讓成敬找到了朱元璋寫的皇明祖訓,挑亮了油燈,才終於將於謙未說完的話講完。

皇明祖訓裡,朱元璋說:【凡朝廷無皇子,必兄終弟及,須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雖長不得立。】

這段話的含義就是:如果皇帝沒孩子,就必須是兄終弟及,而且必須是立嫡母所生的孩子,庶母生的,即便是長子,也不能立。

朱祁鈺的母親是罪臣女眷吳氏,吳賢妃。

當年漢王朱高煦搞造反,被朱瞻基平定的時候,吳氏作爲漢王宮女眷,被送進了後宮爲奴。

明宣宗朱瞻基赦免了吳氏的罪,把她放在了宦官家中,生下了朱祁鈺。

朱祁鈺其實一直住在宮外,其實就是一個私生子,直到朱瞻基病重的宣德十年,朱瞻基纔將吳氏確立爲了賢妃。

大明有個很不好的習俗,那就是殉葬,皇帝死了,沒有孩子的嬪妃,都要殉葬。

若是不承認吳氏和朱祁鈺的存在,吳氏就會被殉葬。

朱祁鈺靠在座椅之上,他的權力看起來很大,但其實很小很小,他乃是庶出,天生沒什麼法統正名,母親還是罪臣女眷。

朱祁鎮是嫡出,嫡子在宗族禮法之中,擁有絕對的繼承權,尤其是朱元璋還明文規定了這一點,甚至用行動維護這一點。

朱元璋的嫡長子朱標死後,朱元璋還因此不惜發動了藍玉案,也要確定嫡孫朱允炆的皇位穩固。

朱棣的一生,五徵漠北,七下西洋,他其實就一直在證明一件事,那就是他做皇帝比朱允炆強,或者是“爹,你選錯人了。”

但是臨到走的時候,他依舊讓朱高熾,也就是嫡長子繼承了皇位,而不是讓更像自己的朱高煦繼位。

朱瞻基同樣是嫡長子,朱祁鎮同樣是嫡長子,朱祁鎮的年號都是正統。

朱祁鈺認真的捋了捋腦海中的記憶,羣臣們起鬨讓他當皇帝,只是臨時的代班皇帝。

此時的大明朝,有資格真正繼承皇位的是襄王朱瞻墡,因爲襄王朱瞻墡是朱瞻基的胞弟,人家是嫡子。

按照大明的規矩,朱瞻墡纔是第一順位繼承人。

孫太后也在朱祁鎮被俘之後,第一時間派人去襄陽去了朱瞻墡的金印。

朱祁鈺終於明白了自己登基之後的第一要務,正名位。

而他最大的敵人,就是宗族禮法。

在宗族禮法中,朱祁鈺明明是皇帝,但朱祁鎮回來,朱祁鎮纔是君,而他朱祁鈺是臣子。

因爲朱祁鈺若是突然暴斃,甭管朱祁鎮回來不回來,這皇位還要還給朱祁鎮一脈,也就是朱祁鎮的庶長子朱見深。

這種事居然是合理的。

合理個屁!

朱祁鈺越琢磨越是憋悶,他沒有繼承權,之所以當皇帝,其實就是臨時看個家,等到朱祁鎮回來的時候,這鳥位還是朱祁鎮的!

朱祁鎮回不來了!他連關都入不了!只能死在迤北,誰都留不住他!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
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四百八十一章 陛下是真的不坑窮人第765章 日拱一卒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四百零四章 天的盡頭是什麼?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869章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二十三章 大閱第944章 解刳院雅座兩位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四百二十五章 令有緩急,物有輕重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892章 黃雲遍野,玉粒盈艘,十九皆大姓之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一百二十八章 申斥都察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三百二十章 外戚不得封爵!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一百九十九章 利益分配原則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三百七十二章 散裝南直隸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二百六十六章 福祿三寶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七十一章 去南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昂貴的軍費,昂貴的朝廷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801章 國中有國,成何體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