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

今天是個高興的日子,自從看了大明寶船初露鋒芒之後,陛下臉上的笑容都沒停過,興安其實不太願意打擾陛下的雅興。

但是小黃門匆匆跑來的消息,茲事體大,的確是應該防患於未然。

興安俯首說道:“盧忠、楊翰等人帶領緹騎前往了抓捕參與會昌伯府餘孽作亂案,這參與的共有十六戶宗族,業已全部逮捕歸案。”

“嗯。”朱祁鈺點頭,緹騎辦案的速度他是很放心的,他抿了口水,看着興安說道:“小黃門還稟報了什麼?”

興安俯首說道:“黃浦江治水事。”

朱祁鈺看向了堪輿圖,吳淞江和黃浦江都是起源於蘇州太湖。

在夏原吉治水之前,太湖和吳淞江都無法排洪,雨季來臨,太湖流域就被淹而成爲水鄉澤國;

到了旱季,又因吳淞江蓄水不足而造成嚴重的旱情。

詩曰:

誰知六月至七月,雨水絕無潮又竭。

欲求一點半點水,卻比農夫眼中血。

滔滔黃浦如溝渠,農家爭水如爭珠。

數車相接接不到,稻田一旦成沙塗。

太湖水系的主要問題就是,河道擁塞問題。

洪武年間,夏原吉鑿寬範家浜,將上海浦、下海浦、爛泥浦三條河流合三爲一,最終和吳淞江河流,流向了長江出海口。

夏原吉的方案,很快被執行,黃浦江下游的上海浦、下海浦、爛泥浦合三爲一,下游數河合併,水量極大,可以帶走泥沙,衝入長江。

而後夏原吉主持開鑿了南匯口,解決松江府灌溉問題,徹底解決了松江府民不聊生的困局。

水系的成熟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圍繞着黃浦江和吳淞江,松江巡撫李賓言在松江府一直在疏浚,其重點工程,就有八處。

小黃門所奏事,就是三號工點,位於黃浦江上游的橫潦涇,蔡家浜。

李賓言所主持的八處水路疏浚事,其中有五處有朝廷督辦,有三處在松江府召稼樓內,進行了撲買,由豪商負責疏浚。

金橋銀路,疏浚水路也是油水很大。

一個名叫葉衷行的豪商,以三萬銀幣的報價,獲得了橫潦涇蔡家浜段疏浚的資格。

這個葉衷行撲買成功之後,開始組織疏浚,但是這還未開鑿就花光了預算,葉衷行怕朝廷問罪,泛舟出海跑路了。

眼下蔡家浜段疏浚工程,爛尾了。

“夏尚書之前挖範家浜的時候,是怎麼解決的?”朱祁鈺看着堪輿圖問道。

興安低聲說道:“松江再無範氏。”

“那就循舊例吧。”朱祁鈺稍微斟酌了下說道。

興安俯首說道:“臣領旨。”

召稼樓撲買中,葉衷行報價三萬銀幣,價格上,並不是最低,但是葉衷行的報價卻十分的合理,有得賺的同時,計劃極爲周詳。

葉衷行多次參與召稼樓撲買事,和朝廷多次合作,信譽極好,在舟山海戰時,還承接過大軍糧餉撲買,質量上乘。

松江府造船廠失火後,桐油緊缺,葉衷行籌措了將近七千桶桐油,以平價賣給了松江府。

李賓言回到松江府的時候,松江造船廠的雷俊泰就說了松江油貴,葉衷行的平價售賣,解了松江府造船廠的燃眉之急。

就是這麼一個老老實實幹活的葉衷行,被逼到了跑路。

原因就是蔡家浜段疏浚工程,他做不下去了。

蔡家浜段的淤塞並非天災,而是人禍,華亭蔡氏故意堵塞河道,一是爲了蔡家浜附近的農田灌溉,二是爲了蔡氏家宅裡的風亭水榭。

松江多雨,蔡氏家宅建在高處,如果不堵塞蔡家浜,蔡氏家宅的風亭水榭就沒水了。

葉衷行接了疏浚事,開始引渠請力夫清淤之初,就是百般不順,先是引渠河堤決口,後是力夫喧囂哄擡價格。

葉衷行意識到自己惹了大麻煩之後,找到了問題的根源,去尋蔡氏家主商議,卻是連門都沒進去,最後蔡家浜段花費了七萬餘銀幣,都沒有成功疏浚。

葉衷行嗚呼哀哉,無奈至極,只好泛舟出海,再無蹤跡。

“陛下,那蔡家浜段的水路疏浚事,怎麼辦?”興安猶豫的問道。

朱祁鈺並沒有猶豫的說道:“華亭蔡氏既然願意捐交善款,朕索性就成全了他,籍家後,所抄善款,就用於疏浚吧。”

“陛下容稟,華亭蔡氏已經抄了…”興安趕忙說道:“蔡氏家主也才參與到了會昌伯府餘孽案中。”

興安這麼說,朱祁鈺明白了興安的問題。

興安問的可不僅僅是蔡家浜段的水路疏浚,皇帝已經知道了,而且爲了松江府水路四通八達,爲了陛下的意志,蔡家浜段必然會疏浚。

是你華亭蔡氏家宅中的風亭水榭有沒有水重要,還是皇帝的顏面重要?

興安問的其實是,大明的以工代賑之事,遇到類似的事,如何處理。

以工代賑的先行工程,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着,如果再發生這樣的事兒,該怎麼辦?

大明要不要全部朝廷承辦?

李賓言爲何要在召稼樓撲買掉三個工點,而不是全部朝廷督辦疏浚?

把錢都給了豪商們賺,是李賓言腦子有問題,還是李賓言已經被腐蝕惡墮,成爲了一個國之蛀蟲?

其實並非如此。

宋朝的時候,因爲恩蔭制,導致宋朝的官員超過了七成都是恩蔭而來,大明是一個坑三個人等,宋朝就是一個坑,三十個人等。

宋朝的三冗兩積的大難題,其中有一個就是自始至終都無法解決,那就是冗員。

兩宋的冗員可謂是亡國之弊,不僅僅是冗員來到的財政壓力,還加劇了兩宋的黨錮之禍。

李賓言選擇撲買,是因爲朝廷人力有限,做這五個工點,松江府上下已經是人困馬乏,日夜不歇。

李賓言一共主持了八個工點,剩下的三個工點,李賓言有兩個辦法解決,一個是擴編行政,一個是撲買商賈。

擴編行政帶來的行政成本,遠遠大於撲買之後,商賈獲利。

而且擴編,除了冗員帶來的行政成本大幅增加之外,很容易形成一個佔據了分配地位的肉食者團體,這纔是讓李賓言最爲忌憚之事。

冗員真的能稱得上亡國之弊的原因,就是這個肉食者團體。

譬如說:韃清的八旗,在康熙年間已經開始睡覺看大門的八旗軍,戰鬥力低下、靡費極重,偌大個韃清朝養不起這些鐵桿莊稼嗎?

自然是養得起。

但是那些掌控八旗的貝勒臺吉們,把朝堂攪和的一片烏煙瘴氣。

雍正上臺後,讓這幫鐵桿莊稼們只領俸祿不視事,纔算是解決了一些問題,也得罪了滿貴人。

搞士紳一體納糧的雍正,又得罪了漢地主,這前面得罪滿貴人,後面得罪漢地主,雍正最終就變的人厭狗嫌了。

所以,李賓言選擇了撲買,是爲了減少行政成本。

葉衷行的能力很強,而且在朝廷的信譽極好,但是最後仍然是敗給了勢要豪右、宗族大家。

“葉衷行再等一天,蔡氏就被抄家了。”朱祁鈺頗爲感慨的說道,葉衷行算是個良商了,不賺黑心錢,可惜跑路了。

“至於以工代賑,朝廷力有未逮,仍撲買,一切照舊便是。”朱祁鈺的語氣頗爲玩味。

“啊,這?”興安有些迷惑。

一切照舊?

朱祁鈺語重心長的說道:“以工代賑,耗資靡費。”

“即便是朕,面對過億銀幣,也是步步小心,既然有人肯獻出累積了數代的全部身家,爲大明以工代賑事出錢又出力。”

“朕何必阻止呢?”

興安這才恍然大悟,俯首說道:“臣明白了。”

有魚沒魚的,陛下又甩了一杆。

考成法之下,吏治經過了數年,已經有所改善,以工代賑乃是國策,哪裡出了問題,陛下的水猴子們,包括緹騎、墩臺遠侯、各監察御史、各地巡撫、各地按察司,就可以出動,尋找善款了。

以工代賑推行之後,皇帝家也沒有餘糧。

朱祁鈺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說道:“讓巡檢司找找葉衷行在哪兒,朕聽說他是浙江人,夏時正被逮了,兩浙商總空懸,把他找回來,送去做商總。”

“徐承宗在這種事上門清兒,讓他辦就行。”

葉衷行不是有心讓蔡家浜段爛尾,蔡家浜段預計三萬銀幣,葉衷行花費了七萬銀幣都沒搞定。

葉衷行更不是無能,恰恰相反,葉衷行的能力很強了。

當初的中書省制誥夏原吉,開鑿範家浜時,上海範氏阻撓夏原吉等人,夏原吉別說開工了,連人都徵調不到。

夏原吉被逼無奈,去找高皇帝告狀,高皇帝才懶得慣着他們,直接抄了範氏,直接把範氏抹了去,這事被士林揪着罵了六百多年。

百姓的田地裡有沒有水,哪裡有家宅的風亭水榭有水重要?

葉衷行能開工,還勉力維持了一段,這能力不弱了。

次日的清晨,朱祁鈺換了常服,就準備出門,冉思娘還想賴牀,被朱祁鈺拉了起來。

三泖九峰,是松江府的名景,而冉思娘籌辦的大明制皁廠,就在九峰之下,松江府一應官廠,也在此處。

松江府官廠附近已經形成了一個個人口聚集之地,喧闡尤甚,畫船蕭鼓,填溢中流,繡帷細叉,紛紛滿道。

朱祁鈺至造船廠至制皁廠,冉思娘作爲制皁廠的總辦,對制皁事,解釋的非常周詳。

從制皁廠出,朱祁鈺一行參觀了松江織造局,佔地約千餘畝的織造局,讓朱祁鈺大開眼界,而松江舊院的書寓裡的娼妓,也多數被安置在此地。

這鶯鶯燕燕之地,讓冉思娘頻頻皺眉。

中午在織造局用膳之後,朱祁鈺又去了松江府講醫堂、海事堂、巾幗堂。

晚膳,朱祁鈺品嚐了佘山特產竹筍,佘山多竹,所產竹筍有一股蘭花的香味,佘山又被稱之爲蘭筍山。

李賓言安排了一衆松江府士民老人夾岸迎駕,朱祁鈺接了萬民表之後,就讓人散了去。

松江府可謂是佔盡了天時地利,四處散發着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生氣。

晚膳之後,朱祁鈺回到了下榻之地,並沒有立刻休息,而是去看了眼盧忠審訊。

朱祁鈺其實心裡一直有一個疑問。

仁和夏氏夏時正,已經成爲了兩浙海商商總,要風有風,要雨得雨;華亭蔡氏,能逼得葉衷行泛舟出海也不肯到松江府衙門找李賓言幫忙。

這些傢伙,好好的賺錢不好嗎?

爲什麼非要找死?

抱着這樣的疑問,朱祁鈺着常服走進了松江府大牢,想聽一聽這些傢伙內心深處的想法。

“參見陛下!”楊翰看到了朱祁鈺的時候,也是嚇了一跳,這牢房乃是腌臢之地,陛下九五之尊,豈能輕履賤地?

朱祁鈺示意楊翰無須多禮,笑着說道:“免禮。”

楊翰知道陛下不喜跪,就行了個半禮,他這裡亂七八糟的,完全沒有準備,他略微有些惶恐的說道:“臣不知陛下御駕前來,未能遠迎,還望陛下贖罪。”

朱祁鈺擺了擺手說道:“無礙,你這裡,比朕想的要乾淨多了,朕還以爲一進門就能看到血肉模糊。”

“朕今日去了松江府織造局,黃豔娘把松江府的織造局打理的井井有條,很是不錯。”

大明的審訊,現在都是以攻心爲主,解刳院警告,是擊垮案犯心理防線的最好手段。

五毒之刑相比較陛下的殘忍,可謂是班門弄斧。

朱祁鈺對着楊翰說道:“你忙伱的,朕就是隨意轉轉。”

盧忠依舊瞧楊翰不順眼,防楊翰跟防賊一樣。

審訊在繼續,朱祁鈺身穿常服,坐在一旁,聽楊翰提審。

“夏時正,你窩藏強弩甲冑,與興海幫勾結,意欲何爲?…從實招來!”楊翰正襟危坐,平日裡他可不這麼客氣的,臺詞都不是很熟練。

但是陛下看着,他不好動用五毒之刑。

夏時正長相併不算刻薄,甚至有些富態,斯斯文文,可是這聲音卻極爲尖酸刺耳。

夏時正嗤笑了一聲說道:“算我倒黴,被你們這幫鷹犬給抓到了,反正也是倒黴透了,那我就把話說個痛快!”

“士農工商,唯有商賈賤籍。”

“你們清高,那你們別喝商人釀的酒啊,別穿商人織的衣啊,別吃商人運得糧啊!”

“這松江府一日三變,早就沒了農田,全是棉田,在這松江府內,大半都是商賈。”

“我們在拼命疏浚河道淤塞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

“我們在竭力興建府邸工坊的時候,你們在幹什麼!”

“吃老子的、喝老子的、穿老子的、住老子的、用老子的,出海賺點辛苦錢,還要交稅,現在還抓老子!”

“我看吶,賤的不是人心!賤的也不是商賈!而是你們這些骨子裡就不把我們這些商人當人看的心!”

“呸!”

松江府大牢裡的衆人,面面相覷。

“哈哈哈!”楊翰是個糙漢子,實在沒忍住,笑出聲來。

笑容會傳染,整個大牢裡,都是笑聲,充滿了歡樂的空氣。

即便是不願意看陛下的邸報,那丘濬作爲士大夫,他作爲景泰五年的狀元郎,在《大學衍義補》裡提出了勞動價值論。

即便是讀過勞動價值論,也說不出這樣貽笑大方的話來。

大牢裡的緹騎們,多數都是在講武堂和講義堂順利畢業的人,聽到夏時正的指鹿爲馬,都覺得驚訝怪誕,隨即笑的前俯後仰。

“笑什麼笑!就是天王老子來了,這道理也是這個道理!”夏時正面色通紅,他都不知道這些緹騎們,在笑些什麼。

朱祁鈺止住了笑意,在大明,能稱得上天王老子的,也只有他這個皇帝了。

他終於壓住了笑意,這幫傢伙總是說這些不着調的,他笑着說道:“首先,商籍不是賤籍,費亦應還中了舉人今年還進士及第了,士農工商,之所以商籍排在末流,就是不事生產,囤貨居奇,哄擡糧物之價。”

“咱今天吃了蘭筍,佘山是朝廷的,採筍的是農夫,販售的是走卒販夫。”

“昨日到城廓,歸來淚滿巾,遍身羅綺者,不是養蠶人。”

“夏時正,咱問你,窮人造屋富賈住,窮人織布富賈穿。哪塊磚是富賈搬?哪根線是富賈紡?”

夏時正眉頭緊蹙的看着說話的貴氣男子,疑惑的說道:“胡言亂語!簡直是一派胡言!”

“貨物是自己從貨架上長出來的?”朱祁鈺樂呵呵的問道。

夏時正一時間有些語塞,梗着脖子大聲的問道:“我沒見過你,你是何人?”

朱祁鈺笑着說道:“你問咱是誰啊?這個問題問得好。”

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
第一百二十二章 胸章胸前掛(均訂加更)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六十四章 援軍將至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六百二十八章 百官哀怨,沸反盈天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915章 問出奇怪問題的皇帝陛下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四百三十九章 四時之序,生機斷絕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一百八十章 知我罪我,其惟春秋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四百九十六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949章 英雄就是英雄,不是權力的工具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三百四十七章 吾願和南衙共存亡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656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第五百三十一章 按勞、按需、按資所得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五十一章 朕有個想法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三十四章 朕,大明天子,金口玉言!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721章 有道之國,務在弱民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96章 崇王 沂王,就藩海外第966章 結硬寨,打呆仗,橫碾硬壓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十九章 是于謙要保你!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四百八十四章 平倭,刻不容緩!第二百二十八章醫者刳腹 岐聖門庭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一百一十章 教科書(均訂加更)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五百八十三章 權臣的誕生,是雙向奔赴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945章 太陽照常升起的安心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明真的失掉開拓性了嗎?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十六章 也先所求,無所不應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984章 大明皇帝的思維躍進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