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都是有頭有臉的人,誰不要個臺階?

李秉是來做惡事的,他羅列了一系列的計劃,來破壞三管領之間微妙的平衡。

三管領,三足鼎立,實力勢均力敵,彼此忌憚,這種忌憚也造成了一旦兩家起了衝突, 另外一家必然獲得漁翁之利,所以三管領維繫着表面上的平衡。

李秉的計策瞄上了細川勝元,也只是順水推舟而已,即便是沒有唐興和今參局的事兒,李秉也有的是辦法,破壞他們之間的關係。

毒士毒士,從來不止一條毒計。

細川勝元,十三歲繼任細川氏家督之位, 乃是攝津國、丹波國、贊岐國、土佐國、伊予國五國守護大名, 悍勇善戰,足智多謀,也是地地道道的權臣。

細川勝元始終對御令今參局有着很強的執念,若是御令嫁人,難保這細川勝元會做出什麼。

斯波氏,其中斯波氏剛剛經歷了內亂,養子斯波義敏和旁支斯波義廉爭奪家督之位,斯波義廉戰敗, 最終流落到舟山,大明正在打舟山海戰, 斯波義廉偷襲松江府,被李賓言在松江府新港海岸邊抓了個正着,送入了京師。

而李秉此次出使倭國, 就問皇帝討來了這一俘虜,專門用來攪和倭國的局勢。

三管領另外一家田山氏,之前被今參局做局趕出了京都, 田山氏的地位, 被山名氏取代。

山名氏曾經是山陰、山陽、近畿等十一國的守護大名, 被稱之爲六分之一殿,佔據了整個倭國六分之一之多。

三代將軍足利義滿,朱棣欽定的日本國王,用計削弱了山名氏,山名氏僅剩三國,但是山名氏依舊是倭國極強的守護大名。

山名宗全,山名氏的當代家督,室町幕府六代將軍足利義教做將軍那會兒,赤松家設鴻門宴,足利義教狂妄自大赴宴被爆殺之後,山名宗全站了出來組織大局,有勘定之功。

李秉來到倭國之前,已經將倭國上下理的清清楚楚,如何挑唆三家關係,李秉的計策很多。

李秉低聲說道:“斯波義廉,這個被趕出去的敗犬,在松江府被俘之後,被送進了解刳院, 就染上了福祿三寶,所以,將斯波義廉送帶回,可以挑起內亂,再次削弱斯波氏。”

“斯波義廉的母親是山名氏之人,我們把斯波義廉送回山名氏,山名氏自然會知道怎麼做。”

“細川勝元的正室是山名熙貴,乃是山名宗全的女兒,細川勝元對御令今參局情根深種,遲遲未曾迎娶,掛了山名宗全好大的面子。”

“這柴火都架好了,只需要一把火就可以點起熊熊大火。”

袁彬疑惑的問道:“李御史,該從哪一個上入手?”

李秉笑着說道:“齊頭並進。”

李秉的齊頭並進,着實陰毒,幾條毒計,無論哪一條都可能把水徹底攪渾。

一起用,倭國不亂,天理不容。

李秉感慨的說道:“我們明早離開京都,帶上今參局回山野銀山,養兵蓄銳,一旦有變,提刀上洛!徹底架空足利義政這個幕府將軍!”

“御令今參局是足利義政的守護,這些年,若非今參局護這小兒周全,這小兒早就死於細川、田山、山名這些權臣刀下了。”

“若無國丈,此事想要做到,難上加難。”

足利義政的哥哥足利義勝做了九個月的將軍,就一命嗚呼了,連個怎麼死的說法都沒有,這些年,今參局爲了保護足利義政做了多少?

在習慣了下克上的倭國,今參局保護足利義政可謂是嘔心瀝血,可是足利義政回報了些什麼?

唐興有些躊躇的問道:“要不要派人盯着點今參局?咱們這麼一通忙活,提刀上洛之日,今參局如若一力迴護足利義政周全,豈不是爲他人做了嫁衣?”

這個他人,自然是足利義政。

“唐指揮自行省度,我等不便置喙。”李秉卻不接話茬,唐興和今參局日後如何相處,那是唐興的家事,唐興身份特殊,國丈的身份在那擺着,李秉不好多說。

唐興瞭然點頭。

“提刀上洛的事兒交給我,我擅長。”袁彬擲地有聲的說道。

出謀劃策他袁彬確實不大行,比如他當初在大同府外營救稽戾王出敵營,千算萬算,他沒算到稽戾王自己不敢逃,但是論打仗,他極爲在行。

“糧草、火藥、鋼鐵火羽等事,我來負責,大軍動,必無慮。”陳福寅頗爲自信的說道,他包辦了一應糧草軍備,這也是山野公方之前作戰中,陳福寅的分內之事。

陳福寅其實不太擅長打仗,武力值的話大約相當於七十七個陛下的武力值,和袁彬差了二十三個陛下。

但是陳福寅擅長經營。

嶽謙笑着說道:“我來主持定策,爲李御史查漏補缺。”

“嶽指揮客氣,我只是紙上談兵耳,一切仰仗嶽指揮。”李秉趕忙俯首說道,他是天使,代表的是天子,嶽謙這話說的客氣,可是這毒計如何做,怎麼做,什麼時候提刀上洛,都需要嶽謙去定策。

“我來負責軍務軍情,溝通有無。”季鐸在這些人之中,一直做的這件事,情報,這是他最擅長的內容。

大家都有活幹,除了唐興。

唐興看了一圈,想了半天才問道:“我要做甚?”

“陪着今參局風花雪月,撈撈漂流鴨、泡泡溫泉等事,若是無聊,再生個孩子,大有可爲。”嶽謙笑意盎然的說道:“新婚燕爾,正是纏綿悱惻之際,唐指揮此事關乎提刀上洛大計,萬不可掉以輕心。”

嶽謙說完,衆人長笑不已。

唐興這皇親國戚的身份,不能涉險,但是今參局的確是提刀上洛,架空足利義政的關鍵,所以唐興的任務,雖看起來有點不倫不類,但也是地地道道的正經事。

今參局搬到了山野袁大名府的第二天,再次出發,離開了京都,向着山野銀山而去。

本來唐興還以爲今參局至少會問一句爲什麼,可是今參局沒有,唐興說走,今參局毫不猶豫。

“就不問問爲什麼嗎?”唐興騎着高頭大馬,回過頭看了一眼京都,問着車駕裡的今參局。

今參局打開了車窗,笑着說道:“官人到哪裡,我就到哪裡。”

“其實我能猜到你們要做甚,我懶得管,更是管不了。”

今參局知道了唐興、袁彬等人的身份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會有今天。

大明派出了這麼多能人來,難道是來倭國遊玩不成?

正如她所言,她懶得管,但凡是足利義政稍微能扶起來一點點,今參局都不會選擇搬離銀閣寺。

她也管不了,這些人都是人中龍鳳,她一個女人,哪裡是這些人的對手?

袁彬等人受封之後,立刻趕回了山野氏,甚至都沒有見一下足利義政。

而足利義政知道衆人離去之後,卻是長長的鬆了口氣。

他怕。

確切的說,足利義政很怕袁彬。

細川勝元也好,山名宗全也罷,足利義政都有信心去平衡他們,無論怎麼誇上天,細川勝元和山名宗全,都是典型的世家子,沒有徹底撕破臉,將室町幕府取而代之的勇氣。

但是袁彬那股悍勇,足利義政非常的怕,他怕袁彬把他取而代之,不僅僅是因爲袁彬那股銳氣,還因爲袁彬是大明冊封的守護大名,四國國主,名正言順。

足利義政也曾經設想過,袁彬入京伏殺之。

可是足利義政思前想後,萬一失敗,室町幕府和山野袁氏之間的矛盾就會徹底爆發,三管領勢必看室町幕府再無依仗動些心思來,足利義政承擔不起這樣的後果。

他只想安安靜靜的做個將軍,維持現狀,是足利義政最大的奢求。

“那個女人走了嗎?”足利義政睜開了眼,平淡的問了一句。

足利義政問的是今參局。

“御令今早離開了京都,一應事物,都交還給了將軍定奪。”一個侍候的閹奴小聲的回答道。

足利義政不動聲色的說道:“走就走吧,細川氏也好,袁氏也罷,去哪都一樣。”

在足利義政眼中,今參局始終都是可有可無。

閹奴並沒有回話,看了一眼窗外,足利義政眼中,今參局就是籌碼,隨時可以拋棄,甚至說,在足利義政的眼裡,今參局是阻礙他施政的絆腳石。

但是閹奴清楚,這些年,若是沒有今參局,面前這位將軍,怕早就是死了不知道多少回了。

足利義政心裡多少沒點數,他要是有能力做好這個將軍,何須等到今參局離開呢?

“近日京都還有什麼事發生嗎?”足利義政走出了佛堂,滿是自信的問道。

閹奴小心的說道:“斯波氏那個斯波義廉回來了,斯波義廉的母親是山名宗全的妹妹。”

“當年斯波氏內訌,這斯波義廉被驅逐,山名宗全的妹妹失蹤,直到這斯波義廉回來,山名宗全才知道,他妹妹早就死於內訌,現在山名宗全正打算去興師問罪。”

足利義政眼前一亮說道:“好!我們什麼都不要做!就看着他們爭鬥!必要的時候,添一把火,讓他們徹底鬥起來。”

閹奴並未答話。

其實當年斯波氏的家督死的非常蹊蹺,斯波氏的內訌,一個養子能當上斯波氏的家督,御令在其中到底做了什麼,閹奴並不清楚。

但若是御令今日仍在銀閣寺,絕對不會看着山名氏和斯波氏撕破臉,而是想方設法的去調和其中的矛盾。

可惜,御令已經不在了。

“細川勝元聽聞御令離開了京都,策馬追趕沒追上,落魄回京,山名熙貴,就是那個細川勝元遲遲未曾迎娶的正室,頗爲惱怒,在城門外打了起來,山名熙貴被打傷了。”閹奴又彙報着京都的大事。

閹奴猶豫了下問道:“將軍,是不是將細川勝元招來,再派人去山名府內,看望下山名熙貴,怎麼說,細川勝元這婚約早就定下,遲遲不迎娶,實在是有些說不過去。”

“不。”足利義政對着烈日當空伸了伸懶腰說道:“不去看望,不做中人,他們越是鬧得厲害,孤的話分量就越重。”

閹奴再次嘆息。

三管領是室町幕府的根本,小矛盾當然要有,否則三管領一個鼻孔出氣,這將軍府不過是虛有其表,可是也不能坐看三家鬧得水火不容,甚至刀兵相向纔是。

閹奴不說話,他只是個奴才罷了。

山名宗全帶着人去了斯波府討要說法,京都上下聞訊都趕去看熱鬧,三管領鬧起來,這可是京都這些年少有的大熱鬧。

上次看到這樣的熱鬧,還是…今參局聯合細川勝元趕走田山氏的大戲。

山名宗全其實也就是趁機生事,看着斯波氏不如往昔,想要討一些好處來,否則他這妹妹就這麼不明不白死了,山名家的面子往哪裡擱?

斯波氏聽聞斯波義廉回來,當初內訌的時候失手殺掉了山名家督的妹妹這件事,必然要做出一定的賠償。

斯波氏當代家督斯波義敏也和家臣們商量好了,到底如何賠償。

只是斯波氏缺個臺階,總不能山名宗全到了,就立刻認慫,那豈不是顯得他們斯波氏怕了新貴山名氏了嗎?

山名宗全和斯波義敏,其實都做好了和談的準備,都沒想把事情鬧得滿城風雨,鬧到不可開交,他們就只是缺一個臺階。

大家都是有頭有臉,坐擁數國的守護大名,只需要一個臺階,這件事也算是了結了。

山名宗全帶着一干家臣在斯波府門前叫囂,已經到了傍晚,叫囂的嗓子都啞了。

斯波義敏站在大門後,是開門也不是,不開門也不是,他冷着臉一言不發。

他們都在等,等待室町幕府派人來請二位到將軍府一敘,把這件事說開了,斯波義敏再說幾句好話,拿出真金白銀來賠給山名宗全,無論是斯波氏還是山名氏,大家都有面子。

在江湖上混,不就是爭個面子嗎?

可是左等右等,就是沒等到將軍府派人來。

“御令在幹什麼呢,還不把山名宗全叫走!”斯波義敏怒罵了一聲,他不知道今參局已經離開了京都。

斯波義敏一咬牙,終於打開了門,這一開門,算是徹底沒了緩和的餘地,還沒說幾句,斯波義廉大叫着還我母親,就衝向了斯波義敏。

斯波義廉在解刳院待了數月,早就被福祿三寶掏幹了身子,也有點神志不清,斯波義廉這一衝,斯波義敏當然不可能束手就擒,一個家臣倭刀出鞘,寒光一閃,斯波義廉倒在了血泊之中,眼看着是活不成了。

“斯波義敏你是欺負我山名氏無人是嗎!”山名宗全大怒,他妹妹的兒子,他的外甥斯波義廉,就這麼當街橫死了!

“給我殺!”山名宗全厲聲喊道。

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八章 有內鬼!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
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二百七十二章 此乃亂命,臣不奉詔第763章 老虎 狐狸與驢第842章 人生在世,最難的就是心安理得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四百四十一章 一個悲痛的消息和一份謝禮第一百七十一章 還是做成了一鍋夾生飯第二百七十八章 精忠演義說本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711章 世世相保,垂利無窮第一百六十章 勳戚一體,勳戚互援第四百五十七章 人人不損一毫、人人不利天下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有人造反了!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四百一十五章 父慈子孝,兵戎相見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二百二十五章 判官筆和硃筆的重量第一百四十二章 最大的支持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967章 不動如山,侵掠如火第963章 自由城和自由角,大明應許之地第720章 再見鐵鎖橫江第四百八十三章 那個在海上飛的男人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60章 能不能給稽戾王遮掩一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山野銀山的名主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百六十五章 離線國王制之我在大明當琉球王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五百二十六章 視自己的命如草芥第三百一十三章 朱門迷醉權貴喜,囹圄滄桑生民怨第845章 開門,自由貿易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六百零一章 男兒有淚不輕彈第二百一十六章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第三百八十一章 安心求道能立命 知行合一得始終第一百章 刺王殺駕(求訂閱)第五百九十章 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便會生根發芽第五百六十章 大汗,你想做什麼!第一百九十八章 小了,格局小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滅虜上策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682章 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第973章 一個徘徊在泰西的惡魔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五百五十章 月吐青山倚艦樓,爲馳王事渡仙舟第975章 迷失方向和心靈迷航第804章 李代桃僵,鳩佔鵲巢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二百六十九章 瓦剌人留下的爛攤子第676章 火力仍然不足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二百零七章 羣臣惶恐 京師非議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943章 魏景陽什麼東西,也敢用景泰二字?第一百七十九章 送稽王歸京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788章 機器一轉,人心不古第959章 泰安一號蒸汽機車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八章 有內鬼!第787章 大軍凱旋,因功授勳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668章 大自在,大逍遙,大快活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七十章 位極人臣,封無可封第四百一十章 袁彬去哪了?第一百零一章 朕躬安(求訂閱)第四百五十四章 在景泰年間做奸細,多少有點大病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二百七十九章 人妖物怪 洗心革面第五百七十五章 圖窮匕見,荊軻刺秦第789章 南洋‘務工’的最佳人選第870章 就差臨門一腳第五百三十七章 你想跟我火併?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一百六十八章 陛下要殺人第917章 廢物就是廢物,連被利用的價值都沒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