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

王崇古想要速勝,三年時間,就要把運河完全修好,張居正反駁了速勝論,海洋爭霸的持續時間,絕非一朝一夕。

尤其是這種涉及到了國運,至關重要的勝負手的博弈,絕對曠日持久。

三年?三十年,甚至要做好五十年的長期準備,這絕對是一個漫長的工程。

“不計任何代價,三年修好,把大明萬曆十五年維新的成果全都壓上,都不見得能夠成功。”張居正補充說明了原因。

萬事萬物都要講踐履之實。

大明和泰西關於日不落帝國的競爭,是長期競爭,是數代人之間的競爭,急功近利,只會因爲冒進變得一塌糊塗,一地雞毛,非但不能獲得日不落帝國的霸權,反而會快速衰弱。

張居正更關心萬曆維新的持續、更關心南洋的利益,這是大明的核心利益,甚至比成爲日不落帝國都要重要的多。

王崇古面色通紅,大聲的說道:“元輔是在批評我的急功冒進嗎?”

前吏部尚書楊博說王崇古易怒,就是做事比較急躁,過於追求快字,反而會陷入被動之中。

楊博在的時候,就對王崇古直言不諱的說過很多次,王崇古自己也很清楚自己的缺點,但是這麼多年了,始終無法改正。

張居正立刻說道:“這就是急功冒進!”

“我們對那邊一無所知,水文地理完全不瞭解,工程的困難完全不清楚,我們即便是要做,也是一點點的做,先探明水文,找到合適的地點,然後修建港口,形成駐地,不斷地伐木墾荒,變成開拓之地。”

“京杭大運河也不是三五年修好的!就像是種地一樣,要伐木變成荒地,再變成生地、熟地、最後變成常田。”

“路要一步步走,飯一口一口吃!”

日落計劃還沒開始,大明內閣首輔和次輔,就形成了十分尖銳的矛盾,一個主張快,一個主張慢。

“二位,二位,莫急莫急,不要急,坐下慢慢說,這不是商量嗎?千萬不要傷了和氣。”沈鯉立刻開始勸架。

現在,還沒有形成決議,門裡吵架,那自然是吵得越兇越好,但吵得太過於激烈,都開始人身攻擊了,這顯然是過了火。

大家都是一心爲公。

這首輔和次輔都不一條心,大家互相掣肘,互相使絆子,這活兒也不用幹了,落日計劃也不要執行了,否則落日計劃就會執行成大明落日。

“我還是比較贊同先生的看法。”朱翊鈞十分鄭重的說道:“三年的時間,做不到,三十年到五十年,朕認爲是合理的,朕保證,會執行下去。”

“雖然新日運河八字還沒一撇,甚至連在哪修都還沒定數,但運河的兩頭,大西洋那頭叫崇古堡,太平洋這頭,叫太嶽城。”

“君子一言,駟馬難追。”

朱翊鈞做出了承諾,這個承諾是五十年的承諾。

那時候,王崇古就不在了,張居正也不在了,但這個承諾,朱翊鈞會堅定的履行。

王崇古爲什麼要速勝?因爲他年紀大了,他不知道自己還有幾年能活,年紀越大,越想要在死前把活兒全都幹了。

張居正不急,是因爲他堅信,陛下會一直英明下去,讓萬曆維新持續下去,他也只能這麼相信。

朱翊鈞給出了許諾,運河兩頭的城池的名字定了下來,以張居正和王崇古的字號爲名。

有了這樣的名字,那就是無論如何也要徹底修成了,這涉及到了皇權穩固。

“銀子從哪裡來,修這麼一條運河,需要人力物力財力,沒有銀子去啓動,讓大明軍兵爲了大明可能的長治久安拼命,有些一廂情願了。”沈鯉又提出了最關鍵的問題,錢,錢從哪裡來。

大明國帑、內帑都沒錢了,辦師範學堂還得化緣。

沈鯉多少有點不接地氣,其實給滿餉,大明自然會有人去奉獻,海防巡檢、墩臺遠侯裡不全都是窮民苦力,有三成左右,出身很好,最起碼也是鄉賢縉紳之家。

“老庫存銀八百萬銀,此時不用更待何時!”

“陛下,幹了!”王國光站了起來,說道:“這地方,修好以後,光是抽關稅,要抽多少銀子,想都不敢想啊!”

“陛下,落日計劃,立刻馬上啓動!”

王國光比王崇古還急,存錢不就是爲了花嗎?老庫的銀子存了八年了,再存下去也不能生小銀幣!

完全由朝廷撥款,朝廷獨佔,海貿規模不斷擴大,這條運河就可以持續獲利!

朱翊鈞伸出手,往下按了按說道:“大司徒稍安勿躁,王次輔的這個落日計劃,就開了個頭,他還沒說究竟怎麼修,坐下坐下,聽王次輔具體說說規劃。”

王崇古開始詳細介紹他的落日計劃。

王崇古面色爲難的說道:“我們首先要派出海防巡檢水上飛,探明堪輿圖,看一看,從哪裡修比較容易,打通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運河,這個時間…是無法確定,具體要多久的。”

次輔此話說完,所有人都知道,王崇古認慫了,不求速勝了。

皇帝給出了具體的承諾,就算是他離開了朝堂,離開了人世,也會持續推進計劃。

堪輿水文地理,都是個天大的麻煩事兒。

張居正面色凝重的補充道:“萬事開頭難,海防巡檢去探索,他們不會使用各種測量經緯度的儀器,這就意味着需要地師、天文生和舟師配合,還需要一批水師精兵保護他們的安全。”

“僅僅是堪輿,可能就要兩到三年的時間。”

海防巡檢、地師、天文生、舟師,全都是高端人才,大明自己都不太夠用,外派更加昂貴的同時,還十分的浪費。

“堪輿的時間可以縮短。”朱翊鈞笑着說道:“黎牙實在講新世界見聞的時候,提到了一件事,在嘉靖二年時,費利佩二世的父親,曾經打算打通太平洋和大西洋,開始勘測,確定了四個位置。”

“最終確定了一個名叫巴拿馬地峽的地方,並且鋪設了一條穿越地峽的鵝卵石道路,爲開鑿運河做準備。”

黎牙實對大明皇帝分享,主要是當個故事去講,告誡皇帝不要好大喜功,不要過於冒進,制定出荒謬的政令來。

前期堪輿可以節省一些時間,西班牙人,從開始征服運動的時候,就希望修建一條運河打通大西洋和太平洋,已經在巴拿馬地峽,修好了鵝卵石道路。

但,最終沒有修建運河。

“那費利佩二世爲何不修這條運河呢?”王崇古立刻疑惑了起來,大明解構了海洋霸權本質上是海路霸權。

那費利佩作爲日不落帝國的君王,既然已經堪輿好了,爲何不修呢?

朱翊鈞回答道:“黎牙實把原因說的很清楚,費利佩二世從三個方面考慮,放棄了這條運河的修建,那條小路,已經廢棄了十數年了。”

“首先就是政治,如果打通了巴拿馬運河,太遠了,很容易被總督府全部掌控,到時候,太平洋沿岸的總督府,就會跟巴西總督府一樣,不那麼忠誠了。”

“其次是地理,那邊的環境過於惡劣的,是熱帶雨林,蚊蟲過多,沒有金雞納霜,修建鵝卵石道路的勞工有三萬五千人,死了一大半,最終都沒能打通。”

“最後就是花費太大了,那邊太平洋和大西洋有近一尺的海面落差,修運河只能選擇閘式運河,船要上升七丈上山,再下降七丈下山,這需要三到六座閘門,每一個閘門就要680萬斤。”

中原這邊最早的閘式運河,是秦始皇時候修的靈渠,對於大明而言,閘式運河並不少見,6400裡的京杭大運河上,就有好多的閘門,專門爲解決不同河道高低差。

比如長安閘,就是宋太宗時候,淮南轉運使喬惟嶽修建,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複合式運河船閘。

閘門的關閉依賴水流的衝擊力,等到蓄滿水後,開啓底部的出水口放水,讓閘口兩邊壓力差達到平衡後,再打開閘門讓船隻通航,船隻開始上行,如此循環往復,就可以讓大船爬山下山了。

大明的技術力沒問題,京杭大運河6400裡,而巴拿馬地峽的運河段,只有130裡。

“泰西鑄不出這麼重的閘口來。”王國光眉頭緊蹙的說道:“大明可以修出來嗎?修出來可以運過去嗎?”

大明的鐵鍋是大宗商品,是大明除棉布之外的最大宗商品,大明的高爐鍊鐵技術,在漢代就已經有專門的鐵官,河南十八個鐵冶所至今仍有遺蹟尚存,而泰西的高爐鍊鐵還要再等二十年。

對於泰西而言,一個閘門就要680萬斤,完全無法去想象,做不到,只能放棄。

“可以,分開澆築,到地組裝就行。”王崇古回答了這個問題,閘門的問題好解決,大明的匠人們可以分開澆築,到地方再組裝就是,一個閘門,十二條馬船就能拉過去。

王崇古眉頭緊蹙的說道:“陛下,這個閘式運河,是不是不太方便啊,這進水放水,都是浪費時間,不利於過船,爲何不修成平面直通式的運河?”

太平洋和大西洋只有一尺的高低差,如果不用上山下山,這一尺高低差,幾乎等於沒有,甚至只要兩道蓄水閘,就能更快的過船。

“如果要修平面直通式運河,土方作業太大了,至少要十億土方。”朱翊鈞立刻搖頭說道,黃河歸故就是十億土方,要五十萬力役,六年時間才能修好。

而且這十億土方,只是個約數,真的做起來,指不定要多少力役才能填這個坑,哪怕將時間延長到三十年工期,也要十萬的力役。

這七丈的山,船必須要爬。

巴拿馬地峽,如果只是閘式運河,大明有足夠的生產力和決心去修。

“誰來修呢?”沈鯉問出了最關鍵的問題,即便是修閘式運河,也要十數萬的力役了,大明有這種投射能力,還不如直接攻打麥哲倫海峽。

“夷人。”朱翊鈞平靜的回答了這個問題,他看了一圈說道:“黎牙實說,即便是閘式運河,也要三億土方,以三十年工期論,也要數萬名的力役,只能購買夷人了。”

“大明和泰西在商貿上的主要矛盾,就是大明什麼都能生產,而泰西沒有什麼東西可以賣給大明,這就是最大的矛盾。”

“現在,他們有貨物賣給大明瞭,那就是夷人。”

大明商品在傾銷,而泰西人無法提供貨物給大明,造成了白銀的單向流動。

大明無所不有,大明生產力先進,這不是大明的錯,而是泰西人沒辦法從大明身上賺到錢,是他們自己的問題。

但現在,這個矛盾可以稍微緩解一下了,泰西各大總督府有了貨物可以賣給大明瞭,那就是人。

泰西人有低道德優勢,他們的捕奴隊,可以大量捕奴,賣給大明。

“那個地方作業,每兩千土方大概就會死一個力役。”朱翊鈞看了看,確定沒有中書舍人在後,才說出了這麼一個殘忍的真相。

巴拿馬地峽,大明要修閘式運河,大概要死15萬力役,如果要修平面直通式運河,要死50萬力役。

修,都能修,人命堆就行。

“要不別修了。”張居正面色猶豫,張居正從不柔仁,而是覺得,死這麼多人,日後陛下得挨多少罵?

新日運河的修建者是皇帝本人,王崇古和張居正都不是主導者,到時候,髒水都會潑到皇帝身上,垃圾會堆滿皇帝的墳頭。

爲了大明的再次偉大,送上十五萬人,五十萬夷人的性命,真的很多嗎?

維多利亞女王有話要說,大英的大缺大德,是真正的是罄竹難書,光是在印度掀起的幾次人爲饑荒,製造了多少殺虐?

但他們從沒有爲此付出過代價。

朱翊鈞搖頭說道:“先生有些優柔寡斷了,落日計劃要執行,新日運河要修建,現在確定了兩件事。”

“第一個工期,這是一個長期鬥爭,最起碼要三十年,甚至是五十年。”

“第二個就是閘式運河和平面直通式運河,等到海防巡檢、舟師、地師、天文生聯合勘測結束後,再做定奪。”

“萬里長城第一步,先派遣觀星艦前往。”

死多少人,朱翊鈞不在乎,只要大明人沒有過多的傷亡,朱翊鈞就會繼續做下去,直到打通這條巴拿馬運河。

觀星艦是萬曆七年松江造船廠總辦郭汝霖、副總辦趙士禎設計的一種船型,主要是負責觀測堪輿,海圖、星圖、針圖、季風、洋流、經緯度等等觀測,這是一種專門用於繪測的專業船隻。

朱翊鈞的天下堪輿圖和皇家格物院做的巨大地球儀,就是被這些觀星艦一點點塗滿的。

經過鬆江府艦船設計院的多次整修,船隻的功能已經非常強大了,每一條觀星艦,都會有一條五桅過洋船,五條三桅馬船負責保護。

大明皇帝還年輕,春秋鼎盛,正是拼搏的時候,也正是因爲皇帝少壯,朝堂的明公,纔有信心制定三十年的超長期規劃。

“諸位明公,大明中興,此運河一日不修成,則一日談不上再興。”朱翊鈞坐的筆直嚴肅的說道:“不必擔憂,朕會把事情做完。”

到遼東的百姓,要修五間大瓦房,到南洋的百姓,要在漢鄉鎮有自己的房子和奴僕。

對於大明國朝而言,修通巴拿馬地峽這條大運河,就是大明朝的五間大瓦房,修好了,才能說大明真的中興了,這是個遠景目標,有這麼個目標在,大明國朝就一直會有前進的方向。

丁亥學制、黃金故事發寶鈔、吏舉法、落日計劃新日運河,就是大明的下一個十五年規劃。

在萬曆維新持續十五年後,有了大量成果的今天,一部分大明的士大夫,已經有了已經勝利的想法,‘就這樣吧!足夠了!大明已經很強了’類似的想法比比皆是。

皇帝再想要更多,多少有點激進了。

而現在,讓大明再次偉大,有了具體而且明確的目標,修一條讓大明可以在海權爭霸獲勝的運河,就是讓大明再次偉大的開始。

王崇古、張居正等人,無法看到這條決定帝國命運的運河通航,但以他們命名的城堡,會見證大明的再次偉大。

萬曆十五年七月六日,北衙的京師頗爲晴朗,豔陽高照,可是四夷館內西班牙閣內的氣氛,卻非常的冰冷,黎牙實抓住了要出門的西班牙使者。

何塞·路易斯,一個只有二十三歲的年輕人,看起來頗爲開朗,但是他的形象有些不修邊幅,而且看起來頗爲憔悴,雙眼通紅。

黎牙實抓着年輕使者的手臂,厲聲說道::“何塞·路易斯,殿下的白銀和黃金,是讓你換取大明的貨物,而不是讓你在交易行揮霍!”

“該死!你怎麼能將殿下的白銀和黃金投入交易行呢?那是個吃人的地方,貪慾越大,死的越快!”

黎牙實快瘋了,那燕興樓就是個吃人不吐骨頭的地方,連精明透頂的晉商,都在裡面吃不了兜着走!

這個何塞·路易斯居然敢把所有的黃金和白銀,全都投入到交易行裡!

“我一定能贏回來的!”何塞路易斯用力的甩了甩手,想要掙脫,再晚一點,就趕不上交易行開市了。

但是黎牙實抓的很用力,何塞路易斯沒能掙脫。

黎牙實用力一拉何塞路易斯,抽出了佩劍,頂在了使者的脖子上,面色猙獰的說道:“我告訴你,我纔是殿下在大明的全權特使!在這裡,你要聽我的!”

“我在海上跟狂風巨浪搏命,跟土著激戰的時候,你還沒有出生。我就是殺了你,大明不會過分的處置我,西班牙也不會,告訴我,賠了多少錢了?”

“52萬銀幣和13萬金幣,不過你放心,今天我可以賺回來的!”何塞·路易斯嚇壞了,那把佩劍他認識,是費利佩本人的佩劍,不知道怎麼到了黎牙實這個叛徒的手裡。

在馬德里,大多數人都把黎牙實看做是西班牙的叛徒,在大明以出賣西班牙利益,換取了極其優渥的生活。

但顯然傳聞有誤,費利佩非常信任黎牙實,並且把佩劍交給了他。

黎牙實覈算了下,賠了大約是四十萬兩白銀和一萬兩黃金,即便是五桅過洋船的最貴的時候,也可以買兩條了!

“待在這裡,我去處理!”黎牙實用力一推,把何塞路易斯推倒在了地上,去了通和宮,請求覲見。

朱翊鈞接見了黎牙實。

黎牙實入門就跪,顫抖着說道:“臣黎牙實拜見陛下,陛下萬歲金安。”

“偉岸的陛下啊,愚蠢、貪婪、年輕的西班牙使者,將費利佩殿下的金銀,都投入了燕興樓交易行,如同迷途的羔羊誤入狼羣,還請陛下寬宥一二。”

朱翊鈞搖頭說道:“你的意思是:他還是孩子,不知道輕重,所以要讓朕把白銀和黃金退給他?黎牙實,你在大明這麼多年了,還不瞭解朕嗎?”

“你覺得可能嗎?”

黎牙實的意思是未成年人退款,朱翊鈞拒絕了黎牙實發起的退款申請。

開玩笑,吃進肚子裡的銀子和黃金,怎麼可能吐出來,想都不要想!

黎牙實有些絕望,他就一會兒沒看住,這年輕的使者,就沒管住自己的手,短短三天,就三天時間,到港大帆船,在會同館驛換好的承兌銀票,折算下來,就減少了56萬兩白銀。

再玩幾天,690萬兩銀,就要被這個敗家子敗光了。

“黎牙實,這可不是王謙專門給他做局,也沒人去誆騙他,他聽說了燕興樓交易行自己去的,這一點,你來到通和宮之前,想來就已經非常清楚了。”朱翊鈞再次申明,真的不是王謙不做人,是他自己進去的。

何塞路易斯在四夷館看到了雜報上的金銀價波動,立刻覺得熟悉,他覺得和熱那亞人四處兜售的金債券很像,覺得大明這個金銀交易行剛剛開門,沒多少經驗,非要去燕興樓交易行給大明人一點厲害瞧瞧。

但他不知道的是,大明燕興樓交易行是在精紡毛呢帛幣上長出來,每天數百萬銀的交易量,廝殺了十二年的燕興樓交易行,在有價證券交易上,積累了很多的經驗。

而且,都是血淋淋的經驗,因爲沒有過多的交易限制,神仙樓幾乎每個月都有人一躍而下。

“英明的陛下,的確如此,他自己進去的,羊入虎口。”黎牙實嘆了口氣說道。

朱翊鈞點頭說道:“他也不想想,690萬銀涌入市場,會造成多大的市場波動嗎?”

“他覺得可以利用波動收割別人,反倒是被收割了,你讓朕給你退錢,朕怎麼給你退錢?他折損的56萬銀,又不是一家吃掉的。”

“所以,願賭服輸吧。”

“臣遵旨,哎。”黎牙實再叩首,有些無可奈何。

燕興樓交易行,他也有投資,就買了十多萬銀的松江遠洋商行,每年能有個五千兩到一萬兩銀子分紅,他很清楚,燕興樓裡,都是些吃人不吐骨頭的大鱷魚。

“免禮吧。”朱翊鈞看着黎牙實說道:“對了,朕接見北同盟的使者,答應賣給他們鹽了,朕知道,你用了很大的力氣,才說服了費利佩不用過分強橫的武力征伐,而是懷柔。”

“但朕不想看到一個團結的泰西。”

黎牙實也是有些感慨的說道:“陛下,團結的泰西就像是地平線一樣,看得見摸不着。只要英格蘭人還在,團結的泰西就不會存在。”

“陛下是大明的皇帝,自然要做出有利於大明的決策。”

黎牙實反對、但可以理解大明皇帝的決定,這麼做,符合大明利益,國與國之間的競爭,總是如此反覆無常,今天還能親如兄弟,明天就能拔刀相見。

一個小黃門走了進來,馮保走到了門前,和小黃門耳語了兩句。

馮保看了眼黎牙實俯首說道:“陛下。”

朱翊鈞和馮保眼神交流了一下,開口說道:“看來朕有事要忙,你回去好好教訓下何塞路易斯,不要讓他再去交易樓了。”

“微臣告退。”黎牙實再拜,離開了通和宮御書房,只是離開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個曬得很黑的壯漢,等在通和宮門前。

等到黎牙實離開後,陳大壯才走進了御書房內,五拜三叩首的行大禮覲見。

“大壯辛苦了。”朱翊鈞沒有在龍椅上等着,而是站在御案之前,等陳大壯行禮之後,大明皇帝上前走了兩步,將他扶起。

陳大壯趕忙說道:“回陛下,不辛苦。”

這名壯漢是海防巡檢鎮撫使陳大壯,他打死了孔家的一條狗,父親被逼爲狗送葬,陳大壯只能出走他地投軍的陳大壯。

“坐下說,坐下說,這一出去就是三年,曬黑了,也瘦了。”朱翊鈞笑着說道:“你這些年去了哪裡?”

萬曆十二年,陳大壯從泰西帶着一十二人海防巡檢的骨灰,回到了呂宋,在安葬了這些忠烈之後,陳大壯沒有回大明,而是直接上了一條觀星艦。

陳大壯進門的時候,拿來兩件東西,他拉開了紅綢布說道:“臣去了南邊,臣也說不清,就帶回了兩樣東西,一個是這個鐵礦,一個是有袋子的跳兔。”

“跳兔個頭實在是太大了,就沒有帶到御書房來。”

朱翊鈞將鐵礦石拿到了手裡,看了半天說道:“你確定這是礦石,而不是鐵疙瘩嗎?”

陳大壯滿臉古怪的說道:“就是隨便撿到的礦石,那邊,漫山遍野都是這種礦石,連河水都帶着些鐵鏽的紅色。”

他還記得,當時觀星艦上的地師快瘋了,喃喃自語不敢置信!

大明都是貧鐵礦,觀星艦上的地師,想都沒想過,居然還有這麼高品位的鐵礦石,乾脆就是個鐵疙瘩!

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請假條高燒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請假條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
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大明火器,遙遙領先!第660章 從來沒有成王敗寇,只有寇敗王成第837章 神火飛鴉,火燒京都第720章 氪金是朱翊鈞對戰爭的最大尊重第四十六章 大明早晚有一天,被人踹了攤子!第971章 王崇古破內閣通天路,申時行怒斥翰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一百九十四章 皇帝親自帶頭偷工減料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五十四章 過河拆橋,上房抽梯第二百五十三章 抄家抄乾淨,攏共分三步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七十四章 嫂溺須援之以手,事急從權宜之計第335章 賺錢,寒磣嗎?不寒磣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請假條高燒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516章 一身偃臥蓬蒿穩,四海蒼生恐未安第290章 你拿這個來考驗朕,朕怎麼可能經受第518章 自此以後,當乘長風破萬里浪!第一百一十三章 倍之?超級加倍!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句話殺死比賽第322章 他們那裡不適合種地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753章 去遼東填大水泡子吧!第586章 當總量第一的時候,陛下開始談人均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655章 把這個叫伽利略的年輕人,帶回大明吧第387章 搶着給皇帝送錢,算怎麼回事兒?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第一百三十三章 申舊章飭學政,以振興人才第三十八章 不是我!不要污人清白!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第696章 這等亂命,體現了封建帝制的侷限性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331章 誰爲萬民奔波,誰爲萬民之王第553章 我是緹騎,我怎麼會騙人呢?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請假條第428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421章 火炮轟完步兵衝,衝不上去火炮轟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667章 天下奇聞碑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377章 戰場上得不到的,談判桌上也休想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664章 誰在乎你吃了幾碗粉?!第二百二十四章 上面假裝發餉,我們假裝打仗第902章 豪右恃勢拒償之弊第452章 大司馬這個保守派有點怪第一百八十八章 物種的多樣性第504章 連棉布都不買,做什麼特使!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第662章 惡貫滿盈朱翊鏐第二百零三章 讀書人最後一絲臉面第857章 送到內帑的金花銀,該漲一漲了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868章 陛下乃不世明君第一百九十一章 一種全新的鑄炮法,專利人:戚繼光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434章 十年之期已到,大明軍開拔!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554章 莫敢言,道路以目第807章 不夠忠誠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859章 端水大師的擔當第592章 精兵可以安邦,巧器可以利民第464章 拋開軍事威脅不談,推廣海外寶鈔第295章 君臣?共軛師徒第801章 行者歌,居者寧,椰海城第409章 有史以來,第一支全火器的騎兵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九十一章 朕就辦三件事,罵人,罵人,還是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