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章 太陽照常升起

朱翊鏐認爲皇帝在釣魚。

潞王朱翊鏐最大的心願就是混吃等死,而且通過跟萬國美人廝混的荒唐事,成功的達成了這一目標,結果突然之間,皇帝陛下讓他去監國,而且還在小手術之下,發起了燒,四肢無力。

朱翊鏐不信。

朱翊鏐固執的認爲,皇帝陛下藉着拔牙在下套,準備把野心家釣出來後,好安排南巡之事。

潞王不傻,他就是懶。

但是一見面,朱翊鏐看着皇兄的臉色,還是嚇了一跳,壯的跟頭牛一樣的陛下,真的病倒了,但朱翊鏐依舊固執的認爲皇帝在釣魚,因爲在朱翊鏐看來,皇兄就是無敵的,從小到大,多少妖魔鬼怪,在皇帝手中灰飛煙滅。

面對數不清的危機,皇帝都會留下後手,在關鍵時刻逆轉局勢,朱翊鏐堅信,哪怕是真的發熱,也會有靈丹妙藥去解救。

朱翊鈞自己的事兒自己知道,他其實真的沒有釣魚,更沒有給朝臣們設套,拔牙真的引起了發熱,連大醫官陳實功和李時珍,都急的像是熱鍋上的螞蟻。

皇帝有氣無力的揮了揮手,示意朱翊鏐退下便是,他已經沒有力氣說話了。

朱翊鏐沒有走,而是和戚繼光一樣守在了皇帝的病房之外,誰都能成爲那條魚,但不能是他朱翊鏐。

朱翊鈞躺在病榻之上,京城九門在京營的控制之下,所有人都膽戰心驚的等待着,九門封閉,但是消息還是不脛而走,偌大的京師,即便是九門封閉,必要的水食煤都要照常入京,那麼消息就會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傳遞四方。

張居正憂心忡忡的看向瞭解刳院的方向,而他身後是大明閣臣王國光和萬士和,一直沒有到文淵閣坐班的次輔王崇古,去了西山煤局,依舊在保證煤鋼的生產。

王國光與萬士和都清楚的知道一件事,一旦陛下的噩耗傳來,那麼張居正就是不篡位也不可能了。

無論是朱常治登基,還是朱翊鏐登基,都改變不了這個結果,陛下在重病之際,就應該殺了張居正和戚繼光,一如當初太祖高皇帝殺了藍玉那般。

朱常治才三歲半,朱翊鏐更是荒唐,沒什麼賢名,他們都控制不了張居正和戚繼光。

陛下登基的時候十歲,那時候張居正也是初任首輔,不具備謀逆的條件,但現在不同了,現在張居正作爲帝國首輔已經執掌大權十二年,而戚繼光手中更是握有大明最精銳的京營銳卒。

哪怕是張居正和戚繼光不想,但會有人逼着他們更進一步。

大明帝國在皇帝病重的時候,陷入了嚴重的危機,甚至是會有改朝換代的可能,英明的大明皇帝像流星閃過了蒼穹,像煙花絢麗綻放後,轉瞬即逝一樣。

該怎麼辦?

張居正完全不知道,這個做了十二年的首輔,面對這個情況,也是手足無措。

他之所以還在做首輔,是有信心陛下年輕,能熬老頭,把他和戚繼光通通熬走,在張居正的無數種謀算中,唯獨沒有大明缺少了陛下後,而且是英年早逝,該當何去何從。

張居正做過手術,他那時候頗爲狼狽,但依舊挺了過來,以現在解刳院大醫官的實力,小小的智齒而已,光陳實功本人都做了幾百例,沒有任何的意外。

“有一次,陛下在全楚會館對我說,人生就是,永遠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個會先來。”張居正站的筆直的身影,忽然有些彎曲,他轉過頭對着王國光與萬士和說道:“下章六部,照常做事就是。”

“陛下,自有天眷。”

張居正不信神佛,但這一刻,他也希望大明列祖列宗保佑,大明能夠順利挺過這一劫,生死大劫。

身在西山煤局的王崇古把自己的兒子王謙帶到了西山煤局,王崇古主動退出了京堂,甚至連解刳院都沒去,是因爲他反賊出身,在城裡就代表着危險,他主動離開,只是自保,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依靠西山煤局的工匠們,來保證自己的安全。

王崇古太清楚了,現在的張居正已經積累了足夠的勢,依託於陛下的偏愛和聖眷,張黨的規模和數量在這十二年的時間裡,已經形成了一股洪流,一旦陛下這個唯一的繼承人龍馭上賓,這股洪流就不可阻擋。

“張居正是忠臣,這是毫無疑問的,他忠於萬方黎民、忠於大明,忠於國朝,更忠於陛下,連挑關門弟子,都找了個那麼丁點的熊廷弼,就是爲了自己的勢力,變成陛下的勢力,不是熊廷弼文武雙全,讓張居正起了愛才之心,恐怕張居正絕對不會收徒。”王崇古歪着頭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陰霾的天空,面色帶着少有的惶恐。

“那咱們躲在西山煤局幹什麼?若是陛下真的龍馭上賓,爹不應該去拜見新帝嗎?陛下聖旨是潞王殿下。”王謙有些疑惑的說道。

“你當陛下不在,潞王真的能登基嗎?”王崇古反問道:“你當真張居正會同意?潞王登基,新政怎麼辦?”

“兒啊,你別忘了,官廠團造、工兵團營和均田役這三件事,是你爹我搗鼓出來的,咱們也是變法派,而且現在是我們在衝鋒陷陣。”

“潞王不止一次表示過對新政的厭惡,那時候陛下還帶着潞王殿下在文華殿聽政的時候,潞王殿下不止一次認爲,朝廷的變法是多此一舉,無事生非。”

“潞王登基第一個倒黴的就是我和你,還有工黨,其次纔是張居正。”

王謙端着手稍加思忖,他想到了當初太祖高皇帝讓建文君登基,結果不到四年時間,建文君就把江山給弄丟了,潞王真的登基,不過又是一個海昏侯而已,現在張居正的權勢,可一點都不比當初霍光小。

尤其是奉國公戚繼光,一旦失去了皇帝這個定海神針,戚繼光就還是張居正的門下。

“可是皇長子今年才三歲半,大明剛剛經歷了一次主少國疑,好不容易纔挺過來的啊。”王謙感覺自己手都在抖,很簡單,一個無法表達自己意見的孩子,對朝堂方方面面而言,都更加容易接受。

可問題是,沒人知道,大明能不能再挺過一次主少國疑了,靠張居正的良心嗎?已經靠張居正的良心挺過一次了。

當初楊博主動遞出橄欖枝的時候,張居正沒有接受,張居正若是接受會怎樣?

王崇古坐直了身子說道:“陛下若是真的龍馭上賓,我就追隨陛下而去,你呢,就上書致仕,這樣一來,張居正就會放過咱們家了。”

“放棄抵抗束手就擒,指望張居正的善心?!”王謙對王崇古的規劃不認可,王崇古真的沒了,張居正下手纔會肆無忌憚。

“那不然呢,你當你爹我活着,就能斗的過他?多少次了,贏過嗎?不如指望他的善心。”王崇古一臉坦誠的說道。

王謙十分認同的點頭說道:“那倒也是,爹確實沒贏過。”

這一句話,好懸沒把王崇古給氣死。

皇帝去世,在古代叫做天崩,在萬曆維新這個歷史轉折的關鍵時期,陛下若是真的沒了,那真的是天崩地裂的大事。

皇叔朱載堉心煩意亂的將筆放下,他一直強迫自己投入到鑽研萬物無窮之理之中,但始終思緒混亂至極,他最近略有所得,本打算去跟陛下分享,可現在他看着面前的石頭,也不知道還有沒有這個機會。

陛下若是沒了,天下的儒學士就會把格物院生吞活剝,從解刳院開始,解刳院研究的是人的萬物無窮之理,是最容易被攻破的陣地,皇帝都被解刳院給治死了,解刳院還會存在?

從解刳院開始,方興未艾的格物致知,就會煙消雲散。

朱載堉根本沒那個能力去保住格物院,也指望不上萬士和,萬士和在反攻倒算中能自保就不錯了。

在解刳院病房外,還有一個女人,那就是王皇后王夭灼,她已經擦乾了眼淚,若是夫君真的走了,她會替夫君把沒有的路走完,做個妖后又如何!

她清楚的知道,夫君爲了大明江山社稷付出了怎樣的心血。

忍將陛下夙願和心血,付與東流?

若是陛下龍馭上賓,她打算秘不發喪,讓潞王立刻就藩,她非常清楚,張居正會接受的,爲了新政,一個不能表達自己的意見的年幼皇帝,更好控制,新政能夠繼續推行下去,如郭子儀舊事,給戚繼光和張居正封王。

這毫無疑問是一場豪賭,但王夭灼已經做好了準備。

“陛下的情況怎麼樣了?”王夭灼詢問着大醫官李時珍和陳實功。

李時珍和陳實功沉默了許久,還是李時珍開口說道:“就看今天晚上了,若是挺過去了,就沒事了,若是挺不過去…”

王夭灼只感覺天旋地轉,眼前一片白茫茫,大醫官們一直不說,但現在還是把病危的確切消息告訴了皇后,陛下一隻腳已經踏進了鬼門關。

“沒有什麼辦法了嗎?”王夭灼剛剛擦乾的眼淚,又止不住的流了下來。

李時珍又是沉默了許久許久,才低聲說道:“能用的辦法,都用盡了。”

朱翊鈞覺得自己睡着了,又覺得自己沒睡着,大抵就是彌留之際,他居然看到了譚綸和俞大猷,這二位已經離世的重臣,似乎在焦急的說些什麼,但朱翊鈞一個字也聽不清楚。

“殺!”

朱翊鈞終於聽清楚了他們倆在說什麼,譚綸和俞大猷在並肩作戰,抵背殺敵,而敵人正是荼毒東南的倭寇。

戰場的局勢似乎十分的艱難,譚綸一個文臣,帶着台州死士在奮力的衝殺,倭寇、亡命之徒、紅毛番,甚至還有黑番在衝擊着岌岌可危的戰線,但譚綸和他帶領的台州死士,死戰不退,沒有後退一步。

畫面變得模糊了起來,喊打喊殺的聲音都變得若有若無,朱翊鈞沒有任何的感覺,他甚至感覺自己的思考已經完全停滯,只有空洞,他覺得睏意頻繁襲來,似乎有個聲音,在用完全聽不懂的話在勸他睡下吧,睡下吧,伱太累了。

朱翊鈞忽然猛地打了個激靈醒了過來,他還有事兒沒幹完!倭寇還沒滅!怎麼睡得着?!

“什麼時辰了?”朱翊鈞覺得嘴脣乾裂了一樣,有點虛弱的問道。

“陛下,寅時三刻了,還有一刻就卯時了,馬上就天亮了。”馮保和張宏根本不敢閉眼,甚至連離開都不敢,陛下一說話,馮保立刻搭腔,回答了這個問題。

陛下真的走了,朝中不論,宮裡肯定要換一大批人,馮保和張宏能去鳳陽種地那都是最好的結果了。

“渴,喝點水。”朱翊鈞意識還是有點模糊,但他還是提出了訴求,是真的渴了,感覺身上黏糊糊的,似乎出了很多的汗。

“水!水!”張宏已經將水端在水裡,用勺子遞到了陛下嘴邊。

朱翊鈞抿了兩口,搖了搖頭有氣無力的說道:“朕睡一會兒。”

馮保和張宏的心立刻提到了嗓子眼,陛下要是真的睡了還好,這要是一睡不醒,大明的天,就真的塌了。

沒過多久,陛下平穩的呼吸聲傳來,讓馮保和張宏不那麼的擔心,而大醫官李時珍和陳實功就守在牀前。

“情況怎麼樣?”馮保有點忐忑的問道。

“退燒了,退燒了,脈象平穩了下來,陛下,有天眷啊!”李時珍擦了擦額頭的虛汗,對着馮保和張宏說道。

天亮了,陛下挺了過來。

太陽照常升起,照亮了大地,也照在了皇帝硬朗的臉上,睡的很安穩,和病魔做鬥爭,消耗了極大的體力。

陳實功整個人都軟在了地上,他不用當歷史罪人了,天知道陛下真的被他給治死了,後世會怎麼評價他。

“快去告訴太后和皇后!”張宏抓着一個小黃門用力的攥着肩膀,把人推了出去。

小黃門一溜煙的跑了出去,跑出病房門的時候,跑的太急被絆了一下,在地上十分絲滑的打了個滾,戚繼光本來半眯着眼,聽到有腳步聲,立刻睜開了眼,見小黃門摔倒,手一抄,把小黃門撈了起來。

“陛下…”戚繼光不敢問下去,天不怕地不怕,面對千軍萬馬都沒變過臉色的戚繼光,第一次這麼害怕,害怕到不敢問出想問的問題來。

戚繼光只想當奉國公,不想當逆臣。

“陛下剛纔醒了,喝了兩口水,又睡下了,大醫官說,挺過來了,已經退燒了,脈象平穩。”小黃門趕忙說道,戚繼光的力氣太大了,快把他胳膊給抓斷了,小黃門很懷疑,戚繼光這雙手,是不是能碎石。

“啊?啊,好好好。好啊。”戚繼光看小黃門臉都白了,趕忙放開了手,懸着的心終於放下了。

朱翊鈞再醒來的時候,看到了一屋子的人,真的是一屋子的人,兩宮太后、皇后、德王、潞王、內閣輔臣、廷臣,齊聚一堂,不過離病牀很遠,至少有七步之遙,中間還擱着一個屏風。

朱翊鈞撐着身子坐了起來,感覺一切良好,第一感覺是餓,他這個體型,一天沒吃東西,肚子餓的時候,是真的餓;

第二感覺是力氣全都回來了,那種手腳無力,連撐起身子坐起來力氣都沒有的無力感,已經完全消退。

第三個感覺是疼,拔牙真的很疼,尤其是死藤水的麻勁兒過去之後,就更疼了。

“臣等拜見陛下。”張居正一直焦急的等待着,看到了皇帝醒了,還坐了起來,趕忙行禮。

朱翊鈞的病榻七步之外,烏央烏央跪了一堆的腦袋。

“免禮吧,一個個的都熬的眼睛通紅,都去睡吧,別在這裡圍着了。”朱翊鈞揮了揮手,示意都去休息,現在不是說話的時候,他能開口說話,對於所有人而言,都是最好的消息。

大家齊聚一堂,其實就是想親耳聽到皇帝說話,確定情況,好做應對,陛下雖然聲音略顯嘶啞,但中氣十足,看起來是真的如大醫官所說,挺過來了,人潮退去,外臣都離開,兩宮太后和皇后作爲家人自然要留下說說話。

“鏐兒留下捱罵。”朱翊鈞見朱翊鏐要溜,氣的不打一處來。

“啊?”朱翊鏐呆滯的左看看右看看,爲什麼只有自己捱罵?

“讓你監國,你爲什麼不去?還要氣朕?當面頂撞?!”朱翊鈞看着朱翊鏐有點生氣的問道。

王夭灼也熬了一天一夜,眼睛通紅,但還是很輕鬆的讓馮保去傳菜,大魚大肉不能吃,但填飽肚子還是沒問題的,用的是流食,王夭灼很開心,她也不顧及這麼多人,抓着皇帝的手,問來問去。

“皇兄,臣弟去不去都一樣,張居正和戚帥在就亂不起來,他們不在,臣就是監國監出花來也沒用不是?”朱翊鏐趕忙解釋了自己爲何不去。

陛下真的要把張居正和戚繼光一起帶走,朱翊鏐監國和當初建文君朱允炆面對的情況是一致的,無人可用。

陛下不帶走這二位,他去監國也是當個人形圖章,負責蓋章,能當個圖章就不錯了,指不定就當了海昏侯了。

當真以爲這皇位是好坐的?朱翊鏐親眼目睹了皇兄從主少國疑到社稷之主的過程,他還是那個態度,這皇帝不當也罷!

當皇帝還能玩萬國美人嗎?想都不要想!

“讓你叫聲哥都不肯!”朱翊鈞說出了自己爲何把朱翊鏐單獨留下的原因,這傢伙在這種情況下,依舊不肯承擔一點責任!

“君臣有別。”朱翊鏐一臉理所當然,仗着皇帝親弟弟的身份胡作非爲,皇帝絕對不會寬宥他,反而會嚴懲不貸!朱翊鏐大婚之後,就知道,當年那個帶着鼻涕蟲跟在陛下身後的弟弟,只能是潞王了。

“唉,走吧,回去睡吧,也熬了一夜了。”朱翊鈞看着朱翊鏐通紅的眼眶,氣也消了,擺了擺手,示意朱翊鏐回去補覺去就是。

“臣弟遵旨。”朱翊鏐如一陣風一樣的溜了。

“去把奏疏拿來,昨天和今天的。”朱翊鈞用膳之前,讓馮保去取奏疏,他還要在解刳院再觀察觀察,自然是把奏疏拿來,奏疏不過夜,應批盡批,也是朱翊鈞的承諾。

“皇帝!”李太后終於忍不住了,大聲的說道:“兒啊,你不是鐵打的,歇幾天,大明亡不了!”

李太后本就愛哭,這皇帝拔牙之後開始發熱,李太后都快哭一天了,這好不容易好起來了,這還沒用膳,就想着那些個奏疏,那些個國事。

“孃親,朕就是拔個牙,出了點小意外而已,這不過去了?朕也已經退燒了,現在,朕覺得自己一拳可以打死一頭牛!當然,得先吃飽。”朱翊鈞樂呵呵的說道,傷口還是有點疼,這一笑牽扯到了傷口,又有點疼。

“由你,由你。”李太后見說服不了,擺了擺手,和陳太后一道回通和宮了。

“朕怎麼挺過來的?”朱翊用了膳之後,有些好奇,解刳院的大醫官是不是有什麼靈丹妙藥,他自己都覺得自己要掛了。

“陛下這裡面自然有用藥的原因。陳芥菜滷,就是培養陳芥的青黴,解刳院也不是光領陛下的俸祿不幹活,由陳芥菜滷開始的青黴選育已經進行到第九年了,就是這個。”陳實功趕忙拿出了一個透明的玻璃瓶,裡面裝着小半瓶透明的液體。

陳芥菜滷、陳滷水就是青黴素,起源於常州天寧寺的大缸,當年兗州孔府爲青黴素的發酵和工藝改良提供了充足的樣本,孔府可是貢獻了十二個標本,促進了陳滷水的臨牀應用。(320章)

青黴素很霸道,可以治療不治之症的肺癆。

“陛下對陳滷水不過敏,哪怕是過敏也沒關係,解刳院還有另外一種,大蒜陳滷水,這也是備選方案之一。”李時珍拿出了另外一個小瓶子。

解刳院真的是做了充足的準備,但還是發生了意外。

李時珍繼續說道:“用藥是一部分,還有原因就是,陛下這身子骨硬朗,臣之前跟陛下講過人的殺青,就是多次劇烈運動之下,體溫會短暫升高到40°以上,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植物,都是用進廢退,用的多就好用,廢止就退化。”

人有抗病能力,有的人會在瘟疫中很快的恢復,但有的人不會,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但多運動絕不是壞事,陛下這身子骨,壯的跟頭牛一樣,這是十歲到二十二歲,十二年如一日的積累,長期高強度的運動,讓陛下的抗病力,在反覆的殺青中,得到了增強。

“陛下身體裡有很多訓練有素的京營銳卒,北虜可能趁其不備突破關隘襲擾,但一旦銳卒們反應過來,這些虜寇必死無疑。”李時珍試圖讓自己的話不是那麼難以理解。

致病的小蟲子可能一時佔據了上風,但只要讓陛下緩過勁兒來,挺過來,就真的挺過來了。

“這個陳滷水產量如何?”朱翊鈞看着面前兩個小瓶子,好奇的問道。

“一人一日使用計量爲一單位,一年只能生產四千單位,這個產量很低,也就是京城能用一用,無法惠及萬民。”李時珍極爲遺憾的說道,好用,但產量稀缺到還是隻能專用於皇室、大臣、武勳,甚至無法用於京營。

“需要尋找一種高產量的菌株。”陳實功介紹了下困局,有了顯微鏡之後,大明已經踹開了微觀世界的大門,就像兔子有不同品種一樣,產生陳滷水的菌株也有不同的品種,解刳院還在尋找高產量的菌株。

目前的進度並不樂觀。

“沒事,一點點來,今天不行,十年後可以,十年後不行,就是五十年,一百年,最終都是可以辦到的,中間可能會有些曲折,但一定能做到。”朱翊鈞笑着說道。

黎牙實就是純純放屁,什麼狗屁的高道德劣勢,高道德是優勢!

對歷史負責就是高道德的產物之一,是泰西永生永世都無法得到的寶貴財富!

李時珍說道:“陛下,大明就是人,倭國就是菌株,相比較大明的穩定,倭國就非常不穩定,番邦小國也是如此,因爲突變和偶然會不斷髮生,這是規模導致的結果。”

“菌株相比較人這個龐大的系統而言,更容易突變,我們在用砷,也就是砒霜,在誘變菌株,取得了一些成果。”

陛下是個政治家,當之無愧的政治家,所以李時珍在解釋一些問題的時候,爲了方便陛下理解,所以才如此解讀。

“額,朕不太懂,但既然有成果,那證明方向是沒錯的。”朱翊鈞表示了自己對這一領域並不精通,但誘變這條路是對的。

其實解刳院的誘變不僅僅是砒霜,各種巨毒都用了,連蛇毒都在其中,光照、溫度等等都做了對照實驗,砒霜只是其中一種,大抵思路就是大幅度的、劇烈的改變環境,誘發變異,這是人擇論的一種具體實踐。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完善理論,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也是矛盾相繼釋萬理。

研究萬物無窮之理,就是這麼一點點敲碎認知邊界,總結經驗,得到成果,每一步都很困難,解決一個問題,後面可能有十個問題在等着。

“陛下,王次輔父子求見。”小黃門低聲奏聞。

“宣。”

“陛下,臣拜見陛下,天佑大明,陛下龍體健安!臣爲大明賀,爲陛下賀!”王崇古帶着王謙急匆匆的跑進了病房裡,他們在西山煤局收到的消息晚了點,這才急匆匆的趕來。

“陛下啊,那張居正要殺臣啊!陛下給臣做主啊!”王崇古跪在地上,那是一把鼻涕一把淚,委屈極了。

“啊?詳細說說。”朱翊鈞一愣,先生殺心這麼大的嗎?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
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469章 大爭之世,強則強,弱則亡!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915章 黃浦江行宮第374章 兩宮太后非但不阻攔,還一起胡鬧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500章 更多的鋼材,只是爲了製造農具第一百六十八章 罵人不揭短,爲什麼要罵人?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二百二十八章 張公在時亦不覺異,自公沒後不見其比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332章 陛下,臣有上中下三策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二百六十六章 用蘿蔔刻一個倭國國王的印綬第838章 有恭順之心的中書舍人第643章 無端鑿破乾坤秘,始自羲皇一畫時第五十章 倍之,加倍執行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468章 昇平一號蒸汽機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831章 查士丁尼瘟疫第578章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772章 泰西的商賈,可能偷朕的錢!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五十六章 面子、裡子、尊嚴,都是靠自己掙來的!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一百一十五章 一力降十會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二百一十五章 一魚兩吃第717章 三十萬對四萬,優勢不在我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594章 夫子不問馬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663章 潞王殿下還是有些保守了第383章 緣分不夠?姑娘請留步第一百八十九章 陛下,要不看看創造發明?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903章 羣龍無首 大廈將傾之前的癲狂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994章 換了批人,幾乎等同於換了人間第547章 言速勝多是養寇自重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568章 大明在倭國的廠衛在倭京都地檢特搜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999章 漢兵八路雷霆威鎮播州,商船橫海白第687章 算清楚他們欠了朕多少錢!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二百七十一章 我只是收買了仙姑的侍女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824章 憫畸零幼主識民疾 破陳規能臣立新章第677章 年輕時候射出的箭,正中眉心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577章 讓格物,贏在起點!第581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340章 根深蒂固的軟弱,習以爲常的妥協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892章 紋板提花機第475章 四個自然而然的推論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916章 萬壽聖典普天慶,三軍威儀四海安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1013章 朝中的風向,變得越來越窮兵黷武第700章 朱屠夫?不,是朱青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