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

“大王,殿下喊臣要做什麼?”一個長史一溜煙的跑了過來。

他名叫羅炳忠,並非進士出身,天津人。

他只是個舉人,考了幾次科舉,每次都是名落孫山,這眼看着沒錢接着考了,索性就在吏部掛了名打算做官。

王府的長史不好乾,但是一直在不任職視事兒,更不行,陛下最近推行一體納糧,他掛靠在名下的田畝,立刻就退潮一樣消失的無影無蹤。

但是羅炳忠可沒埋怨,也沒像山東的那些個舉人高呼,我們要特權!

那是要特權?那是要鐵拳。

當今陛下可不慣着他們。

所以,吏部通知他來襄王府當長史,他在吏部掛了名,又去了禮部報道,最後在長史府呆了一個月,就奔着襄陽來了。

襄王朱瞻墡是個很有趣的人。

至少在羅炳忠看來,這個人並不蠢笨,而且出手闊綽,賞賜下人,都是百兩、百枚爲單位,最近還仗着自己嫡皇叔的身份,從京師換了五萬枚銀幣回襄陽。

至少朱瞻墡,沒有像廣通王一樣,明火執仗的搞造反。

羅炳忠看着興奮的朱瞻墡,就有點頭皮發麻。

襄王朱瞻墡終於開竅了,要造反嗎?

當然不是,朱瞻墡是個大聰明,他能看的明白,誰會贏。

朱瞻墡樂呵呵的說道:“你帶五百…不,一千銀幣做香火錢,前往真武山太虛觀,求一把靈劍來,送到京師去,保佑我大明旗開得勝,屢戰屢勝!”

羅炳忠搖頭說道:“殿下,一千銀幣也太多了啊,一把桃木劍才價值幾何啊?不好,臣以爲啊,咱們上份賀表就好了。”

“陛下也不喜歡這個啊。”

“陛下最擔心什麼?最擔心殿下和那廣通王一個樣兒,那咱們只要表示恭順,關起門來過自己的日子,陛下就不會對襄王府怎麼樣。”

朱瞻墡想了想,也的確是這個道理,京師的銀幣貴,襄陽的銀幣更貴,一枚銀幣快能換三兩銀子了。

沒辦法,銀幣可以拿出去花,銀子不行,銀子拿出去花,乃是犯禁。

朱瞻墡走來走去說道:“你不懂,陛下一點都不擔心孤造反!”

“相反,陛下還正等着呢,襄王府一反,天下諸王跟着動,陛下正好一鍋燴了,省得麻煩。”

羅炳忠愣愣俯首說道:“殿下高見。”

朱瞻墡伸出一根手指說道:“你知道這是什麼嗎?”

羅炳忠看着那一根胖胖的手指,愣了許久才說道:“這不一根手指嗎?”

朱瞻墡負手而立說道:“錯,自古至今,天下藩王造反,最後登極爲天下之主的只有一家,那就是太宗文皇帝。”

羅炳忠如同恍然大悟一般,他當然知道朱瞻墡伸出那一根胖胖的手指是什麼,但是他不說,他讓朱瞻墡自己說。

襄王殿下要表現自己過人的聰慧,過人的遠見,羅炳忠自然要配合,他如同醍醐灌頂一般說道:“殿下高見。”

朱瞻墡頗爲我心滿意足的說道:“去,把孤前幾日畫的平寇圖,送到京師去。”

“孤沒別的意思,就祝我大明軍屢戰屢勝,天下無敵!”

“孤親手畫的,總不能說孤沒誠意吧,還有前段時間命人做的七德歌樂譜,送到京師。”

羅炳忠示意宮人拿過來了朱瞻墡畫的平寇圖,這圖畫的好不好?

在羅炳忠看來,畫的極好,只要向朝廷表示恭順,不給襄王帶來滅頂之災,朱瞻墡就是塗鴉,羅炳忠都能給他誇出花來!

畢竟藝術,全靠解讀。

當然,朱瞻基擅長繪畫,朱瞻墡也不弱,這畫的確是大氣磅礴,是朱瞻墡用了半年的閒散時間,親手畫的。

是去年陛下翻身子,平寇的圖,圖裡是大明軍將怒吼,大將軍炮轟鳴的場景。

朱瞻墡看着裝裱好的話,“這圖怎麼樣?”

羅炳忠俯首說道:“好!好得很,吳道子再世!”

朱瞻墡在襄王府的小日子,可比朱祁鈺在京師可舒服多了,美人在懷,每日都是絲竹之聲靡靡,什麼興趣愛好,都沒有朝臣會指着鼻子罵。

皇帝不勤政,會被罵,藩王不視政,那是修德,會被誇的。

當皇帝幹嘛?累又累的很,還沒功夫享樂,修個殿、蓋個園子,被朝臣騎在脖子上罵,不享樂,不蓋園子,追求文治武功,還是被指着鼻子罵。

當皇帝幹啥?天天捱罵,還不如做王爺舒坦。

朱瞻墡晃着略有些肥胖的身子嗤笑的說道:“你知道爲何在大明造反,就是找死嗎?”

羅炳忠什麼人?從京師來的舉人,他能不知道爲何是找死嗎?

大皇帝在九門五鳳樓上裝了那麼多大炮,不是吃素的,都裝了一年多了,也沒響過。

哪怕是打到京師城下,那也攻不下。

十二團營什麼水平?那是陛下親手打造的虎狼之師。

一旦十二團營回京,甭管什麼人造反,還不是被大皇帝給抓到京師,明正典刑?

但是羅炳忠俯首說道:“臣愚鈍,不知其詳。”

朱瞻墡連連搖頭說道:“你看你,就知道死讀書,讀死書,遇到點事,就只知道愚鈍愚鈍,你這要到了朝堂上,愚鈍愚鈍的,是會被罷官的。”

“不過咱襄王府不講究這個。”

“你看啊,陛下京營的確是出塞了,對吧。”

羅炳忠不住的點頭說道:“對呀,出塞了。”

朱瞻墡繼續說道:“看似陛下,我那個侄子手裡,是不是沒什麼兵力了?”

羅炳忠小雞啄米一樣點頭說道:“對啊,陛下沒兵了。”

朱瞻墡一拍大腿大聲的說道:“大錯特錯!”

羅炳忠面露疑惑的問道:“哦?怎麼說?”

朱瞻墡負手而立,看着天邊,頗爲意氣風發的說道:“京畿直隸那些個農莊鄉野,各個都有義勇團練!”

“誰要說義勇團練不是軍士,那也先也第一個不服氣啊,也先也是這麼想的,蠢的很。”

羅炳忠一副瞭然的模樣說道:“殿下高見!”

朱瞻墡深吸了口氣說道:“你覺得孤是那種蠢人嗎?”

羅炳忠用了的搖了搖頭說道:“那不能夠啊。”

朱瞻墡吐了濁氣,在平虜圖前,看了半天頗爲滿意的點了點頭說道:“收起來吧。”

羅炳忠大聲的說道:“好勒!”

他將畫,小心的捲了起來,放進了檀木盒子裡,下面鋪着羅表金布,這畫送京師,絕不會變了樣。

陛下看了,一定知道我襄王府赤膽忠心,絕無二心。

“羅長史啊。”朱瞻墡有些意猶未盡的說道。

羅炳忠一愣,隨即低聲說道:“誒,殿下您說。”

朱瞻墡神秘兮兮的說道:“你可知陛下爲何到此時還沒抓拿廣通王?孤都知道他要造反了!”

羅炳忠面露疑惑的搖了搖頭說道:“不懂,殿下怎麼看?”

朱瞻墡立刻露出了智珠在握的表情,說道:“這你就不懂了,孤告訴你,陛下就那這廣通王釣魚呢,釣魚你知道吧,得先打個窩吧,這廣通王就是那個窩。”

“你看吧,誰跟廣通王聯袂,誰就死定了。”

“這在兵法裡雲: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

羅炳忠歎爲觀止,俯首說道:“殿下高見!”

朱瞻墡滿意的笑了。

相比較之前那個宋案,他看羅炳忠順眼多了,你看這一言一語,既滿足了朱瞻墡指點江山的雄圖壯志,又滿足了他安於現狀,安於享樂的心態。

“好了,去吧。”朱瞻墡樂呵呵的說道:“對了,讓唱班、戲臺搭起來!讓伶人、樂工吹打起來!讓舞姬、歌伎舞起來!”

羅炳忠俯首領命而去,走出了襄王府承運殿,重重的鬆了口氣,他還以爲襄王要造反,他還想着怎麼跟朝廷打小報告。

不過襄王朱瞻墡,是個大明白。

羅炳忠匆匆而去。

襄王是個大明白,但不代表誰都是大明白。

同樣位於湖廣的武岡州的廣通王就是大糊塗。

相比較恢宏無比,住三五百人,都顯得空曠無比,每日絲竹之聲盈耳,畫個畫都有人變着法誇讚、手握三萬頃田,每天的日子除了享樂就是享樂的朱瞻墡。

武岡州的廣通王朱徽煠(yè)的歲俸只有五百石,而且七成折鈔。

這不單單是廣通王窮,是岷府就很非常的窮。

隔壁的黔國公府手握三萬頃田,比岷府更像親王!

他們岷王府窮的都快去吃土了。

岷王世系自岷王朱楩開始,是朱元璋的十八子。

本來岷王府邸在雲南昆明,跟黔國公府門對門,一個親王和一個乾兒子的國公府,那本來應該是岷王府在爭鋒中,全面佔優勢纔對。

畢竟沐英他不姓朱。

可惜,岷王朱楩走背字,活在皇叔高危的大明朝,這朱元璋剛走,朱允炆登基就開始削藩。

朱允炆看來看去,岷王朱楩實力最弱。

十八叔,就你了,一刀下去,岷府上上下下就別貶爲了庶人。

永樂年間,朱棣登基稱帝,岷王的王爵位被恢復,但是黔國公府比岷王顯然更加忠誠,岷王府就變得無足輕重了。

朱棣給自己十八弟岷王府的歲俸是多少?

一千石,七成折鈔。

就連岷王府的侍衛都是淘換別人的。

遼府已經被削爵廢爲庶人的遠安王府的典仗校尉,被送進了岷王府做護衛。

第一代岷王慘到這種程度,和朝廷不需要他們有很大的關係,誰讓人家對門是黔國公府呢,對朝廷一片赤膽。

岷王府窮困潦倒,歷代皇帝都是清楚的,爲了不讓岷王府多花多銷,朱瞻基在宣德三年下旨,岷王府以後不用送萬壽禮了。

萬壽節,就是皇帝的生辰,岷王府太窮了,揭不開鍋,還送什麼禮呢?

現在的岷王是嫡二子,嫡長子去哪了?

嫡長子被廢了…

岷王府深切的貫徹了廟小妖風大的精神,岷府五子展開了激烈的內鬥,最終嫡長子無了,嫡次子承襲岷王。

內鬥激烈到什麼程度?岷王府窮到什麼程度呢?

窮到老五陽宗王的母親蘇氏,盜竊王府金銀補貼陽宗王家用,事情被發現,蘇氏自殺。

武岡州零陵縣廣通王府,朱徽煠站在兩進三架的小小王府內,正在認真的搞着造反大事。

凡事兒,就怕個認真。

爲何朱徽煠如此膽大包天敢造反呢?

因爲他的王妃,是寶慶衛所鎮撫徐果的女兒徐氏。

他不僅僅自己造反,還拉上了自己的五弟陽宗王朱徽焟,一起造反。

而五弟陽宗王的王妃,是寶慶衛千戶沈瑄的女兒沈氏。

寶慶衛就是廣通王和陽宗王造反的底氣。

朱徽煠傾盡家財,打造了很多的金銀幣,雖然是翻砂澆鑄法制作而成。

但那也是金銀幣。

朱徽煠走過了自己的銀坊,對進度頗爲滿意,他側身問道:“五弟,不要驚慌,我們做的極爲機密,絕對不會被皇帝發現。”

陽宗王低聲說道:“可是我聽說,咱們已經被發現了。”

“湖廣清吏司前幾天告訴我們,王府一體納賦,我們少一個子,都不大行,二哥也來催了。”

“不要驚慌,我自有定奪。”朱徽煠頗爲淡定的說道:“我已經聯繫了都廒寨苖首楊文伯,天住寨苖首苖金龍,橫嶺峒苖首吳英,三苗寨約有成丁三十八萬餘人。”

“只要他們肯答應我們一起舉大計,此事必成!”

陽宗王猶猶豫豫的說道:“可是從武岡州到南京,就是坐船也要四千里路,四五個月,我們現在還在這武岡州,約定的是十月份,這再不出發,就到不了。”

“而且三苗寨的寨主,雖然接了我們的金銀幣,卻是紋絲不動,聽說最近熟苗都在活動,安撫生苗不要妄動。”

“動靜真的挺大的。”

朱徽煠伸出手來說道:“五弟莫慌,我自有安排。”

“敢問四哥,是什麼安排?”陽宗王眉頭緊皺的問道。

“轟!”

一聲劇烈的爆炸聲轟隆隆傳來,廣通府王府,已經被完全炸開。

湖廣總督軍務王來、總兵官樑珤、巡撫湖廣右都御史李實,帶領着兩千人,已經將廣通王府圍得水泄不通,叫門不開,只好炸門而入。

廣通王和陽宗王的造反可能只是開玩笑,但是湖廣地方確實高度重視,大皇帝已經下了明旨,要把這是處理好,處理乾淨,不能留有後患,那他們當然得慎重再慎重。

尤其是那麼多的生苗,有可能造反,這些生苗一旦起事,別人不敢說,這仨人的腦袋,一個都留不住。

廣通王聲嘶力竭的喊道:“你們是什麼人?!”

王來大聲的喊道:“全部抓拿,一隻蒼蠅都不可以放過!掘地三尺,所有人即可押解京師!”

王來的怒氣沖天,若非京城來了旨意,三苗寨真的跟着造反,湖廣地面,立刻就是一片狼藉!

他這個湖廣總督軍務,是要擔責的!

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
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931章 跟餓肚子的人講禮法,是無恥的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切,不過是陛下的意志罷了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855章 天堂有路你不走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四百一十九章 好人就該被槍指着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三百零八章 你想辦法我幹活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四百六十章 景泰四年的奇功牌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忽悠在和林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四百一十三章 我欲借劍斬佞臣,黃金橫帶爲何人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662章 本地幫會很沒有禮貌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十五章 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第一百三十一章 殺雞給猴看,卻沒有雞第四百七十七章 陛下不喜歡賺錢,只喜歡……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二十五章 登基後的一道考題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三百五十二章 讓那皇爺爺見識下咱們的厲害第三十七章 布仁行惠議第932章 二十萬裡水路疏浚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二百九十六章 請客、殺頭、收下當狗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697章 陛下爲何謀反?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三百五十一章 離經叛道?大道之行也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746章 速送三千女婢,平息陛下怒火!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四百三十五章 人生,有很多的選擇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694章 恨似高山仇似海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三百七十一章 改土歸流的本質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875章 大明軍該贏!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鑄蒙兀榮光!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二十二章 合理?合理個…第二百九十八章 于謙打魚說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