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詭辯二十四法》

降將可用,叛將不容,古今中外,大抵如此。

柳升作爲大明安遠侯,組建了大明第一支炮兵,爲大明戰死在交趾,死後加封爲了融國公。

柳溥作爲柳升的兒子,承襲了安遠侯爵位,深受皇恩,出任兩廣總兵官,節制黎越僭朝,在景泰三年,夥同孫忠、孫繼宗、王驥等人,因爲待遇問題悍然反叛,最終戰敗出逃黎越僭朝。

大明沒有對不起柳溥,即便是作爲新繼位的大明皇帝朱祁鈺,登基之後也沒有苛責柳溥,雖然沒有在正統十四年、景泰元年同意柳溥出任京師副總兵官一職位,但那也是處於政治思考。

是柳溥對不起大明,他的反叛,完全是不顧公利,只爲一己之私。

于謙俯首說道:“管子云:夫舍公法而行私惠,則是利奸邪而長暴亂也;”

“行私惠而賞無功,則是使民偷幸而望於上也;”

“行私惠而赦有罪,則是使民輕上而易爲非也;”

“夫舍公法用私惠,明主不爲也。”

“故《明法》曰:不爲惠於法之內。”

這是管子《明法》篇中,關於公法和私惠關係的辯論,在管子看來,捨去公法,而用私惠,不是明主的作爲。

于謙對柳溥的處置意見,就是叛將不容。

朱祁鈺和于謙在對待柳溥的問題上,產生了分歧,還是關於安南定位問題的分歧。

在朱祁鈺看來,安南是外,柳溥問題,可以內部問題內部解決,外部矛盾外部解決。

在於謙看來,安南是大明的四方之地,柳溥問題,應該按照慣例來解決,那就是叛將族誅。

這種分歧,在朱祁鈺登基之後,其實很多,不過每次都能得到妥善的解決,多數是于謙妥協,偶爾是朱祁鈺妥協,兩個人的分歧,不屬於根本分歧,不涉及到路線和屁股問題。

朱祁鈺經過了慎重的思考之後說道:“安南在黎利之後,重建安南國,甚至在安南國內僭越稱帝。”

“朕以爲若是柳溥在大明郡縣安南之中,有奇功,可封其爲海外侯,特宥其家人,終身不得回明。”

“若是他執迷不悟,不知悔改,那就族誅了吧。”

黎利重建安南國,嚴重打擊了大明朝在東南亞的威望,致使向大明朝貢的船隻數量驟降的同時,也讓大明在萬里海塘的勢力大幅度收縮,嚴重影響了大明海貿,這對大明而言是公利。

柳溥如果能夠在郡縣安南之中,立下功勞,那也算是完成了他爹柳升當年的宿願,朱祁鈺可以受點委屈,封他爲海外侯,寬宥他的家人。

于謙猶豫了下,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朱祁鈺沒有改變自己當初的決定,仍然以大明利益優先爲原則,若有利於大明利益則做,若有害於都賣給你利益則不做,于謙不再勸諫,以陛下的意志爲準。

君臣的分歧,其實主要就在於安南十五府之地,到底是四方之地,還是六合八荒,到底是內,還是外。

如何判定安南是內事還是外事?

其實很簡單,若大明軍進入安南,安南國百姓竭誠歡迎,簞食壺漿,以迎王師,那就是內事。

若是大明軍進入安南,安南百姓不僅沒有簞食壺漿,甚至襲擾大明軍,那就是外事。

一切等到進軍之時,便可見分曉了。

“於少保,安南潮溼,此次征戰,少保的身體,能撐得住嗎?”朱祁鈺頗爲關切的問道。

安南潮溼,對於謙的病情不利。

于謙趕忙說道:“謝陛下垂憐,這十年來,痰疾從未復發,還請陛下寬心,臣一定不會耽誤大明郡縣安南之事。”

朱祁鈺點頭說道:“那一切有勞於少保了。”

“興安,取一把永樂劍來。”

朱祁鈺將通體金黃的永樂劍交給了于謙說道:“可斬不法。”

尚方寶劍,王命旗牌,這都是器,器與名,不可假人,不可輕授。

崇禎皇帝輕信了袁崇煥五年平遼的大餅,賜給了袁崇煥王命旗牌和尚方寶劍,結果袁崇煥拿着王命旗牌,就擅殺毛文龍,致使大明失去了側翼牽制建奴之能,最終導致了崇禎二年末,皇太極率衆從喜峰口入,圍困京師,飽掠而歸。

袁崇煥五年平遼,第二年就把建奴平遼平到了崇禎皇帝的家門口。

袁崇煥要殺毛文龍,可不僅僅是因爲私怨,這涉及到了關寧軍的地位問題。

在萬曆、天啓、崇禎初年,兵部尚書袁可立,設立了海陸相犄角的大戰略,一方面依靠陸軍平叛遼東建奴造反,一方面,建立以皮島爲中心側翼,牽制建奴的行動,也防止建奴乘船南下,劫掠大明山東等地。

海陸相犄角的戰略下,遼東局勢趨於平穩,可是關寧軍自然不樂意了,他們的地位和權重都分給了側翼,還怎麼保證自己的待遇,每年六百六十萬兩的徵遼餉,還怎麼獨佔?

于謙結過了永樂劍,俯首說道:“臣定不辱君命!”

朱祁鈺反而說道:“安南之事,即便是進展不順,也要勿焦勿躁,力保大軍進退有餘,咱們還有第二方案,日拱一卒。”

“打不死他,就磨死他!”

于謙認真領會聖意之後,俯首說道:“臣領旨。”

在景泰年間打仗,真的會輕鬆許多,這主要得益於大明皇帝的料敵從寬,陛下從不輕視任何一個弱小的對手,即便是打安南,大明皇帝也要親自到廣州府來,防止軍將互相掣肘。

而且陛下的預案很多,即便是這套不行,就執行另外一套預案。

次日的清晨,陳懋、于謙、張懋、朱儀、蔣琬、沐璘等一衆文臣武將,向着鎮南關的方向開拔。

朱祁鈺站在廣州府的城門上,目送了大軍開拔,一如當初他站在西直門的五鳳樓上,看着石亨、于謙等人帶着京營前往集寧等地,收復河套一樣。

在景泰年間,大明朝臣們理所當然的認爲安南是大明的四方之地。

大軍揹着行囊,推着楯車,一眼看不到頭,向着遠方而去。

朱祁鈺在大軍開拔之後,收到了幾十封的奏疏,這些奏疏並不是反對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而是彈劾胡濙。

彈劾胡濙的罪名包括卻不僅限於、性善承迎、曉陰陽多妖術、安官貪祿、營於私家、主所言皆曰善、主所爲皆曰可、中實頗險、巧言令色、嫉賢妒能、智足以飾非、辯足以行說、專權擅勢、持招國事以爲輕重於私門、成黨以富其家、又復增加威勢、擅矯主命以自顯貴、顛倒黑白、是非無間等等。

“好傢伙,朕還不知道一個人,能有這麼多的罪名!胡尚書要是有這等本事,豈不等同於司馬懿嗎?胡尚書什麼時候讓朕去做富家翁啊。”朱祁鈺看着厚厚的一摞奏疏,爲之汗顏。

胡濙在這些筆桿子的筆下,完全成爲了一個具臣、諛臣、奸臣、讒臣、賊臣和亡國之臣。

朱祁鈺拍着桌上厚厚一摞奏疏,帶着怒氣說道:“這架勢,朕這次不罷免胡濙,他們立刻就會上書,罵朕是亡國之君了!”

“那就罵,朕就在這兒等着他們,讓他們罵,敞開了罵,有膽子就趁着朕不在京師造反啊!慫什麼慫?襄王不是至德親王嗎?”

興安一聽這個,趕忙說道:“陛下啊,不至於啊,襄王殿下素來有恭順之心。”

襄王殿下在京師監國,可謂是戰戰兢兢、兢兢業業,在防備有人給他黃袍加身的同時,把上下打理的井井有條,爲陛下南巡之事做好了一切支持工作。

大明皇帝能夠南巡如此順利,襄王殿下再拿一塊奇功牌,絕不過分。

“也對,皇叔有恭順之心,這話不能亂說,不能亂說。”朱祁鈺這是出爾反爾,收回了剛纔的話,反正只有興安聽到,興安不亂說,便沒人知道。

“胡尚書這次居然沒有上書陳情?”朱祁鈺翻看了所有的奏疏,唯獨沒看到胡濙自己的陳情書。

按理來說,有人彈劾,胡濙應該上一份奏疏陳情申辯,胡濙那性格、輩分、威望都放在那裡,沒道理罵不還口。

朱祁鈺登基十年,就一直在看到胡濙在罵別人,賀章都被胡濙罵的還不了嘴,狼狽出京巡視四川去了。

這是首次,胡濙沒罵回去。

罵不過嗎?

笑話,胡濙是老了,但是沒老年癡呆,罵個人還是輕輕鬆鬆的。

朱祁鈺手裡握着一本奏疏,面色古怪的說道:“看來,胡尚書和科道言官有默契,科道言官不反對滋生人丁,永不加賦,胡尚書默認彈劾下野歸田,不在朝中給他們添堵。”

大概就是潛規則,胡濙用自己的官位,換陛下這條政令穩定推動。

“天天說胡尚書無德,到底誰無德!”朱祁鈺用力的一甩手中的奏疏,帶着幾分怒氣的說道。

“陛下息怒。”興安打了個哆嗦,趕忙俯首說道:“胡尚書年事已高,今年已經八十有三了,這禮部事也很久沒打理,多數都是劉吉處置。”

“胡尚書也是爲了讓陛下的仁政順利的推行下去。”

“哼!”朱祁鈺用力的拍着桌子大聲說道:“一派胡言!”

“平日裡一個個拿着仁恕之道來勸朕,這永不加賦,是不是仁政?!”

“既然是仁政,這幫蟲豸,爲何還要要用胡尚書的官位去換?”

“滿嘴的仁義道德,滿肚子的男盜女娼,蠅營狗苟!”

“就該把這幫人都送到遼東廠下幾天窯,挖幾天煤,出出汗,就想通了。”

朱祁鈺很少生這麼大的氣,尤其是這幾年,他的性子越來越平和,但是這次,朱祁鈺真的動怒了。

“從來如此便對嗎?”朱祁鈺兩手一攤,而後負手而行,在御書房裡走來走去,他走的很快說道:“取筆墨紙硯來。”

“胡尚書忍了他們,朕忍不得!胡尚書不肯罵,朕來罵!”

興安很快取來了筆墨紙硯,朱祁鈺着墨之後,開始寫敕書,他先打好了腹稿,而後鄭重寫下了幾個大字《詭辯二十四法》。

十年以來,朱祁鈺爲大明的文臣們總結了他們二十四種詭辯技巧,或者說是二十四個謬誤,他們就是利用這二十四種謬誤去詭辯,以達成自己的目的。

朱祁鈺寫下了第一法:“錯歸因,是非不辯者蠢,是非不論者奸;本末倒置指鹿爲馬,混淆因果顛倒黑白。”

“訴諸情,不辨事實者蠢,不論事實者奸;三綱五常四德五倫,綱常事大名教萬古。”

……

朱祁鈺洋洋灑灑的寫了近千字,將詭辯二十四法,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錯歸因、訴諸情、枉事實、全否定、恣歪曲、惡誇大;

謗人身、皆如是、井觀天、強片面、漸誘導、誤舉證;

歧語義、強附會、困從衆、邪權威、管窺豹、馬後炮;

重人事、論二元、循例證、昧崇古、偏概全、完中立。

這詭辯二十四法,是朱祁鈺這十年對朝臣們上奏疏彈劾時候的總結。

將現象歸納到錯誤的原因之上;用情感去綁架混淆公私;枉顧事實眼盲心瞎說胡話;一些瑕疵進而全面否定;

恣意歪曲他人含義;惡意誇大後果來佐證自己觀點;說不過就人身攻擊潑婦罵街;大家都這樣我怎麼不行;

坐井觀天只相信自己;以偏概全強調片面,用特例來爲自己錯誤開脫;錯誤的基點出發一點點誘導他人;以錯誤的例子來佐證錯誤的觀點…

朱祁鈺洋洋灑灑的寫了一千字,罵的痛痛快快,纔算是稍微紓解了心中鬱氣,又檢查了一遍說道:“把這《詭辯二十四法》送回京師,讓翰林院、國子監的學子們,整日誦讀,朕回去了,要抽查,誰不會背,就罰抄二十遍。”

“科道言官每個人把《詭辯二十四法》每日抄寫一遍送到禮部去,都是進士,不是最擅長臺閣體嗎?就用臺閣體,給朕寫的週週正正,禮部專門安排兩個司務監察,一個錯別字,就罰抄十遍,朕什麼時候回去,什麼時候停下。”

“若是日後,朕再看到用這詭辯二十四法來糊弄朕,朕就把他們送到石景廠去幹兩年活兒,冷靜冷靜!”

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
第二百八十章 爲大明盡忠第一百一十七章 太陽再次升起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三百七十章 公侯優遊享富貴 勢賈食租死安逸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五百四十五章 因私廢公,非朕之所欲也第六百一十四章 全靠同行襯托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六百二十四章  時來頑鐵生輝,運去黃金失色第四十六章 與敵接戰,天經地義第二百九十九章 來人,取三尺白綾!第二百零一章 朕又成亡國之君了?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二百六十二章 勝利必將屬於我們!第一百一十一章 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698章 靠騙,可以把人騙到當牛做馬!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五十二章 英烈冊與英烈祠第916章 大軍凱旋,進國公授奇功牌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五百三十五章 你在此溫酒,待我去去就回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十七章 騎白馬的朱祁鈺和于謙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二百六十五章 放榜,授頭功牌第八十四章 朱叫門迤北娶親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三百八十六章 陛下不愧是陛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加薪是爲了理直氣壯的抓貪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六百二十三章 百舸爭流千帆盡,波濤在後岸在前第一百四十八章 三十年不決口?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714章 大皇帝駐蹕九江府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650章 論跡不論心,論心無完人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802章 信我者信,非我者非第799章 《論世界帝國》第654章 正天下之不正,合天下之不一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739章 我只要足夠爛,你就不能王化我!第五十六章 大明皇帝,得支棱起來!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五百三十九章 英雄難過美人關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五百零一章 是他先動的手!第八十八章 跳着腳的作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910章 作爲進士的自我修養第719章 拋開立場不談,講個小故事第807章 馳道所及之地,皆爲大明疆土!第724章 用愛消滅仇恨第三百八十五章 半數臣工朝天闕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三百一十章 戰前有動員、戰後要總結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五百五十二章 大明今日好,明日好,日日好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二百三十四章 專業第818章 沒心沒肺的怪物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二百一十章 授勳放賞!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四百零七章 陛下不唱紅臉,也不唱白臉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二百零九章 兵貴神速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時之序 凜冬將至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四十八章 歡樂的空氣第834章 雖然沒有軍事天賦,但仍是優秀統帥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五百零九章 狼子野心,昭然若揭第921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727章 膽小者遊戲和勇敢者遊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