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

朱祁鈺看着長長的行軍奏疏,明確了一件事,他那個哥哥,真的不是個省油的燈。

英國公張輔在朱祁鎮籌謀親征的時候,就強烈反對,甚至給出了「秋暑未退,旱氣未回,青草不豐,水泉猶塞,兵兇戰危」的具體理由,告訴朱祁鎮,此戰凶多吉少。

塞外作戰,天氣尤其是秋季凍雨的危害,張輔這個老將一清二楚。

跟蒙兀打了八十多年的大明也是一清二楚。

戶部尚書王佐在奉天殿高聲疾呼,絕對不能去!

因爲只准備了一個月左右,士兵就帶着炒麥三鬥,如何能戰?餓都餓死了,哪來的力氣打仗?

但是朱祁鎮執意要戰,戶部尚書王佐無奈,只好調配順天府、山西布政司、保定等七府的夏糧至大同宣府交納。

一切都像張輔和王佐預料的那樣,秋季凍雨加糧食不足,朱祁鎮行至陽和時,連日風雨,人情甚洶洶,兵士已乏糧,殭屍滿路。

在陽和這個地方,大明軍卒凍死餓死在路邊,被野狼撕咬的面目全非,軍心渙散到了極致。

兵部尚書鄺埜,以六十四歲高齡,跪在朱祁鎮的大帳外的草窩子裡,整整一夜,勸朱祁鎮退兵。

但是朱祁鎮依舊執意從宣府至大同,繼續親征。

當朱祁鎮覺得不能打了準備從大同跑回京師的時候,大明的朝臣們一致同意,並且規劃好了路線和行軍路線。

幾個以英國公張輔爲首的將領,以王佐、鄺埜爲首的文官,甚至提出了皇上先走,他們斷後的決定。

當時也先再次南下大同,兵情兇險,朝臣們準備把朱祁鎮先送回來,但是朱祁鎮執意要大軍隨行。

而到最後的土木堡的駐軍命令,更是由朱祁鎮親自下達,理由是這裡適合決戰。

駐蹕意決戰,是于謙在奏疏中,最隱忍的表達了駐紮在土木堡,是朱祁鎮的軍事冒險。

事實上,此時兵部尚書鄺埜依舊在勸諫朱祁鎮,行至居庸關再言決戰,但是被斥責“腐儒安知兵事,再妄言必死”,而鄺埜則奏對曰:“我爲社稷生靈,何得以死懼我!”

但是呢,已經沒有人能夠阻攔這場悲劇的發生了。

這些將官們真的是忠勇至極,在土木堡驚變的時候,文官武官全部戰死殉國,只有少數幾個逃脫了戰場。

朱祁鈺合上了幾本奏疏,當然所有的罪責,都落到了王振的頭上,這麼大的一口鍋,也只能扣在王振的身上。

爲尊者諱,這種自古以來的話術,朱祁鈺能明白于謙看到土木堡驚變之後,大明京營全軍覆滅時的痛楚。

“呼。”朱祁鈺合上了奏疏,他看了一眼《帝範》,內心深處已經確定了,要效仿李世民之舉。

朱叫門這個傢伙,是戰犯,不殺他,天理難容!

于謙整理這些兵部文書的時候,整個人都恍恍惚惚,行筆之時,極爲認真,生怕把王振寫成朱祁鎮,鬧出笑話來。

“殿下,眼下有一件事需要辦。”于謙低聲說道:“臣以爲皇上北狩,必有奸人冒充皇上詐取太行關隘,眼下應該向宣府、大同各鎮通傳,不得開關。”

冒充,是于謙能夠想到的給朱祁鎮體面的唯一法子了。

但是無論大同府的劉安還是宣府楊洪,都等着朝中的命令,皇帝在敲門,到底開不開門?

于謙的答案當然是不開門,甚至通傳全軍,乃是奸人假扮,爲朱祁鎮留下了最後一絲的顏面,也給大家一個臺階下。

“那就這麼辦吧。”朱祁鈺點了點頭。

“臣告退。”于謙又看了一眼那本《帝範》,書是好書,只是寫書的人是李世民。

他走出了郕王府時,只覺得有點冷,快走了幾步,沒入了月色之中。

朱祁鈺對着興安揮了揮手說道:“今天孤在宮裡轉了一圈,郕王府上下百無禁忌,此時宮裡宮人人心惶惶,你應當做什麼,可知道嗎?”

“拉一批,打一批,讓人都聽你的話,就是和大多數人站一起,你去辦吧。”

“還有那個金英是吧,找個地兒埋了吧。”

朱祁鈺讓興安去宮裡當老祖宗,不先裡裡外外打掃乾淨,窗明几淨,他這個郕王當了皇帝之後,也逃不過落水、刺殺、宮中水食有毒等等路數。

歷史上的明代宗的孩子,剛被立爲皇太子,立刻就夭折了,而後壯年的朱祁鈺也病了,這病就稀奇古怪的很。

“一定要打掃乾淨。”朱祁鈺對興安叮囑着,這件事很重要。

“臣領命。”

興安回想起了在慈寧宮外,朱祁鈺別有深意的看他那一眼,點頭應是,帶着自己的腰牌和幾個宮人,向着皇宮匆匆而去。

朱祁鈺的手無意識的敲着桌子,他看着那本帝範,于謙沒有答應他的條件。

他的條件很簡單,登基可以,他必殺朱祁鎮。

但是于謙顯然很猶豫,尤其是最後的時候,所謂的奸人假冒的折中之法,就是于謙權衡後的決定。

朱祁鎮該死嗎?

他將大明曆經三代的三大營精銳全都凍死、餓死在了山外九州的宣府和大同,他不該死嗎?

他是戰犯,導致大明超過二十萬精銳,五十萬民夫慘死於沙場,是慘死而非戰死,他不死如何告慰那些冤魂?

如果不殺朱祁鎮,到時候,一個大明,兩個皇帝!

朝堂之上圍繞着兩個皇帝爭名奪利,鬥爭立刻出現,黨爭立刻席捲整個朝堂。

不殺朱祁鎮,難道等着朱祁鎮發動奪門之變,奪回皇位,毀掉自己妻兒的陵寢,屍骨無存?

最後,再給自己扣一個戾的諡號?

不殺朱祁鎮,難道等着朱祁鎮,殺掉力挽狂瀾的于謙和範廣等人,把他們的妻女家眷送給瓦剌人凌辱嗎?

他有一萬個理由要殺掉朱祁鎮,唯一不能殺的理由,就是像李世民那樣,殺兄之名一直被人津津樂道罷了。

朱祁鈺纔不怕被人嚼舌頭根兒,更不在乎什麼歷史污名。

後人應該可以理解「皇權更替、血雨腥風」的道理。

應該吧。

即便是不理解,就不做了嗎?

他看着窗外的一輪明月,一覺醒來,明月還是那個明月。

但是他一個普通的老師,就這麼突然而然的成爲了大明的郕王,即將登基的皇帝,他內心深處百感交集。

但是沒有人給他任何一點的反應時間,他就坐到了奉天殿的寶座旁,他就得處理國政,他就得萬事小心翼翼的試探。

稍微閒暇的時候,他略微有些遺憾的是,自己訂購的那個刻晴霆霓快雨主題鍵盤,還沒有發貨。

父母有哥哥照料應該無礙,自己也沒什麼女朋友之類的可以擔憂。

既來之則安之,既然穿越了,自己也算是天命之人。

朱祁鈺如是想到。

于謙已經五十多歲了,已是知天命之年,他騎着馬來到了大明門外的西江米巷北側的錦衣衛衙門口,翻身下馬。

他裹了裹衣物,走進了錦衣衛,錦衣衛的指揮馬順被當殿擊斃,現在錦衣衛的左都督是盧忠。

于謙小心的交待了抓捕陰結虜人的名單,順便告訴盧忠不得錯殺一個好人,但是決不可放過一個壞人。

他叮囑了許久,盧忠點了幾個北鎮撫司的都尉,開始佈置于謙派下來的任務。

當然若不是有郕王的印章,盧忠也不敢胡亂調動錦衣衛。

“剛纔郕王殿下的大伴興安,要取走提舉宮門的腰牌,末將不知道他要做什麼,也沒有郕王府的印信,我沒給他。”盧忠此刻並不知曉大明要變天了,他有些忐忑的問道。

“興安說用幾天就還回來。”

興安想幹什麼?效仿王振不成?

于謙面色冷如寒霜的問道:“可有郕王殿下的印綬文書爲證?”

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推薦幾本書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
第744章 公權和私權的界限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六百章 白麪、頭繩、門神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755章 騎驢的夫妻和坐轎子的李白第726章 天下第三強軍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六百四十二章 八十錠紡車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推薦幾本書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四百二十一章 死後住金山陵園還是落葉歸根?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969章 大明興衰疏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六百二十一章 九百萬牛之一毛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八十七章 朕從未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人!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取之於民易,用之於民難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