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

“我是王越。”站在門外的自然是大明的墩臺遠侯,王越。

“這是康國產的葡萄酒,你可以嘗一嘗。”王越將酒放在了桌上,笑着說道:“感謝你在拔都薩萊對我的幫助。”

王越和伊凡三世的關係極好,在金帳汗國的諸多公國的活動,因爲伊凡的幫助,變得順利了許多。

伊凡會幾句簡單的漢話,而王越則精通拉丁語和希臘語。

學習一門語言,尤其是一門比文言文要簡單的多的表音文字,對一個大明進士而言,易如反掌。

相比較之下,王越還記得當初死記硬背《離騷》之後的無奈,王越會背,但是一直到十三歲之後,才徹底理解了《離騷》的所有含義。

王越的拉丁語極好,甚至比伊凡和羅斯公國的一些神職人員的拉丁語,還要好一些。

“這酒名叫金桃酒,貞觀十一年,撒馬爾罕獻金桃銀桃,貞觀二十一年,康國再獻金桃於天可汗帳下,故此酒名曰金桃,題曰:遙看漢水鴨頭綠,恰似葡萄初醱醅。”王越介紹着自己的酒。

費爾干納山谷的葡萄因爲日照充足,無論是用來做葡萄乾還是釀酒,都是上等,王越拿來的就是康國最頂級的費爾干納葡萄酒,取名爲金桃酒。

這麼取名,當然爲了賣更多的葡萄酒,王越題的詩句,是李白的《襄陽歌》,李白酷愛酒,葡萄酒也不在話下。

在碎葉城、塔什干、撒馬爾罕和布哈拉這廣闊的平原上,有超過了十二萬頃的葡萄園,這也是康國的最大的農作物產出。

這些葡萄的最大消費者,正是大明。

王越坐下之後,看着窗外,略有些失神的說道:“之前,帖木兒王國在撒馬爾罕的時候,百姓種的最多的是潞麻、莫合煙、鶯粟花,並且將其壓制成餅,通過亙古的商路,甚至賣到了天方去。”

“康國百姓大半吸食這些福祿三寶,人鬼不分。”

“康國公用了五年的時間,興修水利,才建成了如此多的葡萄園,代替了廣泛種植的福祿三寶。”

大明有自己的高道德劣勢,對於福祿三寶的危害大明的太醫院給出的結論是:大量服用之後,形如冢中骨,神似冥頑物,身像浮忽雲,氣若游絲弦,食糞甘若飴。

大明皇帝在拿到了太醫院的報告後,畫了一幅畫叫《魑魅魍魎渠有德》,大量服用福祿三寶之後的模樣,實在是如同人間鬼怪。(381章)。

王覆在主持政務之後,就一直在改變當地的種植結構,將遍地的鶯粟園,變成了連成片的葡萄園、牧草區。

沒有任何澆灌和有序種植的鶯粟園的收益,遠低於有良好澆灌和精耕細作的葡萄園,牲畜養殖因爲牧草的大量種植,變得更加容易,成本降低。

而喝葡萄酒,就成爲了康國的一項風俗,葡萄酒的品質也是節節攀高。

“是的,我能看到,康國公的治理,如同擦亮了寶石之上的蒙塵,他賜給了康國福安。”伊凡帶着略有些誇張的語氣,讚歎的說道。

這堅定了伊凡前往大明的決心,大明居然能夠培養出王復這樣的人物。

他要去親自看看,學習,如何成爲一個王,當他以爲自己已經有足夠的資格去做一個王的時候,大明突然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王越眉頭緊皺的說道:“我來是要提醒你,康國公南下赫拉特的時候,你最好不要做甚麼,否則即便是我,也無法保證你的安全。”

撒馬爾罕的城裡有很多黑羊王國、帖木兒王國、奧斯曼王國、金帳汗國的奸細,這些奸細,自然不會坐看康國佔領赫拉特,補足自己領土上的最後短板。

如果伊凡三世參與到了破壞康國南下的活動中,墩臺遠侯,一定不會手下留情。

王越,在善意的提醒伊凡三世,不要和那些奸細們接觸,否則發生了任何意外,過錯方都是伊凡本人。

“感謝你的建議,我親愛的朋友。”伊凡露出了真心的笑容,十分真誠的回答道,這個時候,這個提醒,是警告,也是朋友之間的勸告。

伊凡想了想,極其鄭重的說道:“我以羅斯大公繼承人的榮譽發誓,在這次的遊歷中,我絕對不會在撒馬爾罕做任何有害康國之事,你知道我:榮譽即吾命。”

羅斯公國是一個典型的東正教國家,他們將榮辱看的比生命還重要,尤其是伊凡這樣的貴族,一旦被羞辱,就會用決鬥來解決榮辱,

王越這才鬆了口氣說道:“那便好,我可不希望你死在這裡。”

“朋友,我能請教你幾個問題嗎?這些問題,我自己實在是無法想清楚。”伊凡猶豫了下開口問道,他真的非常的困惑。

王越滿是笑意,這種對話,時常出現在他們兩個人的交流之中,他點頭說道:“你問,如果我可以回答的話。”

伊凡靠在椅背上,臉上寫滿了困惑的說道:“你知道我一直認爲自己是一個比較聰明的人,我之前的一些困惑,來到了撒馬爾罕便解開了,但是隨之而來的,便是更深的困惑。”

也先爲什麼能夠在和林稱王稱霸,到了康國,卻衆叛親離?伊凡搞清楚了。

正如很多泰西小國一樣,誰做國王根本無關緊要,因爲這些小國,或者說羣體,只能稱之爲山賊匪幫而已。

小國根本沒有政事要處理,天生地養,根本不需要國王去做什麼。國王的個人素養、才能與施政路線,都是無關緊要的事。

但是建立康國之後,廣闊的領土、數以百萬級的人口、複雜的邦交環境、信仰各異甚至連模樣都有差距的康國,再用那套山賊匪幫的規矩繼續執行,顯然是取死之道。

所以,康國公王復纔是康國的王,誰爲萬民奔走,誰才能爲萬民之主。

伊凡目光炯炯的說道:“我聽你說過,在大明京師的附近發生了一場戰爭,大明的皇帝似乎被瓦剌俘虜,而後迫於大明強盛的國力,瓦剌不得不歸還了皇帝…”

王越打斷了伊凡的話,用強調的語氣說道:“那是稽戾王,請尊重大明對稽戾王的蓋棺定論。”

伊凡趕忙說道:“我很抱歉,我並沒有別的意思,應當如此。”

“我只是比較奇怪大明和康國的關係,大明和瓦剌人有血仇,那場發生在大明近處的戰爭,大明戰亡了近三十萬衆,這甚至比一些公國的人口都要多。”

“大明和康國的關係,我實在無法理解。”

王越聽到了伊凡的問題之後,陷入了沉思,這個年輕人的問題,一如既往的犀利,而且直奔要害。

大明和康國是什麼關係?

血仇之下,大明和康國的關係又將走向何方?

伊凡之所以如此關切這個問題,是因爲康國從建立之初,名義上是因爲大明遠征軍的征伐,康國公又受封大明,但是大明和瓦剌人又是血仇。

這很矛盾。

如果康國和大明沒有關係,或者是敵對關係,那麼對於羅斯公國一統羅斯分裂出去的三個公國,甚至吞併金帳汗國,是極其有利的。

王越沉吟了許久才說道:“首先,康國是康國人的康國,不是瓦剌人的康國,大明和康國的關係,並不完全是大明與瓦剌人的關係。”

王越忽然發現,康國公在制定基本國策的時候,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已經很深很深了。

康國境內,瓦剌人僅有不到三十萬人,而康國有大約超過了七百萬人。

碎葉城、塔什干、布哈拉、撒馬爾罕這四個城池,每一座都超過了五十萬人,還有的農民和牧民。

王越繼續說道:“陛下其實始終沒有忘記血仇,並且厲兵秣馬,始終對西進的瓦剌人,心懷警惕,陛下在稽戾王被俘之後,登基爲帝,寶座還沒捂熱,瓦剌人就圍困了京師。”

王越並不知道大明皇帝兩次南下,都帶着講武堂御書房的那塊靈牌,上面是土木堡之戰的靈牌,每年中秋節,這個闔家歡樂的節日,陛下都會給靈牌上一炷香。

這件事只有興安和陛下兩人知曉,連於謙等大明的師爺,也只知道大明的御書房,供奉着一塊翻面的靈牌,不知道寫的是誰的名字。

這哪裡是警惕之心?

這分明是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方解心頭之恨。

“可是一個穩定的康國,更符合大明的利益,因爲大明要重開西域,而重開西域,絕非大軍壓境那麼簡單,那不是長久之計。”

“所以,你問大明和康國的關係,我只能說,這麼做,最符合大明的利益。”王越回答了這個問題。

在王越、王復這些墩臺遠侯的臣子看來,陛下在這件事上,是受了委屈。

血債與屈辱,只能用鮮血去洗刷。

陛下登基就被圍困京師,甚至在稽戾王配合瓦剌作戰之中,陛下不得不親履兵鋒,上陣奪旗。

這份屈辱,讓位給了大明的利益,這是陛下受的委屈。

“原來是這樣,感謝您的教誨。”伊凡眼神閃爍了下,大明和康國的關係,伊凡完全可以理解。

康國又不是瓦剌人自己的康國,大明和康國的關係,不等同於和瓦剌的關係。

但是伊凡不相信,他不相信大明皇帝,會就如此放下這段仇恨,這是血仇,只有血報方能化解,只有用鮮血化解了這段仇恨,大明和康國的關係,纔有堅實的根基。

這是伊凡的直覺,而且他覺得自己的直覺非常準確。

雖然王越從來沒有說過,但是伊凡能感覺得到大明的霸道無處不在,眼下瓦剌人當馬前卒在西域探路,日後大明能不來摘果子?

但是王越的回答,是無懈可擊的,甚至營造出了一種理所當然的,大明的皇帝受了大委屈的感覺。

這種理所當然,何嘗不是一種霸道?

伊凡沒有在這個問題上過多的糾結,而是問到了第二個問題,這是他的困惑,或者說羅斯公國的困局。

伊凡頗爲鄭重的說道:“韃靼人南下,佔領了北方,而後又南下,佔領了南方,佔據了長達百年之後,而後大明的皇帝建立了大明,大明是如何處理和韃靼人的關係呢?”

伊凡一世是從金帳汗國手中獲得了徵稅的權力才發展壯大,成爲了今日的羅斯公國,如何處理羅斯人和韃靼人的關係,就成爲了伊凡三世思考的內容。

大明也需要處理這個問題,也正在處理這個問題。

王越看了一眼伊凡三世,果然這個年輕人要向東方遊歷,是有原因的。

王越聽到伊凡三世這麼問,笑着說道:“在一千六百多年前,秦人,被其他六國稱之爲蠻夷,但大家其實都是周的諸侯國。”

“漢初韓王信降於匈奴,與匈奴合兵南下伐漢,韓王信敗北參合城,被柴武斬殺,而漢高祖被匈奴人圍困於白登山。”(此處是韓王信,不是兵仙韓信。)

“後來漢元帝與匈奴呼韓邪單于殺白馬爲盟,約定:自今以來,漢與匈奴合爲一家,世世毋得相詐相攻,世人戲曰:漢匈合流。”

“自匈奴之後有東胡、鮮卑、烏桓、柔然、突厥、回紇、契丹、蒙古,對於大明而言,處置這個問題,並不是什麼難事。”

伊凡三世迫不及待的問道:“這些人都是誰?那到底應該如何處置呢?”

王越卻站起身來說道:“天色不早了,我就不多打擾了,你真的想知道,得到大明去,親自去看,親自去聽,親自去了解。”

“我跟你說,是說不明白的。”

大明的歷史很長很長,在王越看來,耳熟能詳的人物,對於伊凡而言,卻是極爲陌生,還有文化的差異,讓王越很難和伊凡解釋其中的細節,這都需要伊凡自己去思考。

伊凡三世迫切的想要知道這個關係,但是王越說話只說了半截,在羅斯公國,說話只說半截,是要被割舌頭的!

數日後的清晨,伊凡三世被請到了撒馬爾罕的城外大營,而這一天,是康國大軍南下赫拉特的日子。

這幾天,撒馬爾罕的城中,暗流涌動,但是都沒能阻止康國公南下的決心。

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
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二百五十章 內廷外廷 必有一戰第二百零八章 國家用人之道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679章 這蠢話,把朕都給逗笑了!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三百一十九章 像模像樣的造反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648章 棄西域,則天下難安第858章 被皇帝給擺了一道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三百九十章 第一杆冠軍旗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806章 金戈鐵馬的馬,原來真的是鐵馬第六章 權臣行徑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880章 海道清寧,番人仰賴第二百六十七章 前方劍戟 身後毒蛇第四百一十八章 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三百二十四章 誰在配合謀反?第五百零八章 沒有失去就沒有獲得第992章 古怪的太子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五百七十章 朕和她清清白白,毫無瓜葛!第771章 京軍是陛下的京軍!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655章 沒有孔府,山東煥然一新第三百二十九章 造反就不交稅了?不,還得交雙份!第五百五十一章 高道德劣勢怪圈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958章 陛下承諾過的!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四百九十章 農莊發展三十二條綱要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明:已經吃的很飽了,別送了(打賞加更)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六百三十七章 戴白之人,不識干戈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704章 德,大明皇帝本就沒有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六十三章 朕不得不爲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667章 殿下,這可不興看啊!第一百二十七章 爲醫學研究持續做出貢獻第二百三十二章 膽大包天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五百六十二章 大皇帝的至仁之心第六十章 三千對八萬,優勢在我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三百二十二章 賜永樂劍!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888章 此業一定,世世常安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五百五十三章 他想幹什麼!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五百二十二章 旱地行舟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四百四十五章 是陛下抄襲我的理論!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不跑,他們就跑不掉了第五十五章 真·朱棣遺產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二百零三章 這稅,襄王府納了!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四百六十四章 羅馬使者和奧斯曼使者的禮物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二百三十章 朱見深朝拜賀歲,李貴人得償所願第一百七十二章 計劃委員會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805章 幾匹怪異的蒸汽馬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三百九十八章 吾與大石同在!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