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章 西域苦,苦在沒有大明

西域苦嗎?

西域很苦。

在大明的概念裡,西域本就是典型的不毛之地。

西域有着天下最廣闊的沙漠,而綠洲和綠地,卻少得可憐。

西域天象多變,白天熱得要命,晚上凍得要死,百姓們爲了棲息之地,殺的你死我活。

天時、地利、人和,一無所有。

亂,是西域自古以來,因爲地理環境導致的困局。

在大漢沒有趕到西域的時候,西域號稱有十六國,彼此殺伐不休,到了大唐離開西域之後,西域再無一日安寧。

軍事上,馬匪橫行無忌,封建主無力剿匪與流寇同流合污、狼狽爲奸,比比皆是。

政治上,軍閥僭主層出不窮,因爲一地七國,撮爾小國,只能仰人鼻息,今日投靠大明,明日投靠瓦剌,後日投靠帖木兒汗國,首鼠兩端,搖擺不定。

經濟上,因爲軍事和政治上的不利導致經濟萎靡不振,僅有的商路,還要面臨層層朘剝,百姓稍有三分收穫,就要被封建主、軍頭、馬匪流寇、地主朘剝十分。

文化上,各種文化反覆碰撞,佛伊宗教之爭,刀刀見血,人還有一口氣,便聖戰不止,用一句人心不古,禮樂崩壞去形容也不爲過,這讓本就困苦的西域百姓,更加雪上加霜。

寧爲盛世犬,不爲亂世人的道理,于謙深切的知道,所以,也密力火者說西域苦,于謙也知道。

于謙頗爲平靜的試探性的說道:“西域之苦,苦在哪裡?”

也密力火者有些迷惑,他呆呆的重複了一遍,說道:“苦在哪裡?”

“於少保,前些日子,我吐魯番汗國兼併了柳城國和火州國,一來是我吐魯番汗國勵精圖治,精兵萬衆兵強馬壯;二來是柳城國和火州國無力自保,與我吐魯番汗國抱團取暖罷了。”

“哈密國出了一個癿加思蘭,他是畏兀人,哈密國無主,癿加思蘭手段殘忍,燒殺搶掠無惡不作。”

于謙稍微理解了一下也密力火者話,這個癿加思蘭是軍閥僭主。

在柯潛的奏疏中,于謙不止一次看到過癿加思蘭這個名字,正如也密力火者所言,這廝的確猖狂。

“我知道這個癿加思蘭。”于謙笑着說道。

也密力火者有些奇怪的說道:“於少保知道此人?”

萬里之遙外的一個小小的軍頭,貴爲大明少保的于謙,居然知道此人?

也密力火者不得不感慨,大明就是大明。

于謙知道此人,是因爲癿加思蘭曾在景泰七年九月,組織了大約兩萬人,襲擾瓜州,正好撞到了大明遊擊將軍董進德的手裡。

董進德手中只有區區不到七百人,面對來勢洶洶兩萬之中的癿加思蘭,董進德臨危不懼,靈活指揮,多方調度,

迎難而上,最終以死傷二十四人爲代價,殺敵兩百餘人,擊退了癿加思蘭。

這場範圍很小的瓜州之戰,結束的有些莫名其妙,癿加思蘭甚至沒有看到新瓜州城的城牆,就敗退了。

經過墩臺遠侯的多方打探,才清楚了戰鬥結束的原因。

癿加思蘭最得力的將領利虎在戰鬥中,十分英勇的帶頭衝鋒,結果被大明軍卒一箭給射死了,癿加思蘭不得不撤退。

于謙簡單的講了講這場範圍很小的瓜州之戰,即便是沒有利虎意外陣亡,大明也能守得住瓜州。

大明在西域奉行的政策是太祖高皇帝的尺進寸取,打下一尺,只取一寸,雖然重開西域進程緩慢,但是步步爲營,每一步,都走的很紮實。

即便是隻有七百人的遊擊將軍,也足以擊敗癿加思蘭了。

“大明軍威武!”也密力火者真心實意的讚歎着大明軍的神勇,兩萬人的襲擾,在也密力火者看來,是汗國興廢在此一舉的大事,在大明這裡,卻是如此簡簡單單。

也密力火者面色痛苦的說道:“尊敬的於少保,請允許我講一個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一個牧民趕到吐魯番的時候,只看到了一片沙漠,當地的老人告訴這個牧民:別費勁了,水流不到吐魯番,因爲走到一半的時候,在半路上,就被太陽和戈壁分光了。”

“這個趕到吐魯番的牧民不服氣的說:青草和清泉是一對天生的夫妻,只要找到青草,就能找到清泉。”

“聰明的牧人順着北高南低的地勢,每隔幾十步開鑿一眼豎井,再以豎井作爲出口,掏挖地下暗渠,使豎井、暗渠連通一體,形成長長的流水,一直流到吐魯番低處,露頭地面。”

“如此年復一年,一代復一代,最終鑿出了坎兒井,給火州、吐魯番帶去了春光美景和果實滿園。”

于謙耐心的聽完了也密力火者的故事,這種故事像極了愚公移山這類的寓言故事。

坎兒井,是西域一種特別典型的地下水利工程。

在西域日照強烈、戈壁沙灘蓄水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將雨水、雪水、河水引入地下,通過豎井、暗渠、明渠、錯現等等手段保證用水,將沙漠變成綠洲。

于謙笑着說道:“我知道坎兒井。”

“現在有一位名叫尼古勞茲的羅馬使者盤亙大明,這位使者精通西域諸國的語言,我朝禮部尚書胡濙和尼古勞茲曾經爭論過出現在西域的坎兒井,究竟來源於西域,還是來源於中原王朝。”

這場爭論,在於謙看來,沒有什麼必要。

如果大明佔領了西域,哪怕說坎兒井是英明神武的大明皇帝夢中得到真武大帝的天啓,也沒有人敢說一個不字。

畢竟真武大帝被明太宗文皇帝加封過後,已經成爲了盤古唯二子嗣,曾經化身伏羲的存在。

“那爭論的結果呢?”也密力火者有些好奇的問道。

于謙笑着說道:“這場爭論之中,尼古勞茲認爲波斯語中有karez這個字詞,但是胡尚書立刻拿出了史料,證明早在秦穆公時,就有記載穿井,而穿井在關中又被稱爲坎兒井。”

“《史記·大宛列傳》亦有記載,西域坎兒井,來自於秦人。”

跟大明比歷史厚度和源遠流長,是尼古勞茲本人的不自量力。

大明有的是史料,有的是實證,來證明坎兒井來自關中地區。

在於謙看來,這就是個話語權的問題,只要大明強橫,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

大明不夠強橫,說破天了,西域人不認可,羅馬不認可,大明也無可奈何。

大明足夠強橫,把火銃塞到這些人的嘴裡,他們就會點頭認同了。

胡濙作爲禮部尚書,在這件事上較真,也不過是證明西域自古以來屬於中原王朝罷了,一如胡濙考證萬王之王的稱號,被波斯王子送給了唐高宗李治。

這是一種法統的宣稱,是一種大義所在。

也密力火者面色極爲悲苦,帶着七分的無奈說道:“在西域,誰得到了坎兒井,誰就是西域王。”

“坎兒井被癿加思蘭給霸佔,我們無法奪回坎兒井的歸屬,每年要獻上一甕人膽來換取水源。”

“一甕人膽?”于謙眉頭緊皺看着也密力火者,這是他不知道的事兒。

大明對西域的情報,自永樂之後,就變的七零八碎,尤其是瓦剌做大做強,關西七衛倒戈瓦剌,大明對西域之事,一直是一知半解。

也密力火者的嘴角抽動一下,似乎是想到了什麼殘忍的畫面,面色有些蒼白的說道:“一甕千人膽,不敢取明人。”

一甕人膽,是一千人的膽,隨着大明在西域實力的逐漸恢復,即便是癿加思蘭也不敢取大明人的膽,所以纔有了一甕千人膽,不敢取明人的說法。

于謙眉頭緊鎖,西域的確是苦,苦不堪言。

癿加思蘭是不是好食人膽,于謙不知道,但是癿加思蘭用這種殘忍而暴戾的手段,來維持他的威懾力,是顯而易見的。

有的時候,不能怪中原王朝的文人墨客,在著書立傳的時候,將六合八荒之地的外番蠻夷寫成妖魔鬼怪,一文不值。

實在是他們有的時候辦的那些事兒,的確是不配當個人。

于謙無不感慨的說道:“西域苦不堪言,苦在天,苦在地,苦在人,苦在無序,苦在無道。”

“苦在沒有大明!”也密力火者接過了話茬,大聲的說道。

在也密力火者看來,這八年來,陝西行都司的變化是讓他嚮往的。

自從大明新帝登基,大明奪回河套之地後,整個陝西行都司的那種欣欣向榮和秩序,是也密力火者所期盼的。

這一點埃萊娜公主進入嘉峪關之後的第二印象,秩序就是如此。

某種程度上而言,也密力火者說法沒錯,而且很對,西域缺少一個強而有力的政權去統治,去梳理,去拯救。

大漢在西域屯田,大唐在西域設立淨塞軍與長征健兒的時候,是西域最好的時候。

于謙同意也密力火者說法,點頭說道:“西域的確需要大明,而大明也需要西域。”

大明爲何需要西域?

在柯潛的奏疏中說的一針見血。

【故重西域者所以保韃靼,保韃靼者所以衛京師。西北臂指相聯,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西域不固,則蒙部不安,非特陝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山亦將無晏眠之日。】(引左宗棠《遵旨統籌全局折》。)

西域的安危直接影響到了大明對韃靼的王化,而韃靼切實形成了對大明京師的威脅,而且西域不穩,則蒙古諸部不穩,這是一種地緣政治的考量。

而另一方面,是地形上,大明若是不取西域,陝西行都司、陝西、靖安、陝西邊防壓力極大,大明需要西域和大漠作爲緩衝帶,來保證京師穩定,保證大明的長治久安。

西域和漠南漠北之間的大漠,是天然的緩衝帶,在邊方的角度考慮,朝廷也可以節省無數的開支。

西域需要大明,大明也需要西域。

講武堂、聚賢閣內,陛下的堪輿圖之上,西域屬於四方之地,是大明自古以來的領土,而非六合八荒。

于謙正襟危坐,看着也密力火者說道:“你此番前來,你所求之事,自然有鴻臚寺卿與你談,達成盟約,引導面聖,若是背盟,你應當知道會承擔什麼後果。”

“我提醒你,陽光普照之地,沒有人能夠承受陛下的雷霆之怒。”

大皇帝對也密力火者的投靠始終有些懷疑,若是也密力火者真的做出了對大明不利之事,陛下的雷霆之怒,也密力火者就是逃到天方去,也會被陛下粉身碎骨。

這是大明的底蘊。

“恭送於少保。”也密力火者到大明一個多月,別的長進暫時看不到,但是接人待物上,禮節倒是學的有模有樣。

“留步。”

于謙去了聚賢閣,他剛見了也密力火者,在他看來,大明可以給也密力火者一個伯爵世爵,一如當初文皇帝冊封吳允誠恭順伯。

于謙趕到的時候,朱祁鈺正在看一份刑部和大理寺聯袂送來的奏疏,確切的說是死刑三複奏的一本奏疏。

一個名叫許鐸西城惡霸,在正統十二年被緹騎逮捕,因殺人等多項罪名被判了斬監候,斬監候是秋後問斬,本來應該在正統十三年斬首的許鐸,正統十三年的春天,“死”在了刑部大牢之中。

當然,許鐸並沒有死,而是李代桃僵從刑部大牢中出來了,改名換姓後繼續爲惡不做,一直到土木堡天變,此人逃亡南衙。

景泰五年,此人回到了京師,被人認了出來,舉報到了順天府尹,隨即被順天府抓捕歸案。

許鐸數罪併罰,處以斬立決,朱祁鈺硃批了奏疏,事實清楚,證據確鑿,正統十三年沒砍,現在砍也來得及。

“這個許鐸的確是西城惡霸,但他是喜寧的弟弟喜勝的人,所以才能夠保住命,所以纔敢如此膽大包天!”朱祁鈺將奏疏遞給了于謙,讓于謙看看。

喜寧,正統年間的太監,京師之戰中,喜寧殺紫荊關守將孫祥,引虜騎攻紫荊關,瓦剌大軍入關圍困京師。

稽戾王回京,喜寧策馬逃跑, 袁彬兩隻腳跑了八十一里,生生把喜寧的馬給跑死了,抓住了倉皇逃竄的喜寧。

喜寧最後的下場是解刳院。

正統十二年,喜寧的弟弟喜勝帶領家奴,侵佔了英國公張輔田宅,打死了張輔家人已經懷孕的妻子,稽戾王覺得英國公張輔倚老賣老仗着軍功事事說教,對張輔極爲不滿,稽戾王便偏袒了喜寧和喜寧的弟弟喜勝。

朱祁鈺等於謙耐心看完,才鄭重的說道:“這個名爲許鐸的西城惡霸,告訴朕一個道理。”

“想要肅清寰宇,反腐抓貪和掃黑除惡,要齊頭並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不剪除貪官污吏的羽翼,不可能抓到這些蛀蟲的把柄;不抓到蛀蟲,即便是掃除了黑惡,也會因爲保護傘的存在,而一無所獲。”

于謙俯首說道:“陛下英明。”

反腐抓貪的重要抓手之一,就是掃黑除惡,因爲這些黑惡,大多數都是朝廷命官和地方士紳勾結的畸形產物,從黑惡入手去清查,絕大多數都是收穫頗豐。

吏部左侍郎、反腐廳郎中王翱,作爲大明首屈一指的反腐人,在這一方面,魚獲頗豐。

于謙和皇帝陛下聊了許久的反腐抓貪掃黑除惡纔開口說道:“陛下應該給也密力火者取個名了。”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730章 無題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
第三百一十四章 天下焉有如此酷烈之法?第828章 陛下是個好人啊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732章 不能拼命啊,拼命還怎麼賺錢第914章 馳道入交趾第八十九章 你在教朕做事?第756章 懷死名之義,以沽名釣譽第761章 大明皇帝真的放下了仇恨嗎?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二百七十四章 肉食者鄙,未能遠謀第965章 萬方有罪,罪在朕躬第871章 先上一道開胃菜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859章 兩難自解,你看如何?第782章 多就是美,大就是好!第938章 如此二十九載,直到大廈崩塌第908章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第674章 亡國之君的亡國三策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四百八十八章 歷史給水泥的代號是石灰第861章 給朱見深另請封號第二十章 登基第五百七十七章 爭與讓第743章 再授奇功牌第960章 孤要上頭條!第四百七十六章 民風不善,教化不明第三百四十五章 徐州是南京的門戶,應派虎將把守第792章 夾帶越厚,問題越大第四百零八章 喜事喪辦第六百四十一章臣于謙,從不說謊!第647章 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日無常萬事休第五百四十二章 生老病死,時至則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臣于謙,大明養鴿人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四百零二章 貳臣賊子的一般下場第一百一十八章 子嗣很重要(均訂加更)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879章 國祚綿延,要靠搶第四百二十七章 關於開會的若干小技巧第五百九十四章 陛下乃至仁之君第四百五十五章 大思辨=文藝復興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五百五十五章 一分銀也不敢花啊!第五百章 到底是在救她們還是在害她們呢?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三百六十八章 拆分南直隸的必要性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747章 羅馬笑話,枯井之戰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885章 最好欺負的便是佃戶第十章 大明,要變天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葛朗臺看了想擁抱,嚴監生聽聞要落淚第981章 破門謬論第三百七十六章 亡國之策、亡國之臣、亡國之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有什麼話,跟陛下說吧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九十七章 天無二日,民無二主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三百一十八章 不會吧,不會吧!第730章 無題第六十一章 開炮!第三百一十七章 咱們去哪兒?應天府嗎?第854章 大丈夫,居於天地之間第906章 俗不可耐大皇帝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第五百一十九章 耳提面命 言傳身教第三百八十三章 暗流涌動的規矩第831章 對和林龍庭,掃穴犁庭第一百九十五章 大明銀幣供不應求第九章 皇權更替,腥風血雨第四百四十四章 這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第一百三十四章 削太上皇帝號(均訂加更)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829章 襄王欲奪大位效燕王事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三百零一章 陛下威武第873章 瓦剌人沒有武德第四百二十四章 這就是賢臣良相?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868章 當了這麼些年的狗,豈不是白當了?第680章 豺狼虎豹,吃盡血肉!第五百零五章 千古悠悠,有多少冤魂嗟嘆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四百二十章 過猶不及 舊事追罰第四百三十四章 但凡有一點用,也不至於一點用沒有!第一百一十五章 磔!第701章 夫人,你也不想你的夫君成爲流浪武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一百三十章 忠誠!第五百零四章 松江造船廠第728章 陛下,要不再等等?第四百二十九章 從今以後,就是異父異母的親兄弟了第五百五十八章 十三萬人的大麻煩第二十一章 內三關根本守不住第五百一十五章 失望與希望第866章 忘記爲何出發,便是忘本第二百四十七章 貪,萬惡之始第四百五十三章 拿來與大思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