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夫尊於朝,妻榮於室

錢氏和周氏來到了慈寧宮內,孫太后剛剛禮佛結束。

她並沒有讓朝廷的命婦前來賀歲,自從稽戾王北狩,郕王登極之後,孫太后一直小心翼翼,本來她打算等稽戾王回京之後,再做打算。

結果稽戾王被斬於太廟之中,大明皇帝這麼個煞星,她也不敢惹。

相反,孫太后偶爾唸經的時候,對太祖高皇帝愈加恭敬,正是因爲高皇帝當年的一念寬仁,讓大明這些宗室內鬥的事,都有了一個底線。

至正三年,鳳陽發生了旱災,接連引發了蝗災和瘟疫,不到半月,朱元璋的父母、大哥相繼去世。

朱元璋的大哥朱重四有個兒子叫朱文正。

朱文正於大都督府任大都督,陳友諒南下攻打洪都,朱文正坐鎮孤城守洪都,抵擋住了陳友諒六十萬大軍的水陸並進的進攻。

最後等到了朱元璋的支援,隨後發生了鄱陽湖之戰,大明藉着東風大獲全勝。

這朱文正孤軍守城牽制陳友諒主力,本來朱元璋對這個侄子頗爲讚賞,怎料到,這朱文正覺得朱元璋的恩賞不夠,就暗地裡投靠了張士誠。

朱元璋盛怒,但是想到鳳陽的旱災、蝗災和瘟疫,大哥去世,最終沒有殺掉朱文正,而是將其軟禁。

這纔有了之後的建庶子、吳庶子、漢庶子等事有例可循。

當今陛下足夠寬仁了,還給了稽王府,朱見深讀書識字,皆不在話下。

這不是寬仁是什麼?

孫太后最害怕的就是,陛下突然露出猙獰的面目,將稽王府分爲庶人,然後像宣宗皇帝絕漢庶子嗣一樣,把稽王府上下殺個乾淨!

即便是當今陛下真的那麼做了,禮部尚書胡濙會站出來說一句:子類父耳,這件事就揭過去了。

шшш▪тTk án▪C○ 畢竟當今陛下的父親,孫太后的夫君宣宗皇帝,就把二叔朱高煦一家族誅了。

誰會爲了一個無權無勢,毫無根基的稽王府,得罪當今陛下?

頂多史書裡,那些酸臭文人們,喋喋不休兩句暴戾,再哀嘆兩句,孤家寡人,天子無情。

陛下又不在乎。

孫太后看着兩個兒媳跪倒在地上,就是一陣血氣翻涌,氣不打一處來,沒事惹那庶孽皇帝作甚?!

非要大皇帝露出真面目來?

周氏憤怒的說道:“母親,王妃她跑到泰安宮內,觸怒陛下,差點招惹滅門之禍,何來淑聖之德,又仗着皇命,整日裡將我兒養在膝下,又何嘗厚待…”

孫太后猛地睜開了眼,打斷了周氏的指責,面露幾分兇狠,厲聲說道:“聒噪!”

周氏糯糯不敢再言語,她還是很怕孫太后發怒的,即便是現在孫太后不視事,但那不代表着她管不到稽王府的事情。

孫太后深吸了口氣,面色變得和煦了幾分,語氣頗爲柔和的說道:“稽王妃,你領着世子去泰安宮賀歲,乃是禮數,哀家不多說什麼。”

“養世子於膝下,乃是當初稽王府紛擾之時勘定之能,也是嫡母應有之意。”

“可是,怎麼就在泰安宮觸怒了陛下呢?陛下忙於國事,萬事繁雜,咱們就不要給陛下添亂了。”

孫太后不太敢訓斥這稽王妃了。

這件事孫太后已有耳聞,再加上在泰安宮那麼一鬧騰,嚇的孫太后三魂六魄都飛了大半,直到聽到錢氏從泰安宮走出來了,才鬆了口氣。

得虧這汪皇后有母儀天下之姿,夫尊於朝,妻榮於室,隨夫之行,有淑聖之德,否則皇帝盛怒,誰有能勸,誰又敢勸呢?

汪皇后作爲皇后,這件事的處理,頗爲周全了。

但那是人家吳太后的兒媳!

看看人家郕王府,再看看自己家裡這堆爛事兒!

孫太后就是更加氣不打一處來。

郕王雖然是個庶孽,卻把這皇帝當的威風凜凜,所有人都稱英主,妻子又識大體,有賢德的樣子。

自己兒子做了十四年皇帝,帶着勳臣的父親兄長、京師五十萬成丁、六十餘臣工,悉數葬送在土木堡。

這錢氏稍顯怯懦,不過現在怯懦不見,倒是剛烈的厲害,而這周氏呢?尖酸刻薄。

這就怕人比人,氣死人。

錢氏抿着嘴脣說道:“太后,兒媳請懿旨出家爲尼,青燈古佛,孑然一身。”

錢氏真的是打定主意了,這稽王府,不待也罷!

稽王府都那副模樣,走在懸崖峭壁之上,結果周氏還整日裡勾心鬥角,她是打定了主意,不想再待下去了。

周氏左右是孫太后的人,既然周氏想當這稽王妃,那就讓她當去好了,也試試這如履薄冰的滋味。

孫太后嘆了口氣,這事兒鬧成了這副模樣,真是家門不幸!

孫太后臉色再變,頗爲兇狠的說道:“周氏,你若是覺得稽王府這錦衣玉食的日子,過得不舒服,行了,明日就去古剎白衣庵吧。”

周氏瞪大了眼睛,明明是錢氏觸怒了陛下,這怎麼就讓她出家去了?她不敢置信的看着孫太后,唯唯諾諾的說道:“母親,兒媳,兒媳一向恭順,未曾有半點不尊母命之事,爲何如此薄待我?”

周氏嚇住了,她還以爲今日入宮來,定時那錢氏被訓誡一番,然後轟到古剎白衣庵內,這可倒好,居然是自己被訓斥,還要被趕到庵裡去!

事情的發展,讓周氏額頭直冒冷汗,她匍匐在地上,不停的顫抖着。

孫太后卻是不言,正是周氏這分恭順,萬萬要不得啊。

稽王府要存在,就得和她這個太后劃清楚界限,否則的話,陛下只會忌憚,而不是給朱見深買耍貨了。

雖然不知是庶孽皇帝的僞善,還是庶孽皇帝對朱見深真的還有一份親親之誼。

但是無論如何,這一份親親之誼,真的很脆弱。

“王妃啊,你看如此可好?想來這般,陛下那邊也好交待,你這心氣兒,也能順一些。”孫太后的臉色從怒氣再次變成了和煦,和錢氏商量了起來。

孫太后多麼一個精明的人,她知道怎麼讓稽王府活下去。

大皇帝怎麼說了?周氏不淑無德,這就是評斷這件事的標準。

錢氏俯首在地,她萬萬沒想到,孫太后是這麼個樣子,她低聲說道:“謝太后做主。”

錢氏不太恭順,上次還在慈寧宮裡和孫太后吵了一架,但也正是這份兒不恭順,才讓稽王府順利的走到了現在。

孫太后終於長長的鬆了口氣,這件事總算是落下了帷幕。

周氏憤怒不已的撐起了身子,大聲的說道:“太后,如此處置,兒媳不服,明明是這稽王妃她惹怒了陛下,爲何要懲戒我平息陛下怒氣?如此處置,何來公道?”

孫太后嘴角抽動了一下,也未答話,而是拿起了茶水喝了一杯。

周氏真的恭順嗎?

這前面還一口一個母親,後面就開始一口一個太后了,居然還求公道。

周氏不過是利用她這太后還有點用,搏上位罷了。

稽王府這點爛事,誰的責任?是這性子柔弱的錢氏?不是這周氏上躥下跳,稽王府能橫生波瀾?

孫太后這件事必須要處置得當,否則陛下那邊,交待不過去,誰都沒好日子過。

周氏這個模樣,留在稽王府是個大禍害。

“陳大璫,請周氏去古剎白衣庵吧。”孫太后對着身後的大璫說道,語氣頗爲平靜。

“是。”幾個宮宦,便將還在叫囂的周氏給拉走了。

孫太后臉上掛着笑容說道:“王妃,且坐下說話。”

錢氏俯首在地,卻是依舊不動,她深吸了口氣說道:“還請太后准許我削髮爲尼。”

孫太后立刻就有點不大高興了,這性子太執拗了,怪不得那庶孽皇帝會氣的要殺人。

她都這樣處置了,錢氏還要削髮爲尼。

孫太后不大高興的說道:“《禮》曰:婦人無爵,坐以夫之齒。婦人無爵何?陰卑無外事,是以有三從之義:未嫁從父,既嫁從夫,夫死從子。”

“既然你的夫君還有孩子,你這番模樣,何曾有三從之義?”

孫太后此話已經有了訓斥的意思,她援引的是班固的《白虎正義》,討論國家爵禮女子地位之事。

沒有三從之義,就是夫死了,卻不教育孩子,這不是一個婦道人家應該做的事兒。

錢氏面色悲苦,但最終還是站起身來,她坐在了椅子上,依舊是一言不發。

孫太后又抿了口茶說道:“好了,哀家知道你的心病在哪兒,不就是無子嗎?周氏既然已經去了白衣庵,這世子你視若己出便是了。”

孫太后把周氏送去白衣庵,目的也是爲了這個,周氏在,這是血親,周氏入了庵,那錢氏養世子,天經地義了。

這錢氏就是膝下無子,纔會如此這般而已。

錢氏頗爲無奈,事情到了這個地步,她若是再執拗,就顯得無事生非了。

她本以爲孫太后會把她直接送白衣庵,結果事情卻向着另外一個方向走了。

孫太后又問了問世子的事兒,知道朱見深頗爲聰慧,頗爲欣慰,笑着說道:“王妃,你教導孩子,哀家還是放心的,這稽王府少陽剛,若是再被周氏帶着,那就更加陰卑不堪了。”

稽戾王已經死了,稽王府本就很陰柔了,若是再被尖酸的周氏帶着,那就變成陰卑了,孫太后這番處置,自然是爲了孫子們好。

孫太后思索了片刻覺得此事處置得當,才笑着說道:“好了,你先回去,哀家會擬好懿旨,請皇帝處理此事,你且安心。”

錢氏告退說道:“謝太后,兒媳告退。”

待到錢氏走後,孫太后看着錢氏的背影直搖頭,滿是感慨的說道:“倒是苦了這錢氏了。”

孫太后何許人也?她在宣德年間,扳倒了胡善祥,做了皇后。

那可是大明第一次廢皇后位。

她當然知道這事該怎麼處置,方纔面面俱到。

朱祁鈺依舊在泰安宮內,沒辦法操閱軍馬,只能操閱後宮了。

現在唐貴人這家宅不寧的氣息越來越濃重了,泰安宮的一後一妃一貴人,無不期盼着唐貴人,早日有了身孕。

陛下忙碌,這雷霆雨露,只有唐貴人一人生受,那還得了?

朱祁鈺聽聞了孫太后的處理意見,便讓興安去擬詔了,處理的很是周全。

孫太后想要護住稽王府一家,甚至連襄王的金印都交了出來,就是怕皇帝誤解。

現在這個處理方式,頗爲圓滿。

“陛下,胡尚書求見。”興安俯首說道,這說曹操曹操就到。

胡濙見禮之後,朱祁鈺將稽王府的事情說了一下,尤其是處理的結果。

胡濙爲什麼要到泰安宮求見,就是爲了稽王府這堆事兒!

這要三尺白綾吊死稽王妃的事兒一出,嚇得胡濙連子午覺都不敢睡了,他差點就喊休沐中的禮部加班,一起找找,該從什麼角度洗地,這對胡濙來說,雖然不是挑戰,但是難度還是有一些的。

京師的京官們,一片譁然,都等着出了大事,朝天闕請陛下行仁恕之道,一時間鼎沸之勢。

但好在,稽王妃出了泰安宮回了稽王府又去了慈寧宮,再回稽王府的時候,就只有稽王妃,沒有周氏了。

“陛下,如此這般啊,臣回去擬旨就是。”胡濙樂呵呵的說道,他不得不讚嘆汪皇后的舉動,夫尊於朝,妻榮於室,這汪皇后做事周全。

否則這稽王府被族誅,這第一次天明節,也別過了,定是雞飛狗跳。

現在好了,陛下只是急怒,有汪皇后在側。

羣臣也可以繼續準備過年、天明節、上元節之事,京師上下一片喜氣洋洋。

此事極爲圓滿,當然,只有周氏倒了黴,去了白衣庵。

只有周氏受傷的世界,達成了。

胡濙俯首說道:“陛下,臣覺得春秋大閱無定期,也不是個事兒啊,有道是國家大事在戎在祀,既然有天明之祀,而無天明之戎,這不符合禮法啊。”

“臣請旨定天明節大閱之事,正好過年,以展示我大明軍之威武,震懾宵小之輩。”

春秋大閱,就是閱兵,展示軍威。

正統十四年,朱祁鈺爲了安定京師人心洶洶,特意拉出來展示了一番,後來的大閱都是以操閱爲主。

朱祁鈺一愣,天明節紀念大明開闢,朱祁鈺不過自己的壽誕,慶賀大明開闢,這是禮,但有祀無戎,不符合國家大事之禮法。

“這個主意不錯,那就定下天明節大閱之事吧。”朱祁鈺深以爲然的點頭,果然都是禮法。

胡濙繼續說道:“陛下,還有個事兒,咱大明新闢土五百里,這集寧、五原、朔方、靖虜四府,既然已設了府州縣鄉事,這一直隸屬於山西行都司嗎?”

“臣以爲這四府之地,也該有個章程,臣取了幾個名字,還請陛下過目。”

四府之地極大,這得劃個省,畢竟有:都指揮司、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這不定個省份出來,體制何在?

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
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940章 在讓人失望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二百四十九章 寒暑往來相繼,興衰周而復始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二百四十六章 挖墳掘墓之仇第一百六十四章 勳章…又見勳章!第816章 朕輸了,但是也贏了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五百四十四章 有的時候,處罰也是一種保護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三百五十章 朕已經講的如此淺顯易懂了,你還不明白?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四百二十八章 撒馬爾罕的諮政院第二百一十二章 母子平安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二百八十二章 喪心病狂第六十八章 士農工商,高低貴賤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六百一十七章 給你機會,你不中用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690章 限制兼併 均田免賦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三百四十九章 老鼠給貓系鈴鐺第三百六十章 威逼利誘、文武並用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三百六十六章 看他煤山起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一百五十章 國運之爭第990章 作爲皇帝,朱祁鈺的權力無限大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三百六十九章 甚至包括肉食者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951章 微雨見晴,六合清朗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919章 拳頭夠硬,才能立規矩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