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不夠忠誠

通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也不是他心善,而是士大夫的傳統思維在作祟,對於釋經權的執念。

泰西的文脈,不在大明士大夫手中掌控,這讓士大夫有些茫然。

畢竟大明目光所及的地方,都用漢語,釋經權完全掌握在士大夫的手裡。

禮部的老爺們,也不奢求這些泰西人能學得會漢文,禮部的老爺們,只是希望泰西的拉丁文能夠更加規範一些,省的翻譯上的麻煩了。

這種拼寫文字,一個陌生的詞組,只能通過上下文聯想,實在是想不到,就得請教泰西人解釋了,如果能夠規範起來,就會好很多。

“非常感謝,我聽黎牙實黎特使說過,大明對拉丁文的研究,非常的深入,感謝您的分享。”馬麗昂十分真誠的感謝了通事的幫助。

她看着海邊愣愣的說道:“先知曾經說:思想比武器更有力量。泰西的反對者可以殺死我的身體,但無法消滅我的靈魂。”

“長遠的、片面的去看,如果我死在了戰場上,給大光明教帶來的貢獻,會超過我過往一切的努力。”

“願智慧永遠伴隨在所有人的身邊,願世界沒有苦難和壓迫,願你、我和所有人,都有大光明的未來。”

通事不再回答,他總覺得這些個狂信徒,都有點神神叨叨的。

朱翊鈞在三天後收到了禮部的奏疏,禮部一字不差的描述了通事和馬麗昂的對話,如果不是大光明教有些特殊,這點小事,不至於擺在皇帝的面前。

朱翊鈞將這些對話簡單提煉了一下說道:“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

“以生命點燃的自由之火,不會熄滅的,會照亮後來者之路?”

“思想比武器更有力量?”

“陛下啊,馬麗昂還在松江府,要不要讓人把她做掉呢?”馮保非常擔憂的說道:“這泰西人要是活明白了,這不是給大明製造了一個強敵嗎?”

“朕都不知道你在擔憂什麼。”朱翊鈞看着馮保打算殺使者的樣子,哈哈大笑了起來。

馮保的擔憂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有點杞人憂天。

朱翊鈞滿是笑意的說道:“梨樹上長不出桃來,大明人的思考方式和泰西人的思考方式完全不同,這是幾千年的血稅交出來的,從法三代之上,從絕地天通開始,中原都在想方設法的讓人們不被宗教所影響。”

“大明敘事經過翻譯和西傳後,本來就會失真,它再套一層大光明教的殼兒去異化,就更顯得奇怪了起來。”

“除了混亂,大光明教無法給泰西帶來什麼根本性的改變,即便是大光明教取得了無比輝煌的勝利,過段時間,大光明教只會變成罪人,泰西人需要先解決神的問題。”

“桃是從桃樹上長出來的。”

從神話到傳說,中國人始終不肯賦予神凌駕於人之上的絕對權力,神話和傳說的出發點,往往都是人,而不是神,這和泰西完全不同。

除了那些神話傳說之外,最早的抗爭要追溯到顓頊的絕地天通。

而泰西,從神話到傳說,再到現實的政治,各階層的博弈,全都充滿了神的痕跡,這不是一個大光明教短期內能夠消滅的。

哪怕是知道苦難,最終還是會因爲經驗,回到原來的神恩敘事上。

“陛下聖明。”馮保思索了很久,才覺得陛下似乎說的很有道理。

矛盾說、公私論、生產圖說、階級論全都是從大明這邊長出來的,就像是市場換技術,其實壓根換不到技術一樣。

馬麗昂拿走的幾卷書,看似是抄錄了一些大明思想,但其實,她就只是拿走了幾本書而已。

朱翊鈞不看好馬麗昂,安東尼奧通過戰爭,獲得了認可,成爲了國王,但他仍然被廣泛質疑。

馬麗昂就是和尼德蘭人合流,最後也只會因爲激烈的矛盾衝突,帶來了更多的死亡,而被廣泛反對,最終消失不見。

更加明確的表述是:以大明文化爲基礎,對大明敘事進行異化的大光明教,其核心價值體系,來自於大明,而不是泰西土生土長的文化。

會因爲價值體系之間的衝突,帶來太多的禍患,最終滅亡,並且成爲罪人。

申時行在奏疏裡關於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裡描述的非常清楚,新舊價值體系,是循環往復的前進,而大光明教的核心價值體系,拋棄了神的敘事,是和泰西的價值體系格格不入的、水火不容的。

“前浙江巡撫吳善言不是已經死了嗎?杭州知府閻士選支持羅木營兵變,這怎麼又有一份關於他的奏疏?”朱翊鈞拿起了奏疏面色古怪的問道。

馮保連連搖頭說道:“陛下,臣也不知道說什麼好,陛下看看就是。”

朱翊鈞認真的看完了手中的奏疏,奏疏是杭州知府閻士選寫的。

浙江巡撫是申時行代管,申時行在松江府時,閻士選基本就把整個浙江的事兒處置了,他在稽查舊案的過程中,發現了萬曆十年的舊事一狀。

萬曆十年,寧波遠洋商行要到燕興樓交易行,以大票的身份,出售一批票證,募集營造船隻的費用等等,但最終沒能完成過會,一切流程都走完了,被王謙給一票否決了。

王謙敏銳的覺得不對勁,這裡面有事兒,而且有大事兒。

但王謙人在北衙,浙江的事兒,他鞭長莫及,就發了公函到浙江寧波,詢問遠洋商行問題,並且要求商總、總辦、會辦、代辦等各級商行管事,入京接受詢問。

寧波遠洋商行回答了交易行的詢問,但是各級管事,並沒有入京答疑,最終寧波市舶司遠洋商行始終沒能獲得大票的身份,出售他們的票證,募集到足夠的白銀。

自萬曆十年此案擱置後,朝廷捱了無數的罵,浙江人不理解,爲何五大市舶司五個遠洋商行,只有寧波遠洋商行無法過會,這是一種區別對待!是朝廷看浙江不順眼的故意刁難!

在朱翊鈞南巡之前,這種對朝廷的仇視,在有心人的塑造下,已經變成了敵視,視朝廷爲仇寇,直到皇帝在萬曆十三年,下令還田,浙江百姓才徹底清楚的知道,陛下心裡有我!

整個天下,只有五大市舶司所在的府州縣開始了還田,後來又多了個浙江,而且那些威罰在還田後,也會取消一部分,就是要跟朝鮮人同臺競技一起考進士,確實有些難受。

那陛下心裡有浙江,那這種敵視的情緒和氛圍,究竟是誰塑造的呢?

一直到萬曆十五年,杭州知府閻士選,終於把萬曆十年積累的舊案,給徹底查清楚了。

寧波遠洋商行有幾個十分嚴重的罪名。

虛假經營:寧波遠洋商行是整個大明五大商行裡,唯一一個不靠海貿賺錢的商行,這個商行的主營業務是放青稻錢,就是百姓黃青不接的時候,實在是沒飯吃,借的高利貸。

朱翊鈞記得他當時下旨執行還田,超過百頃遮奢戶必須把超過部分歸還朝廷,整個浙江地面,人人額手相慶,甚至放了無數的鞭炮。

因爲陛下成了他們的化債人,這麼一搞,利滾利的高利貸,就不用還了,因爲債主都變成流放犯了。

逃稅漏稅:經過鬆江府稽稅院的稽查發現,在長達十四年的經營中,寧波遠洋商行總計逃稅漏稅高達一百四十萬銀,並且買通了寧波稽稅房相關稽稅緹騎千戶、緹騎等,犯罪情節極其惡劣。

行賄尋租:除買通寧波稽稅房外,還買通了寧波知府、杭州知府、杭州巡撫吳善言等人,累計輸賄超過了三百二十萬銀。

而吳善言承諾將浙東運河的承建,交給商行商總的小舅子承建。

“吳善言居然有遠洋商行二十萬的身股?而且是以每股一文的價格購入?”朱翊鈞看到這行字的時候,恨不得立刻大復活術把吳善言復活,然後扔到粉碎機裡再粉碎一遍,摻到飼料裡餵豬!

朱翊鈞嘴角抽動了下,厲聲說道:“這什麼玩意兒!把大明國事當兒戲嗎?這燕興樓交易行,當初設立是爲了人人做船東,連那黎牙實都買了點船舶票證已經回本,甚至還有了賺!”

他們想幹什麼,不言而喻。

得虧王謙一票否決,否則寧波遠洋商行一旦成功獲得燕興樓交易行,《有價票證買賣許可》,吳善言立即可以把自己手裡的二十萬股以五銀每張的價格拋售。

一旦市場有追漲情緒,吳善言獲利更多!

“陛下,下面還有。”馮保小心的提醒陛下,這本賬很大很大,吳善言只是其中冰山一角。

浙江地面很多勢要豪右,共襄盛舉,包括了遠洋商行許多船東們,他們大多數以一銀到三銀購入了身股,等待着過會後,拉漲出貨,連拉漲的銀子都已經準備好了。

除了勢要豪右,還有鄉賢縉紳,還有各級官僚,冗長的名單,都是以低價購入身股,等待變現,可謂是觸目驚心!

王謙該死啊!他以一己之力,硬生生的卡了五年,沒能讓這些人得逞,否則大明燕興樓交易行就成了徹頭徹尾的笑話了。

朱翊鈞面色凝重的說道:“下章到都察院,請海總憲查一查其他四個遠洋商行,是否存在這種行爲。”

“陛下,查過了,正是因爲查過了,纔敢奏聞陛下的,海總憲奏疏在這兒。”馮保找出了海瑞的奏疏,攤開放在了陛下面前。

有問題正常,要都有問題,也正常,主要看問題的規模和深度。

如果都是同等規模,那就十分危險了,那代表着新興資產階級,在沒有取得政治站位的時候,已經完成了墮落,這代表着大明新政海陸並舉中,開海的徹底失敗。

馮保低聲說道:“四大遠洋商行,或多或少都有點問題,但是搞得像寧波遠洋商行這麼大的,只有寧波了。”

這天底下的官吏、商賈、勢豪、縉紳,哪有那麼幹淨的?海瑞弄的素衣御史,到現在都也就十四個人。

只要查,腚底下都是事兒,海瑞下了力氣,把四大遠洋商行裡裡外外翻了個遍,查了個底朝天。

甚至連前松江巡撫現任工部尚書汪道昆,都被查了一遍,最終得到了一個總數,四大遠洋商行各種形式的行賄受賄、權力尋租,總規模爲二百四十三萬銀。

多,很多,但考慮到四個遠洋商行,倒查十年,這個數字,真的很小了。

吳善言到任不到三年,就搞出了三百二十萬銀的龐大數字。

海瑞給的意見也是限期交還贓款,這已經是海瑞反腐抓貪最小的處罰手段了。

以各大遠洋商行貿易吞吐量而言,這點貪腐,實在是不值一提。

“沒人遊說到王謙頭上嗎?朕不信。”朱翊鈞將兩本奏疏放在了一起,眉頭緊蹙的說道:“王謙居然頂住了腐化和遊說?”

“他有錢。”馮保言簡意賅。

朱翊鈞愣了愣,王謙是個臣子,所以朱翊鈞思考問題的時候,往往忽略了他京師第二闊少的身份。

“那倒也是,他現在比朕還富。”朱翊鈞嘆了口氣說道,內帑空空如也,再也不是當初積蓄了三千五百萬銀那麼財大氣粗了。

朱翊鈞要是跟王謙鬥富,都不見得能鬥得過王謙。

這其實很危險,你比皇帝還富,那豈不是告訴皇帝,你很肥,可以殺了過年了?但王謙非常安全,王謙家裡的銀子,不是貪腐來的。

馮保笑着說道:“那王次輔王御史肯捐,陛下也不肯要不是?”

開海總投資規模已經超過了七千萬銀,而王崇古帶領的晉商,總計投入超過1712萬銀,王崇古幾次上奏,請命減少分紅,從皇帝手裡拿銀子,實在是太燙手了。

皇帝不答應。

這就是馮保說的,肯捐,皇帝不肯要。

“朕要是拿了,失信於人了。”朱翊鈞搖頭,窮是因爲投入多,他要是減少投資,開海、馳道、礦業、教育,全面減少投資,不出三年,他又能攢三千萬銀出來。

沒那個必要而已。

“陛下,下面還有。”馮保提醒陛下,吳善言這幫大善人做的孽,可不僅僅是這些。

朱翊鈞看完了整個奏疏,陷入了一些迷茫中,愣愣的說道:“這閻士選騙朕的吧!這是把監獄當生意做了?”

監獄和生意,這兩個詞組合在一起,皇帝陛下有些迷茫,認知遇到了巨大的挑戰。

大概就是監獄商業化。

閻士選查明,寧波遠洋商行在浙江擁有十三個監獄,任何還不起錢的人,都會被衙役們抓到這些監獄裡,從事苦力還債,徒刑的刑期,就是還債的年限。

最離譜的是,徒刑服刑結束,還欠着一屁股債,沒錯,吃穿用度生產工具折舊損壞,都是債,坐牢也要欠債,出來了繼續還債,還不起繼續坐監獄。

屬實是陷入了永遠的循環之中,幹到死的那一天。

閻士選的奏疏離譜到了朱翊鈞覺得閻士選在欺君。

“這不是陛下逼得嗎?”馮保趕忙說道:“陛下廢了賤奴籍,這勢要豪右,鄉賢縉紳要奴僕,只能讓人揹債了。”

“北鎮撫司押着一些案犯,陛下要覺得閻士選說胡話,這人證物證書證俱在。”

“陛下,說實話,臣也不是很相信。”

“擺駕北鎮撫司,朕倒是要親眼看看!”朱翊鈞一刻也沒停,直接站起身來,坐上自己的小火車,就直奔北鎮撫司衙門去了。

陛下就風風火火的闖進去了,趙夢佑得知消息後,帶着緹騎們迎接了聖駕,他知道閻士選的奏疏呈送御前後,陛下一定會來。

趙夢佑瞭解陛下,陛下好看熱鬧,陛下不信任臣子,陛下對離譜的案件,總要親自過問,防止自己被矇蔽。

一個時辰後,朱翊鈞愣愣的看着面前的卷宗說道:“閻士選還是很保守了,沒有在奏疏裡,把這些罪惡直接了當的講出來,生怕污了朕的眼睛。”

“這哪是監獄啊,分明就是魔窟。”

“朕之前還奇怪,浙江出海的人居然也有那麼多,福建是窮,廣東也就這些年才富起來,這浙江居然也有那麼多人舍家棄業的奔着漢鄉鎮去了,是朕萬萬沒料到的。”

這些個商業化的監獄,裡面的罪行簡直是罄竹難書,殘忍虐待、殺人時常發生,死亡就像是吃飯喝水一樣的稀鬆平常,關進這些地方,死亡真的算是解脫了。

朱翊鈞自認爲自己已經非常冷漠了,但看到累累罪狀,也多少有點急火攻心,好好的浙江,差點被這些狗東西變成人間煉獄。

典型的核心價值體系崩壞,道德敘事破滅,完全向利益敘事蛻變的體現。

這是朝廷要嚴防死守,絕對不能發生的惡事。

“陛下,寧波稽稅房的稽稅千戶和三名稽稅緹騎被收買了,這個該如何處置?刑部、大理寺不能斷案。”趙夢佑說起了這個案子裡具體的處置。

稽稅緹騎隸屬於南北鎮撫司,是皇帝的爪牙和走狗,處置要問皇帝的意見。

晚夏的風已經不再炙熱,甚至有些蕭瑟,院內飄落了一些黃葉,隨風起舞,院內幾人都不說話,趙夢佑在等陛下的決策,而皇帝站在樹下一動不動,神情雖然平靜,但看得出來,大明皇帝在猶豫。

趙夢佑深吸了口氣,俯首說道:“陛下,他們不忠,稽稅房稽稅三成留在地方,他們有足夠的報酬,卻辜負了陛下的信任。”

“而且他們放縱了阿片的走私事,寧波遠洋商行重金賄賂,也是爲了讓稽稅房對鉅額來歷不明白銀,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趙夢佑作爲緹帥,給出了自己的意見,稽稅院很特殊,這個衙門,最大的要求就是忠誠,忠誠於大明萬方黎民,忠誠於國朝,忠誠於陛下。

寧波稽稅房這幾個稽稅緹騎,不忠。

“斬首示衆吧,若是沒有威罰,恐怕會有更多的緹騎們變成這樣,如果緹騎們都變成了這樣,朕還是把稽稅院關了比較妥當。”朱翊鈞站在北鎮撫司的大院裡,愣了許久,纔回答了這個問題。

稽稅緹騎的遴選是墩臺遠侯、海防巡檢中遴選到南北鎮撫司,再從南北鎮撫司進一步遴選,派遣到地方。

這些風裡來雨裡去的大明精銳們,他們以前赤膽忠心,卻因爲白銀而異化到了這般地步,朱翊鈞十分痛心。

“慶賞威罰,鼓勵禁止,如果只能鼓勵不能禁止的話,國朝也會滑向深淵。”朱翊鈞面色凝重的說道:“那幾個賄賂稽稅緹騎的豪奢戶,讓他們陪葬吧,其家人流放爪哇椰海城,充實椰海城漢鄉鎮吧。”

朱翊鈞做出了頂格的處置。

“臣遵旨。”趙夢佑領旨,北鎮撫司本身就是軍隊法司,他們的職責裡可以進行判決。

大明皇帝回到通和宮了,繼續處理着朝中的奏疏。

刑部、禮部、戶部、大理寺聯名上書,稅法的編纂已經初步完成,試行稅法,請皇帝硃批。

“年入十二銀以下,一律不必報稅;年入十五到二十銀,有二孩免稅;”朱翊鈞搖頭說道:“看,戶部就非常的反對,因爲這個條款過於模糊了。”

禮部反對這一款的原因非常簡單,按這個標準,大明的大多數農戶,都可以不用交田賦了。

如果不收田賦,那代表着朝廷完全放棄了縣以下的治權,便是真正的皇權不下鄉了,這會造成更多的混亂。

縣城外的鄉野不再交田賦,代表着朝廷不會再把目光看向他們,就會出現權力真空,出現權力真空,就會有人代替朝廷治理,強人身依附的賤奴籍制一定會捲土重來。

馮保有點幸災樂禍的說道:“陛下聖明,爲了這個稅法,各部堂上官,差點打起來,刑部想直接蠲免十二銀以下,這樣就沒有那麼多的抗稅收稅的案子要辦;”

“禮部則是部分反對,認爲仍要收田賦,擔憂賤奴籍制捲土重來;”

“戶部是堅決反對,因爲這樣一來,交稅的人,就只有大約780萬人,陛下,年入二十銀以上的,大約只有這麼點人。”

大明的收入大約可以分爲十一級,這裡面計價比較複雜,得拿出《萬曆會計錄》把實物折算爲銅錢和白銀,後來戶部嫌數據過於雜亂,重新整理了一遍。

最終朝廷以戶爲單位,進行年收入全家平均,分爲了三級。

分別是貧窮、溫飽和富裕,貧窮收入折銀不足五銀,溫飽爲五到十二銀,富裕爲十二銀以上。

處於貧窮的大明百姓大約有50%,處於溫飽的百姓大約有44%,而手裡有閒錢富裕的百姓,大約只有6%,按照這個標準,需要納稅的人只有780萬人。

這也是十二銀這個標準的由來,94%的百姓,不納稅,符合皇帝一貫收稅的主張,誰有錢就問誰收稅,窮鬼根本榨不出幾個錢來!

“稽稅院怎麼說?”朱翊鈞詢問稽稅院的看法。

馮保低聲說道:“稽稅院自然樂意,稽稅窮民苦力又累又沒銀子,這樣一來,大部分的百姓排除在外後,稽稅就簡單了。”

朱翊鈞想了想說道:“其實好辦,那就退,先都收起來,然後年入十二銀以下都退還,這就是最好的辦法。”

馮保極其緊張的說道:“陛下,先生也是這麼提議的,然後吏部部議,少冢宰樑夢龍告訴先生,想的很好,但沒有那麼多的吏員去執行,這一進一出,摸銀子的人太多了,怕是浪費國帑了。”

馮保是真的怕,怕皇帝一拍桌子,就這麼幹了。

這種分配方式,是張居正想出來唯一合理的方式,但大明眼下,真的做不到,除了造成國帑浪費,什麼用都沒有。

張居正並沒有打算推行,吏部部議不認可,顯然是大明糾錯機制還在生效。

元輔確實威權,但陛下勤勉,這種典型的肉食者一廂情願,還是能糾正的。

“朕知道,要想實現退稅,得國帑能直接把錢退回百姓手裡,否則啊,都是白費力氣,朕就是那麼一說。”朱翊鈞笑着擺了擺手,馮保的神情有點如臨大敵。

有的時候,肉食者的一廂情願,造成的危害,往往比昏庸還要可怕,你還不如什麼都不幹呢!

“哎,這一條劃掉吧。”朱翊鈞十分不捨的劃掉了這一條,他其實真的很想通過,但終究是鏡花水月,不現實的政令,只會讓大明變得更糟。

張居正的浮票意思是:等一條鞭法推行之後,這條稅法,纔有意義,一條鞭法執行之前,做不到。

“陛下,稽稅院其實不對年入十二銀以下稽稅,費勁還沒錢。”馮保提醒陛下,其實大明已經在積極改善分配了,年入十二銀以下的百姓,不納稅,稽稅院不做催繳,還不夠工本費。

朱翊鈞硃批了奏疏,點頭說道:“朕知道,二位緹帥都彙報了過好多次了,但畢竟只是稽稅院不成文的規矩,而不是明文法,朕想做的是明文法。”

稅法其他的細則,都沒有太大的爭議,稅法已經修了很久了。

“陛下,元輔打算幹件事,跳過一批人。”馮保左右看了看才低聲說道:“嘉靖二十六年到嘉靖四十一年之前,所有的進士跳過,不得入文華殿入文淵閣。”

“先生說,那時候國朝動盪不安,這一些人,恐怕非但不能成爲陛下助力,反而成爲萬曆維新的阻力。”

“先生的理由也簡單,不夠忠誠。”

沒有奏疏,沒有明文,是徐爵和遊守禮溝通後,口口相傳呈送陛下,詢問陛下的意思,這是重大決定前的提前溝通渠道。

如果皇帝同意,同樣沒有奏疏,沒有明文,而是在考成法中,對這些人進行人爲設限。

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
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635章 殺頭的小案子而已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576章 把權力關進牢裡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574章 王次輔立身之本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一十二章 晉黨的條件,格外優厚第八十三章 《矛盾說》已然大成,成書刊刻天下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718章 陛下,急報!順天府陷落!第639章 上海是上海,浦東是浦東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一百七十四章 祖宗成法不可違,踐履之實不可棄,兩難如何自解?第454章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938章 每一次的選擇,都有意義第289章 你問朕是什麼人?朕的名字不可探聞第529章 不想當國王的院長不是好船長第775章 十里銀灘百萬鹽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451章 殺人不一定要動刀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724章 一個良好的開端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二百三十一章 正奇相生,變化無窮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628章 敵在本能寺!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812章 使桑梓得其惠,貧富不致懸絕第二百三十八章 我們的選擇沒有錯(爲白銀盟主“暖陽1314”賀!)第555章 欠陛下的債,還不完,根本還不完第723章 日月幽而復明,可一些火種已經熄滅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二百五十二章 賤儒們那張犯賤的嘴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323章 大明處處都是迴旋鏢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858章 防保守,更要防過於激進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六十七章 這,只是一個開始第599章 天子,孤家寡人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856章 新士農工商第676章 有六部沒皇帝,可不就是小朝廷?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784章 陛下,臣做了一個鳥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609章 這次病人是大明皇帝而已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622章 再用掊克之臣,大明就亡國了!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503章 買不盡的松江布,收不盡的魏塘紗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