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

“免禮免禮。”

朱祁鈺笑着問道:“於尚書這是不放心嗎?”

“那倒不是,只是陛下,臣剛準備躺下,纔想起來還未巡查火藥營房,火藥貯藏稍有不慎就釀成大禍,百萬斤火藥貯藏,臣就過來看看。”

“正好明天開爐,就過來看看,碰到了陛下。”于謙笑呵呵的說道,隨即立刻想到了什麼,低聲說道:“陛下,其實臣有句話要說。”

“哦?怎麼了?”朱祁鈺一愣,看着于謙的鄭重的表情,疑惑的問道。

于謙欲言又止,只好低聲說道:“其實陛下,王恭廠的老師傅們說,陛下這法子有效倒是有效,不過,明天可能還是煉不出鋼來,能得到的也是白口鐵,而不是鋼料。”

白口鐵?

于謙示意站在旁邊的匠戶拿過來一塊鐵說道:“就是這種,燒灼的煤料,多是來自西山,即便是水洗精選,還是不夠熱。”

“工匠們提到了一個法子,前段時間堅壁清野,城中木料堆積如山,如果可以用木料燒製木炭,再用木炭爲底料,倒是可以更熱一些。”

“這塊白口鐵,就是工匠們用木料燒製的木炭作爲底料進行熔鍊得到的白口鐵。”

于謙將手中的白口鐵遞給了朱祁鈺,朱祁鈺拿過來看了半天,斷口呈銀白色,但依舊是生鐵,而不是熟鐵。

生熟鐵其實就是鐵和鋼的另外一種稱呼。

于謙嘆氣的說道:“但是城中多燒薪柴,哪有那麼多的木炭可供王恭廠使用,這種法子快是快些,但是更貴。”

王恭廠的工匠們並不是沒有開拓精神,他們在連溫度計量都沒有的時代,就已經開始探索用木炭來進行鍊鋼。

再配上朱祁鈺的風箱,纔有直接煉出鋼的可能。

“那明天就用木炭先燒一爐。”朱祁鈺對於謙的說法表示了肯定,他讓興安給他裝了一袋水洗煤,準備回去研究研究。

于謙在景泰爐前長揖作別。

朱祁鈺打量着于謙的背影。

于謙和諸葛亮類似,受命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諸葛亮受命於劉備兵敗夷陵,客死白帝城的時候,那時候的蜀漢,風雨飄搖。

此時的于謙,則是受命於六師新喪,大明皇帝被俘的窘境之中,大明也是多災多難,東南起義、西南叛亂,瓦剌勢大。

于謙卻也在夜幕中打量着朱祁鈺的背影,這個時間點了,還過來看看,真是大明有幸,時逢明君也。

次日的午後,朱祁鈺非常懊惱的看着一個個鐵塊,這裡面依舊全都是白口鐵,他們距離鋼差一些,但是它們依舊是生鐵,不適用於用於軍器。

大明的皇帝別出心裁的相處了熱鼓風的創意來,讓爐溫進一步升高,當鐵水從前包裡迸濺而出,那種如同太陽一般炙熱的明黃色,讓人情不自禁的歡呼。

當所有人都以爲大明終於有一種方法可以直接鍊鋼,工匠們熱情似火,不顧及炙熱的鐵水,開完爐,澆鑄鐵錠之後,他們才失望的發現。

爐溫是夠了,但似乎不完全夠。

所有的鐵錠無一例外,都是白口鐵,當然它無限接近於鋼,但它不是鋼。

他們圍在鐵錠的周圍,一臉茫然的看着朱祁鈺,朱祁鈺手裡是一塊帶着餘溫的鐵錠。

白口鐵,朱祁鈺也不顧上熱,蹲在地上,檢查着所有的鐵錠,全是白口鐵。

這些白口鐵比王恭廠所有的白口鐵都要好,雜質極少。

但是由鐵變成鋼的依舊需要極其繁瑣的步驟,千錘百煉,或者再融炒鋼,這兩種方法無疑是增加了極大的成本和時間。

問題出在哪裡?

朱祁鈺站起身來,環視了一週迷茫的工匠們。

這十多天的時間,朱祁鈺一直在研究鍊鋼這件事,而且提出了不少切實可行的意見,這次的鍊鋼,他也抱有了極大的期待,以老子信息大爆炸時代的信息量,鍊鋼還不是輕而易舉之事?

但是現實告訴他,依舊沒有煉出鋼來。

于謙試探的勸慰道:“陛下,這白口鐵極其耐磨,可用於犁鏵的農具上。”

“我們現在能造什麼?能造桌子、椅子、凳子,能造茶壺茶碗,能造簡單農具種糧食,我們還能幹什麼?”朱祁鈺深吸了口氣,反問了一句。

這是大明現狀。

于謙是好意,朱祁鈺沒那麼好歹不分的,他在跟自己置氣罷了。

白口鐵極其耐磨用在農具上,的確是一把好手,但是不是他想要的鋼。

對於國家而言,鋼鐵就是它的脊樑。

“炒鋼法的爐子開着嗎?朕要去看看!”朱祁鈺不肯將就,他一甩袖子,走進了王恭廠的民舍裡,摘下了自己的翼善冠,解開玉束帶,脫下了五龍金織袍,換上了一件王恭廠裡工匠們穿的粗麻短衫,走出了房門。

“走去看看,朕今天要親自炒一次鋼!”朱祁鈺堅信實踐出真理。

既然自己失敗了,那就要從失敗中尋找原因,親自到炒鋼的工坊看看,親自動手做一下。

朱祁鈺帶着錦衣衛來到炒鋼工坊的時候,嚇了住坐工匠們一大跳,他們倒是知道這是皇帝,畢竟朱祁鈺這十多天的時間,天天往這裡跑。

但是這身粗麻短衫的裝扮,他們還是第一次看到。

“參見陛下,陛下萬福金安!”幾個工匠帶頭要跪,朱祁鈺阻止了他們,說道:“繼續炒鋼,朕要觀摩。”

爐子和朱祁鈺用的爐子沒什麼大的區別,鐵水流出五尺外的一個耐火磚砌成的方塘之內,一羣工匠,將袋子裡的泥巴扔進了鐵水中,抄起了旁邊的木棍開始攪拌。

“這是什麼?”朱祁鈺拿起了一把泥巴,滿是疑惑的問道。

“污潮泥,就是鐵料粉和石英石敲成粉末。”一個工匠磕磕巴巴的回答了一句。

朱祁鈺拿起了一根柳木棍,站在方塘磚沿之上,開始學着工匠攪拌。

鐵水很熱,站在方塘之上沒一會兒,朱祁鈺滿頭是汗,他手中的柳木棍沒一會兒就燒沒了,他又拿起了一根,繼續攪拌。

熱,朱祁鈺很快就明白了汗流浹背這個成語,是多麼炙熱的詞語。

他只覺得被鐵水炙烤的一陣陣的眩暈,甚至腦闊都有點疼。

他甚至聞到了燒羽毛的味道,朱祁鈺知道,那是蛋白質氧化的味兒。

他看着明黃色的鐵水,在柳木棍下如同膠狀物一樣不停的攪動,忽然知道自己問題出在了哪裡。

這些鐵水被攪拌,爲什麼不會冷卻,反而變熱呢?這就是問題的關鍵啊。

他放下了木棍,走下了方塘磚沿。

大明的朝臣是沒有權力阻止皇帝胡鬧的。

比如朱瞻基喜歡玩蛐蛐,朱厚照喜歡豹房猛獸燒自己的寢宮、嘉靖皇帝朱厚熜喜歡修仙、朱由校喜歡木匠,這類喜好,朝臣們上諫過。

但是大明皇帝大權在握,誰又能勸的了?

朱祁鈺走下了方塘磚沿之後,于謙才重重的鬆了口氣,太危險了!

每年都會有工匠因爲腳滑落入鐵水之中,屍骨無存。

陛下怎麼能這般胡來呢!

“朕明白了,朕明白了!”朱祁鈺極爲英氣俊俏的臉龐,被薰得黑乎乎的,但是他絲毫不在意。

他想明白了應該怎麼辦,他找到了問題出在了哪裡!

“朕現在就給你畫圖紙,今天就把這個前包改出來,明天,我們再試一次!”朱祁鈺十分興奮的邊走邊說。

于謙雖然不知道皇帝想明白了什麼,但他還是俯首說道:“陛下,昨夜就熬到了子時,今天就不用陪臣一起熬着了。”

“沒事,還年輕。”朱祁鈺滿不在乎的說道,他連衣服都沒換,就在王恭廠畫了圖紙,當場改裝。

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八章 有內鬼!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
第852章 你皇帝就一點點錯沒有嗎?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二百一十五章 陛下有太祖遺風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775章 令人作嘔的罪證,觸目驚心的塘報!第七十六章 你甚至不肯叫我一聲…勳宗!第972章 弗里敦總督在里斯本第六百零四章 在大明,唯有死亡和稅收不可避免第七十三章 京師保衛戰,大獲全勝第四百零九章 如何系統性的欺負皇帝第五百九十二章 腰纏萬貫進此地,身無分文雁拔毛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五百八十七章 異姓王第767章 強龍硬壓地頭蛇第三百八十章 養豬,到底是集中養殖還是散養?第784章 大皇帝訓子第五百六十一章 有牌子,就是了不起!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一百八十七章 喜寧伏誅第四百八十二章 內外織染雜造局第723章 大明水師需磨礪,可從交趾起第二百六十八章 如有抵抗,格殺勿論第947章 諮政第二院第961章 給古老的土地,帶來一點小小的大明第十八章 我們的身後,便是京師第六百三十八章 大明的基石不能有任何鬆動第一百八十二章 稽王伏誅 天公地道!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74章 天生的航海家抵達古巴島第二百七十六章 集寧城的泰安門第三十三章 國體之根本第一百二十六章 誇,誇上天去!(均訂加更)第二百九十五章 表現得好,也得配合得好第780章 升龍城不戰而降第983章 岐聖門庭,醫者仁心第五十四章 可借瓦剌大勢施爲第四百七十三章 漢室江山,代有忠良第四百七十二章 大明的地理大發現,自漂流鴨始第三百二十三章 泰安宮受襲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三百六十五章 看他宴賓客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979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六百零五章 海洋會議——論海權第937章 我就是故意的,不是不小心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一百六十五章 下坡的時候,踩一腳油門第749章 只要價格合適,絞死自己的絞繩也可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五百七十三章 日月永照!殺!第762章 君負鴻鵠志,蹉跎書劍年第三百五十七章 無聲的抵抗(恭賀“Cz丶”成爲本書盟主!!)第二百八十八章 恩澤後世的財富第五百一十六章 斷章取義也,小道耳第四百五十九章 三界靖魔大帝第933章 海上唯一的規矩:誰的拳頭大,誰就第六百一十二章 羅馬後繼有人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663章 苦一苦大明百姓?第三百零七章 也先大悅!第857章 緣,妙不可言第二百四十二章 臣請陛下殺人第二百八十九章 鈔關商稅不能免第四百零五章 禁暗殺、美人計、金錢收買第731章 如何治好朕的精神內耗第九十二章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681章 徐麒耀教子篇七條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833章 每天一個朝堂小妙招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四十章 景泰爐第五百二十八章 水廣則魚大,君明則臣忠第三百三十一章 魚不可脫於淵第813章 賞罰利害,五刑之闢教之末也第980章 批判的武器,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第八章 有內鬼!第661章 《論權臣的自我修養》第一百八十五章 違背祖宗的決定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四百八十五章 椰子殼丹書、慶功宴喋血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923章 大明水師在剿匪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四百八十九章 得讓大明動起來!第893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928章 以言降罪的無道昏君第二百二十四章 都察院年終彈劾第六百一十五章 亡國五病 臃腫痿痹第五百六十五章 立皇嫡子爲太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