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

就像是劉吉對付左鼎和練綱一樣,李賢的禮數挑不出半分的毛病,但是立刻就把他們逼到了牆角里。

“李巡撫,左御史他病了!”一個書吏匆匆的跑到了府衙裡。

袁彬有些奇怪的問道:“這麼巧?”

李賢笑着說道:“不是巧,我讓他審訊吉安出身的進士和舉人,讓他去談話。”

袁彬背後立刻就生了一層的冷汗,這個李賢真的好毒。

左鼎和練綱完全沒想到,他們赴宴的那一刻起,就中了李賢的連環套。

這個連環套,就叫做殺人誅心。

李賢逼得兩個人,必須要跟他站到一個戰壕裡。

左鼎彈劾的官員,自然由左鼎負責審訊,這很合理。

最擅長對付讀書人的永遠是讀書人,就如同于謙用管子去潛移默化降低儒學的影響一樣,李賢讓左鼎去審訊他的同鄉。

“你怎麼了?”李賢笑呵呵的問道。

袁彬打了個哆嗦說道:“你太陰險了。”

“陰險嗎?”李賢滿是疑惑,他可是一點都沒覺得陰險。

袁彬重重的嘆了口氣,早知道就去琉球國去了,在那邊抓倭寇,也比待在李賢身邊強,這指不定什麼時候被賣掉了,還不知道。

李賢在擺動京師送來的擺鐘,這個擺鐘,到了南京城再組裝起來,但是裝好之後,走時一直不是很準確。

爲此鐘匠進行了多方面調試,才讓它變得準確了一點,但是需要調整鐘擺的長度,但是具體調節多少,還需要繼續實驗。

影響擺鐘的不僅僅有當地的重力加速度,還有溫度,這讓鐘匠忙裡忙外還不得其法。

袁彬滿是好奇的問道:“你們搗鼓這個有什麼用?”

李賓言整天在松江府也倒騰這些。

李賢笑着說道:“沒什麼,就是驗證一下心裡的一些想法,天下,究竟是何等模樣。”

李賢看着袁彬似懂非懂的神情笑着說道:“就像是我永遠無法理解,你是怎麼抓到喜寧、渠家三兄弟和趙明瑞的一樣。”

“是你們的軍事勝利,保證了我的行動,所以,文人的這些鬼蜮伎倆也只是鬼蜮伎倆罷了。”

“陛下說過,無論多麼破的房子,你都得踹一腳纔會徹底倒塌。”

李賢站直了身子說道:“我們需要一種不受溫度影響,而且不用垂直於地面的鐘表,否則這種表,需要鐘錶匠反覆的調試。”

“這口擺鐘,毫無作用。”

李賢的話裡有些怨氣。

袁彬拿出了自己腰間掛的燧發手銃,在手中轉了一圈放在桌上說道:“李巡撫,火銃最開始的時候,是用竹竿作爲槍膛,用煙花的火藥,主要目的是爲了嚇退蒙古人的馬匹。”

“最早的火銃不過是一個煙花罷了,但是現在,它是殺人利器了。”

李賢這纔有點愕然,笑着說道:“是我心急了。”

他居然被一個軍卒教訓了發展的道理。

李賢思考了許久說道:“但是,我得想點辦法,加速一下這個過程,比如我們的嫡皇叔襄王,就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解決思路。”

“利柄。”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我準備用五萬枚銀幣,懸賞一臺走時精準鐘錶,無論他是沙漏,就是在兩年內誤差不超過一個小時辰就夠了。”

袁彬呆滯的問道:“五萬枚銀幣?這是不是太多了。”

李賢搖手說道:“不,不,不,它並不昂貴,我相信陛下,會很願意付出這份酬勞,建立能夠擺脫這種垂直於地面的表,我們需要它走時精準。”

“哪怕它僅僅是個思路。”

“因爲李賓言想要去天邊看看,就需要這種鐘錶。”

李賓言需要一臺精確計時的時鐘,以便去計算自己的經度,因爲此時的李賓言已經堅信,自己的腳下是個球。

那麼想要完成史無前例的壯舉,這檯鐘表就是他最需要的東西。

此時的李賓言正在松江府市舶司營建松江觀象臺,因爲從京師送來了一大堆全新的渾儀、簡儀、渾象儀、三辰公晷儀等天文儀器,這些儀器有利於李賓言的觀星。

他的觀星樓,終於變成了一個大型的觀象臺。

李賓言頹然的看着那臺走時不精準的擺鐘,只能嘆息,轉動着手中一個傾斜的球體。

這是一個有地軸的球,傾斜的球,但是球體之上,畫着密密麻麻的線,這是經緯度。

自從收到了兀魯伯的資料之後,他十分輕鬆的計算出了自己的維度,但是經度遲遲無法推算。

“其實我們可以依唐元法,隨地測驗出入地度數,地輪經緯,以定晝夜晨昏永短,以正交食有無多寡先後之數。”貝琳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這段話的意思是,依靠唐朝和元朝的做法,對於經度的確定可以用日食月事去具體勘驗。

具體實施方法——各地要奏報月食時刻,細推詳測,隨差隨改。

天文現象,是可以計算經度的重要手段。

李賓言卻是搖頭說道:“十八年的時間,太久了。”

日月每過十八年,就會在周天之上,回到相似的位置,每過十八年會發生四十三次日食,二十八次月食。

只要製作他腳下這片土地十八年的星圖,將月亮的位置在星圖上標識出來,那麼就可以利用星圖,和月亮的位置,來測定出發地的時間。

這種方法就是牽星術之一月距法,當然事實上的計算更加複雜,除了星圖之外,還需要其他許多的計算規則。

需要長時間的觀察,始終如一的記錄星圖,準確的描繪月亮在天宮的位置,確定循環週期,帶着厚重的星圖前往海洋。

而且至少需要十八年的時間,才能夠完全繪製星圖。

當然如果把自己和自己船隊的命開玩笑的話,也可以直接出發了,畢竟他手中有當初鄭和南下西洋記錄的星圖。

貝琳爭辯的說道:“那十八年的時間裡,咱們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精確計時的時鐘出現啊。”

計算經度極爲的輕鬆,只需要知道泰安宮此時的時間,就可以做了。

0°經度線穿過了泰安宮,計算裡差、經度,東加西減就可以。

但是他們沒有精確的時鐘,現在卡在了這裡。

“李賢已經懸賞五萬枚銀幣了。”李賓言十分確信的說道:“哪怕是一個思路也好,只要有一個思路,大明這麼多工匠,就可以製作出這種計時精準的時鐘來。”

貝琳兩隻手一攤,無奈的說道:“但是去哪裡找這樣的思路呢?”

“我也不知道。”李賓言看着那臺笨重的擺鐘,就恨它怒其不爭,如果它可以精準計時,李賓言此時就可以籌備環球艦隊了。

一個緹騎匆匆的跑進了萬國城觀象臺,氣喘吁吁的說道:“唐指揮他…”

“怎麼了?出事了嗎?”李賓言面色鉅變的問道。

“不是,唐指揮回來了,他帶了懷機,就是琉球國的國師回來了。”這個緹騎終於把話說完了。

李賓言這才知道,不是唐興不是在外面興風作浪,終於遭了天譴,而是帶回來了一個重要的人物。

琉球國的國相懷機。

懷機是個沒有考中舉人的讀書人,泛舟出海,幫助中山國一統三山國,做了琉球的國相。

李賓言鬆了口氣,笑着說道:“沒出事就行,走去看看。”

他換了身衣服,來到了萬國城的兵馬司衙門,見到了唐興。

“唐指揮,看到你沒事,我真的太高興了。”李賓言笑着打了個招呼。

唐興大馬金刀的坐在椅子上,身邊坐着一個和尚,懷機是長壽寺的主持,當然李賓言和唐興都沒把他當成主持去看待。

懷機管理着天壽寺的番衆,這些番衆是此時保護琉球國王尚金福的重要力量。

“道圓大師。”李賓言坐在了首位上,鄭重的說道:“此時並非朝貢的時候,按照大明的要求,即便是朝貢,也應當前往密州市舶司。”

懷機身邊放着幾個小箱子,他打開了小箱子說道:“這是琉球國的黃冊和魚鱗冊,琉球國共有三十七姓,在太祖高皇帝遷民之前,琉球本無姓氏。”

閩人三十六姓和國王尚氏,一共三十七姓。

李賓言拿過了那本黃冊和魚鱗冊,琉球國共有田畝九千頃,共有五萬戶,男女老少約有二十五萬人之衆。

“道圓大師,此舉何意?”李賓言喝了口茶問道。

懷機直抒胸臆的說道:“自然是想要請父國駐兵給官,琉球心向王化,若是直接郡縣,我王懇請入朝,永不回琉球國中。”

永樂初年,安南國王陳氏被黎氏族滅,安南耆老千一百二十餘人,請大明郡縣安南,這纔有了交趾布政司郡縣化。

懷機的意思很明確,琉球國王、百姓們,希望可以仿照安南舊事,歸化大明。

懷機雙手合十說道:“本就同文同種,多置一國,又有何用?萬國海樑,四通八達,對大明益處極大,若是陛下不打算關停所有市舶司的話。”

琉球國對大明海貿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看那些海盜們盤踞其上,就知道多麼重要了。

李賓言搖頭說道:“琉球乃不徵之國,這不是我能夠決定的,請你遣使至朝廷,面聖之後陳情。”

“主要是大明舟山水師剛剛起步,也駐不了兵。”

李賓言前面的話自然是車軲轆話車軲轆說的廢話,這麼大的事兒,顯然不是他一個巡撫能夠決定的,但是他也說明了真實的原因,大明水師現在沒有駐紮海外的能力。

懷機猶豫了下說道:“那能不能派遣兩百庶弁將,一百掌令官,爲我王訓練軍士?”

“當然,一應禮遇由我王一力承擔,必然讓軍士們賓至如歸,像回自己家一樣。”

唐興有點不耐煩說道:“你們這些讀書人,說話拐外抹角的。”

“琉球國現在是這個情況。”

“王世子志魯有大明海外棄民支持,這些人有很多的海盜,大約有三萬餘人,之前被袁彬擒了賊酋趙明瑞,海盜大亂。”

“琉球國王尚金福有個弟弟布里,覬覦王位,勾結倭寇,聯合倭寇想要奪了國王這個…位。”

“壓不住了,差不多要爆發內亂了。”

“琉球國王無力平叛鎮壓,想請大明軍隊前往,要是咱大明不便,那就請兩百庶弁將和一百掌令官,訓練軍隊,捱過這段時間,等大明水師成了氣候再說。”

懷機忙不迭的點頭說道:“的確如此,這位緹騎說得對。”

李賓言面色古怪的說道:“道圓大師,不知道唐指揮何人?”

懷機的話裡話外,似乎壓根不知道唐興的身份,只是以爲他和袁彬他們一樣,是錦衣衛。

“啊?”懷機更是一臉迷茫,不是錦衣衛的緹騎嗎?

“他是大明三皇子的外公,唐貴妃的父親。”李賓言也沒多隱瞞,揭示了這個身份。

既然要合作,這個身份,顯然是要告知對方的。

“啊!失敬失敬!”懷機人都傻了,這三皇子的外公在自己身邊,自己居然還要去求巡撫,這不是捨近求遠了嗎?

唐興也是無奈,開誠佈公是合作的前提下,李賓言此時不說,若是請動了庶弁將和掌令官,那也是要揭開身份的。

“沒意思,真沒意思,我是唐指揮,別有事沒事拿我外戚身份說事成嗎?”唐興灌了一壺茶,非常氣憤的說道,顯然一壺茶不能消滅他的怒火。

遊戲時間結束了。

他又變成了那個三皇子外公,而不是海盜唐興,這就變的無趣了起來。

唐興愛玩,但是國事他可不敢玩鬧,也只是口頭上抱怨一下罷了。

“兩百庶弁將和一百掌令官嗎?”李賓言稍微算了算,眉頭緊皺的說道:“這至少能組建兩萬兵馬了,你們能養得起這麼多的兵嗎?”

一個團營的兵力了。

懷機俯首說道:“我們有糧,雖然地不多,但是占城米和越南米賤,囤糧還是沒問題的,大約有兩百萬石,我們也有銀兩,倭銀有大約五十萬兩。”

李賓言沒說話,京師保衛戰之前,京師都沒這麼多的糧食,琉球國地方不大,但是真的富有,萬國海樑名不虛傳。

“爲何要求助大明組建軍隊,而不是自己組建呢?”李賓言面色古怪的說道。

懷機無奈的說道:“之前都練了,結果都是給海盜練兵罷了,連首裡親軍都是他們的人,唉,一言難盡。”

李賓言作爲天朝上國的兩淮巡撫,是無法理解一個小國的悲哀,現在的琉球國不過是軍頭共主罷了,僅僅比末等秩好一些的二等秩罷了。

二等秩的軍頭共主的世界,是失去秩序的世界。

生存與發展本身就是一種奢侈,而身處於這種奢侈之中的人,渾然不覺(摘抄小約翰可汗語錄)。

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730章 無題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十二章 吊!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發新書了!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898章 火併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
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82章 治癒一切弊病的靈丹妙藥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一百八十九章 公平,公平,還是的公平!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790章 大皇帝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三百二十八章 鏡像級復刻第二百一十三章 京察第四百四十八章 站着喝酒穿長衫的孔乙己第964章 純粹數學和自然機械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703章 雖然削減了待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二百九十二章 京中有善口技者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零三章 大明皇帝體察民情(求訂閱)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一百二十四章 在朱棣頭上動土第三百三十七章 原來陛下如此辛苦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二百四十八章 戶部的燈盞,只有一根燈芯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730章 無題第五百七十九章 脫脫不花在津口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四百八十七章 十萬銀幣換一塊奇功牌,換不換?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五十章 瓦剌人的狂悖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一百零二章 除惡務盡(求訂閱)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838章 最該死的人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十二章 吊!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977章 人力終有窮第七十七章 少保第978章 問渠那得清如許?爲有源頭活水來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一百二十九章 直鉤釣魚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發新書了!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840章 一輩子在走別人鋪好的路第二十七章 于謙的長袖善舞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754章 醉生夢死渾渾噩,花天酒地昏昏沉第898章 火併第八十六章 老歪脖子樹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696章 大皇帝要不起的奇觀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九十八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734章 國之柱石?國賊也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明皇家參謀部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741章 自生火銃和開花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