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

“我們現在對琉球的情況一無所知,但是倭寇的暴行,已經到了人神共怒的地步。”

李賓言召開了馳援琉球百姓抗擊倭寇的專題會議。

他的語氣非常的憤怒,因爲倭寇和海盜的猖獗,給琉球的百姓,帶來了災難。

“琉球一共三府五州共計二十七個郡,而陳福寅就在南山府的久米村,他在久米村配合閩人三十六姓,抗擊倭寇。”李賓言介紹着情況,拉出了一張堪輿圖,點在一個海島上說道:“這裡就是久米村。”

久米村不是一個村寨,而是一個島。

從寧波市舶司出海而去要二十天,這個島上的百姓,就是久米士族的聚集地,也是琉球國的文化中心。

嶽謙和季鐸眉頭緊皺的看着久米士族的位置,他們不信任這些士族。

確切的說,從正統年間來的軍卒,對文人都有一種天然的不信任。

李賓言繼續說道:“根據我們收到的情報,國頭北山府五郡悉數被倭寇所攻佔,而中頭中山府五州八郡在海盜的手中,島尾南山府,在反抗軍手中。”

“但是南山府正在被步步蠶食,我們必須要儘快的送軍備前往久米島,根據陛下諭旨,我們要想辦法武裝起來當地的百姓。”

“所以,誰去?”

李賓言說的非常籠統。

海盜有多少人?倭寇有多少人?航路上會有何等的危險?島尾南山府的局勢到底如何?

不知道,兩眼一抹黑。

“我去吧。”袁彬立刻點頭說道。

滯留在琉球的陳福寅,是他們錦衣衛的人,他不去誰去呢?

嶽謙立刻說道:“我和你一道,你打架行,但是論安土牧民,你遠不如我。”

“我也去。”季鐸也沒有猶豫,也沒有多少廢話。

他們三個人向來集體行動,袁彬一個人出生入死,季鐸也看不下去。

唐興非常興奮的說道:“我也去!這麼熱鬧的事兒,怎麼能不帶上我呢?”

唐興喜歡冒險,這麼好玩的事兒,不帶上他,實在是說不過去。

大家互相看了看,並沒有拒絕,因爲唐興是外戚,在島上與大明來往不便,出了什麼事,唐興在,也算是陛下旨意的延伸。

換句話說就是,天塌了,有個兒高的頂着。

“那好,陛下敕諭點二百庶弁將、一百掌令官,五百精兵,配合你們。”李賓言最終點頭確認,從中官王寅手中取了火牌。

袁彬、嶽謙、季鐸、唐興四個人將會乘坐四艘三桅大船,攜帶大量的軍需物前往久米島,包括了火藥、火炮、火銃、甲冑等等,大約能武裝一個兩萬人的團營。

大明不缺軍備,即便是在興文匽武的大時代,南衙和北衙的武庫裡,也是各種軍備,堆積如山。

三天後,袁彬等人乘船離開了松江府市舶司,先到了寧波市市舶司,再向着浩瀚的海洋而去。

而李賓言看着堪輿圖,卻是眉頭緊皺。

因爲在堪輿圖上,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島,雞籠島。

這是更換了製圖方法之後,第一時間出現在李賓言面前的島嶼,它太大了!

雞籠(TW)島,又稱之小琉球島,在元朝的時候,隸屬於澎湖巡檢司,大明延設澎湖巡檢司。

琉球國一直以爲雞籠島屬於大明,就從來沒有南下在島上盤踞。

而大明在洪武年間,設不徵之國,廢棄了澎湖巡檢司,太祖高皇帝有一次還問:爲何小琉球國不通往來,不曾朝貢?

宋濂對曰:海天遙阻。

大明從未對大琉球國和小琉球國進行過測繪,所以,他們在堪輿圖上只是用兩座仙山去表示。

但是隨着新的堪輿圖繪製方式的改變,逐漸發現,在同一緯度之下,這個雞籠島居然橫跨了五個經度和五個維度。

松江府到南京府處於同一維度上,也只差三個維度左右,松江府到溫州大約有五個維度。

而且越接近維度的0°,也就是赤道,每一經度的差別就會越大。

也就是說,在福州府到漳州府的海外三百里不到的地方,有一座大約等同於浙江三分之一大小的大島,再加上琉球諸島,建個省綽綽有餘了。

李賓言決定帶着人去南北觀天,大概測算下它的大小,然後上報給朝廷。

琉球國王已經準備在天津紮根了,大明在琉球國設立郡縣,已經成爲了板上釘釘的事兒,那麼關於琉球是獨立設省,還是歸屬浙江、福建,就成爲了一個問題。

如果把小琉球島也算上,琉球國加上雞籠島,足以設了一個新的省份了。

太祖高皇帝的那個問題的答案也有了,不是宋濂所言的海天遙阻,而是雞籠島上壓根就沒有國王,也沒有政權,如何朝貢?

李賓言極爲興奮,這可是一條真正的大魚!

陛下一塊竹筒大小的表,確定了在大明家門口還有一個和瓊州島差不多的島嶼。

因爲一旦確定了在月港市舶司外不到三百里的範圍內,還有這麼一塊可以在海上站穩腳跟的地方,那麼困擾大明的一個頑疾,就有可能徹底一勞永逸的解決了。

倭患。

自從大明立國之後,倭患一直是大明一個比較頭疼的問題,在海岸線上,密密麻麻遍佈着許多的巡檢司。

一旦可以把琉球諸島和雞籠島郡縣化,那麼困擾大明的倭寇問題,將不再是問題,反而該擔心的應該是倭國了。

倭國有金山銀山,而且前往倭國的海商,不斷把倭銀帶回大明,也說明了,倭國真的有金山銀山。

無論從軍事意義、政治意義還是經濟意義上而言,雞籠島的出現,都是舉足輕重。

鐘錶開疆?

李賓言的面色有點奇怪。

雞籠島上,並沒有政權,琉球國存在,但是小琉球國並不存在。

貝琳的測繪船隊,離開松江市舶司的時間,比袁彬等人,稍微晚了半個多月。

但是貝琳是輕裝簡行,速度很快,他一連數日,都在圍繞着雞籠島進行這測定經緯度。

而袁彬等人在出發十五日後,來到了久米島上,沿途並沒有受到了什麼海盜的侵擾。

三桅大船,在海上已經是大船了,在當下的世界裡,除了大明能造以外,根本沒人可以造的出來。

海盜的船看到三桅大船隻能望風而逃。

而這四艘三桅大船到來,意味着久米島不會再受到海盜的困擾。

而隨行的舟師也準備下了船之後,就開始了繪測,嶽謙打算派了一些人去保護他們。

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觀指南針,可以結合水文、地理,確定自己的位置,根據海道針經導航。

而在大明專門負責望天的叫做火長。

現在火長們,有了新的任務,測量經緯度繪製大明堪輿圖。

大明的軍卒們正在解開物資的束帶,準備卸貨。

袁彬踩了踩腳下的土地,上一次來還是景泰四年追捕趙明瑞,這是他第二次踏上久米島。

閩人三十六姓,在港口跪着迎接大明的天軍。

“陳福寅在哪呢?”袁彬大大咧咧的問道。

而久米士族的族長叫做蔡翁合,蔡翁合面色略微有些難堪,低聲說道:“在南山府,不在久米島上。”

袁彬眉頭一皺不再說話,他雖然不是三人組中最聰明的那個,但是他立刻意識到了這其中有問題。

嶽謙聽聞也是一愣,陳福寅居然不在久米島,而是在島尾南山府,這用腚想也知道,八成是出現了一些問題。

嶽謙立刻打斷了準備卸貨的軍卒,笑着說道:“既然不在,我們就去南山府吧。”

“揚帆!”

舟師們立刻回到了船上,軍卒們再次紮好了束帶,而庶弁將們,示意衆人將火銃上藥,鉛子上膛。

蔡翁合還想攔,但是庶弁將們,手中的火銃,都裝着火藥,對準了碼頭,吱吱呀呀的響聲傳來,隨行的八艘戰座艦,將火炮對準了港口。

嶽謙等人掏出了自己的燧發手銃,在手中把玩着。

季鐸看着這些久米士族們,笑着說道:“怎麼,蔡族長打算攔住我們嗎?”

料敵從寬。

雖然嶽謙等人,對倭寇和海盜的戰鬥力十分的不屑,但是在泛海而來的時候,嶽謙等人,還是將自己定位成了一支孤軍。

也就是久米士族也不見得值得信任。

顯然,陳福寅和這幫久米士族發生了摩擦,並且離開了久米島,前往了南山府。

“陳福寅在哪?”袁彬的眼神裡已經從和煦變成了兇惡,配上了臉上的傷疤,顯得甚是嚇人。

這個大明最危險的三人組,已經察覺到了蔡翁合的態度有些支支吾吾。

顯而易見,大明對琉球的郡縣化,阻力不僅僅來源於倭寇、海盜,甚至可能還包括了這些本是大明人的久米士族。

“幾位天使,事情是這樣的。”蔡翁合嚇得跪在了地上,將事情的原委一一道來。

事情並不複雜,久米士族並不太想爲了琉球人和海盜、倭寇拼命。

島尾南山府的琉球人還在抵抗,久米士族覺得再觀望觀望,觀望是倭寇贏,還是海盜贏。

而陳福寅是個百戰老兵,他和久米士族的意見產生了分歧,最終陳福寅去了島尾南山府,組織琉球百姓抵抗。

“膽小如鼠。”嶽謙不屑的看了一眼這些久米士族。

觀望勝負,不就是牆頭草嗎?

嶽謙站在海風之中,正月裡的風,依舊是寒風凌厲,他思考了許久說道:“卸貨吧。”

“袁指揮,你帶十幾個斥候,去探探路?”

袁彬十分鄭重的點頭說道:“好。”

久米島是立足點,是不能放棄的,而且久米士族雖然有蛇鼠兩端的嫌疑,但是並未投倭。

現在最主要的是站穩久米島這個立足點,聯繫上陳福寅,徹底搞清楚琉球諸島的情況。

袁彬帶着人泛海而去,奔着百里外的南山府而去。

嶽謙略微有些擔心的看着島尾南山府的方向,憂心忡忡,他比較擔心陳福寅的處境。

陳福寅此時的處境並不差,他營救了尚泰久,並且將尚泰久安全送離至久米島再從久米島送至大明。

因此,陳福寅在琉球百姓心目中贏得了巨大的威望。

而另外一羣人,也就是天壽寺的番衆,也是陳福寅手中的重要力量。

此時的陳福寅正在拎着鐵錘打鐵。

戰爭的戰鬥力分爲意志和手段,戰爭的目的是使人失去抵抗能力,摧毀抵抗意志。

而琉球人的抵抗意志是高漲的。

但是缺少兵器,是目前最窘迫的現狀。

參加過河套之戰,並且在集寧和河套進行了安民的陳福寅,卻懂一個道理,那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沒有長短兵、沒有弓箭、沒有楯車、沒有甲冑,他可以自己造。

錘子可以打出一切。

所以他在稍微盤點了一下之後,就開始帶着番衆、琉球百姓,自己動手。

陳福寅在入伍之前,是一個工匠,他很快就折騰出了簡單的鐵爐,開始鍛造農具禾叉。

禾叉是一種翻曬或堆垛時,用以挑起禾秸的杈。

琉球沒有軍卒,只有百姓,他們會使用農具,而這些禾叉可以架住敵人的長短兵。

第二樣武器就是魚叉,琉球多漁民,他們對魚叉的使用,非常熟練,魚叉帶倒鉤,十分的尖銳。

第三樣是大木楯,這類的大楯內外鑲嵌鐵條固定,通常放在排車上,結成圓陣。

第一排的禾叉,負責架敵人的武器,第二排的漁夫負責像刺魚一樣,刺殺敵人。而大木楯的圓車陣,乃是進退有據的戰陣。

這三樣武器對付同樣不使用火銃,沒有騎兵的倭寇和海盜,完全夠用了。

而且幾次碰撞下來,也證明了在沒有火器的情況下,車陣是遭遇戰和陣地戰中的最重要的地利。

陳福寅並不想進攻,只想防禦,保住老百姓的口糧,不讓集寧和河套地區的慘劇再次發生。

那是人間煉獄。

而陳福寅很快就組織起了獵人,開始訓練弓箭手,教他們喬裝打扮,披上樹葉,臉上塗上草綠色,如同山魈一樣,穿梭在山林之中。

他們是斥候,是琉球百姓抵抗軍的眼睛和耳朵。

這些獵人也負責四處傳遞消息,如果有小股倭寇和海盜,他們也會將其射殺。

而陳福寅將他們的弓箭,改爲了反曲弓,改良了他們的弓弦,打造箭鏃,組織琉球的婦女和兒童,削木爲條,製作箭矢。

陳福寅將琉球百姓組織了起來,從最開始的一個村,到一個郡,再到三個州,最終擴展到了島尾南山府的十四個郡。

陳福寅甚至組建起了琉球水師,由漁夫組成,他們偷襲了一次海盜在島尾的一處港口,偷了二十多條船,再加上本來就有的漁船,組成了一隻小小的船隊。

抵抗軍可謂是兵強馬壯。

袁彬想要找陳福寅很容易,南山府誰不知道他的名號?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寫在十月末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二十章 登基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二百二十章 朱瞻墡:怎麼全都想我死?!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一百四十五章 日月山河倒懸,大明江山破碎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六十九章 撤撤撤,連夜拔營!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881章 昂貴二字都顯得廉價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五百六十四章 小狐狸和老狐狸對飈演技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793章 見龍在田,天下文明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三百三十六章 三讓不就,乃至德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寫在十月末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二十章 登基第七十二章 我笑那于謙無謀,石亨無智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922章 不裝了,攤牌了,爺,投明瞭!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可明說的人間閻羅駐蹕兩淮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779章 唯唯諾諾唯命是從;鐵骨錚錚寧折不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五百二十五章 王復點檢軍馬,大石天山狩獵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四百四十九章 地獄就在人間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七十五章 羅馬與大明文化差異的根源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