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退敵良策

“孤的想法很多,但是決計不能南遷,即使孤親冒矢石,披堅執銳與敵糾纏,也不能南遷,不知道於尚書以爲如何?”朱祁鈺稍微琢磨了下,鄭重說道。

朱祁鈺是個老師,多少還是瞭解一點歷史的。

無論哪個朝代,衣冠南渡之後,除了苟延殘喘之外,都沒有任何的好下場,都是華夏陸沉,屍骸遍地,生靈塗炭,流血千里而冤魂長啼。

即便是按照歷史的正常脈絡,于謙也能夠守住京師,絕不投降!絕不南遷!

至少要守住大明的氣節,這是當年國朝初建時,立國之根本。

于謙坐直了身子,長長的鬆了口氣說道:“聽聞郕王殿下少有才名,洞察世事,臣以前只當是奇聞姑且一聽,百聞不如一見,殿下之膽氣,臣等佩服。”

“那於尚書,說一說這應對之策吧。”朱祁鈺點頭,示意于謙安排國事。

于謙站起身來,站在了堪輿圖面前,大聲的說道:“眼下順天府內,披甲之士兩萬有餘,而瓦剌騎卒精兵三萬有餘,裹挾民夫號稱十萬大軍。”

“但這僅是西路軍,如果連中路軍脫脫不花,東路軍孛羅都算上,瓦剌人最少有六萬精騎,十五萬步戰。介時京師城下,盈二十萬大軍不在話下。”

這麼多人??

朱祁鈺轉過頭看着堪輿圖,瓦剌人三路並進,攻打大明。

瓦剌西路軍劍指大同宣府的山外九州地區;瓦剌中路軍則是以攻打北古口,及關外喀喇沁草原爲主;而東路軍則是遼東的廣寧爲主戰場,意圖通過遼西走廊,進逼京師。

東路軍推進不力,已經和也先西路軍會合一處。

三路並進!

“京師圍七十二里,城高三丈三有餘,臣前幾日查點了武庫守城之物,守城綽綽有餘,瓦剌不可能攻下京師。”

于謙說的底氣十足,別說京師了,就是宣府重鎮,瓦剌人,想啃下來都是難上加難。

朱祁鈺有些疑惑的說道:“瓦剌人二十萬大軍直撲京師,可我大明僅有二萬京營軍士。”

這怎麼守得住?二十萬對兩萬,顯然是優勢在瓦剌。

號稱二十萬大軍的京師三大營,哪去了?

被朱祁鎮帶到土木堡,葬送在了瓦剌人手中。

于謙繼續說道:“眼下當務之急,乃是重建京營。”

“應該調集南北直隸與河南等地的備操軍、沿海的備倭軍進京,人數約有二十餘萬人,如此一來,我們不僅可以守住京城,還能擊退瓦剌!”

“都察院的監察御史,派向京畿、山東、山西、河南等地,招募義勇,進行訓練,以備不患。”

朱祁鈺稍微琢磨了下,他十分確定的是,于謙不僅僅是打算擊退也先,而且他最主要的打算是恢復京營的戰鬥力。

京營強大的戰鬥力,除了保障京師的安全以外,更是政令通達的保證。

于謙的以備不患,絕對不僅僅是瓦剌部,甚至還包括了大明內部,六師新喪,一些宵小之輩,覺得自己又行了,多少會作妖。

“南京武庫有盔、甲、神槍、神銃、神箭、火炮、弓、弩、箭簇、戰服、戰旗約190餘萬件,殿下,只需運抵京師126萬件,此戰萬無一失。”

朱祁鈺用力的眨了眨眼,他強忍着內心的驚駭,接過了于謙遞過來的武備志,裡面是南京武庫的儲備。

他看着那琳琅滿目的武器清單,盔甲戰服戰旗大約有二十多萬件,神槍、神銃約有十餘萬,神箭居然有四十餘萬,火炮近千門。

這就是大明朝的實力嗎?

于謙深吸了口氣,站直了身子說道:“殿下,臣任兵部右侍郎、左侍郎、兵部管主,巡河南、山西、湖廣、浙江等地,已十九年有餘。”

“北京武庫,臣剛去過點驗,南京武庫臣前年點檢過,這126萬件,在十月初,即可到京,絕不遲滯!”

“好說。”朱祁鈺將手中的奏疏遞給了戶部尚書等人,大家羣策羣意。

“召集備操軍、運軍械至京,這都是應有之意,之前於尚書所言,京中缺糧,糧價飛漲,一石就四兩?”

他問了一個核心的問題。

常言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這沒糧食,再堅固的城池、再多的兵力、再強大的武備,都會是甕中之鱉,最後的結果還是戰敗。

朱祁鎮準備一個月的糧草就要親征,朱祁鈺總不能讓人餓着肚子打仗吧。

戶部尚書金濂趕忙俯首說道:“殿下,京中糧食不足十日,皇上出京,調走了京倉所有的糧草。”

“通州有糧。”于謙立刻說道:“通州有八百多萬石糧食,雖有些陳糧,但足以京中食用一年有餘。”

金濂立刻搖了搖頭,他是戶部尚書,怎麼可能不知道通州有糧八百餘萬呢?他頗爲肯定的說道:“於尚書,這些糧草,鋪上火油付之一炬的好。”

這是何等的道理?朱祁鈺的眼神帶着審視看着金濂,這個戶部尚書他是幹到頭了,不想幹了嗎?

八百萬石糧食說燒就燒?!那京城的百姓吃什麼?這不是開玩笑嗎?

于謙俯首說道:“殿下,臣請監國旨意。”

“臣自請,提督各營軍馬,在京各營將校受臣節制。以全權調糧入京。”

“臣以項上人頭作保,十月前,八百萬石糧草,只多不少!”

幾個大臣的目光都看向了朱祁鈺,這是一個很大膽的舉動,于謙乃是文職,按照大明律,兵部尚書等文官是不能指揮軍隊的,而五軍都護府才能指揮。

可惜五軍都護府連中軍左都督,英國公張輔,都戰死在了土木堡之變之中。

朱祁鈺卻是有些玩味的看着幾個大臣不同目光,這種感覺很奇怪,按理說他這個監國,應該是有名無實才對,自己說話,真的管用嗎?

坐在珠簾後的那個皇太后,會不會干涉呢?

他點了點頭說道:“準。”

他拿起了桌上的硃筆勾了于謙請命的奏疏,從袖子裡摸出一塊很小的玉章,輕輕按在了奏疏之上。

于謙收起了奏疏,至此他終於鬆了口氣,郕王監國,是無奈之舉。

先帝朱瞻基走的時候,就留下了倆兒子,一個朱祁鎮,現在已經在瓦剌人手中。

現在只有一個朱祁鈺被趕鴨子上架了,目前看來,這個鴨子,算不上英明,但是絕對不是一個庸人。

這就夠了。

于謙心中的擔憂,略微放下了一些,心氣稍微鬆懈,他就覺得陣陣炫目,略微站的有些不穩當。

自從朱祁鎮這個皇帝被俘之後,他一直寢食難安,國朝風雨飄搖,他殫心竭慮,勉強維持住了局面。

“咳咳,咳咳!”于謙用力的咳嗽了幾聲,他有痰疾,平日多注意修養還會咳嗽,更別提連軸轉,忙忙碌碌了幾日,咳嗽的愈加厲害了。

朱祁鈺看着咳嗽的于謙,感慨良多,于謙的確是大明忠貞可見的臣子啊。

于謙扶着堪輿圖,咳嗽聲減緩,他才繼續說道:“無論是運軍械至京,還是調糧入京還是京師防務,亦或者是備操軍入京、招募義勇,這些都需要大量的民夫。”

“臣請徵調民夫之權,調集京畿、山東、山西等地民夫。”

朱祁鈺點頭,歷史證明了,于謙的做法是有效的。

坐在珠簾後一言不發的孫太后,終於開口問道:“於尚書的應對之策,可謂是盡善盡美,可是本宮也聽了這麼久,本宮想問一句,我兒如何?”

朱祁鎮是孫太后的親生兒子。

朱祁鈺是貴妃吳氏所出,庶出,而且這貴妃,還得打上一個小小的問號。

親疏有別,她當然要問問,她的親兒子朱祁鎮該怎麼辦。

現在她的兒子被俘了,朝臣們商議來商議去,都是在商議着如何擊退瓦剌也先,卻沒有商量如何營救皇上,朱祁鎮。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898章 火併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
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四十九章 春暖花開時,沒一個好消息!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989章 唐興,我李賓言與你不死不休!第四百六十八章 大明最危險的男人們第一百零六章 噤若寒蟬(均訂加更)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三百三十章 賊,全是賊!偷,就硬偷!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796章 讀書人的心比墨還黑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986章 遠洋艦隊抵達珊瑚宮海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950章 尤其擅長見縫插針第669章 爲上者隱,爲尊者諱第三十二章 殺人,還要誅心吶!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1000章 朕就是亡國之君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二章 喋血奉天殿第二十三章 不得人心庶皇帝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六百一十六章 《寰宇通志》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一百四十一章 剪除羽翼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七十章 大明實在是太豪奢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爛泥扶不上牆的兵部尚書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三百八十二章 左眼跳災,右眼跳災?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五百四十一章 朕首先是大明皇帝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六百一十章 在草原,韃靼纔是主場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898章 火併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836章 跳出三界處,不在五行中第六十五章 銃發太上皇者,郕王也!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聖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926章 天子一怒,伏屍百萬,流血千里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三十五章 朱祁鎮在陽和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