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朱翊鈞爲何不懷疑葛守禮在爲了晉黨張目?

因爲葛守禮在衝鋒陷陣,攻訐首輔這種事,最合理的流程是讓都察院的御史們衝鋒陷陣,而不是葛守禮這個自己總憲,自己衝上來白給。

葛守禮的懷疑,葛守禮的疑惑,葛守禮的質詢,其實都基於一個基本的懷疑點出發。

那就是張居正在指鹿爲馬。

朱翊鈞跟老農打聽過畝產。

葛守禮曾經做過大明的戶部尚書,對畝產應該是有所瞭解的,所以他乍一聽聞,畝產過千斤,就立刻思維躍遷到了張居正操持權柄,作踐皇權之事上了。

張居正這個首輔,做的的確有些霸道。

大明北方的畝產,一畝地,夏收麥、秋收粟,合起來兩石多一些,大約在三百斤左右;

而南方畝產夏收稻秋收稻麥或稻豆,一年一畝地能打四石左右的糧食,大約就是五百七十多斤。

羅拱辰說什麼?說畝產數十石,哪怕是畝產十五石,那是什麼概念?就是土豆、番薯它再不好吃,那也是糧食,餓的時候,哪裡顧得上好吃不好吃?

在葛守禮看來,這不是張居正在指鹿爲馬是什麼呢?

別說葛守禮,朝中大臣,也沒有幾個相信的。

朱翊鈞要是不知道這黃不拉幾的土疙瘩真的能產數十石,他也會認爲張居正在誇大其詞,聯合羅拱辰在矇蔽君上。

朱翊鈞笑着說道:“葛總憲,羅同知獻這等祥瑞上來,也是爲了大明江山社稷,這不是已經開始種了嗎?不如等結果出來再看?”

“陛下,臣等惶恐。”葛守禮甩了甩袖子,跪在了地上五拜三叩首,痛哭流涕的說道。

朱翊鈞想了想問道:“葛總憲種地嗎?朕有些問題比較疑慮,想要請教。”

葛守禮有些懵,他愣愣的說道:“臣…不事農桑。”

“那算了,你們繼續議事吧。”朱翊鈞不甚在意的擺了擺手,示意葛守禮平身落座便是。

葛守禮呆愣呆愣的站了起來,迷茫的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才察覺到自己似乎是中套了。

這一場都察院總憲對文淵閣首輔的攻訐彈劾,就這樣在皇帝陛下拉偏架的情況下,無疾而終。

葛守禮回過神來,知道自己的問題出在了哪裡。

他在談規則,陛下在跟他談事實,他口口聲聲在說匡復有吾在,與人撐巨艱,結果連十歲小皇帝的疑惑都不能解答,那還談什麼匡復輔弼呢?

廷議仍在繼續,關於戚繼光械送董狐狸的侄子回京之事,提上了議程。

張居正的意思是開德勝門至兵部在奉天殿上領賞,而楊博則提出了讓戚繼光在北土城移交案犯,在北土城領賞抓緊時間回薊州,理由是唯恐北虜再次南下犯邊,作爲總兵官,戚繼光要趕快回去纔是。

而禮部尚書陸樹聲,也表示反對戚繼光入城,邊將無故入城,與禮不合。

朱翊鈞則覺得極爲好玩,這邊晉黨的譚綸跳反,和張居正志同道合,而那邊張居正提拔的禮部尚書陸樹聲,則是背刺了張居正一刀,和晉黨玩起了你儂我儂。

陸樹聲是松江府華亭人,就是大明首輔徐階的那個松江府華亭人,陸樹聲是徐階的同鄉,徐階掌翰林院事的時候,是張居正和陸樹聲的老師。

經過十幾年的風吹雨打,當年鬥倒了嚴嵩的徐黨,早已經物是人非事事休,依舊留在朝中的,大部分都投入了晉黨或者張黨的懷抱。

張居正和陸樹聲有同窗之誼,所以在隆慶皇帝大行,禮部尚書空缺之後,陸樹聲在張居正的舉薦之下,成爲了禮部尚書。

然後,在羅拱辰欲收洋船稅之事、在戚繼光回朝領賞之事中、在皇帝親事農桑之事中,陸樹聲給張居正狠狠的來了三記背刺。

張居正並沒有太過於執着,而是繼續主持廷議到了結束。

“陛下聖躬安,臣等告退。”羣臣見禮,開始撤出文華殿,而侍讀、侍講、展書官開始入場。

張居正俯首說道:“陛下,臣有一人舉薦,此人本就是農戶出身,熟悉農務,對農務之事見識不凡,乃是江西貴溪人,隆慶五年進士。”

“元輔先生種過田嗎?”朱翊鈞似乎不是很在意的問道。

張居正搖頭說道:“很小的時候種過,後來成了童生後,就再沒下過田了,陛下有疑慮,臣不能解惑,故舉薦他人。”

“哦?既然是元輔所薦,此人現在何處?”朱翊鈞笑着問道。

張居正俯首說道:“人在京師奔波。”

張居正是個軍戶,大明的軍屯衛所,是屯耕兼濟,所以張居正小時候還真的下過地,但不過是玩耍性質,讀書之後,他就不再事農桑,專心讀書考取功名,十二歲秀才,十六歲舉人、二十三歲進士,他就更沒種過了。

他舉薦的這個徐貞明,和朝中的晉黨沒有關係,和他張居正也沒多少關係,屬於新科進士,而且排名不高。

大明朝廷的座師是一種朋黨關係,但考的名次比較低,是沒有資格任主考爲座主的。

比如隆慶五年的主考是張四維,但是張四維並不是徐貞明的座師,徐貞明就是想拜在張四維名下,張四維肯收纔是。

徐貞明萬般不會,只會墾田水利。

此人到浙江山陰做知縣,一年墾田三萬九千畝,正當徐貞明打算再接再厲,推廣墾田水利之時,觸動了山陰豪強權貴利益,被阻撓不得繼續,再加上朝中言官彈劾,墾田育種之事,徹底停止。

張居正看過徐貞明的奏疏,別的不說,種田那是一把好手。

受到言官彈劾之後,徐貞明閒住,回到京師奔走,希望能找到人舉薦,但是始終不得門路,朝中不是晉黨,就是張黨,無論是楊博還是張居正門下,那都不是一個三甲同進士出身,在山陰做知縣的徐貞明,能夠投效的。

想拜在張居正或者楊博門下,哪有那麼簡單。

朱翊鈞點頭說道:“今日朕習武之後,讓他到景山來,朕見見他。”

張居正開始講筵,一個時辰,半個時辰是論語,半個時辰是帝鑑圖說,每有疑慮,張居正都極爲細心地解答,而皇帝陛下的詢問,有些問題犀利刁鑽,連張居正這個首輔,都有點難以回答。

張居正正襟危坐開口說道:“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夫子說:不要擔心別人不瞭解自己,只要擔心自己不瞭解別人。”

“君子篤行,做事並不是爲了讓別人知曉。”

“做了善事生怕陛下不知道,怕自己得不到爵位和官職;有了感悟而不分享給他人,擔心別人搶了自己的聲譽名望,這都是那些求名之人,纔會憂慮的事兒。”

“而君子的德行、操守、學問都在自己,別人知道與否、認可與否,並無什麼可擔憂的,都不會影響君子的行爲。”

“陛下居於九重之上,若是不能辨別誰有賢能,誰是庸碌,不能分辨政令是有益的還是有害的,容易受人矇蔽,應當警惕。”

“臣解曰:君子之道,無愧於心;特立獨行,清心爲本。”

朱翊鈞想了想問道:“徐貞明墾田三萬九千畝,一家四口二十畝田,則可養兩千戶,生民萬衆,既無邀功,也無博名,可稱君子?”

“君子也。”張居正頗爲鄭重的回答道,徐貞明要不是君子,張居正也不會舉薦了。

“戚繼光以六千軍苦練三年,鏖戰十數載平倭,轉戰千里,不擾一家一戶,軍紀嚴明,聞名內外,至薊州,拒北虜於長城之外,爵位不顯,可稱君子?”

“君子也。”張居正察覺到了一點不妙,但他還是正面回答了這個問題,戚繼光按照軍功早該封爵,但是他的爵位在哪裡呢?戚繼光又怎麼說?

戚繼光說: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

朱翊鈞寫下了徐貞明和戚繼光的名字,看了半天才說道:“徐貞明生民萬衆,不邀功不博名,如今閒住;戚繼光南北轉戰,平倭寇拒北虜,無爵無誥。”

“元輔先生教朕,徐貞明爲何求告無門?戚繼光械送董狐狸侄子入京,爲何不能入京師領賞?只能在那北土城停靠,領賞急回,不得逗留?”

果然!

張居正就知道,給小皇帝講筵,絕對不可能這麼一帆風順!

張居正思考了片刻說道:“徐貞明不用求告,已經被臣舉薦,而戚帥也不會只在北土城停留。”

徐貞明並沒有門路求告到張居正這裡,張居正是在思慮皇帝要問農桑,得找個專業的人來,所以纔想到了徐貞明,至於邊將入城之事,張居正也早有打算。

張居正這裡取巧了,陛下用事實問規則,而張居正卻避開了規則談事實,這就是詭辯,但是從規則的角度出發,張居正又無法回答,只能嘗試含糊其辭。

朱翊鈞嘴角勾出了一抹笑意,他聽出了張居正在含糊其辭。

戚繼光這還算是好的了,投靠到了張居正門下。

俞龍戚虎,俞大猷也是平倭名將,以龍將聞名天下,到現在不過是四品指揮僉事,做不了事,稍微做點事言官的彈劾就接踵而至,俞大猷也就比五品的海防同知羅拱辰高兩級。

朱翊鈞拿起了桌上的毛筆,想了想說道:“做事不忘初心,心如磐石,踏踏實實做事,有作爲,是真正的君子,呈口舌之利,無中生有沒事找事兒,故意製造矛盾,真小人也。誰是賢臣,誰是佞臣,誰的作爲對大明有益,誰的作爲對大明有害,知他人,可以依據此標準去判斷一二。”

“謂曰:初心如磐、篤行致遠,真君子也;口舌之利,枉生是非,真小人也。孰爲可進,孰爲可退,孰爲有損,孰爲有益,知己知人,以爲則而行之。”

張居正認真的品讀了一番,方纔鄭重的說道:“陛下英明。”

張居正有些疑惑,馮保教授不了這樣的道理,李太后教授不了這樣的道理,這些道理誰教的?

這些道理,恰恰都是他張居正和陛下一字一句之間奏對而來!

張居正扒拉了一圈,發現這些道理,都是他教的!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1007章 大清官東躲西藏,徐癭瘤只走後門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1010章 無血義,無上恩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1002章 守住這萬家燈火明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請假條高燒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
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1007章 大清官東躲西藏,徐癭瘤只走後門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1010章 無血義,無上恩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493章 詔曰:今日,廢除賤籍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366章 帝皇的王座是黃金馬桶第一百五十一章 重新定義清流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549章 奇觀:正衙鐘鼓樓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606章 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正菩提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560章 我們泰西應該聯手抗明!第二百八十四章 臣有個主意,不如讓他們交錢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六十六章 一拳勝過一拳第397章 俺答汗是個筐,什麼都往裡面裝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二百一十七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567章 荒地無人耕,起耕有人爭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926章 冬雷天響,鼓樓瓦落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834章 大明要戰勝的從來都只有自己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1002章 守住這萬家燈火明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992章 該是你的,誰都奪不走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370章 兩宋男兒戴簪花,人妖物怪齊卸甲第460章 自由的界限第886章 聖主南巡誅國賊,賢后內幃定風波第386章 徐階威脅朕!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50章 首罪者,我也!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請假條高燒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403章 謀國者以身入局,舉正旗勝天半子第一百四十二章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第823章 讓寧遠侯賠他一文錢好了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一百八十五章 一顆機械蛋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389章 人心思動,則天下傾危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946章 我是冤枉的,我爲大明立過功,我要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二百五十六章 走的時候,把大門帶上第1001章 忠骨早許君王前,猶照當年舊徵鞍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989章 遼寧,則天下寧第514章 解刳院雅座一位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二百五十七章 僱傭營團,借雞下蛋第399章 天欲墮,賴以拄其間;道近隳,問誰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一十一章 幕後指使之人浮出水面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806章 要用自由之火點燃整個泰西第798章 拿走你的銀子,冠上我的名字!第582章 輕徭薄賦害窮民,與民休息多虛耗第882章 讀書人真的是太歹毒了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四十八章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893章 就是一鍋夾生飯,朕也只能吃了第一百六十九章 讀書人的心眼兒真的髒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871章 凱旋要穿新衣服,就像是過年一樣!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五十二章 戚帥,朕有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