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亂糟糟的朝堂

正統十四年,八月十八日,北京城,奉天殿內。

“殿下,是不是該上朝了?”一個略顯有些渾濁的聲音,在朱祁鈺的耳邊響起。

朱祁鈺用力的擠了擠眼睛,緩緩的睜開。

入目則是無數的大紅色的木柱,黃色的帷幔在春風之中,獵獵作響,兩盞鶴形宮燈就在眼前,香氣嫋嫋。

似乎是一股松香的味道?

這是哪裡?我是誰?我在這裡幹什麼?

惡作劇嗎?

他用力的眨了眨眼,眼前的世界慢慢的清晰了起來,他用力的吸了幾口秋日的涼氣,意識逐漸的清醒了起來。

他看着面前的太監,有些疑惑,擱這兒拍戲嗎?

那我的臺詞應該是什麼?

他用力的坐直了身子,正要說話,忽然身體一僵,那種朦朦朧朧的感覺,如同氣泡被戳破了一般,無數的幻影在自己面前不斷的閃過。

穿越了,穿越到了朱祁鈺的身上,這朱祁鈺在大明並不是很有名,甚至連個正經的廟號都沒有,明代宗,人稱景泰帝。

景泰年間,最出名的大約是景泰藍?

朱祁鈺一頭亂麻。

他的好哥哥知名的叫門天子朱祁鎮,在七月份帶着京師三大營,親征瓦刺部,行至土木堡,被瓦剌部的也先俘虜,京師三大營二十萬精銳,一戰打了個全軍覆沒。

作爲閒散王爺的郕王朱祁鈺,在完全不知道狀況的情況下,被皇太后從郕王府裡提了出來,扔在了監國位置之上。

羣臣在殿外候着正等待着上朝、皇太后在簾子後面垂簾聽政、內官監太監和司禮監太監等待着朱祁鈺的指令、大黃色的龍椅之上空空如也。

他現在只是一個監國,而不是皇帝。

朱祁鈺深吸了一口氣,自己這算是被趕鴨子上架了嗎?他看了一眼珠簾之後的皇太后。

現在的他,真的沒得選,就算是再頭皮發麻,哪也得捏着鼻子幹下去!

“上朝!”朱祁鈺深吸了口氣,強作鎮定,雖然手心已經攥出了汗。

前世的他只是一個普通教師,朝五晚九,這沒想到熬了一夜,再醒來,居然做了監國。

監國該怎麼當啊?挺急的。

“上朝!上朝!”內官監太監成敬轉過身來,喊了一嗓子,隨後小黃門高聲呼和。

停擺了數日的朝議,終於再次開始,胸前繡着各種禽獸的朝臣們,在大漢將軍的查驗之後,走進了奉天殿內。

前線戰事吃緊、天子被俘、羣臣惶恐,進了殿之後,諸臣依次站好之後,都在小聲的交頭接耳,一時間奉天殿內,居然有幾分嘈雜。

朱祁鈺坐在一個四方凳上,這個四方凳很小,甚至有點硌得慌,和那寬闊的龍椅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還是監國,還不是皇帝。

右都御史拿着手中的黃冊大聲喊道:“稟太后、殿下,應到二百零五人,實到一百三十二人,七人病休。”

朱祁鈺眉頭緊皺,這缺勤實在是太多了吧,七人病休可以理解,可是剩下的六十六人去哪了?

他打量了一圈,認真的想了想,便回過味兒來,剩下那六十六位本該上朝的大臣、勳戚、軍將,都死在了土木堡之下。

大明朝的在廷文武,僅一戰損失了超過三成!

“有事啓稟,無事退朝。”內官監太監成敬,大聲的喊道。

“吾皇萬歲。”諸臣俯首,山呼海嘯,聲浪很大,只不過他們要行禮的對象並不在奉天殿內,而是在瓦剌部的大帳內。

這畫面頗爲的諷刺。

“殿下,臣有事啓奏。”右都御史出列俯首說道:“殿下,國不可一日無君,天下不可一日無主,如今天子北狩,還請殿下早日定奪社稷之主,以安天下。”

北狩…皇帝被俘虜的專用名詞。

朱祁鈺認真打量着面前的右都御史,這人名叫趙謙,原來郕王也只知道此人叫趙謙而已,別的就真的不知道了。

這是在勸進嗎?

朱祁鈺準備推辭,按照他記憶裡的規矩,至少要三推而就,否則就是大不敬,畢竟朱祁鎮這個皇帝,還活着。

趙謙想要再說話,可是站在另外一側的司禮監太監,一甩鬥牛服的袖子,拿出了一卷聖旨。

他高聲呼喝到:“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自古帝王繼天立極、撫御寰區,必建立元儲、懋隆國本,以綿宗社無疆之休。”

“皇長子朱見深,天資粹美,恪遵皇太后慈命,載稽典禮。”

“授朱見深以冊寶。立爲皇太子。正位東宮、以重萬年之統、以系四海之心。”

“傳播天下,鹹使聞之,欽此。”

朱祁鈺看着這個司禮監太監,此人名叫金英,司禮監提督太監,那是內官之首。

這段聖旨簡單翻譯就是皇長子朱見深,在皇太后的慈命下,被冊立爲了太子。

朱見深,兩歲,自己那個便宜哥哥朱祁鎮的庶長子。

朱祁鈺額頭瞬間起了一層冷汗,他對明史本就是一知半解,這一道聖旨下來,內容很簡單,也瞬間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無論他做什麼,這個江山,還是,也只能是他那個哥哥朱祁鎮的江山。

朱祁鎮人在瓦剌人的大帳裡,從哪裡來的詔曰!詔個屁!

趙謙伸出右手來,探出一步,似乎是想說什麼,但是最後還是忍住了,搖了搖頭退回了自己的位置。

殿內一片寂靜,所有人都沉默不語。

這詔書誰下的?

自然是坐在珠簾之後的皇太后。

爲何要立北狩天子朱祁鎮的長子爲皇太子?

因爲朱祁鎮是那皇太后的親兒子,而他朱祁鈺是庶出。

朱祁鈺只覺得好笑,皇帝被人俘虜了、大明二十萬精銳被全殲、朝堂三成朝臣殉國、瓦剌部磨刀霍霍正欲南下,大明國勢危如累卵。

朝堂停擺數日,上朝的第一件事,居然是確立皇太子之位,而不是退敵之策,保住大明的江山社稷!

真應了那句,六朝何事,只成門戶私計。

一個留着山羊鬍子的胸前繡着雲雁的朝臣,站出來俯首說道:“殿下,臣僉都御史徐有貞有本啓奏。”

朱祁鈺看別人沒反應,點頭說道:“講。”

“眼下當務之急,乃是迎回皇上,瓦剌部太師也先派來了使者,要求金帛相贈,以早迎皇上還朝,還請殿下定奪。”

贖回人質?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大明朝!就這樣被叫門天子朱祁鎮給壞了規矩!

朱祁鎮這是要把大明朝的脊樑抽斷嗎?!

“啓稟殿下,這事已經令戶部辦下了。”司禮監太監、皇太后的傳話筒、朱祁鎮的狗腿子金英,立刻回稟了一句。

事事啓奏的時候讓他這個殿下定奪,卻事事都由太后定奪嗎?

朱祁鈺卻是嘴角露出了一絲笑意問道:“有多少?”

金英顯然沒想到一向溫和不通政事的郕王突然詢問,想了想說道:“九龍蟒龍緞百匹、珍珠六託、兩百兩黃金、兩萬兩千六百兩白銀,八車珍寶。”

朝堂一片譁然,朝臣們立刻吵吵鬧鬧,奉天殿的頂差點被掀了。

一直老神在在一句話不說的吏部尚書王直猛地睜開了眼厲聲呵斥道:“好你個閹賊!金英,某問你,你可知這九龍蟒龍緞乃是天子御用之物,豈可輕贈?!”

朱祁鈺閉目用力的吸了口氣,王直說完了話,朝堂總算是安靜了下來,他心頭的煩躁卻越來越盛。

他猛地睜開了眼,大聲的問道:“袞袞諸公,天子北狩、大兵壓境!爾等皆爲社稷之臣,喋喋不休些狗屁倒竈之事,如今當務之急爲何?”

“不應該是退敵之策嗎?”

“還是你們以爲瓦剌人入不了關!”

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
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六十七章 各懷鬼胎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四百九十九章 莫道石人一隻眼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一百二十一章 天道好還,人心效順第851章 當皇帝,天分重要還是教育重要?第五百零七章 這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677章 孫孝子不甘枉送性命 唐國丈恭順巧獻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二百一十八章 朕寧願欠賬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791章 石景廠價值三十四萬銀幣的牌額第五百八十五章 大石先走我殿後!第八十五章 朕的前半生第五百二十七章 如何把好人變壞人,把好事變壞事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750章 土地是什麼?土地就是根兒第一百七十四章 炸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九十八章 土木堡冤魂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924章 死罪可免,活罪難逃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一百八十八章 有病看病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653章 只是爲了身心愉悅!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三百五十九章 應該改悔的是你們!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874章 用糧草做餌?第712章 經營太甚違天命 莫把妄思損真性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五百二十章 這天底下最難得是兩個字是:知恥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祁鎮:壞了,我成替身了第759章 他在撒謊,他在欺瞞,他在哄騙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六百零六章 海貿,比賭坊一直贏還賺錢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五百零二章 出去躲一躲!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644章 四海宗盟魁首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二百三十三章 外戚狷狂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二百六十章 勃勃生機第五百二十一章 東羅馬帝國的落日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998章 大道之行,天下爲公第764章 達則混吃混喝,衰則反咬一口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733章 皇帝賜物,青兕獻寶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四十六章 舌戰羣儒,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六百二十章 大明財經事務的基本底色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第三百二十六章 清君側,正朝綱第936章 一個初步的小目標,日不落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821章 名曰亡國的循環第878章 此間樂,不思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