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胡馬不可用

李賓言異常緊張,這次新朝雅政以來的第一次京察,自從下了朝之後,他就一直忐忑不安。

李賓言一直在和旁邊的御史賀章溝通着。

“賀御史爲何如此淡然處之,這可是陛下登極以來,第一次京察,這不僅僅涉及到了罷黜裁汰,還涉及到了身家性命之大事啊!”李賓言低聲說道。

賀章眨着眼看着這位右僉都御史,愣愣的問道:“李御史爲何如此惶恐?是貪贓枉法了嗎?”

李賓言趕忙搖手說道:“那沒有!那怎麼可能,陛下登極之前,某就從未貪腐,這何來貪贓枉法之說?!”

“那你緊張個什麼勁兒?”賀章一甩袖子,便走了,他纔是需要擔心京察的那個人,畢竟最近剛彈劾胡濙被廷杖,而且是空彈,沒有什麼事兒,只是以德彈劾。

賀章嘆息,憑什麼,憑什麼李賓言可以有功賞牌呢?

李賓言愣在了原地,看着天色,跟着人羣離開了午門,依舊是忐忑不安。

這次的京察動靜極大。

吏部、六科給事中、都察院御史、通政司參議、通政、通政使,開始準備題本。

題本是一種特殊的奏疏,是用紙摺疊而成的摺子。

題本里面每一幅6行,每行20字,平寫18字,擡頭2字。

首幅上方正中寫一“題”字,這是本面,就和朱祁鈺來到大明以前寫的工作總結,要有個封皮一樣。

自第二幅起爲正文,開頭寫上,具題者的官銜姓名及題報事由,接着敘述所報事情的緣起、情節及處理意見,文尾以謹題請旨或謹題奏聞結束。

最後末幅正中寫具題的年月日,月日之下,開列具題者官銜姓名,封面及文尾,都必須加蓋官印。

這纔算是一副完整的題本。

在京官員做的每一件事,處理的每一個政務,都要題本,而且是要與各部案宗相吻合。

京官在京這一年,到底做了些什麼事,都會寫着一個個的題本,以六部爲一箱子,封印送到文淵閣開封啓奏。

吏部尚書、侍郎、六科給事中、都察院總憲、左右僉都御史、通政司參議、通政、通政使,悉數到場,閉門會議,若是遇到無法裁定之事,就由通政使面呈皇帝親啓。

整個京察時間約在十五天左右,在京陳條題本,不得晚於五日之內,查驗陳條十日之內。

整個京師的官場,立刻動了起來,陷入了年末忙碌之中。

當然似乎五品以上的官員裡,只有李賓言在忙,而且忙得不可開交。

其他的官員都從桌子底下,搬出了一箱的陳條來,讓吏部清吏司、考功司以及御史們查驗。

大多數的官員,其實心裡有數,以往陳情疏那是沒法混過去的,陛下這一拳遲早要挨。

那還不如自己準備好,省的京察的官員們,給他們亂寫。

自己寫好了,讓他們查驗便是,至少有些模棱兩可的事兒,自己寫清楚緣由,省的誤會。

樁樁件件都有案宗,六部也底冊,若是陳條亂寫,那首先就是一個瞞報差錯的罪名下來。

都察院的同僚們用最快的速度準備好一年多的陳條,大家都怡然自得的繼續閒聊,然後看着跑來跑去,還要查案宗的李賓言。

“李御史啊,歇一會兒啊?我這裡還有陛下賜下的百事大吉盒,你要不要嚐嚐?”

“李御史原來沒準備,來喝口水,潤潤嗓子,喝完茶,再寫不遲,反正還有五天呢。”

“唉,讓我說李御史,你就讓清吏司的同僚幫你寫唄,他們還能誣陷你不成,頂多就是公事公辦。”

“聽說了沒?王總憲過了年,就要做左都御史了,這空懸已久的左都御史之位,終有落停了。”

“王總憲還掛着通政使,有的忙了,今年這麼多新政下來,我這腿變成麻桿腿了,瘦了五斤多。”

……

閒聊還在繼續,此刻的李賓言,像極了那些開學沒寫作業的同學。

大家平日裡都說,我還沒寫作業,等到交作業的時候,只有李賓言一個人沒寫。

京察在進行的同時,朱祁鈺停了兩個月的鹽鐵會議,再次如期召開。

朱祁鈺還在整理自己的會議提要,羣臣們在聚賢閣的大長桌前,低聲的聊着天。

等到皇帝走進來的時候,立刻變得安靜了起來。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羣臣見禮。

朱祁鈺點頭說道:“安,坐。開始吧。”

戶部尚書金濂站起來說道:“大明的馬政,太僕寺卿夏衡,來給大家介紹一下。”

太僕寺卿位列九卿,乃是正三品,夏衡之前是順天府丞,正四品。

這不是夏衡升得有多快,而是順天府乃京師所在,順天府的府丞和知府,歷來是秩四品,實際卻高一級。

這並不罕見,比如後世四個直轄市的市級班子和別的省級班子平級。

所以夏衡是從三品升正三品。

夏衡站起來說道:“大明的馬政,爛了。”

夏衡用極其簡單的兩個字,言簡意賅的形容了馬政的糜爛,他如此直言不諱,是因爲真的爛了。

找不到更精準的詞來形容。

興文匽武,馬放南山,武備不興,馬政有,但只有一點點了。

“陛下容稟,洪武五年,嶺北之戰,大明慘敗。大明騎卒折損十之八九,太祖高皇帝,決心振興馬政,以供北伐之需。”

洪武五年的嶺北之戰,是朱元璋雄心勃勃想要滅掉北元政權,攻伐和林之戰。

就是現在也先跑回去的杭海山之下的和林。

那裡是蒙古的龍庭。

中路軍由徐達率領,東路軍由李文忠率領,西路軍由馮勝帶領。

中路軍被打的大敗而歸,東路軍斬獲寥寥,西路軍倒是高歌猛進,但是最後所有打下來的領土全都放棄了。

洪武五年的嶺北之戰,拉開了長達二十年,朱元璋滅北元的戰鬥序幕。

一直到捕魚兒海之戰,藍玉消滅北元王庭,北元去帝號才結束。

“洪武六年,設滁陽五牧監,領四十八羣,同年,定養馬之法,規定,江南十一戶,江北五戶共養馬一匹。”

“洪武二十八年,北元已經被滅,但是太祖高皇帝依舊設立了九十八羣牧馬場,比如順聖川的百萬馬場,就在那時設置的。”

“永樂十七年,太宗文皇帝清查天下馬政,邊鎮軍馬四十餘萬匹,六成駑馬,京師駐軍馬十六萬,兩成駑馬,官督民牧馬,二十萬匹,供給驛馬十二萬餘,兩京一十三省,馬匹總數約百萬匹可役。”

“時至今日。”

夏衡停頓了一下深吸了口氣說道:“今日,馬頭之編,繫於地畝,而地畝之數,載於馬冊,所以驗人戶之消長,稽地畝之典,責也。”

“今郡縣馬冊經久不編,地畝人丁,漫不可考。何來馬政?”

夏衡說完便坐下了,留下了沉默不已的羣臣。

大明的馬政不能說沒有,但是隻有一點點,多半是巧立名目,用以收稅去了。

馬放南山,興文匽武這就是必然的趨勢。

朱祁鈺嘆了口氣說道:“國家養馬,民間歲遣,太僕寺去歲,驗報七分膘馬,一萬六千餘匹,越三四月,朕責令夏衡再複驗,則止一千六百三十八匹,升降相去什百。”

“忽悠一下朕可以,可是太僕寺、御馬監沒有馬匹,忽悠的過去嗎?”

這是陳年舊賬,朱祁鈺說這個不是跟夏衡算賬,去年太僕寺卿報備了一萬六千匹七分膘的馬,結果實際到賬,一千六百匹。

差距十倍。

太僕寺少卿劉容去歲也戰死在了土木堡,爲國殉難了,大明的戰馬,在正統七年以後,全都依靠宣府的民市購買。 wWW ☢Tтka n ☢c○

朱祁鈺又拍了拍手說道:“其實朕詳查此事,其實究其根本,還是大明承平,人丁日益興旺,過去牧場,慢慢變成了田畝種地養民。”

馬政的敗壞,不僅僅是大方向的調整的原因,還有時代發展的大勢所在,彼時可以九十八羣養馬,天下人丁稀少,自然可以大肆牧馬,現在人丁興旺,牧場變田畝,也是趨勢。

“陛下聖明。”羣臣趕忙俯首說道。

大明馬政的敗壞,並不是一蹴而就的,也非一朝一夕,罪責也不在某個人的頭上,而是系統性的崩壞。

朱祁鈺拿出了一本奏疏說道:“但是好在,蒙兀矮腳馬,能打能馱,膘肥體壯,價格還便宜,致使官倒民倒蔚然成風。”

“興安,你把閱視宣府邊務左給事中朱純的這本《清馬政以禆邊疆重務疏》念一下。”

興安拿起了奏疏,振聲說道:“臣誠惶恐,愚人千慮,必有一得,臣今日上奏言:胡馬不可久用。”

這朱純是江西的一個畫家,他懂什麼馬政?

但是朱純的確很懂馬政。

他從正統元年就開始做閱視宣府邊務左給事中,可不是整日裡關在家裡當畫家,而是真的一直在好好的做這個給事中。

巡視地方,不比京師,做官艱難,但是朱純還是把問題說的很明白。

興安繼續說道:“其一,前歲發太僕寺給馬銀一十一萬兩,其初則買貨委官扣侵者十之一二,其既則前項各官扣入者十之六七,馬隨補隨倒。銀歲耗,軍不得沾分毫。”

太僕寺給銀十一萬,在京師就被扣侵十兩,有被各種官員剋扣了十之六七。

然後購得馬匹,隨買隨倒,銀子花了,軍隊卻沒有可以用的馬。

“其二,官倒盛行,既無地養馬,只得私買私賣,上上下下,俱爲一體,從中牟利,帥曰馬不死,而吾所養之馬何以售?裨曰馬不死,而吾驗馬之錢何以來?軍曰馬不死,而吾與馬戶通同及闔族幫買之利,何以得?是官與軍,無一人而不咒馬之速死者。”

“軍士才領,即有倒者;養二三月,或數月倒者;即不倒而老弱,棄之不可,飼之無益。”

“是故,胡馬不可用。”

不是胡馬不能用,是買不到好馬。

朱祁鈺收起了朱純的奏疏,這封奏疏可謂是鞭辟入裡的解釋了大明馬政現在存在的問題。

“所以,民市已經普遍存在,走私販售得利甚廣,設立互市榷場乃是急務。”

“朱純所言,胡馬不可用,不是不能用,而是不能全部依仗胡馬,那朕請問,爲何百姓們不肯養馬了呢?”

“其實這個問題,和之前的問題,爲何百姓棄本逐末,耕田荒廢是一個問題。”

“到底給百姓多少纔夠呢?”

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發新書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發新書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
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三十八章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702章 山不向人去,人自上山來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713章 川澤納污,山藪藏疾第692章 大明皇帝的蛇頭企劃案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918章 男兒不丈夫,天下皆苦楚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四百五十一章 達則兼濟天下的快樂第798章 錯把魯莽當勇敢第六百二十二章 《陽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二百四十一章 衍聖公,他有幾個團營?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四百七十四章 瑕瑜互見,長短並存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五百零六章 三皇子外公,能賣多少錢?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二百八十四章 敢殺我的馬?第五百一十三章 問心發新書了!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六百零九章 海外市舶司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十四章 幫他們體面!第四百九十五章 哪裡需要哪裡搬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832章 和林,國家興王地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八十三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五百三十六章 在讓人失望的這件事上,從不讓人失望第四百三十章 烏魯格別克天文表、六分儀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四百一十七章 法不責衆,冤魂何以慰藉!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五百三十八章 不求萬世,只爭朝夕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五百八十章 景泰十六姓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一百五十六章 恐怖的壓制能力第901章 既然大明要這頭顱,那便拿去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明人的善良第一百三十八章 這裡是瓦剌大營!(月票加更)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976章 一篇柴米夫妻言,道盡人間煙火氣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明皇帝要出新書了發新書了!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939章 引經據典等於懂的都懂第五十九章 朱祁鎮,陛下讓臣帶句話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41章 玩歸玩,鬧歸鬧,不拿九族開玩笑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三十九章 初聞涕淚滿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