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4章 皇帝的新衣

朱翊鈞設想過這次章程簽署的阻力由來,他設想了很多種可能。

保守派仍然存在,而且擁有很大的能量,阻礙章程的簽訂,就是阻礙萬曆維新的進程,保守派很不喜歡改變,開海已經改變了大明太多的東西;

沿海地區的海商,即便是新興資產階級,在朝中也有代理人,爲了防止環太商盟簽署後,朝廷把手伸過去,分潤更多的利潤,阻止章程的簽訂;

申時行懷恨在心,挾私怨,報復高啓愚才折騰出了這些幺蛾子,如果是這樣,那朱翊鈞絕對饒不了他!

國事爲先,鬥歸鬥,朱翊鈞決不允許狗鬥,耽誤國事,把國事當兒戲糊弄,朱翊鈞會讓申時行永生永世後悔這樣的決定;

張居正報復,設置一點不大不小的困難,讓高啓愚不要得志且猖狂,適度的打壓也是理所當然。

朱翊鈞認爲這種可能性很小,張居正沒那麼閒,這樣佈置去針對高啓愚。

自從高啓愚從鴻臚寺少卿做了鴻臚寺卿之後,張居正對高啓愚的打壓,多數都是處於動動嘴,而非動手,更多的是維持一種不認可的姿態。

張居正真的要動手,就絕不是這樣的景象。

朱翊鈞親眼見過張居正對付晉黨,可以說是雷厲風行,一招接着一招,連綿不絕,只要動手,就是奔着往死裡打,包括張居正對付高拱,也是如此做法。

動手就打死,這纔是張居正的一貫作風,下手絕不留情。

可馮保帶着東廠、北鎮撫司查了半天,朱翊鈞才發現,自己完全猜錯了。

“所以就是爲了試探?”朱翊鈞感到頗爲驚訝,辦這事兒三位禮部通事,身後既不是保守派,也不是海商,更不是申時行,他們身後沒人。

這三個通事,全都是激進派。

萬士和曾經不止一次對皇帝說過,歷史上數次維新不成功,是激進派在維新變法的過程中,一次次政令變得更加極端,最終在極端中毀滅自身,這纔是維新失敗的主要原因,而非保守派的反對。

在需要進行維新,並且可以推動維新政策的時候,代表着大勢所趨,已經到了不得不做,不得不革故鼎新,清理積弊的時刻,保守的保守不是多數,維新纔是多數。

萬曆維新要防止保守,但主要是防止過度激進導致極端化,張居正現在就是最大的保守派頭子,他對很多激進的政策都不認同,甚至連一條鞭法都否定了。

鴻臚寺的小風波,是三位激進派對東夷總督們的試探,試探下他們的能夠接受的底線,事實證明,他們試探成功了。

東太幾個總督府,對這次的《章程》十分滿意,其實還能繼續威逼利誘,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少宗伯說是小事,請陛下開恩寬宥。”馮保告訴了高啓愚的態度,高啓愚不在乎這點小事,他更看重章程簽訂,對大明的影響。

高啓愚選擇了適可而止,無論是壓榨東太總督府還是鴻臚寺這三位官吏,都是適可而止,做事做絕,是在矛盾激化到不可調和的地步,顯然,試探,並不是矛盾不可調和的表現。

大明廷臣們都讀過鬥爭卷,對於鬥爭的範圍,都有各自的理解。

章程簽訂,是大明開海的新階段,這中間有多少的波折,其實都不必在意,只要能達到環太商盟的成立,就是勝利。

“就依少宗伯所言。”朱翊鈞這才點頭說道:“申時行在忙些什麼?”

馮保仔細調查之後,才發現,申時行壓根就不知道他要辦環太商盟這個差事,張居正也從沒跟申時行說過。

就是申時行知道,他也不在意,就是高啓愚再厲害,功勞再大,首輔位置也是他申時行的。

張居正從首輔的位置離開,陛下爲了保證不會發生人亡政息的悲劇,會選擇一個張黨上臺,守護維新的成果,而高啓愚被逐出了師門,這場爭鬥,結果早已經註定。

這種時候,申時行只要辦好自己的差事,就能獲勝。

申時行忙着身股制的改制,也沒有興趣去拿走屬於高啓愚的功勞。

環太商盟包括了大明五大市舶司、琉球、雞籠島的淡水鎮、興隆莊、呂宋密雁港、馬尼拉港、達沃港、舊港總督府的椰海城、元緒羣島赤軍山港、金池總督府、智利、秘魯、墨西哥以及剛剛開闢的金山城。

一份船證就可通航。

這裡面缺席了一個十分重要的中轉港口,倭國的江戶城,也就是後世的東京都。

如果加上這個港口,那麼環太商盟成員所有的船隻通航會更加便利,但沒有江戶城。

這是大明故意爲之。

不把倭國納入環太商盟,一方面是防備倭國,防止倭國乘着這股東風死灰復燃,防備倭國的極樂教風險外溢,防備倭國的流浪武士形成更多的海寇,另一方面,則是爲了維持小三角貿易的持續穩定。

倭國、南洋、大明這個小三角貿易,對大明真的真的太重要了,這是獨屬於大明的利益範圍,大明自然不可能用這份利益去籠絡東太的總督府,就是朝廷大方,大明商賈也很難答應,況且,皇帝、朝廷也不想大方。

倭國貢獻了白銀、倭奴、南洋姐,這些倭奴、南洋姐到南洋充當力役,生產出足夠的原材料,在大明沿海地區加工成商品,供給大明本土、倭國、南洋使用。

大明的四大總督府,長崎、呂宋、舊港、金池,都是建立在這個小三角貿易的基礎上,所以這個小三角貿易,是大明核心利益之一。

即便是環太商盟失敗,大明可以退回來,再想辦法,但近海貿易崩潰,開海就會遭遇有史以來最大挫折。

這個挫折,不亞於當年停罷官船下西洋。

其實倭人爲了當年倭患付出了足夠多的代價,無論是朝鮮戰敗,還是倭奴貿易,自嘉靖二十年愈演愈烈的倭患,倭人已經付出了血的代價,到這一步,似乎足夠了。

一般而言,懲戒到如此地步,早就該有士大夫站出來,大聲疾呼有傷天和了。

但是因爲滅倭的政治正確在,沒人願意做這個出頭鳥,爲倭人說話的風險太大了,陛下會親自動手,當街手刃。

所以只能苦一苦倭人了。

馮保讓人擡來了一個新做好的堪輿圖,堪輿圖上蓋着一個紅綢布,這是這幾日各地陸續奏聞,主動應徵者比例圖。

“陛下要打開看看嗎?”馮保低聲問道,結果可能對陛下而言有點殘忍。

“高啓愚這個人實在是太壞了,居然出這種餿主意!”馮保表現出了怒不可遏,高啓愚這個傢伙,能幹是真的能幹,扎心也是真的扎心。

“打開…”朱翊鈞話沒說完,就看到一個小黃門急匆匆的走了進來。

小黃門神色匆匆俯首說道:“陛下,元輔、次輔在御書房外,請求覲見。”

一般沒什麼急事,張居正和凌雲翼都會在西花廳等着,畢竟不知道陛下忙不忙,顯然這是有急事,兩人才到了御書房門前。

“宣。”朱翊鈞沒有繼續讓小黃門打開那紅綢布,馮保的表現,已經讓朱翊鈞心中有數,結果怕是很不好,否則馮保也不會對循吏喊打喊殺了。

“臣等拜見陛下。”張居正和凌雲翼匆匆走了進來,俯首見禮。

朱翊鈞笑着說道:“免禮。”

“陛下,臣和次輔疑惑,陛下爲何下詔各級衙門,給主動應徵者登記造冊呢?”張居正的神情很是急切,尤其是看到了紅綢布蓋着的堪輿圖,面色鉅變,他立刻說道:“陛下,是要打仗嗎?”

“就是要打仗,也不必給應徵者登記造冊,京營、水師完全夠用了。”

不顧後果的話,大明現在的軍事實力,揍蒙兀兒國都夠了。

“先生不是猜到了嗎?”朱翊鈞看向了那個沒有打開的堪輿圖笑着說道。

張居正搖頭說道:“陛下,人心是經不起考驗的,上這等蠱惑君心的奏疏,試探人心者,該誅。”

高啓愚的奏疏,皇帝留中,沒有發去內閣,張居正雖然沒看過奏疏,但是他知道誰上的奏疏。

陛下和先帝、道爺都不一樣,陛下很少把奏疏留中不發,哪本奏疏沒發下來,一目瞭然。

“臣真的是一時心慈手軟,此獠當誅。”張居正終於確定了目標,這個高啓愚居然上如此誅心的奏疏。

誅心之禍一開,永無止盡。

大明很多時候都是論跡不論心,因爲論心無完人,皇帝本就是這世間疑心最大的生物,這種幾乎等同於忠誠度測試的東西一出,天下難以安寧。

“先生,坐坐坐。”朱翊鈞笑着說道:“馮大伴,朕和先生一起看看,拉開吧。”

“陛下,萬萬不可。”凌雲翼到這裡也聽明白了究竟怎麼個事兒,立刻上前一步,摁住了紅綢布搖頭說道:“陛下,克終之難。”

皇帝春秋鼎盛,正值壯年,就是知道也不會特別在意,甚至還會反思,自己是不是什麼地方沒做好,但隨着身體的衰弱,連身體都無法完全掌控,就會疑神疑鬼,懷疑一切能懷疑的事兒。

現在看一眼不打緊,就怕老了看一眼。

凌雲翼年紀大了,沒幾年好活了,克終之難的禍患落不到他頭上,但會落到大明頭上。

漢武帝如何?老了連親兒子都不信了!

這不是凌雲翼想看到的局面,這對大明是一場災難。

對主動應徵者登記造冊,在別的體制下不算什麼,就是統計個可徵兵人數,但在大明這種權力高度集中於皇權的郡縣帝制之下,做不得。

人是會變的,明君會變成昏君,一旦看這麼一眼,怕是到老了,就會成爲心裡解不開的疙瘩,成了心結。

明君聖主,有的時候,的確會成爲維新的阻力,比如眼下這種狀況。

“看一眼又不會怎樣。”朱翊鈞示意凌雲翼坐下說話,他笑着說道:“咱大明有內閣,有科道言官糾錯,朕看一眼也就是看那麼一眼,不會怎樣的。”

凌雲翼忐忑不安的坐下,看了張居正一眼,讓元輔帝師想想辦法!

朕意已決,已經沒人敢反對了,內閣有屁用、科道言官有屁用!

陛下打定了主意,要做什麼事兒,但內閣不同意,就會出現矛盾,君權臣權衝突。陛下要是願意體面,就以軍機要務爲由,建個樞密院、右書房行走、軍機處之類的衙門,內閣繼續做內閣的事兒,陛下繼續做自己要做的事兒。

這種另設衙門,繞開內閣,是一種很體面的做法了。

永樂年間,不同意北伐的大臣很多,成祖皇帝就搞過李代桃僵,陛下對付翰林院、都察院、國子監這些賤儒扎堆的衙門,不一樣用的這種法子?

都察院再跳,反腐司就會擴充職能,取而代之。

都察院御史們現在這麼老實,不就怕陛下一生氣把他們給全替掉嗎?

陛下要是不願意體面,直接把內閣驅逐,換一個內閣就是,隆慶六年,高拱就被這樣換掉了。

散裝西班牙,自治共主費利佩都能解散國務委員會,一意孤行,大明這種權力高度集中於皇權的郡縣帝制,就更能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了。

“其實,看一下也沒事。”張居正倒是頗爲坦然的說道:“看一看也好,這事兒既然已經做了,不看,只會更加好奇。”

這就是誅心的可怕了,只要一開頭,就不可能結束了,不讓皇帝看,皇帝一定會心心念念,還不如形成常制,看多了,反而能習慣了。

凌雲翼看了張居正一眼,彼此眼神都非常無奈,事到如今,只能選擇相信陛下了。

高啓愚不是不知道後果,他就是對陛下的信念足夠堅定,高啓愚相信陛下一定能守心明性,高啓愚相信十九年如一日弘毅的陛下,比張居正更加相信!

馮保上前,把紅綢布拉開了。

“順天府怎麼回事!這麼少?!”張居正第一眼就看到了順天府那觸目驚心的‘百一’二字!他甚至有點頭暈目眩!

每1%就會換一個顏色,已經塗色的部分,比例越高顏色就越深,徐州府是硃紅色。

就數順天府最低,幾近於白色。

應天府都有百二(2%),松江府有百三,而環順天府周圍,大同府、保定府、永平府(唐山、山海關)、河間府(天津)等地,統統都是百四。

順天府這百一,太刺眼了。

“不是,這…”凌雲翼驚訝無比,連朝鮮平壤府都有百三,甚至漢城府都高達百四,這代表着凌雲翼在朝鮮統治的大成功。

而遼東已經填色的遼寧府,也有百四之多。

沒有拉開紅綢布之前,張居正和凌雲翼非常擔心,患得患失,等到拉開之後,張居正和凌雲翼已經完全不擔心了,除了總督府這些地方,沒有地方能比順天府更低了。

反賊就在腳下!

現在這份堪輿圖還沒塗滿色,但已經具備統計學意義了,朱翊鈞看着堪輿圖一時間不知道該哭該笑,龍椅真的成了黃金馬桶,朱翊鈞要坐鎮京師,只要活着就要震懾反賊。

“其實也正常。”朱翊鈞坐直了身子說道:“和俺答汗衝突,到隆慶二年,順天府丁口,連孩子都算上,只有72萬衆,隆慶二年之後人口才開始緩慢恢復,大部分都是逃難入京者,他們對京師本就沒什麼歸屬感。”

“居京師大不易,心裡自然會有些怨念,到了登記主動應徵者時,想的自然是:憑什麼是我?”

朱翊鈞已經逐漸接受了順天府最差這個結果,有個1%已經很給面子了。

“什麼天子腳下,首善之地!”張居正面色變得極其難看。

陛下說的有道理,但不充分。

嘉靖二十九年,俺答汗入寇京畿之後,順天府人口流失確實非常嚴重,陛下說的是實情,可是宣府大同流失人口更多,可宣府、大同府,都是百四。

京師這百一,說是京營強橫、京師歌舞昇平日久;說是京師人口流失都是流徙之民;說是遷徙富戶富戶都有怨氣如此種種,這些理由都對,但不夠充分,怎麼看,這百一都沒法交代。

這揭曉答案的一瞬間,完全不必擔心皇帝胡鬧了,也不用想什麼克終之難了,京營駐紮的地方就已經是最不忠的地方了。

朱翊鈞看着堪輿圖覺得好玩,越靠近馳道、越靠近運河,應徵者的比例就越高;

這麼多年皇帝的努力,沒有白費。

“其實這份堪輿圖提醒朕了。”朱翊鈞頗爲感慨的說道:“萬曆十三年林輔成說,萬曆萬曆,萬家皆戾,朕一腳把他踹到了南洋去,但今天看着這堪輿圖,確實如此。”

“松江府這3%,其實也不算多,先生,松江府可是大明唯一一個完成商品經濟蛻變的,只有3%,真的很少了。”

松江府的窮民苦力過得日子很苦,辛苦一天只能賺三五十個大錢,可即便如此,松江府窮民苦力的生活,已經是鄉野農民無論如何都會羨慕,求之不得的安穩了。

按理說應徵人數和總人口比例,也就是動員率,和生產力正相關,毫無疑問松江府的生產力極強,松江府的組織能力也很強,松江府的3%和順天府的1%都不算高。

後世,工業時代,能把動員率拉到10%甚至更高,松江府這3%低於了大明農業社會的4%,很能說明一些問題了。

人們心裡有怨氣,林輔成沒說謊話,只能說這幾年執行分配,減緩了部分的分配問題,但遠談不上解決。

這個時候,就不得不把分配卷拿出來繼續唸經了。

松江府和順天府的情況是非常類似的,順天府幾乎完成了商品化經濟的蛻變,之所以有1%和3%的差別,是因爲松江府吃滿了開海的紅利,而順天府沒有。

年富力強的君王,在看到了這份近乎於忠誠度測試的堪輿圖時,首先是反思自己是不是沒有做好,尤其是沒有做好分配導致了這樣的結果。

但年邁力衰的君王,在看到這副堪輿圖的時候,會作何感想?

“等朕六十,也就是萬曆五十年的時候,就把這堪輿圖撤掉好了。”朱翊鈞爲了應對克終之難,制定了一整套的制度,去防止克終之難的發生,至於到時候能不能執行下去,到時候再說。

朱翊鈞從來不相信一個人能夠永遠保持理智,哪怕是他自己。

“好了,這東西也只能做個參詳,朕心裡有數就行。”朱翊鈞示意馮保蓋上了紅綢布,這東西不能多看,多看心就亂了。

“環太商盟的差事辦的很好,少宗伯賣給墨西哥三百萬銀的船艦,之後火藥盈利,還能更多。”朱翊鈞告訴張居正一個好消息,利潤不高,只有區區的二百七十萬兩。

軍火生意都是這樣的,賣的從來不是軍火本身,而是安全,安全的價格從來都不低,而且是長線生意。

36%的年息,會逼着佩託總督去拼命,因爲拉滿十年,光是利息就高達九百萬兩白銀。

“西班牙今年沒有派使者前來大明,甚至連大帆船也只有三艘。”張居正有些擔心的說道:“葡王安東尼奧,跟費利佩打了兩仗。”

自從前年費利佩因爲葡萄牙拋售金債券惱羞成怒,派刺客刺殺安東尼奧,殺死劍聖馬爾庫斯之後,兩國的關係開始急速惡化,甚至有了開戰的趨勢。

安東尼奧選擇了認慫,但這種認慫沒有換來任何的寬待。

因爲費利佩忽然發現安東尼奧是個軟柿子,比英格蘭人好捏的多,從海上到陸地,摩擦開始加劇。

去年九月,安東尼奧一改常態,宣佈要爲馬爾庫斯復仇,雙方的摩擦很快升級爲了衝突。

這次費利佩出動了足足十個大方陣,總計三萬餘人,進攻葡萄牙,安東尼奧派遣了兩萬五千大光明教護教軍迎戰。

起初費利佩的軍隊行動迅速,進攻很快,短短三個月就打到了距離里斯本只有120裡的聖塔倫城。

聖塔倫在塔霍河西岸,西班牙的十個方陣在河的東岸,西班牙軍隊攻城略地士氣如虹,叫囂着要在七天之內,拿下里斯本。

打到這裡的時候,所有人都知道,安東尼奧之前認慫的戰略是對的。

葡萄牙的縱深太淺了,一旦西班牙這個泰西霸主認真起來,並且願意付出足夠代價的時候,葡萄牙絕非西班牙的對手。

聖塔倫之戰開始了,本該防守的大光明教護教軍,非但沒有防守,反而趁着夜色渡河後,突然出現在了西班牙軍隊的東北方向,這打亂了大方陣所有部署,慘烈的血戰開始了。

國王安東尼奧身先士卒,王旗始終飄揚在戰場之上,很快,護教軍付出了近半的傷亡,擊退了西班牙的進攻,戰後安東尼奧非但沒有休息,反而乘勝追擊。

在月光河谷,安東尼奧率領疲兵,徹底擊潰了西班牙軍隊,西班牙十個大方陣,只有一個逃回了西班牙,剩下的兩萬七千人或死或俘,永遠留在了葡萄牙。

一共七名方陣長、十二名軍士長、二十四名隨軍首席教士被俘虜,安東尼奧一戰成名。

戰後,安東尼奧釋放了所有的貴族俘虜,派遣使者到西班牙求和,的確是求和,不是議和,因爲繼續打下去,葡萄牙必輸無疑。

而且聖塔倫之戰、月光河谷之戰,其實都不是安東尼奧有多厲害,是已故劍聖馬爾庫斯的遺策,在很早的時候,馬爾庫斯已經制定了計劃,每一步都是兵行險招,而且只要一步錯,就會徹底輸掉。

誘敵深入、夜襲、短兵相接、國王身先士卒、追擊,都是馬爾庫斯生前就想好的唯一勝機,而且執行這個計劃,要求安東尼奧有足夠的勇氣。

渡河被發現,或者渡河之後戰敗,所有人都會死,如果安東尼奧沒有破釜沉舟的勇氣,聖塔倫之戰,也是必輸的局面。

安東尼奧還真沒有這個勇氣,自從做了國王之後,安東尼奧有點得過且過,非常懈怠,國事歸漢士族管,戎事歸劍聖馬爾庫斯管,他這個國王過得十分驕奢淫逸。

但馬爾庫斯死了,安東尼奧渡河偷襲,完全就是奔着魚死網破、殊死一搏去了。

“安東尼奧打贏了聖塔倫之戰、月光河谷之戰,但他的求和,給足了費利佩面子,那到底是安東尼奧贏了,還是費利佩贏了呢?”朱翊鈞對這一戰有疑惑。

戰場上,安東尼奧贏了,可戰場外,費利佩贏了。

安東尼奧派遣了一個龐大的使團去求和,聲勢浩大,姿態放的很低,竭盡所能的誇耀西班牙人的勇猛,那些俘虜仿若英雄一樣,再加上一些宮廷秘書的配合,馬德里一片歌功頌德之聲。

一場堪稱‘皇帝的新衣’的表演開始了,全馬德里,包括葡萄牙人都在哄孩子一樣哄着費利佩開心。

不知道的人,還以爲西班牙大方陣打進了里斯本,把安東尼奧俘虜了!

“費利佩贏了,他要的是西班牙人相信他還能獲勝。”張居正仔細思索了下說道。

對費利佩而言,戰場的輸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要對內宣佈獲勝,並且讓人們相信。

安東尼奧沒有被短暫的勝利衝昏頭腦,而是選擇了配合演出。

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1002章 守住這萬家燈火明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
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861章 連草原的牲畜都要感恩第二百零八章 大明皇家格物院第485章 到底是誰帶壞了陛下?第740章 天地人,兼三才而用,鼎三足而立第842章 戰勝大明的唯一辦法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732章 潛龍開瀆醒,赤膽壓天寒第三十六章 以德服人,以德治國?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666章 到底誰纔是混世魔王?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458章 春冰種秋火回,謂之雁行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752章 私市問題,不在私市本身第一百九十六章 上報天子兮,下救黔首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推薦一本書:《哥哥我要招安大宋》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五章 皇帝的信牌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548章 《王謙發家的四個秘密》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六十章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第872章 賞不患寡而患不公,罰不患嚴而患不平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690章 大明皇帝是一條喜好白銀的東方巨龍第523章 北極玄靈蕩魔南極赤炎廣利洪聖天尊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787章 近似於官而異於官,近似於民又在民之上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山老祖的無上真經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913章 敢偷陛下的東西!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572章 《根本盛枝葉無窮昇平疏》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656章 來自大明的絕學回旋鏢第636章 人可制天命而用之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二百六十九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第388章 朕親自手刃徐階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359章 大明不是讓他們喜歡的,是讓他們怕第1008章 壞人要殺,好人也要殺,連自己也殺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一百七十九章 王法?陛下的意志就是大明最大的王法!第685章 朕就沒見過如此厚顏無恥之徒!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320章 爲這個破破爛爛的世界縫縫補補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1002章 守住這萬家燈火明第826章 倘宴席不列,則鼎俎是供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928章 誰都不看好,偏偏他們還不爭氣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776章 關於皇家理工學院的人才分配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647章 老虎要打,倀鬼也要抓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357章 打碎了一個聚寶盆,就再建一個聚寶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九十六章 公與私,根本難不倒元輔先生!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二百一十三章 體罰,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970章 搶的哪有騙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