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商舶稅十抽一,給銀再減四分

朱祁鈺的車駕已經走到了濟南,但是因爲一些歷史的原因,朱祁鈺並沒有在濟南府駐蹕。

不是朱祁鈺在懷疑濟南府的忠誠,而是燕府對濟南有一種特殊的情懷。

宣宗皇帝平叛漢王府的時候,路過濟南府,但是也是未曾駐蹕,一路去了樂安。

因爲在濟南府出過一個狠人,鐵鉉。

鐵鉉是建文朝的臣子,在靖難之戰中,鐵鉉孤軍守住了濟南。

鐵鉉守濟南城的時候,給朱棣下了個套。

濟南被圍困三個月後,鐵鉉派人詐降,請朱棣入城。

這個時候的朱棣志得意滿,以爲摧毀了敵人的抵抗意志,結果鐵鉉在城門設置了千斤閘,等待朱棣入城的時候,砸死朱棣。

但是這道千斤閘,砸在了朱棣的馬頭之上,朱棣換馬急返,纔算是躲過了一劫。

燕府軍惱羞成怒繼續攻城,但是鐵鉉把朱元璋的畫像和靈牌,放在了城頭之上,防止燕府火炮的轟擊。

燕府軍無計可施,最後只能撤退。

直到永樂元年,朱棣稱帝以後,纔派大軍合圍了濟南府,設計活捉了鐵鉉,押解到了南京城。

朱棣勸降了數次,最後朱棣親自見了鐵鉉,說:建文朝都被他朱棣打穿了,建庶人朱允炆都是下落不明,你一個臣子何故堅持?

但是被反綁的鐵鉉破口大罵,盛怒之下的朱棣將鐵鉉凌遲處死於市。

朱棣爲何如此憤怒?

作爲馬上打天下,拿下皇位的他而言,這世間連遠在天方的番賊頭顱,他都能拿得到。

這世界有朱棣得不到的東西嗎?鐵鉉告訴他有。

自此之後,大明朝的任何一個皇帝,就從未踏足過濟南府。

當然朱祁鈺給出的理由是皇帝入城,會滋擾地方,遂罷。

這個理由和當初宣宗皇帝平定漢王之亂時,不入濟南府的說辭,是一樣的。

山東布政使裴綸、山東巡撫李賓言、密州市舶司都指揮陶瑾、錦衣衛指揮使唐興等山東官僚,本來準備了盛大的歡迎儀式,最終不了了之。

朱祁鈺收到了嶽謙等人的奏疏,包括了所有的文書,能夠在應天府如此肆無忌憚的行事,證明嶽謙他們在南京城內已經站穩了腳跟。

“保定伯可能不像胡尚書猜測的那樣是因爲忿恨反叛。”朱祁鈺開口說道。

陳懋曾經上書說過福建諸事,樑珤不是個無君無父不忠不孝之人,隨軍征戰多年,爲大明屢立戰功,又有平定廣通王叛亂的功勞,他爲何要反叛?

于謙看完了情報,眉頭緊皺的說道:“他們殺死了湖廣總兵官樑珤嗎?”

“這得嶽謙他們帶着夜不收,活動至襄陽才知道了。”朱祁鈺放下了湖廣之事。

他拿起了另外一封書信,厲聲說道:“喪盡天良!”

黃河是一條地上河,它的水面和開封鐵塔一樣高,一旦決堤就是燭龍改道,在華北平原上神龍擺尾,整個北方不得安寧。

掘開黃河,以水代兵歷朝歷代都有人想要幹。

劉秀至邯鄲時,宗室劉林就曾經提議掘開黃河阻攔追兵,劉秀不同意。

杜充掘開了黃河一路南下,宋高宗趙構狂喜不已,任其爲宰相,在南京總領防務,杜充在金兵南下的時候,直接投降了。

金哀宗時候,蒙軍圍困開封,金哀宗譴開封府事完顏麻斤出「民丁萬人,決河水衛京城」,但是他們這種喪盡天良的行爲,並沒有成功,「功未畢,麻斤出等皆被害,丁壯無二三百人得反者」。

洪武二十四年,高皇帝的確是大規模的修築了河堤,但是並不太代表着黃河水患,就此絕跡。

事實上,開封府在永樂二年、永樂八年、永樂十四年也都有決口的記載,開封城變成了魚鱉之區。

但是好在朝廷尚在,府州縣都在,數次組織百姓,大規模修築河堤,于謙巡撫河南之時,也鞏固黃河堤壩,積極清理河牀淤泥。

即便是朱祁鈺想不到,于謙也會提醒陛下,應當如何應對。

于謙笑着說道:“四勇團營的勇敢營前鋒已至黃河沿岸佈防,而且至少稍加動員,百姓們也會自發的守住河堤,只需掌令官四出宣諭,自然有人日夜看護。”

“想要掘開黃河堤壩至少要萬餘人,是瞞不住夜不收的刺探,如果化零爲整,散入河南各地,再聚集一處,叛軍若是有這種組織能力,也不會鬧出這麼多的笑話來了。”

于謙巡撫過河南,也修築過黃河堤壩,民心所向,誰掘開黃河不是跟河南、兩淮地區的所有百姓爲敵嗎?

而且勇敢營兩萬軍會留在河南,組織當地衛軍一起協防,黃河不能說萬無一失,只能說誰碰誰死。

“那麼徐州地方呢?”朱祁鈺看向了堪輿圖上的徐州。

這地方,的確是戰略要衝,拿下徐州,兵鋒可直抵長江,兩淮根本無險可守。

朱祁鈺看着徐州城的堪輿圖說道:“王驥說要與朕速戰,正合朕意!”

石亨等一衆軍將立刻坐直了身子,石亨大聲的說道:“前線探馬來報,徐州駐軍僅僅三萬餘人,臣點檢兩營,可直抵徐州城下,拿下徐州!”

朱祁鈺點頭說道:“朕不通兵務,但是也知其險要,叛軍未成佈下重兵設防,中門大開,自然一貫而下。”

“於少保以爲呢?”

于謙俯首說道:“臣請總督兵務,隨武清侯前往徐州。”

這也是早就定好的既定戰略,朱祁鈺點頭說道:“那就有勞諸位軍將了。”

“朕有一言,漢二年四月,漢皆已入彭城,收其貨寶、美人,日置酒高會,夜夜笙歌,漢高祖以爲項羽僅三萬人,不足爲慮。”

“謂之驕兵,兵驕者滅。”

劉邦在彭城大敗,司馬遷認爲是驕兵必敗,漢武帝看到司馬遷的評定,未置可否。

劉邦入了彭城,也就是現在的徐州之後,的確有驕兵之相。

朱祁鈺繼續說說道:“朕不希望大軍有驕兵之狀,入城之後,約束兵馬。在嶧縣、棗莊、鄒縣、曲阜、滋陽等一帶層層設防,枕戈待旦,嚴陣以待!”

“防止敵軍反撲,鞏固戰果,安撫百姓。”

石亨等人立刻大聲的喊道:“臣等謹遵聖誨!”

朱祁鈺振聲說道:“明軍威武!”

“陛下威武!”衆軍將齊聲喝道。

十二團營在厚賞之下,軍紀極好,在集寧河套還有王師威名,這次朱祁鈺親征平叛,軍紀更是森嚴。

大明軍隊軍令森嚴,各種連坐制度層出不窮,甚至會禍及家人。

軍隊是一個暴力工具,一旦失控,後果不堪設想。

大明皇帝也很大方,厚賞不斷,給夠了不讓軍隊強劫百姓,提高他們的犯錯成本,和軍紀雙管齊下,方纔有王師之風。

朱祁鈺的大駕玉輅會在濟南駐蹕,直到兩淮安定,兵鋒直抵南京城下時候,纔會動身前往徐州。

朱祁鈺雖然德勝門奪朱叫門龍旗大纛,但是他畢竟不是馬上皇帝,自然會在一切安定之後,纔會大駕向前。

親征歸親征,但他並不參與具體指揮,剛纔所說的佈防,是諸多軍將,君前會議商定的結果罷了。

徐州地方,歷來大規模征戰四百多次,這地方怎麼打,什麼地形,早就被研究透了。

大軍開拔,朱祁鈺的身邊只剩下了兩萬餘人,這個時候,若是賊有強騎直撲朱祁鈺的大帳,可以盡數俘虜他。

這個是個很美好的想法,但是也只是美好罷了。

且不說山東軍隊,就說都督陶瑾還帶着三萬左右兵馬,已經趕至濟南府,若是真有人想要直撲大攆。

朱祁鈺也不會管什麼鐵鉉舊事,燕府忌諱,會直接躲在濟南府裡,濟南府城堅兵強,守幾個月是完全沒問題的。

朱祁鈺拿自己打了個窩,看看能不能釣到魚。

軍事會議散會之後,山東官員終於等到了覲見的機會。

興安低聲說道:“陛下山東巡撫李賓言、山東布政使裴綸、密州市舶司都指揮陶瑾、錦衣衛指揮使唐興等人求見。”

朱祁鈺點頭說道:“宣。”

“臣等參見陛下,陛下聖躬安否?”幾個臣子躬身行禮。

“朕躬安,平身,賜座。”朱祁鈺笑着說道。

他既然敢來山東,而且讓大軍前往徐州城,自然是知道山東諸府官員的忠心。

當初那些舉人罷考的時候,朱祁鈺對山東上下是有所懷疑的,以爲都被孔府給忽悠瘸了。

但是到了這裡之後,他才知道,其實相比較朝廷,山東地方比朝廷更加討厭孔府。

哪個官員被頭頂上這麼一尊大廟壓着,動彈不得,三年大計,次次下下等考評?升官不得,心裡能樂意?

在朱祁鈺沒有打掉孔府之前,山東頭頂上有兩片天,一片是皇帝,一片是孔府。

事實上,朱祁鈺除掉孔府,整個山東地界上,很多問題,都變得容易了起來。

比如爲禍許久的響馬,終於慢慢變成了過往,在大軍反覆征討,地方官員反覆宣諭勸響馬下山之後,山東地界這兩年安穩了許多。

更何況,陛下帶來了密州市舶司,大大的解決了山東百姓生活困難的問題。

比如米粱價格,在密州市舶司設立之前,山東一石米大約四錢銀左右,現在降到了三錢銀,商貿活動變得頻繁了起來,工坊也變多了。

即便是未作之民、遊墮之民,無地也可以前往密州市舶司周圍的工坊謀生。

李賓言拿着一本厚厚的奏疏說道:“陛下,密州市舶司今歲已有七十四萬兩銀結餘。”

朱祁鈺拿過了賬本,李賓言半年賺了七十四萬兩。

大明的朝貢貿易體系,分爲了朝貢、貢舶、商舶三種模式。

其中朝貢是到京師的會同館開市,大明朝和朝鮮、琉球的關係最好,朝鮮琉球每次朝貢會同館皆開市,這部分是大明朝虧錢的部分,厚往薄來,以示朝廷懷柔天恩。

但是朝貢之物爲一份,那麼貢舶就爲十份。

那麼貢舶之物,大明朝是賺錢的。

朱祁鈺非常滿意李賓言的工作,他笑着說道:“洪武十七年太祖定下貢舶抽分,曰:凡海外諸國入貢,有附進私物者,悉免其稅,其諸番國及四夷土官朝貢,若附至番貨,欲與中國貿易者,官抽六分,給價以償之。仍除其稅。”

因爲番國不見得有銀或者銅錢支付,爲了方便貿易,貢舶每百分實物,抽六分實物充稅。

抽分難道不是一種變相的稅收嗎?

大明朝貢體系從不賠錢。

朱祁鈺笑着說道:“今定下商舶稅十抽一實稅,若給銀優蠲四分。”

“李御史做的不錯。”

但是過往商舶疏於管理,密州市舶司給船證勘合,只要肯繳稅,都算是合法生意。

李賓言還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允許商舶有火器、火炮等物,只要入港遮掩,大家都當無事發生。

這種做法是因爲大明失去了最強大的海軍,保障不了商舶的安全,還不讓商舶自保,那就是讓商舶死啊。

朱祁鈺對商舶的管理是抽分加徵稅兩種做法,一種是十抽一,百份抽十份。

若是有銀子支付稅款,那就更好了,可以減免四成的稅賦,百分之六的稅,已經很輕了。

因爲實物撲買會有人上下其手,押解入京也會有很大的損耗,若是折銀,朝廷實際所得也超過了實物撲買。

李賓言說起了一件趣事,笑着說道:“最近很多本來去寧波市舶司的商舶,都到了密州市舶司,這好一陣忙活。”

“據說李賢爲了籌措軍費資財,定下了的稅是五抽一,海貿多三桅大船,二十分稅和六分稅,差距實在是太大了,商舶一窩蜂,全都跑到密州來了。”

李賓言滿是笑容,那幫反賊只覺得皇帝苛責,卻連密州市舶司的納稅細則,都未曾解讀過。

造反之後,才發現,需要納的稅多得多,不得不到密州市舶司來。

朱祁鈺愣了愣,點頭說道:“朕還奇怪,爲何這景泰三年突然商舶就暴增了近千條船。”

“臣請二十萬銀幣,擴建碼頭船舶,有點不夠用了。”

朱祁鈺搖頭說道:“一律送往京師,待廷議之後,由戶部給銀。”

嚴肅點,他在親征呢!

自然不處理政務,全都送去京師便是。

李賓言無奈,他還以爲面聖之後,能簡單些,結果還是得去朝廷跑一趟手續去。

這不是繞了一圈,多了道手續嗎?

但是制度就是制度,建立就是要大家都遵守,朱祁鈺既然讓朱瞻墡監國,自然是讓他處理政務。

李賓言香了許久說道:“陛下,密州寶源局,最近更換銀幣的倭銀陡然增加了五成,臣懷疑,其中有南方叛軍押解銀兩,更換銀幣。”

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發新書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
第六百三十六章 黃袍加身,你情我願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九十三章 戲子無情耍翰林,入戲貪嗔恨尋覓第三十章 失去了兵權的皇帝,就像是西方失去了聖城第689章 某平生不善鬥,唯好解鬥第757章 康國公被捕入牢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皇帝的七宗罪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百四十七章 京師講武堂,開堂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皈依者狂熱第786章 我殺了我自己第841章 天下第一陽謀?第948章 讓出部分權力,換取長久存續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二百零二章 天怒人怨的政令第三百四十章 趙輝伏誅 還有同謀第七十八章 萬夫一力,天下無敵第二百八十七章 回朝爲官?不回!第985章 烈陽當空,正是好時節第二百五十五章 登島作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來自北衙的僭主攻破徐州第970章 紙貴墨貴,書就貴,讀書就貴第725章 當街殺之第五百一十四章 西羅馬的滅亡第864章 說一套做一套第925章 朕不把他滅了,朕跟他姓!第一百三十七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887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一百七十八章 天子北狩第三百五十四章 陛下的應對第九十五章 天寒地凍,來往不便第766章 朕不敢收的錢,坐寇也敢收!第四十三章 大明失去了自信力第七十五章 于謙,你比王莽還要王莽!第四十二章 爲陛下賀,爲大明賀第二百一十七章根本還不起第二百五十九章 天子腳下的首善之地第五百七十四章 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後第三百八十八章 敢問閣下何方高人?第八十二章 十七歲,十七歲啊第三百四十三章 襄王他實在是太擅長自保了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863章 沂王,琅琊王第四百零六章 第一次海戰第646章 大昏君的豪宅第876章 貢院大火,九十貢生俱成灰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四百八十章 人啊,最怕一點利用價值沒有第895章 惟願華夷一文軌第六百三十三章 此間樂,不思明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844章 有些事兒,不開始最好第927章 枯木怎逢春第六十二章 大明皇帝在殿後第九十章 歷史的風會把垃圾吹乾淨第六百二十七章 時代的悲劇第五百四十章 說什麼狡兔三穴,哪能擋得住繡春刀寒芒乍現第五百三十三章 雪花飄飄,北風蕭蕭第五百六十六章 裝在套子裡的人第783章 一馬力的雙動活塞蒸汽機第850章 撫卹變嫁妝,孃親嫁了人第837章 就像是貓爪子在心裡撓一樣第843章 送解刳院,天公地道第二百七十一章 如此苛刻,恐天下非議第五百六十八章 打斷施法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明白和大糊塗第三百五十八章 那隻能苦一苦勢要豪右之家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生有很多種選擇第六百三十章 冬序之下,反攻倒算第四百七十九章 與時偕行、與時俱化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皇帝必勝之決心第三百九十六章 是我、有我、無我第666章 功名利祿動人心第五百零三章 景泰年間的抄家法第五百四十九章 王化的終極目的第二百九十章 貪利本是平常事,奸佞誤國豈得生第884章 第一站,峴港第一百一十九章 拿這個考驗皇帝?第一百五十九章 臣等日夜懸切第903章 馬放南山,刀槍入庫第九十一章 臨時抽檢第776章 工業革命的本質就是燒開水第954章 古有溫酒斬華雄第886章 交趾的歷史定位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 京察和大計的抓手第五百八十六章 喪子之痛第五章 皇上在叩關第三百六十七章 看他煤山崩第769章 滋生人丁,永不加賦第686章 記賬貨幣第七章 《帝範》李世民著第718章 謹防嫡皇叔被造反第825章 敲打敲打,自然要連敲帶打第三百七十八章 時代,變了第五百五十四章 你乾乾淨淨,我清清靜靜第三百四十一章 喪盡天良,該下十八層地獄第853章 有志報國,無財請師第一百九十一章 朕許他們造反,但必須納稅!(感謝冷面冷心宋家郎!)發新書了!第一百五十一章 畏民與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