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

在海龍屯龍巖山山頂的土司土酋,大多數都是從秦漢時候,都已經成爲了土司。

他們世襲罔替,和雲貴高原的羣山一樣恆久的統治着這片區域。

龍巖山上的海龍屯,是雲貴土司的龍宮,這裡是他們的聖殿。

楊愛繼續高聲喊道:“當年前元的可汗蒙哥攻打釣魚城用了多久?用了三十六年!即便是數十萬大軍圍困釣魚城,也是久攻不下。”

“我們龍巖山上,有永不幹涸的水井,有養雞養馬場,龍宮堅不可摧!只要我們能夠守住龍宮,即便是朝廷大軍又能如何!”

“等到朝廷大軍退,這裡還是我們的天下!”

楊愛所說的釣魚城之戰,是南宋歷史上,一場長達三十六年的圍城之戰,當初蒙哥勢如破竹,將四川所有山城盡數拔去。

可是就是在這釣魚城下,蒙哥被宋朝軍隊擊退,蒙哥身中砲石,重傷身亡。

三十六年時間裡,釣魚城始終屹立在川蜀大地上,南宋朝廷投降之後,忽必烈說不屠城,不殺人,守將王立最終決定棄城投降。

三十餘名守將拔劍自刎,以謝宋祿,忠烈千秋。

楊愛的意思是,海龍屯所在的龍巖山的地理位置條件,比釣魚城還要好,還要險峻異常,只要防守,便可以等到大明皇帝的妥協。

他們歷史上也一直如此做的,大軍勞軍遠征,總是要回去的。

只要他們土司和大軍達成了投降的條件,土司土酋們奉皇帝爲正朔,一應差遣、勞役、賦稅等仿照舊例就是。

當初大明的太祖皇帝不也是這麼做的嗎?三十萬大軍勞師征伐,最終還不是冊封了他們四大家爲土司世官?

當初永樂皇帝改思南、思州宣慰司爲貴州三司,設立州府縣管理,直至今日,他們不還是土司世官嗎?

楊愛提起釣魚城之戰,也是因爲釣魚城的營建,以及整個川蜀地區的山城防禦體系,就是在楊愛的祖先楊文獻出的保蜀三策的諫言下誕生的。

「移鎮利閬間,經理三關,爲久駐謀」的上策,「擇諸路要險,建城濠以爲根柢」的中策,都是構建山城防禦體系,而南宋名將餘玠後來延請播州冉璡、冉璞建立了釣魚城。

海龍屯是播州囤堡防禦體系中最傑出的代表,它是在南宋抗擊蒙元的大背景下出現的,也是囤堡防禦體系最後的榮光。

楊愛繼續說道:“《易》雲:王公設險以守其國!”

“龍巖山者,乃播南形勝之地也!吾先侯思處夷陬,不可無備,因而修之以爲保障!”

“我現在說幾點,一:總管、總領、把總、提調、書吏,各理事務。”

“二:守衙小童、守倉戶、打掃戶、總旗、小旗、軍士、苗軍並住囤醫生、匠作、主持一干人等,各有役次。”

“三:各關隘軍士時刻不可擅離,各給年貌號牌稽考,內無出關字樣。”

……

楊愛強調了下,上下囤均有嚴格規定,各部門各司其職,防備外人擅入打探消息。

十萬大山,雖然蠻荒,但是不代表是文化荒漠之地,相反,土酋們都是漢姓,他們甚至有人功名在身。

囤堡防禦體系的是有一整套的軍事邏輯在內,這個龍巖山上的海龍屯龍宮,歷經三百餘年而不衰。

整個防禦體系從內而外,充分利用地形,又融入地形,攻防結合,寓攻於防,層層設關,關關相衛。

“當然了,我們打不過大軍,這是實情。”楊愛很坦然的承認了現實的情況。

大明真的鐵了心要敲掉他們的海龍屯,他們也不見的能扛得住。

楊愛這話一出,立刻引得了陣陣的驚呼之聲,說了這麼多,居然最後以無法抵抗爲結語?

“但是我們可以和他們周旋許久,大明軍隊無法久留,我們無法戰勝,但是不會戰敗,只要煙瘴起,大軍北人居多,他們必然班師。”

“到時我們就和大軍講斷。”

楊愛的目的自然是以抵抗爭取更好的投降條件。

“楊宣慰有理。”衆人這才明白了楊愛的意圖,衆人全都鬆了口氣。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

思州播州的田家、楊家,兩廣的岑家、黃家,都是大明朝的知名土司。

但在實際上,田、岑、黃三姓,亦非楊氏之比也。

楊氏在雲貴、兩廣是獨一檔的土司。

但是楊氏的崇高地位,很大一部分來源於朝廷對他們楊氏的任命,很少一部分來自於他們在播州的經營。

土司也不是鐵板一塊,甚至是有世仇,比如楊氏和水東宋氏、水西安氏之間的撕扯,能夠追溯到了唐朝時去了。

甚至現在水東宋氏,還握着他們楊氏若干先祖屍骨未曾歸還。

而水東安氏若非大軍至,他們也是決計不會前來這海龍屯。

楊愛今天說死扛到底,明天這些水西、水東、思州的土司,就敢投效朝廷,跟着朝廷搖身一變,變成平叛急先鋒。

哪怕是在楊氏內部,也不是鐵板一塊!

正統年間,楊愛私自鑄造火銃、火炮,被他的弟弟楊文援給舉報給了朝廷。

王驥興師問罪,楊愛花費了白銀數萬兩,馬匹數千,將所有的火器上繳,這件事纔算捱過去。

但是播州宣慰司宣慰同知的官職,也落到了楊文援的手中。

土司與土司之間相互攻伐極爲慘烈,內部傾軋也是兄弟鬩牆,父子刀兵相見。

大明在土司之間也是用盡了權衡之術,多次遷民嵌套,犬牙交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這種一盤散沙的局面,是楊愛必須要想辦法讓人都聽他的話,那就要找到共同方向。

“楊宣慰,守城咱們都知道了,你這龍巖山固若金湯,是不是可以讓我們入城來暫避大明兵鋒?”水東宋清猶豫的問道。

楊愛點頭說道:“可,但是健者強手駐紮下囤,也要參與守城之事。”

宋清鬆了口氣,笑着說道:“應有之義。”

宋家也有屯堡,但是若說這固若金湯,還是這海龍屯安全。

思家的土酋思萬安想了想說道:“那麼誰和大軍溝通呢?”

楊愛看着這幫人,什麼事都讓他們播州楊氏做了,要這幫人還有什麼用?

但是眼下的局勢,的確需要一個人拿主意,他振聲說道:“繡花樓有一麗人,名曰:冉思娘,我將送於大軍左都督太平伯楊俊手中。”

繡花樓,系囤南一道逸出的山脊,其頂平整,這裡三面懸崖,僅一面與大城相接,下臨腰帶巖,地勢險要。

這裡是播州楊氏的女子繡花談情之地,這裡的巧娘子,是整個雲貴求娶不得的女子。

也是楊家籠絡人心和地方巡按的重要手段。

“楊宣慰果然捨得。”衆多土酋齊聲驚呼。

繡花樓的冉思娘,是冉姓,早就聽說是天人下凡之姿,這也捨得?

楊愛也是無奈,大明已經到了靖遠府了,那是王驥靖遠伯的地盤,王驥已經在南京被摘了腦袋,這靖遠府直接被大軍不戰而克。

他能怎麼辦?

他只是個土司土酋罷了!

王驥都兵敗了,大軍都打到大門口了,他也沒辦法。

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他只能舍了冉思娘,送給朝廷去看看情況。

一個土酋忽然開口問道:“那太平伯楊俊不是楊宣慰的本家嗎?”

楊俊掛的是討逆副將軍印,掌控四勇團營,自從四勇團營南下開始,就有人傳聞,楊俊和楊愛是本家,一家人,不說兩家話。

這種謠言用腚想一想,也知道不可靠,就是爲了削弱他們播州楊氏的威望罷了。

這就是土司。

在他們看來,大軍征討又能如何?最後還是要走的。

大不了就是投降耳,抵抗大軍,哪有內鬥重要?

播州楊氏的地位太高,還不如趁着大軍平叛,把播州楊氏拱下來。

楊愛頹然的嘆了口氣高聲說道:“一個姓罷了,沒關係。”

人心太散了,這隊伍太難帶了。

楊俊在靖遠府衙駐紮,這裡還有一塊當年王驥立下的靖遠碑。

楊俊只感覺的腦袋嗡嗡的一片響,王驥的這塊碑和當年太宗文皇帝的碑文,並列而立!

這王驥何嘗有一點點的恭敬之心?

楊俊怒極憤怒的喊道:“把這王驥立下的碑文給挖出來,砸碎,一個字也不要留下!”

楊俊的確和他爹楊洪的關係極差,但是他對他爹的戰功從來都是仰望的份兒。

楊洪跟着太宗文皇帝打了一輩子仗,南征北戰數十載。

一個文官封伯,還是依靠養寇自重封起來的伯爵,居然敢跟太宗文皇帝所立碑文並立!

他楊俊也是太平伯,和王驥一樣都是流爵,沒有世券。

楊俊和他爹關係不好,那是他爹喜歡楊傑那個讀書識字的嫡子,不喜歡他這個舞刀弄槍,整日想要軍功封侯的庶長子。

楊俊的怒氣很複雜,他說不清楚自己怒氣何來,但是他很憤怒,所以他就把王驥立下的碑文給砸的一乾二淨。

“楊都督,播州來使者。”一個裨將神秘兮兮的說道:“是個巧娘們!”

楊俊看着軍士把王驥立下的碑刨了出來之後,砸的稀巴爛,才鬆了口氣,來到了府衙大堂之內。

兵部左侍郎吳寧,內官李永昌也都到了。

的確是個巧娘子,這未摘下帷帽,就是一股靈秀的氣質。

“誒,別摘帷帽。”楊俊看着冉思孃的動作,趕忙說道。

這摘了帷帽,就沒法處理了!

冉思娘停下了摘下帷帽的手,嘆息的說道:“我家族長說,將奴家送於大將軍了。”

楊俊搖手說道:“相比較之下,我更關心你家族長到底是什麼意思?是準備跟大軍硬碰硬,還是準備投降啊?”

冉思娘趕忙說道:“我家族長不知道大軍何意,纔派思娘前來詢問。”

“將軍容稟。”

“王驥逆賊,悍然起兵謀反謀叛,我播州只有兩萬土兵,實在是無法阻撓,只能無奈附逆,還請大將軍向陛下稟明,我播州土司並無謀反之意。”

楊俊瞭然點頭說道:“好了,這位娘子還請暫且下去休息。”

楊俊知道了土司齊聚海龍屯的想法了,他們主要還是想要歷史固有地位。

這種想法是不符合聖意的,打還是打的。

大軍的牙旗不插在海龍屯上,這幫人是不知道改悔的。

沒有人會在大軍還未到時,就先投降。

當然楊俊不知道巴黎可以在德軍未到巴黎之前投降,在巴黎投降之前攻佔巴黎,是一個歷史性難題。

楊俊拿出了堪輿圖說道:“龍巖山的防線,整體分爲了三部分。”

“一線由婁山關、三渡關、上渡關、老君關、烏江關、河渡關、黃灘關、崖門關、落濛關等組成,這些眺望警戒陣地,迫使我們不得不在山下,提前展開攻擊陣形。”

“二線由養馬城、養雞城、海雲囤、龍爪囤等組成中間攔敵鎖,迫使我軍不得不再次變陣展開陣形。”

“同時,由東面的養馬城、養雞池、養鵝池等組成後勤補給線,屯駐大量糧食、軍馬等物資,滿足長時間兵力消耗需要。”

“三線則是由鐵柱關、銅柱關、飛虎關、飛龍關、朝天關、太平關以及萬安關、城牆等,構成的龍巖山核心陣地,是敵人主力所在,也是最後一道屏障。”

“四勇團營在休息半月之後,將會兵分七路,在五日內,攻破第一道,在十日內攻破第二道,雲集在龍巖山之下。”

楊俊手裡的堪輿圖十分的詳細,如何攻伐海龍屯,楊俊有自己的想法。

楊俊繼續說道:“圍困海龍屯之後,圍而不攻,圍三缺一,讓龍巖山之地,可以內外溝通,我們在各地設伏,打掉對方的敵援!”

“不知諸位以爲如何?”

兵部侍郎吳寧搖頭說道:“將軍家學淵源,屢有戰功,我沒有意見。”

李永昌更是搖頭,跟軍將討論怎麼打仗,那不是班門弄斧嗎?

楊俊看了許久,笑着說道:“那就暫時定下這個戰略規劃,因機而動。”

楊俊要圍點打援,要知道土人的土酋,都在海龍屯了,還有比這更好的圍點打援的機會嗎?

只要將龍巖山的海龍屯團團圍住,那些忠於土酋的土人就會從四面八方不斷趕來。

只要佔據有利地形,將援助敵人盡數消滅,可以利用海龍屯決戰,對日後戰局大有益處。

楊俊坐直了身子說道:“那麼現在就剩下一個問題了,那個冉思娘怎麼解決?”

楊俊是不能留冉思娘在軍中的,不是刺探情報之類的問題,而是因爲因爲軍紀不容。

李永昌想了想說道:“不如送於陛下?”

“好主意!”楊俊左手握拳打在右掌之上,滿是笑意的說道:“留在軍中是個禍害,對女人動手又非大丈夫所爲,送於陛下最合適。”

吳寧眉頭緊皺的說道:“陛下能要嗎?”

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推薦幾本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
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800章 冤枉你的人,比你更知道你被冤枉第六百零二章 無毒不丈夫第935章 失道失道,即失此道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五百二十九章 羅馬皇帝失去了忠誠於羅馬的子民第五百二十三章 勢與羅馬同生同死第三百零四章 寰宇通志,隨時增補第二百八十五章 生老病死不饒人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675章 在一聲聲號子聲中,寶船下水第882章 抄家一二事兒第五百九十一章 小姐身子丫鬟命第四十五章 夜哭天明,能把瓦剌人哭死嗎!三江感謝+上架感言+加更規則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四章 退敵良策第一百八十四章 抓捕喜寧的超級長跑第968章 俱往矣,還看今朝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三百三十八章 推賢讓能,庶官乃和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988章 生命的“薯光”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846章 一句話,抵得過千軍萬馬第867章 斷子絕孫的毒計第二百三十五章 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二百四十四章 禮教吃人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一百六十二章 七尺終當以死報君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709章 松江府匠城有路燈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812章 反其道而行之第794章 成爲一個對大明有用的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二百八十三章 總是和姦細有不解之緣的袁彬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第891章 碩鼠碩鼠,無食我黍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一十七章 面刺寡人之過者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三百七十三章 大明皇帝也不行!第五百七十八章 他!不!配!第八十一章 要想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十六章 還是殿下說得有道理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826章 跟朕玩權謀?第四百六十二章 富得流油,遍地黑金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三百六十三章 徹底摧毀敵人的抵抗意志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897章 喪心病狂的大明皇帝第二百二十九章 生命的奇蹟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四百九十一章 登聞鼓響了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二百章 高端洗地法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四百三十八章 生存和發展是一種奢侈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五百七十一章 紅顏薄命,公子無情第五百三十章 勞動使人自由,工作賦予人權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946章 六十六車的儒教經典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五百六十三章 朕,包藏禍心第三十一章 兵權旁落之始第五百九十七章 宰相出現的必然性推薦幾本書第五百七十二章 武,夫文止戈爲武第五百四十三章 先義後利爲榮,甲冑有勞曰襄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一百三十五章 那太子呢?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