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殺人必須誅心

禮部尚書胡濙,在宗族禮法裡找到了三條,足以定稽王罪名的罪狀,連稿子都寫好了,就等着陛下殺人之後,胡濙找陛下戳個章,手續就完整了。

至於攔着陛下殺人?他不敢,陛下又不是拿不起刀的人。

誰想攔誰攔,反正他不攔。

這三個罪名,第一條,名爲謀反,註解爲:謀危社稷,謀反從來不單純指的是反皇帝,謀反是企圖危害君主或國家。

雖然稽王過去是皇帝,皇帝有謀反的嗎?

也不是不可以,誰讓稽王現在已經不是皇帝了呢?

第二條,名叫謀叛,指的是謀背國從僞,圖謀叛國、投降敵對王朝。

而且稽王實實在在的在宣府、大同、京師德勝門外,做下了背國從僞之事。

這一條是結結實實的,而且還有條例註解,爲謀叛上道。

上道即爲已實施罪行,稽王叫門叩關,不是謀叛上道是什麼?

第三條,名爲謀大逆,謀毀宗廟、山陵、宮闕,這是一個很寬泛的罪名,可以理解爲顛覆國家。稽王戰敗土木堡,大明岌岌可危,又三次叫門叩關。

這三條都是死罪不赦之罪。

陛下殺稽王,大義滅親,天公地道!

胡濙作爲禮部尚書,秉持着誰在臺上支持誰的態度,自然要給陛下找齊了稽王的罪名,讓陛下功業無垢。

陛下只需要下了印,賜下戾諡的聖旨,隨着稽王的罪己詔,通過大明四通八達的驛站,傳遞四海。

胡濙長長的嘆了口氣,陛下真的是太剛強了。

若是稽王死在北鎮撫司,或者路上,那這個說法就可以很是圓滑了。

會和當年南京的事兒一樣成爲無頭公案。

朱棣當年,到底有沒有燒死朱允炆?

胡濙是親歷者,但是他是不會說的,甚至不會在任何文書中,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影響太宗文皇帝的英名。

胡濙就是這樣一個人,誰在皇位,他就支持誰。

但是陛下就這樣明明白白的將朱祁鎮殺死在了太廟之中。

但是胡濙突然想明白了,陛下這麼做也是有道理的。

做皇帝何必遮遮掩掩呢?趙光義的斧聲燭影,給大宋惹下了多大的禍根?

朱祁鈺忽然愣愣的問道:“興安啊,喜寧呢?小田兒朕見到了,喜寧去哪了?”

他還記得呢!要把喜寧千刀萬剮的!

“小田兒現在在午門外,喜寧在宣府外就逃了,現在下海捕告示嗎?”興安趕忙回答道。

喜寧,跑了。

喜寧比朱祁鎮還能活,在懷安城外,喜寧偷偷地溜走了。

“下海捕告示吧,把這個人的特徵描繪清楚,生死都要。”朱祁鈺點頭。

跑?

只要他還在大明的地界裡,他就跑不掉。

跑到天涯海角,也要將其拿了,明正典刑!

朱祁鎮都死了,喜寧還能逃到哪裡去?!

“孫太后詔禮部尚書胡濙問話,而且孫太后還想問小田兒話,陛下。”興安低聲說道。

“想問,就問清楚吧。胡尚書,去一趟吧。”朱祁鈺深吸了口氣說道。

胡濙面色爲難的說道:“臣遵旨。”

怎麼這些事,都讓自己這個禮部尚書攤上了呢?

于謙看着朱祁鈺身上的血跡,搖了搖頭,他以爲自己勸仁恕之道,大成功了。

結果全是幻覺,陛下對百姓足夠的寬仁,剛強卻是絲毫不減。

做事依舊是絲毫不留餘地。

此時的慈寧宮裡,孫太后已經問完了話,只有小田兒比較特殊,請示了陛下之後,同樣押送到了慈寧宮詢問。

孫太后又招來了禮部尚書胡濙,問題還是那些問題。

“胡尚書,你也是四朝老臣了,本宮就問你,我兒,死了嗎?”孫太后的表情是極爲哀痛的,但是聲音還算平靜。

她揉搓着後腦勺,今天的事情發生之後,他整個後腦勺的頭皮,都是一陣抽痛。

庶孽皇帝,太猖狂了,居然在太廟殺人!

胡濙俯首說道:“死了,陛下大義滅親,手刃稽戾王。”

這個性質是絕對不能變的,無論孫太后說什麼,這件事錯在稽戾王。

慈寧宮裡安靜到了極點,掉跟針都能聽到,但是胡濙說的很清楚,大義滅親。

孫太后的頭皮陣陣發麻,一陣陣的抽痛,她深吸了口氣,嘴角還在抽動,但是卻是一言不發的看着胡濙。

連胡濙都已經是陛下的人了。

孫太后出神的看着宮外,嘆息的說道:“你知道我兒在迤北過得如何嗎?爲何我看他面色發白,整個人都沒什麼力氣,走路都是踉踉蹌蹌的。”

“按照漢使的奏疏和小田兒的交待,稽王在迤北的日子,受盡了苛責,應當是回城的路上,也未服用水食。”

大明皇帝想幹什麼?

自然是北伐,胡濙的回答直接將罪過,砸在了瓦剌人的頭上。

孫太后猛地睜開了眼,向前探着身子,瞪着大眼,極其憤怒的說道:“那個跟着我兒一起回來的瓦剌女人呢?告訴皇帝,本宮要她死!看護我兒不力!”

“她該死!”

胡濙深吸了口氣,太后這個樣子,他未曾見過,但是四十年的朝堂常青樹,立刻就知道了太后到底在問什麼。

他在須臾之間,就想到了問題的答案。

胡濙十分沉着的說道:“陛下說,瓦剌女子本該死,可懷了稽戾王的孩子,若非如此,那女子,早就死於德勝門之下了。”

“哦。”孫太后反而未曾生氣,她的表情從暴怒慢慢的恢復了平靜,似乎是有些悵然的說道:“是本宮,欠考慮了,還是陛下勇武、英明,做事周全。”

“今日之事繁多,本宮心緒不定,你且先退下吧。”

胡濙鬆了口氣,俯首說道:“臣告退。”

慈寧宮內變的十分的平靜,那麼多的緹騎排成了人牆,而且直接由午門排到了太廟之下。

孫太后自然是認得永樂劍,陛下想要做什麼,她多少猜到了些。

但是她攔得住嗎?!

陛下在朝堂之上,朝議迎回朱祁鎮之後,整個京師一片素縞。

從文華樓望出去,數個坊間夜裡都掛上了白燈樓,那些燈籠,照亮了土木堡天變中死不瞑目的亡魂們,回家的路。

京營在皇帝的手中立刻就動了起來,枕戈待旦,稍有異動,就是大軍入城。

緹騎們、軍官、掌令官、在廷文武聞風而動,趕到了講武聚賢閣下,隨時等待皇帝一聲令下,就會取了他兒子的腦袋。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就是緹騎、軍官、掌令官、大明京營,真實寫照。

當安排了部裡之事之後,六部尚書帶着大量文官立刻到了講武堂裡,請求覲見。

天下可還有對她兒子忠心耿耿的朝臣?

至少在京師並沒有。

至少六部大九卿,沒有一個人站出來,爲他兒子說那麼一句話。

是朝臣不忠嗎?

但能怪到朝臣頭上嗎?

孫太后坐直了身子對着宮宦們說道:“這幾日,本宮要吃齋唸佛,爲我兒超度,有什麼事,也莫要打擾了。”

“是。”衆多宦官領命。

胡濙走出了慈寧宮,重重的鬆了口氣,太后並沒有問,葬禮何制,何等諡號,人都已經死了,再談這些,便無甚意義了。

胡濙匆匆前往了太廟,正好迎面碰到了朱祁鈺,準備打馬前往講武堂。

他趕忙迎了上去覆命,事無鉅細的將慈寧宮裡的事兒,說的明明白白。

“聖旨都下了印,發下去吧。”朱祁鈺聽着胡濙的問話,也算是知道了孫太后,並不算管朱祁鎮的身後事了,也管不着了。

對於孫太后而言,甚至孫忠家裡也不再那麼重要,如何保證自己的血親的孫子,活下去,就是孫太后現在最大的事兒。

朱祁鎮的罪己詔,朱祁鎮的諡號,朱祁鎮的以民禮葬這些聖旨,都在文淵閣壓着了,可以通傳天下了。

殺人,自然要誅心。

胡濙面色猶豫的說道:“陛下,還有一事,稽王府還有幾個王妃嬪,膝下無子,是按着舊例一併殉葬嗎?”

朱祁鈺想了想搖頭說道:“稽戾王已經削籍爲民了,沒必要殉葬,就在稽王府待着吧,大明不缺她們那點口糧。”

朱祁鎮一輩子可能就做了一件爲人稱讚的事兒,那就是停止妃嬪殉葬。

但是朱祁鈺卻是知道,在原來的歷史線裡,明代宗的唐貴妃就被朱祁鎮給殉了。

若非汪皇后有個女兒還未長大,汪皇后大概也是要殉葬。

而且朱祁鎮停止妃嬪殉葬這件事,到底是朱祁鎮本身下的敕,還是他的兒子朱見深下的聖旨,給他廢物老爹臉上貼金,也無法考究了。

“陛下仁善,德被天下,盛德之事,可法後世者矣!”這個飽受詬病的人殉制度,終於給停了。

其實胡濙確切的知道,人殉制度的問題在哪裡。

太祖皇帝當年搞人殉,是爲了給朱允炆這個皇太孫登基鋪路而已。

到了太宗文皇帝的時候,太宗文皇帝爲了自己的名位二字,全面模仿太祖皇帝的制度。

這人殉制度就成了慣例。

陛下今天廢了這人殉制度,那是盛德之事,這並不會影響到朱祁鈺皇帝的法理,來自於列祖列宗,而非禪讓。

這一點是很明確的,大明並不是一個故步自封,抱着祖宗之法得過且過的日子。

朱祁鈺翻身上馬,對着胡濙說道:“胡尚書,葬禮之時,就有勞禮部了。”

“臣恭送陛下!”胡濙長揖,擡頭看着陛下策馬奔騰越來越遠的模樣,這模樣,頗有當年太宗文皇帝之風。

朱祁鈺來到了聚賢閣,翻身下馬說道:“三經廠現在印教科書的是活兒是不是特別繁重?還有空閒的嗎?”

朱祁鈺的第一冊的《國富論》結合大明的實際情況,已經寫得差不多了,這兩三天就能定稿。

大明的財經事務不能這麼爛下去了,太糟心了。

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寫在十月末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
第773章 白花花的銀子給了窮人,造孽啊!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847章 不守規矩朱祁鈺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645章 剛柔並濟,恩威並重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寫在十月末第670章 敬神拜石 不如求我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955章 朕不信,除非你們打一場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三百四十章 陛下不收的稅,叛軍也要收?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二百二十三章 大明掘墓人第六百一十九章 投機,比誰更傻的遊戲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877章 快刀斬亂麻,辦個加急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六百零七章 格物致知,即物窮理第902章 阿剌知院投降伏誅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839章 讓你體面你就體面第一百五十四章 兵推棋盤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二十八章 到了朕的回合!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無損,功業無瑕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849章 到了時間,該死就去死第736章 一個安南,兩個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