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

朱祁鈺忽然意識到,其實大明的大思辨,早就開始了,只是身在其中的朱祁鈺並沒有察覺到,潤物細無聲的事情正在潛移默化的影響着所有人。

對於這種現象,朱祁鈺頗爲欣慰。

衆臣離開了大明權力的中心聚賢閣。

而此時的欽天監的監正許敦,做了一臺很有趣的儀器。

來自一千三百多年前的神奇儀器,候風地動儀。

但是許敦十分的懊惱。

它大約有八尺多長,像是一個酒樽,銘刻着篆文山龜鳥獸的圖案,這臺地動儀的中間有一顆立柱,外面有八條雲龍,龍首銜着一枚銅丸。

這臺地動儀的原理,是中間有一個類似於倒置的酒瓶狀的圓柱體,被稱之爲都柱。

一旦哪個方向有地震,都柱就會倒向那一方向。

這臺候風地動儀的發明,自然是許敦查閱古籍之後製作,他頗爲滿意。

第一個製作地震儀的是東漢年間的張衡。

按照歷史來說,這臺地動儀,並不能預測地震,只能在某方向爆發地震的時候,記錄地震的發生,方便朝廷應對。

地震多發的西南地區,傳遞消息至京師要九十天的時間。

候風地動儀,在北齊信都芳撰寫的《器準》,隋初臨孝恭撰寫的《地動銅儀經》,都有紀錄,並傳有它的圖式和製作方法。

可惜的是唐代以後,二書均失傳,其模樣究竟有何等模樣。

許敦這臺候風地動儀已經建好了九個月有餘,卻始終沒有一次真正的紀錄地動。

在最開始的時候,倒懸站立的都柱,始終未曾打落任何牙機,銅丸一次未落。

這讓許敦頗爲的困惱,他精心的將立柱的底部打造成了圓形,然後將立柱的底部打造成了半圓形。

倒懸站立的都柱,第一次打落牙機,銅丸落在了下面的蟾蜍口中。

但是很快就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十次,許敦慢慢發現,這臺地動儀的打落牙機,無論是人在走動,或者大聲說話,都會倒下砸落牙機。

許敦幾近要放棄了。

一來,因爲它太過於靈敏,而且它不能判斷什麼是地動,什麼是人動,甚至跺一腳,蹦一下,稍有異動,它都會倒,根本無法判斷是否是地動。

二來,經過實驗發現,都柱倒的方向,完全是隨機的,站在東北方向大聲說話,卻倒向了正南方向。

陛下很早就知道了他在製作地動儀,他只能無奈上報製作失敗。

他很不甘心,但是隻能暫時到這裡了。

本來,這就是欽天監的一次復原古代儀器失敗的產物。

但是很快,就被一名叫做方爲民的翰林院的翰林,給抓住了痛腳。

欽天監現在已經變成了儒生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爲在欽天監的器歷局,立着一尊墨子的塑像!

這是陛下立的,儒生不是沒有反抗過,甚至發生了朝天闕的大事,但是因爲儒服朝天闕的事情發生後,陛下大獲全勝。

這座奉祀墨子、尊墨子爲至聖先師的塑像,還是被立了起來。

當欽天監仿造古代的候風地動儀的失敗的消息傳開之後,風力驟然升起!

這一次有備而來。

幾大詩社,開始抨擊欽天監虛耗國帑,抨擊墨子無用,這種抨擊愈演愈烈。

許敦立刻被拱上了風口浪尖之上。

這名名叫方爲民的翰林,是正統七年的進士,他是最最激進的那一個,一篇雄文,橫空出世。

從歷史記載中,方爲民指出了所有史料記載的差異,認爲風候地動儀壓根就不存在,而且不能準確的記錄地動。

他認爲張衡真的製作過一臺候風地動儀,因爲諸多史料記載了這一發明,但是沒有證據能夠證明,也沒有理由去讓人信服,地動儀有記錄地震的作用,它可能發明之初就是個擺設。

換句話說,方爲民認爲,候風地動儀本身就是在騙經費。

張衡是個大騙子!

這一套敘事體系很有煽動性,因爲合情合理。

大明就存在這無數騙經費的產物,比如那三臺黑龍炮,根本就打不響,很多的火器都是騙兵部經費的東西。

這一下子就引發了滔天的討論,對欽天監和十大曆局的反對浪潮再次鋪天蓋地。

大思辨之中,這是常態,有人想往前走,有的人在拖後腿。

人生百態,千奇百怪。

“陛下駕到!”一個高亢的聲音傳來,許敦整理了下自己的衣服,跪在了地上。

許敦俯首帖耳大聲的說道:“臣罪該萬死,未能完成陛下所託。”

朱祁鈺騎着馬而來,一身的常服頗爲幹練,依舊是英氣勃發,他滿是笑意的說道:“平身吧,罪責不在你。”

許敦陷入了一種惶恐之中,他很崇敬張衡,但是自己卻不能復原其儀器,甚至讓張衡的名聲,有了被污的可能。

這讓許敦這半月以來,整個人都是惶惶不安。

他很大聲的說,張衡不是騙子,但是他沒有證據。

許敦爭辯的說道:“陛下,漢隋唐皆由此地動儀,曰:驗之以事,合契若神。”

“又不是一朝一夕,而是將近九百年的時間裡,都有此物,多有合契,是臣無能不能復原,但是,他們…他們實在是太過分了。”

朱祁鈺悶聲笑着說道:“你要跟他們打嘴仗嗎?你打得過他們嗎?”

“他們總是這樣。”

“這還沒怎麼着呢,他們就開始先質疑,就問,這玩意兒,有沒有用啊,能不能用啊,是不是浪費國帑內帑?”

“其實不過是想把這些錢裝到自己的口袋裡,或者乾脆是收了別人的錢,才如此說話。”

“一點都不稀奇。”

他們總是這樣,是哪樣呢?

大約套路就是消滅英雄,只要能夠消滅英雄,就能消滅那段歷史。

歷史很長很長,但是它沒有一段是多餘的,每一段都是彌足珍貴的。

在這場風波之中,只要他們能夠確定張衡這件候風地動儀是個假貨,進而就能將張衡打成騙子。

進而否定張衡在天文、地理、器械的種種貢獻,最終將這段在天文學、地理學和機械學的探索歷史,化爲烏有。

這就是他們的目的。

消滅一個文明,從消滅英雄,消滅歷史開始,消滅歷史之後,就要全面出擊。

否定數千年的人文思想、否定政治制度的螺旋上升、否定這個文明的一切偉大和傳奇,最終消滅文明。

羅馬這個文明,是景泰四年消亡的嗎?

並不是。

景泰四年,只是這個名叫羅馬的文明,畫上了句號。

總有人想讓中國這個文明劃上句號,叫得最兇,卻通常都是內鬼。

他們管這個叫質疑,朱祁鈺從不反對質疑,但是爲什麼就不能讓子彈飛一會兒?

朱祁鈺看着兩臺地動儀,欽天監的經費很足,別說兩臺,就是十臺,一百臺都可以造出來。

“這個怎麼用?”朱祁鈺指着第一臺候風地動儀,疑惑的問道。

許敦走上前去,把銅製龍珠從龍首裡取了出來,然後扔在了蟾蜍的嘴裡,發出了叮鈴鈴的響聲。

“陛下,這麼用。裡面的都柱,根本不會動彈…”許敦頗爲無奈的說道。

也不怪士林們對他們口誅筆伐,他們的確是花了錢,沒把事情辦成,雖然大明現在有的是錢,但是不能浪費。

第一臺候風地動儀是倒懸立柱平底,有震感的一次,也是歪歪斜斜,壓根沒倒。

朱祁鈺看着那臺地動儀,終於笑出聲來,的確沒用。

他走向了第二臺,許敦站的老遠,第一臺地動儀紋絲不動,第二臺地動儀,就更加一言難盡了。

“這個怎麼用?”朱祁鈺再次問道。

許敦直接往前走了半步,跳起了蹦了蹦,然後叮鈴鈴的響聲穿來。

朱祁鈺一臉哭笑不得看着許敦,這第二臺,實在是太靈敏了。

許敦和陛下說明了其中的困難。

“其實可以建在地下,這樣一來,不就可以防止那些亂七八糟的震動的影響了嗎?”朱祁鈺提出了自己的第一個建議。

許敦眼前一亮,的確是,地動儀、地動儀,不放在地底下,哪裡是地動儀?

但是許敦的眼神很快就灰暗了下來。

但是這也只能解決第一個問題,防止其他震動對地動儀的影響。

但是這個地動儀根本無法像歷史上那般,測定方向。

朱祁鈺看着欽天監的天文生,取出了兩枚立柱,露出了一副果然如此的神情。

果然和他猜測的一樣。

平地的太穩定,圓底的太不穩定。

朱祁鈺負手而立,站在烈烈北風之中,笑着說道:“朕的太祝啊,你知道爲什麼地動儀,叫做候風地動儀嗎?”

“啊?”許敦一愣,陛下似乎發現了他沒發現的盲點。

侯風,是要等候風嗎?

許敦陷入了迷茫。

朱祁鈺笑着說道:“風吹起來的時候,最先擺動的時候,是風鈴、是華燈、是房樑上懸掛的肉條、是通惠河上那一具具黑眚啊,他們隨風擺動。”

“地震的時候,也是如此。”

許敦瞪大了眼睛,通惠河上的黑眚…陛下的思緒一如既往的奇怪,但是卻如此的合情合理。

朱祁鈺從袖子裡拿出了一份圖紙說道:“所以,你這個立柱的很難勘定是不是有地震發生,但是我們可以用掛着的紡錘擺,來確定是不是有地動。”

朱祁鈺的圖紙並沒有外面的銅殼,就是一個架子。

是用銅鏈懸掛的一個紡錘體一樣的銅錘構成,一旦有地動,它必然會擺動,這個時候,就可以確定發生了地震,和具體的方位了。

許敦顫顫巍巍的拿過了那張圖紙,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候風地動儀,中間的都柱,並不是立着,而是掛着,這種思路,讓許敦豁然開朗。

朱祁鈺笑着說道:“有時候,有些秘密就隱藏在名字之中,但是方爲民等人,他們可能是知道,可能是不知道,避而不談。”

“你作爲欽天監的監正,日後可不能上他們的當了,把自己搞得心生不寧,事實上,你再多鑽研幾天,就把它做出來了。”

“但是因爲他們的謾罵,你陷入了是我、有我之困惑之中,被他們的話語左右。”

“不要跟他們罵,街邊的野狗亂吠,不要理它。”

許敦再次俯首說道:“陛下聖明,臣謹遵聖誨。”

“好了,朕先走了。”朱祁鈺拍了拍許敦的臂膊說道:“好好做事,不要被旁人影響到。”

朱祁鈺策馬而去。

許敦立刻開始了他的工作,研究紡錘擺的候風地動儀。

陛下,不愧是陛下。

這股妖風最終還是刮起來了,方爲民整日裡想進欽天監看看。

一個巴掌很難拍得響,之前欽天監還會反擊兩句,但是自從陛下來了之後,欽天監整日裡閉門,連反擊都不反擊。

這一下子,把方爲民弄的極爲尷尬,他們在大叫,天文生們,卻壓根不理會他們。

在風力喧囂之時,許敦終於打開了欽天監的門,捧着一個半個桌子大小的物件,蓋上了紅布,向着聚賢閣而去。

朱祁鈺正在處理公務,他剛剛看完了翰林院、國子監的算學成績。

算學的打分是非常嚴格的,對就是對,錯就是錯。

“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許敦俯首行禮,雖然有些疲憊,但是卻是頗爲的興奮。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安,坐。”

朱祁鈺將手中的算學分數看完,圈了最後幾個名字,交給了興安說道:“這五十個人,每個人給銀幣五十枚,一年以來,他們的算學成績都很好,朕非常欣慰,些許銀錢,以資獎勵。”

書中有沒有黃金屋,朱祁鈺不知道。

但是朱祁鈺可以給認真讀算學的學子們,每人五十枚銀幣的物質獎勵,算學讀得好,真的有銀幣。

朱祁鈺笑着說道:“許監正,看你的樣子,似乎是與新收穫嗎?”

許敦從旁邊天文生拿過了盤子,遞給了興安俯首說道:“陛下,受陛下啓迪,臣做出來了。”

興安檢查這紅布之下,並非火藥或者其他劇毒之物,只是一個銅器之後,放在了桌上。

朱祁鈺給了一張非常生草的圖紙,簡單敘述了原理,但是許敦還給他一個很精巧的物件。

許敦指着最頂上架在竹傘上的圓球說道:“最頂上的關球,在紡錘擺擺動的時候,關球就會順着竹傘滑落。”

“這是琮掛着八懸索,紡錘擺擺動的幅度,會拉動八懸索,帶動琮,琮被拉動每個刻度表示地動的強烈程度。”

“當然,此物還得驗看。”

朱祁鈺忽然拍了拍桌子,但是那個竹傘上的蛋,紋絲不動。

朱祁鈺輕輕推動了下紡錘擺,關球從竹傘滑道滾入了放在銅蟾蜍之中。

“很好。”朱祁鈺頗爲滿意,他給了思路,許敦負責實踐,做的比朱祁鈺預期的要好很多。

十大曆局,度數旁通,通十事,有關庶績,一併分曹料理,分科研修。

琮的刻度,確實是度數旁通。

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十三章 拿去!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
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699章 山野袁公方實在是太貪婪了!第四百九十四章 寒磣,很寒磣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一百三十二章 陛下真乃真武大帝轉世也!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758章 在牢房裡處理國事第十三章 拿去!第四百七十八章 朝廷敘事風格的小小變化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942章 陛下威武!大明軍威武!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962章 自由之城—弗里敦第一百九十三章 今日無事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一百七十七章 先上船再補票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三百九十九章 呂洞賓與狗,大明與番夷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722章 大明,向來重信守諾!第三百八十七章 畏威而不懷德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六百一十三章 四格諷刺漫畫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693章 窮生惡計 富生良心第899章 先炸他三天,看看效果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第六百零八章 小農經濟蛻變的必要條件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二百二十六章 見見百姓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四百零三章 海的那邊是什麼?第三章 待明日,權在手第997章 胡濙教育理論,于謙教育實踐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四百二十三章 諫治國君道臣義萬言疏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一百五十七章 談笑間,強虜狼奔豕突第830章 什麼是天命?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二百二十七章 人間閻羅第四百四十二章 大明皇家學會第657章 到底是誰把魚給驚了?第三百三十四章 諮政院主政第五百六十九章 女子學舍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第999章 以自我爲中心的朱見治第890章 地荒着不種,作大孽第四百三十一章 以泰安宮爲準的標準時第673章 容易折磨才子氣,最難消受美人恩第九十四章 徙木立信,殺人立威第二百四十三章 至聖先師首善之地第二百五十三章 于謙不咬餌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900章 人頭來見,再言和戰第二百七十章 絲路有山水,更有財富第三百零三章 再賞一塊奇功牌第一百三十三章 飛在天上了第659章 一騎絕塵妃子笑 無人知是荔枝來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二百五十二章 三倍利,則無法無天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一百零八章 別團等人齊(均訂加更)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856章 人間正道是滄桑第760章 伊凡三世的遊記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一百三十九章 百姓最是狡猾奸詐(打賞加更)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五百八十八章 利劍高擎 蕩塵滌垢第三百六十一章 鈔法比錢法,更安全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五百五十九章 殺人不見得要用刀第810章 蒙聖感化白鹿獻瑞,天下歸心四夷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