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殺人簡單,善後呢?

如果給王覆在撒馬爾罕考成的話,王復這兩年的時間,絕對可以得到一個上上的評價,三年一期的大計,必然名列前茅。

在王復的手中,撒馬爾罕的一切欣欣向榮。

最多的烏茲別克人,得到了他們夢寐以求放牧的權力,而那些以行商而聞名的慄特人,再次活躍了起來,讓這座千年古城再次煥發了活力。

這次的瓦剌西進,和之前上帝之鞭遠征,完全的不同。

上帝之鞭的遠征,伴隨着無數的殺戮,和深入骨髓的仇恨,和那些西域諸多部族近乎於瘋狂的抵抗。

也先滿是感慨的說道:“我們西進的第一步走的很好,我很欣慰,看到了這樣的撒馬爾罕,現在的它,才配得上西域明珠的稱呼。”

“我根本無法想象得到,你用錢建造的那些水利和溝渠,會有這麼大的安撫作用。”

王覆在撒馬爾罕,鬧出了很大的動靜,這些動靜,有的也先能看得懂,有的也先就完全看不懂了。

比如王復當初要從蘭宮拿錢去修水利,這件事也先堅決反對,那都是他的錢!

怎麼可以把這些錢,花在這些被征服的人身上呢?

王覆沒有太多的解釋,在水利設施相繼落成之後,也先終於明白了王復這麼做的意義。

因爲安定的民生,可以帶來極度充裕的稅收,這些充裕的稅收,可以到大明換取撒馬爾罕沒有的物資。

也先的確爲了這些水利工程花費了很多的錢,但是他賺的更多,慢慢的也先就把財權之事,交給了王復。

“微不足道,不足一提。”王復搖頭說道。

也先面色古怪的說道:“我沒想到這個世界上,還有比搶劫來錢更快的事情,我搶的還不如你收稅收得多,太讓人意外了。”

瓦剌人到了西域可不是來過太平日子的。

他們向北四處劫掠金帳汗國的一些藩屬國,向南逼迫帖木兒王國交了一大筆的保護費,和奧斯曼人發生了很多的友好的交流,搶劫了不少的財物。

但年終算賬的時候,瓦剌人四處搶劫來的資財,還不如王復半年的稅賦,所以,也先纔會說,居然還有比搶劫來錢更快的買賣。

王復想了想,用也先能聽得懂的話說道:“如果把一個魚塘放幹了水,直接取魚吃,可以吃一頓,但是不可能吃十頓。”

“如果把一個魚塘經營好,餓了撈幾條,魚多了,抓幾條,就看不太出來了。”

可持續性的竭澤而漁,是王覆在撒馬爾罕的主要思想。

這一套自然是來自於英明無比的大明皇帝,卻是非常的好用。

也先立刻就聽明白了,道理是這個道理,可是能做到,那需要才能,也先完全沒有這方面的才能。

蘭宮之內,也先把玩着手中的扳指。

扳指是一種帶在大拇指幫助射箭的工具,在這個青玉色的扳指的正下方,有一個槽,用來扣住弓弦以便拉箭。

也先在思考要不要摘下手中的扳指,因爲在蘭宮的外殿,埋伏着三百刀斧手。

只要他摘下了扳指,這些刀斧手就會衝進來,將王復剁成肉泥。

現在王覆在撒馬爾罕的實力實在是太強了。

烏茲別克人對王復頂禮膜拜,王復安葬了他們的王子,給他們帶來了生機。

帖木兒人聽聞王復的仁慈,紛紛逃離帖木兒王國,投效現在的康國。

突厥人這才知道如果不相互仇殺,生活原來如此的美好,殺人並不是唯一的樂趣。

所有人都驚訝的發現,瓦剌人來了,這些過去只知道殺戮的蒙古人,居然搖身一變,開始散播愛與和平。

瓦剌人這次的西進,居然帶來了秩序!

這是讓人始料未及之事。

這一切欣欣向榮,唯一的問題是:現在的康國,只知道王復,而不知他也先,仿若王復纔是康國的王。

也先這個大石,變成了軍卒、殘暴的代名詞。

這是也先無論如何無法接受的。

他幾次想要摘下來玉扳指,可是他捨不得,殺王復簡單,摘掉扳指,就可以。

王復的心腹,康國保民官王悅,被也先派去了拔都和泰西之地。

烏茲別克的軍隊被調往了碎葉城,負責保護過往的商隊和把那些躲避賦稅的商隊,趕到鈔關納稅。

殺人很簡單,結束一個人的生命,也先這輩子做的次數太多了,根本不會猶豫。

殺掉之後呢?

殺掉王復之後,碎葉城的烏茲別克人立刻就會造反,在拔都的王悅,會帶着軍隊殺回撒馬爾罕,各族亂戰立起。

殺掉王復之後,這個穩固的後方,還能不能穩固?他西進前往拔都去做金帳汗國的可汗,還能不能做到?

殺掉王復之後,也先就必須要舉起自己手中的彎刀,對準那些百姓臣民,用殘忍的手段維持脆弱不堪的統治。

也先這是第四次猶豫了,他將王復叫到了蘭宮之內,四次想要動手殺人,可是在最後時刻,他猶豫了。

當然不是因爲異父異母的兄弟情義,人心必然經不起考驗。

他不確定殺掉王復之後,這爛攤子他能不能收拾好。

王復左右看了看說道:“大石,讓瓦剌人對待那些臣民,如同對待牛馬,他們就會屈服。”

“如果稍微給點草料,他們就會俯首帖耳,如果願意給他們一些鹽巴,他們就會歡呼雀躍。”

“他們要的很少,只想要一個安定的環境,放牧、種田、買賣、經營自己的工坊。”

“如果爲了這個安定的環境,要付出些什麼,只要不是他們的性命,稍微苦一些,他們也是願意的。”

也先愣了許久說道:“諮政大夫,只需要對待他們如同對待牛馬一樣,就可以了嗎?”

“這簡直是駭人聽聞,怎麼能把人和牛馬相提並論。”

王復確信的點頭說道:“是的,只要把臣民當做是牛馬一樣的愛惜,就可以實現這些,並不是很難。”

“放牧的時候馬牛羊爲什麼不肯離羣?因爲在牧人的手中,有弓箭來射殺那些野狼,可以保護他們。”

“而我們在撒馬爾罕,就是充當牧人的角色,如果能做到這一點,那麼統治的穩定,是不會有憂慮的。”

這是王復看到了陛下的《燈下漫筆》中,關於想做奴隸而不得和暫時坐穩奴隸的時代論述之後的思辨。

王復不去爭論人的價錢,而是把人當做牛馬去看待的時候,統治撒馬爾罕的工作,終於走入了正軌之中。

牛馬論,就是王復爲撒馬爾罕帶來的秩序。

他發現,這些西域的百姓臣民,處於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候,將他們比作牛馬,是仁慈。

經過了反覆的實踐,牛馬論,簡直是無往不利的大殺器,在撒馬爾罕的統治中,處處可以看到放牧的味道。

牧民安土,是官員的職責。

“你說的很有趣,我很贊同。”也先略微有些心不在焉的說道。

王復察覺到了異常。

也先實在是太不對勁兒了。

以前,王復拿着政令,闖到蘭宮裡來,逼着也先簽字,跟也先論政,也先都是漠不關心,一副別念了,我知道了!

也先只問字簽在哪裡,印綬按在哪裡。

王悅走後,烏茲別克的軍隊前往了碎葉城之後,也先開始頻繁召見王復論政。

那個扳指上的凹槽,都快被也先給搓平了。

“大石帶着扳指要出去打獵嗎?”王復直接跟也先攤牌了。

既然要殺,就動作快點,磨磨唧唧的哪像個爺們?

要是不殺,他那邊還一堆的事兒,沒工夫跟也先在這裡磨牙。

也先猛地打了個激靈,放下了手,笑着說道:“是的,我要出門打獵去,諮政大夫要不要去?”

王復站起身來說道:“我倒是會騎馬射箭,卻要辜負大石美意了,因爲事情實在是太多了。”

“爲了一頭牛,突厥人和慄特人的兩個過萬的部族,打了起來,死了一百多人,一個慄特的商賈因爲以次充好,被人吊死了,諮政院爲這件事,正吵架呢。”

“大石,如果沒別的事,我就去諮政院了。”

也先滿是笑意頻頻點頭的說道:“去吧,去吧。”

王復走出了蘭宮拱形宮門,站在門外略有些懶散的怯薛軍的軍卒們,一看到了王復,唰的一下,站直了身子,昂首挺胸,莊嚴而肅穆。

這些怯薛猛漢們,用極爲嚴肅的神情盯着王復,王復輕微的點了點頭,負手而行。

王復穿越了廊道,向着諮政院的方向而去。

而沿途的衛兵們,無一不是以注目禮對待,他們的視線隨着王復的移動而移動,直到王復消失在視線之中。

等到王復走後,這些怯薛軍卒,才又恢復了懶散的模樣。

也先把玩着扳指離開了蘭宮,既然說了要打獵,自然要出門活動活動。

伯顏帖木兒亦步亦趨的跟在也先時候,而那些怯薛軍的猛漢們,似乎是沒看到也先一樣,依舊是那副混不吝的模樣。

也先也是見怪不怪,在他的印象裡,他的衛兵一向如此懶散。

也先得虧是沒有摘下扳指,否則那些刀斧手衝進來,到底是誰殺誰,很難說的準。

也先忽然駐足,停在了蘭宮的天井位置,低聲問道:“伯顏啊,你說我就這麼放過了王復,日後是不是殺不得了?”

伯顏帖木兒看着也先,他這個哥哥以心狠手辣、殺伐果斷而著稱,可是卻在這件事上,如此的犯難。

換成他伯顏帖木兒,他也難。

他無奈的說道:“大石,想取王復的命很簡單,他人就在撒馬爾罕,孤立無援。”

“只需要一刀,他就死了。”

“誰遞出去這一刀是第一個關鍵,殺掉他之後,如何安撫是第二個關鍵,這兩個關鍵,其實是一回事兒。”

也先轉過頭來,眉頭一挑的問道:“哦?一回事兒?”

伯顏帖木兒立刻俯首說道:“王復已經演示過一遍了,烏茲別克的那兩個王子就是例子。”

“只要一個足夠分量的人,因爲一些瑣事殺掉了王復,然後將這個夠分量的人殺掉,爲王復報仇,厚葬王復,爲王復正名,殺人跟善後就做好了。”

烏茲別克人的兩個王子,被“山匪”所殺,然後瓦剌人爲了給烏茲別克的王子復仇,四處剿滅山匪。

殺王復很容易,如何善後王復也已經演示過了。

“去哪裡找這個分量足夠重的人呢?”也先再次往前邁步問道。

伯顏帖木兒緊緊的跟隨着自己的兄長開口說道:“臣弟的分量足夠重了,大石。”

伯顏帖木兒是個精明,他嚮往大明的生活,甚至讓自己的四個孩子改了漢姓,可是這不代表他對也先不夠忠心。

如果也先肯下令,伯顏帖木兒是可以做這件事的。

他可以用自己的命跟王復兌子。

“還是算了。”也先再次停下說道:“王復是個聰明人,他肯定察覺到了,剛在在殿內,他卻沒有任何的緊張。”

“王復並不狷狂,更不戀權,幾乎事事問詢,從來沒有有逾越規矩的地方,他沒犯錯,更沒有上位的企圖。”

“這樣的人,我不捨得啊。”

伯顏帖木兒十分嚴肅的說道:“大石,大明的皇帝殺掉了他的哥哥稽戾王,有的時候,該心狠就該心狠一些。”

“既然王復已經有能力威脅到了大石,那就做掉他吧。”

也先連連搖頭說道:“不不不,大皇帝殺掉稽戾王,是因爲稽戾王他沒用。”

wWW▲ⓣⓣⓚⓐⓝ▲CΟ

“你看,殺掉稽戾王之後,大皇帝是不是留下了稽王府?這是大皇帝的善後。”

“還有那個徐有貞,聽說領了塊奇功牌,真是咄咄怪事!當初我還琢磨着進了京之後,讓這個徐有貞做宰相呢。”

大明的邸報並不難以獲取,因爲王復、王悅、賽因不花、韓政這些漢臣需要了解大明的動向,所以也先也是知道大明事兒。

稽戾王但凡是有點用,就不會死。

“那倒也是。”伯顏帖木兒一琢磨,確實是這個道理,諮政院那一堆的爛事,他是一件也處理不了,王復卻將其打理的井井有條。

也先摘掉了手中的扳指扔進了天井裡,平靜的說道;“如果能找到一個代替的人,我們倒是可以動手。”

伯顏帖木兒想了想說道:“大石,有可以代替的人。”

“誰?”也先疑惑的問道。

www •тт kΛn •c o

伯顏帖木兒開口說道:“王復的那個連襟,堂弟王悅。他能力也很強,又沒有什麼名望。”

也先點頭又搖頭說道:“王悅的能力而言,倒是個不錯的人選,可是王復死了,王悅不造反就是最好的結果,還指望他效命?”

“到時候他在拔都,立個新可汗,咱們就去不了拔都了。”

一個傳令兵匆匆的跑了進來,大聲的喊道:“大石!軍報!”

也先打開了火漆封好的軍報,看了許久,這大冬天,他驚出了一聲的冷汗,良久之後,也先纔開口說道:“王悅俘虜了一個君王,君士坦丁十一世。”

“我們這邊動手殺人,那邊就會扯旗造反了。”

“幸好我沒有下令動手啊。”

這個王悅居然抓到了一個泰西公認的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

王悅並不是適逢其會纔去了君堡,他是專門去君堡俘虜紫袍皇帝的。

因爲只要抓到了君堡的皇帝,王覆在撒馬爾罕才足夠的安全。

Wшw▪Tтkan▪¢ o

王復和王悅這對異父異母的親兄弟,終於在政治和軍事上,有資格可以和也先掰掰手腕了。

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730章 無題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
第四十九章 守城之戰朕參與第824章 官船官貿,再下西洋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691章 大明詔獄,養才儲望之所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四百九十八章 重病初愈上前線,心中大仁安地方第822章 比殺了他還難受第一百八十一章 迎稽王回京!第二十九章 真正的黑火藥第三百九十四章 天朝棄民是不是大明臣民?第四百五十章 繁榮和自由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五十三章 朕,朕,朕,狗腳朕!第五百八十四章 忠心耿耿王諮政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四十四章 膨脹的也先第三百七十四章 不如送於陛下!第777章 鐵匠皇帝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五百三十二章 擁有於少保的君士坦丁堡,堅不可摧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三百零六章 歲不能災第913章 金山銀山手頭過,一釐錢也不敢沾第五百八十二章 人生多歧路第730章 無題第二百二十二章 解剖論第706章 大明百姓的性情大抵是隱忍的第九十九章 一曲忠誠的輓歌第一百四十六章 陛下家宅安寧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賜的發財良機第664章 貫城塞擁 流言四起第六百二十九章 死掉的瓦剌纔是好瓦剌第707章 你覺得他們會傷害朕嗎?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五十八章 衆人拾柴火焰高第一百九十章 火耗三成,如何分配?第649章 安內救民 慕外勤遠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第二百一十九章 發現一個,砍一個第三百四十八章 英明神武的大皇帝陛下君臨他忠誠的應天府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705章 白鹿洞書院第729章 一貫作風,敢打敢勝第九十六章 興安的日常第二百六十一章 你也配姓孛兒只斤?第一百四十三章 大明守夜人——夜不收(均訂加更)第一百七十章 隨他們去吧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四十七章 君以國士待我 我必國士報之第三百五十五章 景泰通寶第三百七十五章 四萬裡水路第三百五十三章 黛眉開嬌橫遠岫,綠鬢嚲濃染春煙第889章 由盛轉衰的共同特性第二百五十四章 密州市舶司第四百五十六章 候風地動儀的成功復刻第一百四十四章 以山石爲敵第740章 寓言兩則,羊與牧羊人第四百六十七章 泰安宮的經緯度第737章 村裡的狗,都能吃上皇糧!第三百七十七章 陛下要回京了!第五百一十章 在流乾最後一滴倭國武士的血之前,決不投降!第八十章 統統拖到午門外,斬首示衆第五百八十一章 老虎不發威,就會有人把老虎當病貓第二百三十一章 他們總是緊密聯合在一起第717章 陛下是仁君聖主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三百零五章 十萬成丁十萬兵,一寸山河一寸血第六百三十四章 衣冠楚楚 豺狼虎豹第912章 宣皇是誰?第716章 什麼是天命?第907章 與其說個人道德敗壞,不如說無能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710章 官選官到世襲的橋樑第二百七十三章 只道當時是尋常第一百六十三章 明正典刑,再斬一遍第687章 銀莊不應成爲朘剝的利刃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803章 承認問題更需要勇氣第781章 真武大帝懲妖孽,詭浪海牆斷巨舶!第二百零五章 酒池肉林亡國之君第二百零四章 進攻與防禦的成本第五百九十六章 窮不過三代,因爲沒有第四代第700章 換家戰術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三十九章 來都來了第三百二十五章 天下利來,天下利往第四十一章 實踐才能出真理第768章 天底下第一號惡人第四百四十七章 你們要逼宮嗎?第652章 公者千古,私者一時第748章 誰爲萬民操勞,誰就是萬民之主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三百零二章 禮法豈是不便之物?第四百五十二章 羅馬正統在大明第四百章 金濂路倒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三百七十九章 扶持社稷擎天柱,平定乾坤架海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