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

張居正的骨子裡,就是個法家思想,估計平日就沒少看《韓非子》、《商君書》這類法家鉅作,而他提醒陛下,有些人在等待着皇帝吹求過急,在等待着皇帝在憤怒、焦慮、恐慌等等情緒下,將事情擴大化。

擴大化的口子一開,那就不是人力可以阻攔了,張居正不行,王崇古不行,皇帝陛下也不行,作爲元輔帝師,張居正很清楚,皇帝是個人,不是一個全知全能的神仙。

一旦擴大化會帶來怎麼樣的惡果呢?

靖康之恥。

張居正認爲靖康之恥會發生,主要原因是統治階級的無能導致的,重文輕武的祖宗成法導致武力衰弱、軍備不振、聯金滅遼的戰略失誤、財政短缺等等諸多原因加在一起,都不如統治階級的無能這一條。

革故鼎新和祖宗成法之爭,貫穿了兩宋三百年,而作爲皇帝,作爲最終決策者,壓根不想方設法的遏制愈演愈烈的黨爭,反而在故意挑撥加劇黨錮,在中間裡挑外撅,生怕朝臣們斗的不兇,還被司馬光總結到《資治通鑑》裡稱之爲帝王術。

這把人送到敵營裡牽羊的帝王術,不學也罷。

朝中黨爭嚴重到勤王軍勤王在吵鬧中解散、在支援太原還是不支援太原的吵鬧中太原丟失、主和與主戰派彼此撕咬推卸責任、宋徽宗這個太上皇和宋欽宗趙桓圍繞着皇位激烈鬥爭,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帶領金兵破了太原圍困開封府的時候,朝中還在黨爭。

張居正提醒陛下,有些人在等着陛下擴大化,擴大化之後,本有退路的人就會鋌而走險、本來擁戴新政的人也會產生疑惑、而本就沒有退路的人就會成爲最堅定的死硬分子,最後釀成大禍,輕則陽奉陰違新政失敗,重則黨錮盈朝,爲鬥而鬥。

“到黨錮大興的那一天,就可以宣佈新政失敗了。”張居正結束了今日的勸諫。

“先生大才,謹受教。”朱翊鈞也站起身來回禮,這也是講筵。

“先生,朕這裡有本雜報,頗爲有趣。”朱翊鈞拿起了一份雜報,遞給了張居正,笑意盎然的說道:“先生看看。”

張居正打開了這本雜報,先是眉頭緊蹙,而後忍俊不禁了起來。

這本雜報叫做《笑林集》,就是專門講笑話的。

笑話集在中原源遠流長,從三國時候就已經成爲了一種十分常見的文體,比如三國邯鄲淳的《笑林》、隋代《啓顏錄》、宋代的《調虐編》、《事林廣記》、《拊掌錄》。

大明也有一大堆的笑話集,比如《雅虐》、《笑贊》、《笑府》、《廣笑府》、《古今笑譚》等等。

而張居正手中這本雜報,講笑話的,是大明常見的一問一答的文體,類似於《論語》、《陽明心學》裡面的問答,李贄也喜歡用這種文體。

“這本還是值得看的。”張居正看完之後,認爲很有價值,是歷史謠讖類型。

比如這一期,就是《論司馬兩晉爲何推崇諸葛孔明》。

對諸葛亮的尊崇,就是從死敵晉朝開始的,而且力度極大。

諸葛亮,把司馬家的老祖司馬懿打到穿女裝的地步,司馬懿在完成了老驥伏櫪之後,仍然十分推崇諸葛亮,到了司馬昭、司馬炎那一代人,更是把諸葛亮捧上了神壇,司馬家一直在無限拔高諸葛亮。

甲問:偌大的晉朝,爲何對敵國宰相如此推崇,莫非是收了蜀國五十萬蜀錦?

乙答:非也非也,高祖司馬懿洛水之盟,三千死士高平陵奪權;太祖司馬昭即前刺帝,刃出於背;爾爲帝,當如何?

腦癱都知道怎麼選。

作爲皇帝的司馬炎不選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亮,難道選司馬懿、司馬昭不成?那不是鼓勵大臣們篡位嗎?就司馬懿、司馬昭、諸葛亮這仨人擺一塊,就是何不食肉糜的晉惠帝司馬衷,都不能選錯。

司馬衷是天生的癡傻。

甲再問:偌大個晉國,就選不出一個來?

乙再答:倚爲心腹者皆逆賊也,如劉放,魏明帝曹叡的心腹,暗中勾結司馬懿,司馬懿事成,則從龍之臣。

從龍之臣都是逆賊,就是司馬氏開國的頭等難題。

在笑林集這一期,林林總總彙集了87個西晉前期的大臣,精心挑選出的這87個大臣,每人一個笑話,放眼望去,根本沒法看,不是逆賊,就是姻親、不然就是貪官污吏。

這西晉初年的大臣,別說對標諸葛亮了,就是一個擬人的生物都沒有,簡直是道德荒漠。

朱翊鈞看着那一長串的名單,再看看他們的事蹟,別說廷議了,這完全就是勇闖惡人谷!

這既是一個笑話,也是講的歷史,以銅爲鑑,可以正衣冠;以史爲鑑,可以知興替。

“這是萬閣老主辦的一個雜報。”朱翊鈞也沒藏着掖着,直接告訴了張居正這是禮部弄的,算是半個官報。

“爲了修《諸子彙編》?”張居正立刻明白了萬士和的意圖。

自從朱程理學興盛以來,不讀史就變的極爲普遍,畢竟朱聖說春秋以後無大義,唯記事耳,不讀史之風甚囂塵上,而萬士和弄這個笑話集,就是爲了破儒學的不敗金身。

用道德去約束肉食者,自古以來,沒有一次成功過,這就是儒學是個騙術的直接證據。

“萬閣老果然不負帝黨黨魁之名。”張居正誇了萬士和一句,萬士和在禮法這個戰場上所向披靡。

當初是張居正舉薦的萬士和修《諸子彙編》,現在看來,這個重要人事任命,相當可靠且正確。

大明朝廷現在放下了高高在上的姿態,這種近乎於‘妖書’的辦法,屢次被大明朝廷應用到風力輿論的控制之中,而且效果拔羣,大抵達到了一種效果,那就是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

張居正完成了自己的勸諫,曲家、曲家賬簿、南衙一百四十名官吏,就是這次松江造船廠縱火、曲氏行賄案的全部人犯,朱翊鈞專門下旨,對各級衙門說明了這次的情況,而後勸勉南衙其餘諸官仔細辦事,不必惶恐。

案首斬、其餘皆流放邊方,主要是流放爪哇。

朱翊鈞是個皇帝,他在北衙,他根本就不知道他下了不必惶恐的聖旨之後,帶來的影響,最直觀的影響,就是李樂和申時行這兩個巡撫,立刻成爲了南衙的多數派,清丈、普查丁口、廢除賤奴籍、一條鞭法等政令,得到了進一步的貫徹。

一事不二罰,陛下的信譽之堅挺,已經得到了廣泛的認可,既然下詔寬慰,就是代表只要不再犯,就不會翻舊賬。

真的要弄到天兵南下再罷休?皇帝陛下又不是不給活路!

那廣闊無垠的大海、百值抽六的稅賦、開拓勳爵,就是陛下給出的置換條件,這個條件從沒有變過,一直都在,曲家甚至在曲老爺子的帶領下,已經完成了轉型,甚至成爲轉型的代表人物,若非縱火,非要斬殺天上人申時行,怎麼會落到如此下場?

朱翊鈞收到了一條消息,曲鶴行,這個七旬老人,在牢獄之中自殺了,自己給了自己最後的體面。

在誰都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姚光啓悄悄完成了對上海縣縣衙的整合,而後藉着自己的背景,快速推進了鐵馬廠的落地,從廠房營造、來料產業鏈、再到生產裝備鏜牀、液壓件等機械,以及最最最重要的熟練工匠。

王崇古以支援松江鐵馬廠爲由,派發了兩名大工匠在內的一百七十人的熟練工匠,總辦會辦代辦大把頭七十餘人,抵達了上海縣,加快了鐵馬廠的落地,不再是摸着石頭過河,而是在熟練工匠的帶領下,大步向前。

這就是天上人的好處,同爲晉黨的閻士選,和王家屏有些關係,但王家屏和王崇古不對付,閻士選光是請這些人,要費多少周章?

四月初三,松江府新港碼頭上,共計一百二十條船正在駁船的牽引下離開港口,已經完成了海測,從舊港宣慰司回港的游龍號、十條五桅過洋船、八十餘條三桅夾板艦,還有一些搭車的二桅船,載滿了貨物,前往長崎總督府,用貨物交換白銀。

游龍號、五桅過洋船上是有一千五百名水師銳卒,將前往長崎行都司治所大阪灣履任,駐軍輪換爲三年。

長崎行都司的三千額員,有一半來自長崎總督府牙兵,另外一半來自松江鎮水師,比較有趣的是,當初凌雲翼從山東送往長崎的一千五百客兵,有八百人被選鋒選到了大阪灣守備守禦千戶所。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部,正式成立了!

船隊在四月初啓航,在信風之下,不用途徑琉球就可以直達長崎總督府,而後回航空船抵達琉球,將琉球特產送回大明,而部分船隻會南下到呂宋棉蘭老島的達沃城,將閹割好的倭奴販賣給元勳羣島的農場主,而後帶着豐富的種植園產品回航。

“二東家,大東家快不行了,你跟我回去吧。”松江孫氏的老管家孫鴻鳴,面帶焦急的對着孫克毅說道。

孫克毅來到倭國已經快九年了,這些年一直沒有回去過,現在孫克弘生了重病,眼看着就不久於人世,希望孫克毅能回去見上最後一面。

“還能有更多的花樣嗎?”孫克毅無奈的說道:“這都是第十二個不同花樣的藉口,讓我回去,我不回去,幾個侄子很不錯,他們繼承家業就好,我更喜歡元緒羣島。”

孫克毅當初離開就說的很明白,家裡的東西都是大哥,外面開闢的都是他孫克毅的,當初就已經分家了,他現在回去算怎麼回事?跟大哥爭家產,讓陛下看笑話?

松江孫氏富可敵國,真的很富有,孫克毅捨棄這些家產,圖謀更大,他想要的是開拓勳爵。

如果能撈到一個開拓侯爵,他們家才能算是徹底跨越了勢要豪右階級,突破到了世襲官的階級,哪怕這個世襲官是海外勳爵,在腹地不享受任何的法外治權。

不是腹地勳爵又有什麼關係呢?只要時間充足,慢慢的,元緒羣島就變成大明的腹地了,沒人規定大明的腹心之地,不能擴展,從呂宋到元緒羣島也用不了多少年。

“這次是真的,大東家可能真的不行了。”孫鴻鳴甚至抹了幾滴淚出來。

越是抹淚,孫克毅越是不信,當初孫家的當家就是大哥孫克弘,孫鴻鳴就是大哥的嫡系了,若不是因爲徐階弄斷了孫克弘的腿,孫克毅也不能代行家主,現在,他已經離開松江府八年多了,孫鴻鳴的兒孫們只能是大哥的人。

松江孫氏內外,都不希望他這個比較叛逆的二東家回去。

越哭越假,越大的家族繼承的時候,就越是利益大於親情,很顯然孫鴻鳴抹這幾滴淚,根本就是孫克弘下了死命令。

“老伯,我這裡可是有大哥身邊大醫官的書信,大哥身體好着呢!騙我能不能換個好點的理由!”孫克毅拿出了證據,壓根就沒有惡疾,就是孫克弘偏執病犯了。

孫克弘固執的認爲,在他腿斷了之後,不是孫克毅出面主持大局,孫家早完蛋了,所以要把所有的家產都留給孫克毅,這才一直讓孫克毅回去。

“那就只能硬請了。”孫鴻鳴也不裝了,幾個家丁立刻圍了上來。

“退後!統統退後!”孫克毅手裡舉着一把火銃,身後是十幾名牙兵,他笑着說道:“老伯啊,這裡是長崎總督府,是我的地頭!你就是條過江龍,這都跨了海,你還想強行把我綁回去?”

“我是朝廷命官!長崎總督府市舶使,你意欲劫持朝廷命官,我殺了你,鬧到陛下面前,也是我有理!退後!”

孫克毅看孫鴻鳴坐下之後,才收起了火銃說道:“老伯啊,不是我不回去,是我沒法回去,孫家必須分家,要是松江孫氏不分家,那就只能讓陛下來肢解了,本就是富可敵國的豪奢戶,再加上海外勳爵,朝廷內外上下不禁要問,我們孫家想幹什麼?”

“陛下有容人之能,但我們孫家也要長點眼色,我真的回松江府繼承家業,過不了幾年,咱們孫氏就得學了曲家,分家對誰都好,大哥在這件事有點幼稚了,你讓本家人都勸一勸。”

“曲家老爺子在元勳羣島開了兩萬頃地,曲家倒了,就是不能全部鯨吞,也能吃下萬餘頃了。”

孫克毅把話說的再明白不過了,只有分家,纔不會被朝廷忌憚,不分家,他們孫家就是下一個曲家,肥了就殺,那不是理所當然?只有邁過了這個階級,實現了階級的躍遷,纔能有一些保障。

“唉,能說的不能說的,都說了,大東家還是想讓二東家回去。”孫鴻鳴看着火銃,嘆了口氣,他勸了不知道多少次了,孫克弘腿斷了後,就變的格外的偏執,誰說都不聽,也就孫克毅說的話,能聽進去一些。

“大伯在長崎逛逛,我還有事。”孫克毅真的有事,總督徐渭叫他過去議事。

指揮使李誠立、市舶司提舉太監王朝、巡按御史羅應和等人已經到了,孫克毅最後一個到,家裡來人,總要見過纔是。

徐渭拿着一本塘報說道:“倭國京都公卿裡出了一個硬骨頭,名叫神田真一,他是民部省大臣,他在倭國朝廷主張自己印鈔,就是用私鑄錢,來對抗大明海外通行寶鈔的渡來錢,鬧出了不小的聲勢,連織田信長都去聽了他的聚談。”

“神田真一說,只要他還在一天,就不會任由大明寶鈔,在倭國的通行。”

“我的意見是,讓他離任,民部省可以換個大臣,這樣他不在了,大家都不違背承諾。”

徐渭說完,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神色各有不同。

巡按御史羅應和低聲說道:“織田信長肯嗎?這個神田真一是織田信長好不容易尋來的民部大臣,頗有才幹,而且做計寮的時候,就主持印鈔鑄錢之事十數年,織田信長大約不會如此順利答應。”

徐渭滿不在意的說道:“他最好答應,不答應也沒關係,不答應就給毛利輝元消息,讓他做掉神田真一就是,一如他刺殺織田信長一樣。毛利輝元殺人,又不是我們大明殺人。”

“我們長崎總督府是清白的,並且爲神田真一的死表示哀悼。”

“織田信長會想明白的。”

徐渭相信,織田信長會做出明確的選擇,大明寶鈔在倭國通行,是大明羈縻倭國的重要繩索之一,不容有失,這個神田真一對倭人而言,可能是個英雄,但他阻礙了大明寶鈔在倭國通行,這就必須離任。

當織田信長用了各種各樣的辦法,甚至把親妹妹,號稱戰國第一美人的織田市送到了大明,才換到了苟延殘喘的機會,自從大明給出了十七條的條件後,織田信長這個安土幕府的存續,就和倭國人沒有了關係。

織田信長的安土幕府的存續,不需要倭人的認可,只需要大明認可就可以保證存在了,這個時候,織田信長就只能做出一些違背倭國利益的決定。

當別人家的狗,就是這麼的身不由己。

當大明的狗本不是這樣的,朝鮮當了大明二百多年的狗,大明沒有干預過朝鮮任何事務,只有在景泰年間,禮部尚書胡濙,曾經要求朝鮮嚴格執行《藩國儀注》中的跪禮,必須行跪禮接受大明的冊封,這是大明對朝鮮的唯一要求。

對於朝鮮的君王而言,只要肯磕頭,就能換到一年數次朝貢貿易的堪合,而李氏朝鮮的地位也會堅如磐石,這是個十分划算的買賣。

但輪到倭國當狗的時候,就變了,大明的手幾乎想要伸到任何角落,甚至連民部省大臣的任免,都要干預。

大明剛剛走出了東南倭患的困局,徐渭更是平倭的當事人,跟他談原諒,只會被十八斤火炮塞嘴裡。

“織田信長作爲從一位攝政關白太政大臣,來信說,要在倭國全境範圍內推行一公二民政策,取消各地令制國繁雜稅目,改爲統一的一公二民。”徐渭說到了第二件事,倭國的稅務改制。

織田信長現在被倭國天皇授予了攝政關白的職位,從一位太政大臣的榮譽,成爲了實質性的安土幕府,現在代行政權,開始對倭國整體的稅制進行改革了,這是一個陽謀,一旦這條政令弄的人盡皆知,那麼不執行這條政令的大名,就會失去民心。

羽柴(豐臣)秀吉、老狐狸德川家康、屢戰屢敗毛利輝元,其實都算不上是天降猛男。

天降猛男,通常用來形容國朝陷入困境時出現的強大領導者,他能夠力挽狂瀾,帶領國朝走出危局,走向復興,而這類的人還有另外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下場悽慘。

毫無疑問,織田信長是倭國天降猛男,是倭人的幸運,至少織田信長還在追求一些公平和公正,將倭國的平民帶出戰亂的地獄。

“配合一公二民的則是刀狩令,收繳民間的兵器,歸於軍器監管理,實行農兵分離,讓武士住到城池中,讓平民在鄉野田畝之間耕種,這也是織田信長一貫的主張,他認爲倭國之困局,皆因武士鬥狠而起,當武士集中城池,那麼紛爭自然而然會結束。”徐渭說起了倭國稅務改制的重要配套政策,刀狩令。

實現了農兵分離後,各大名就不能再動員龐大的兵力,每一次的征戰都是對生產的極度破壞,而農兵分離之後,矛盾衝突和鬥爭,將從集體戰爭改爲統治者之間的內鬥,大名們不能再裹挾數量最多的農民參與到戰爭,這樣一來,規模上會小很多很多,而基本的生產也能得到保證。

“看得出來,織田信長真的想要結束倭國戰亂,即便是因爲大明的強幹涉,他不能成爲天下人,退而求其次成爲了幕府將軍,但依舊想要結束這亂糟糟的世道,讓倭國的上下都喘一口氣。”孫克毅由衷的說道:“真的是一個鍥而不捨的傢伙。”

如果按照弘毅的標準而言,織田信長在面對生死威脅,在自己的兒子死於刺殺之後,依舊堅持自己的主張,這就是毅,而他的主張裡,不光有朝廷的公卿、令制國的大名,還有受苦的平民,這就是弘,心懷萬方黎民。

織田信長完全稱得上是個君子。

“我們應該支持他的主張。”徐渭看向了所有人說道:“無論是一公二民,還是刀狩令,都會被廣泛反對,戰爭會進一步的升級,而我們長崎總督府的手,就可以更加深入。”

“倭國有九百萬丁口,靠大明軍兵去殺,所有的刀都砍捲刃了,都殺不完,但沒關係,他們自己殺的話,就會快很多。”

“啊,現在大約只有八百萬了。”

倭國這種亢奮的繁華,背後是人口的急劇流失,本就人多地狹的矛盾,得到了緩解,只要繼續這麼殺下去,倭國會看起來更加繁華,到時候控制着寶鈔發行的長崎總督府一旦放開了寶鈔的限制,倭國會處於何種地獄?

徐渭有着非常明確的滅倭計劃,他是那種極端滅倭主張的擁躉,死掉的倭寇才能讓人放心,半死不活的情況,一定要狠狠地補一刀。

現在議事的衆人,全都是一樣的瘋子,坐在這裡的人、在長崎總督府活動的牙兵,誰家裡沒有血仇?

“我們支持他的主張,但只提供除幫助以外的一切支持。”孫克毅再次闡述了自己的觀點,大明的軍兵決計不會爲倭人拼命,陛下曾經明確下旨,誰讓大明人爲倭人拼命,誰就是歷史的千秋罪人。

“今歲的商貿會又要開始了,仍如舊例,不收寶鈔,只收現銀,尤其是看好咱們大明的商賈,要告訴他們,在倭通行寶鈔,只在倭國通行,在大明沒有任何的兌現的可能。”徐渭揉了揉眉心,略顯有些無奈。

無數次的三令五申,但依舊擋不住大明商賈對在倭通行寶鈔的熱情,這是大明錢荒導致的,這些個寶鈔在大明居然也有人認可,這讓長崎總督府頗爲無奈,嚴令禁止,仍然有部分寶鈔會迴流大明。

大明的確不會兌現在倭通行寶鈔,但倭國的大名們掌控銀山,他們認可在倭通行寶鈔,只要把這些寶鈔拿到這些大名的地界,就可以兌現,所以實質上,在倭通行寶鈔,也算是可兌現紙幣的一種,慢慢的,自然有人持有。

“兵仗局承諾今年年底有五百萬軋印銀幣的產能,明年年底超過650萬銀,是不是能緩解一點錢荒?”羅應和眉頭緊鎖的問道。

“不能,大明現在陷入了銀幣越多就越少的困境之中。”徐渭往後靠在了椅背上,兩手一攤,表示對這個問題的無奈,銀幣越多就越少,這個荒謬的結論,還在發力,而且愈演愈烈。

銀幣越多,經濟就越活躍,經濟越活躍,需要的銀幣就越多,相對經濟總量而言,銀幣相對數量和比例,反而越少,不能供應市場需求。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645章 海瑞辭官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
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953章 漢文宋仁,亦不如陛下之分毫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一百七十五章 手縛濁龍潘季馴,慘如水鬼高啓愚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394章 把努爾哈赤送進解刳院去第405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445章 戚繼光沒有等到屬於他的十二道金牌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348章 小善大惡,少殺一人,而多害千萬人第二百四十三章 陛下總是一如既往的有辦法第385章 大明舉重冠軍張居正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326章 至此,只是人間君王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974章 勢要豪右又被陛下做局了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353章 不是思維簡單,而是這樣做效率最高第300章 陛下,還是在意我的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371章 陛下的軍事天賦比山還高第748章 帝王術移花接木第九十章 懲罰性關稅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645章 海瑞辭官第771章 讓所有人都相信,大明皇帝真的很有錢第551章 故事講得好,經費少不了第296章 朕當初欠考慮了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第465章 三角貿易的形成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715章 擁有制海權,就是可以爲所欲爲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第561章 詔廢賤奴籍仁極至功德,鄉野田畝間第314章 出使泰西使者返京,只帶了一堆的書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494章 考成法,是天下官吏的自由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530章 今天,明天,榮耀都屬於大明工匠!第901章 護民彰聖德,興農顯奇功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一百七十章 大明皇帝的鎮國神器第一百一十二章 不可攻陷、無懈可擊的城堡第一百四十五章 救還是不救,這是一個問題第624章 這聽起來很大膽,但一點都不明智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534章 倭不能不平,但也不能全平三江感言+上架感言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702章 沒做虧心事,不怕鬼叩門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四十四章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第七章 前首輔高拱授意行刺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