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

很快。

嶽謙、季鐸和袁彬就查清楚了,他們到底有多少人,來自哪裡,何時起航,有多少條船等等一切有關舟山列島的海盜的情況。

這些信息都不是很難查。

嶽謙還找到了個瞭望點,查看他們的軍備調運情況。

這個位於岑港外的烏石巖山,是瞭望碼頭的最佳地點,他們僞裝成了香客上山。

其實無須僞裝,因爲沒人管。

這裡因山頂有多塊黑褐色巨巖,故稱烏石巖山,有一處望海亭,通過千里鏡,可以看到繁忙的岑港碼頭的忙碌。

一旦火藥開始裝船,那麼就說明了他們要出海作戰了。

他們等了一日左右,就看到了火藥裝船,而三個緹騎下山,划着鬥衝離開,隨後用最快的速度,向着松江府市舶司而去。

在倭寇來之前,松江市舶司已經做好了所有的準備。

唐興帶着三十條船,在昏定之前,離開了松江市舶司,將船靠在了大小七山,隱藏了起來。

大明在黎明時分紮好了口袋。

這次的主攻是倭人,他們善於海戰。

星空璀璨,一顆顆明亮的星星遠在天邊,又彷彿近在咫尺,忽遠忽近,輕輕閃爍。

松江市舶司的觀星樓上,坐着兩名窄袖儒服的男子,面容卻是莊嚴肅穆,他們正擡頭專注地觀察着星空。

這個姿勢好似亙古不變,眼神裡有一種癡迷與執着。

日復一日,兩人觀察着星空,不斷地在星圖上畫下新的記號。

這自然是李賓言,他和貝琳在觀天。

“雙魚座、白羊座、海獸座、金牛座、人座、陰陽、巨蟹座、獅子座、雙女座、天秤座、天蠍座、人蛇座、人馬座、魔羯座、寶瓶座,一共十五星座的都畫好了。”貝琳合上了手中的畫卷。

黃經、黃緯和六等星等《黃道南北各像內外星經緯度立成表》、還有黃道座標的十五副《凌犯入宿圖》放在一旁。

貝琳是漢人,他們家曾經是元朝時候的星官,在洪武十五年的時候,貝琳的祖父曾經和大學士吳伯宗、翰林李腫一道,奉高皇帝命令,翻譯西域天文書,制定大統歷。

欽天監靈臺郎海達爾·阿答兀丁,回回大師馬沙亦黑、馬哈麻等,在南京右順門開局,共同翻譯西域天文陰陽曆象,次第譯之。

而貝琳家學淵源,兩個人多有進步。

後世爲人所熟知的十二星座,就是貝琳翻譯而成。

而人、人蛇、海獸三座是東方獨有的三個星座,這是中西合璧的黃道星圖。

牽星術是一門正經的航海學問,可以確定自己的位置,可以判斷自己該何去何從,大海上最怕的就是迷失方向。

若是司南失靈,沒有牽星術,很難確定自己的位置。

心懷宇宙的李賓言,觀天的目的是爲了記錄星圖,而貝琳手中有一堆回回星圖,這些星圖來自於伊利汗國的天官記錄。

“貝琳,你說咱們真的住在一個球上嗎?”李賓言看着浩渺的星空感慨萬千的問道。

貝琳猶豫了片刻說道:“應當是的。”

“東晉咸和五年,會稽太守虞喜,觀察到了一個奇觀的現象,那就是日月五星列宿,猶江海之有潮汐,通而計之,未盈百載,所差二度。”

“時至今日,已過千年有餘,冬至黃昏中星,經歷了昴、胃、婁、奎四個宿共五十三度,曰五十年差一度。”

“祖沖之則認爲每四十五年十一個月後退一度,郭守敬郭太史推算是六十六年又八個月差一度,我的推算是七十年差一度。”

“如此這般,兩萬五千八百年爲一個輪迴。”

郭守敬爲什麼斷定說住的腳下是個球呢?

在元朝廣袤的領土上,分佈着無數的觀星臺,歲差,就是郭守敬斬釘截鐵的原因之一。

而貝琳繼往開來,終於將歲差又確定了一些。

計算歲差幹什麼?

算萬年曆,推算節氣,安排農時。

大明朝有大統歷,但是大統歷已經用了八十餘年,已經有些不準了了。

比如正統十四年的日食,就比推算的要晚了整整一天,這對所有的天官而言,都是莫大的恥辱!

日食是一種天文現象,天狗食日的傳說在漢朝張衡之後,就已經被當成了民間神話了。

“去天邊看看!”李賓言看着靜悄悄的海平面,笑着說道:“喲,來了,等了一晚上,黎明時分纔到啊。”

倭寇的船已經到了能夠看到的地步,李賓言站起身來,站在觀星樓上,笑着說道:“點燃烽火臺吧。”

“這可是舟山倭寇裡,爲數不多的真倭寇啊!”

位於海邊的烽火臺上,立刻狼煙四起,沖天的火光燃起。

斯波義敏正帶着人向着松江市舶司的海港而來,就看到了海岸上,點點星火,變成了一條火龍,照亮了整個海岸線。

“當主!我們好像中伏了!”斯波義敏手下的武士驚怒萬分的喊道。

斯波義敏抽出了倭刀,鎮定的說道:“已經來不及了!點燃草料船,衝進港灣!”

“天鬧黑卡,板載!”

斯波義敏的命令是點燃所有的船舶,來一出火燒市舶碼頭!

“板載!”無數的武士拿起了火把,點燃了草料船,向着港口拼命的劃去。

但是讓他們絕望的是,武士們划着點燃的船到了港口的時候,卻看到了空空如也的港口。

一條船都沒有。

岸上站着無數的大明軍隊,他們的甲冑鮮明,結陣以待。

李賓言笑意盎然的說道:“在大明面前玩火燒連營,不是班門弄斧嗎?我大明定鼎之戰,就是鄱陽湖水戰的火攻啊!”

這些武士看到沒有船舶,紛紛跳海,因爲火船已經快燒沉了。

他們只有一個去處,那就是登岸,但是剛剛從水裡掙扎的上了岸,等待他們的是大明的鳥銃。

武士從水裡出來的時候,是一個十分明顯的緩坡,壓根沒有的遮掩,而且因爲從水中游動,站起來這段時間,行動緩慢,這比打靶還要簡單。

斯波義敏見狀大聲喊道:“調頭,調頭,回舟山,調頭!”

斯波義敏調頭的時候,就看到了三十餘艘戰艦,在他們身後不遠處,在距離兩千步距離的時候,炮火聲轟鳴響起,混合着晨曦的朝陽,炮彈砸落在了水中。

大明的戰座艦是四百料的戰船,行動迅速,兩側均有火炮。

戰座船劃開了波光粼粼的海面,船上的火炮在不停的轟鳴。

斯波義敏指揮着船隊,艱難的躲避着火炮的攻擊,但時不時也有倭船中炮,船艙漏水,甚至有的倭船被打了個穿倉而過。

倭奴哀嚎着選擇了跳海,否則船舶沉沒帶起的旋渦,會把他們徹底捲入海底。

斯波義敏終於等到接舷戰,大明的船舶正在靠近,斯波義敏抽出了倭刀,歇斯底里的喊道:“板載!”

迎接他們的不是大明水師的接弦作戰,按照大明皇帝的指示,大明的軍隊能用火器解決,就用火器,所以迎接斯波義敏的是大碗口銃。

大碗口銃口徑三寸四分七,長一尺一寸,沒有瞄具,開口闊,火藥之上放着數十枚鉛子,等到接弦的時候,點燃火藥。

大明船高面闊,並未靠近,鉛子如同一個扇面一樣,呼嘯的打在了倭寇的船舶之上,在進行了大碗口銃這種介於霰彈和炮之間的轟炸之後,大明的軍士們才勾住了倭船,準備登船作戰。

唐興着甲,籠手反繞着繩索,滿是興奮的盪到了倭船之上,穩穩的落在了倭船之上,鉤鐮槍一橫,厲聲喊道:“殺!”

“人呢?”

唐興持槍,四顧茫然。

經過了炮轟、近戰炮鉛子洗禮之後的倭船,是能抵抗的已經寥寥無幾。

倭寇幾乎人人負傷,在甲板上哀嚎不已。

“就這?就這還來偷襲大明水師?”唐興掏出了燧發手銃,砰的一聲,殺死了一名還在抵抗的倭寇,

怒火中燒,他還沒開始殺人,這幫人就已經哀嚎着不想再打了?

李賓言得到的最高指示是料敵從寬,雖然在人數、船隻的數量上,大明的優勢僅僅倍之,但是軍備呢?

那些火炮、鳥銃、碗口銃,又該怎麼衡量戰鬥力?

戰爭無非手段和意志,大明在手段上,以火器爲主,而倭船以倭刀爲主。

在這種跨度之下,已經不是喊兩句板載,就能夠振奮作戰意志的。

在松江市舶司,大明軍完全戰勝了對手。

那麼大明的主力戰艦,到底在何方?

在翁洲。

在敵人發動突襲的時候,大明朝發動了對倭寇的總攻。

在松江市舶司的海戰開始的時候,大明軍隊已經佔領了翁洲的碼頭,也就是說,斯波義敏即便是可以回到翁洲,也會面對大明水師。

大明的總攻開始了。

翁洲的碼頭被最先攻克,隨後是抽分所,大明的軍隊從三個方向,完全合圍了翁洲城。

舟山諸島的海盜的抵抗意志有多差?

事實上,在結成了反明同盟之前,各家各部都已經那開始了轉移自己的資財。

其實斯波義敏帶着倭寇,一如既往的履行着他們的使命,棄子。

這些倭寇去襲擊松江府市舶司的主要目的,就是吸引大明朝的注意力,爲自己轉移財產打掩護。

但是大明軍來的太快了,近六萬的海盜,不計其數的財寶等物,還未來得及全部轉移,僅僅不到半數的財富離開了舟山列島,向着琉球而去。

大明朝已經的大軍已經將整個翁洲團團圍住,甚至連碼頭都被佔據。

火炮聲持續了一上午之後,大明軍開始了有序入城。

翁洲城的城池很是低矮,四面城牆被轟破了三面,唯一一面,還是大明軍手下留情。

大明軍隊入城之後,將一座座拒馬安放在了各大路口,這些拒馬,就是坊牆。

李賓言在四月的尾巴,進入了舟山翁洲城內,開始組織安民工作。

在五月的第一天,李賓言手持陛下聖旨,將數千名海盜綁縛在巨石之上。

這些人都是海盜,他們打劫大明商船無數,在進行了第一次查補之後,罪大惡極之徒。

陛下說了要沉海,那必然要沉海!

爲了裝這數千名海盜沉海的石頭,李賓言動用了三百餘艘船。

罪大惡極之徒,手上鮮血淋淋,除惡務盡,李賓言組織了舟山百姓觀禮。

李賓言看着碼頭上人山人海,他們的目光裡全是憎惡,但並非指向了大明軍隊,而是看着那些海盜。

海盜對外打劫,對內就會懷柔了嗎?並非如此,他們對舟山諸島的百姓漁夫的壓榨,更是無序的。

李賓言站在海邊,遲遲沒有下令沉海。

他似乎有點迷茫在思索着什麼,隨後他開口說道:“沉!”

兩名緹騎,掏出了手中的響箭,射向了天穹,響箭帶着尖哨聲衝上了雲霄,炸出了一個大大的煙花。

已經完全綁好的海盜們,被大明軍卒一個個的扔到了大海之中。

咕咚咕咚的響聲和水花從遠處的海面傳來,宣告着舟山海盜的滅亡。

而李賓言也完全想明白了,此次海戰,大明到底給舟山列島帶來了什麼。

那就是秩序。

一個有序的社會,要比一個無序的社會,要強上數分。

就像是天上的星星有星等一樣,秩序也有等。

海盜這樣的暴力組織的社會秩序,最爲雜亂,充斥着各種無序的暴亂。像極了失去了朝堂的朝綱之後,逐鹿天下。

而南衙僭朝是第二種,是想做好,卻無能爲力,朝廷無力解決問題,不能長期維持,這種僭朝隨時有可能滑落像無序,可謂黑道寡頭。

而第三種則是神器假手於人,朝綱矇昧。

這類的朝廷,必然是多災多難,但是並不是不可以維持,朝中依舊有賢臣,朝外有忠義之士去維護,跌跌撞撞。

比如正統年間。

第四種就是大明此時的模樣,有一名英主,朝綱健全,雖無太多開闢之舉,但足以讓百姓富足安康,通常稱之爲治平之世。

最後一種,就是像太祖高皇帝、太宗文皇帝那般,常有開闢之舉,將國力推至巔峰,萬國來朝,上兼備文武大才,下良臣輔佐,萬民一力,則可稱之爲盛世。

大明從鼎盛盛世滑落到三等的朝綱矇昧,只用了短短的二十四年。

當李賓言想明白這個時候,背後陣陣虛汗。

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寫在十月末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
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896章 沒有贏家,都是輸家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四百三十七章 一個名叫《管子集校》的幽靈第六百三十一章最有權也最有錢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寫在十月末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一百零七章 天下爲公(均訂加更)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684章 除了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二百五十六章 皇帝陛下的成長第一百零四章 帝姬怨(求訂閱)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二百四十五章 送太醫院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三百六十二章 捨本逐末,禮樂崩壞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83章 哄擡糧價者,殺無赦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一百五十八章 勝利者是不受譴責的第905章 無情的權力遊戲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一百零九章 一點微小的工作(均訂加更)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四百九十二章 講義堂擴招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三百一十六章 天下罪朕,還是朕罪天下!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一百七十五章 第一次鹽鐵會議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七十九章 朕,要多生兒子!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三百九十七章 瓦剌西進第658章 人生就是生下來,活下去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