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

第848章 海瑞三大過

海瑞年事已高,再加上臥病在牀,已經有些糊塗了,但在人生最後還算清醒的時候,他爲王謙說了句公道話。

王謙是王崇古這個奸臣的兒子,可上樑不正下樑並沒有歪,王謙雖然陰險狡詐、狠毒無情、詭計多端,但他真的是個好孩子,這就是海瑞眼裡的王謙。

“王謙雖然出身富貴人家,從小沒吃過什麼苦,但他眼裡有百姓的,希望能做點事,做好事的,雖然手段有些過激,但道德和品行上,是沒有問題的,做個孤臣獨臣,浪費了他的才華。”海瑞說明了自己的理由。

一個九不準,堵了多少人想要進燕興樓發大財的美夢,斷了多少人權力尋租,就燕興樓九不準的規範,就值得皇帝重視,王謙做事,不惜身,這是極爲難得的。

王謙不推行九不準,他利用自己手裡的權力進行尋租,瞞着皇帝,不知道能賺多少銀子。

“等王次輔退了,朕就給王謙升轉,海總憲放心,朕看着他呢。”朱翊鈞一口答應了下來,也沒有猶豫,他稍微思考了下說道:“父子同朝爲官,本就流言蜚語極多,再加上王謙舉人作弊,所以只能壓着他,不能升遷,等到王次輔致仕了,朕再安排他升轉,就沒有那麼多閒話了。”

“他給朕辦事,朕不護着他,天下士人,定然寒心,誰還會爲朕盡忠職守,誰還爲朝廷鞍前馬後?”

“陛下聖明。”海瑞聽聞陛下的說法,才知道陛下心澄如鏡,對王謙早有安排,王謙還在琢磨着怎麼當個獨臣倖進,陛下這邊打算正大光明的給他機會。

王謙身上有兩道枷鎖,舉子作弊和父親是次輔。

王崇古在朝,王謙就只能維持現在這個狀態,楊廷和楊慎父子,嚴世蕃嚴嵩父子,當年弄得太難看了,誰看到後來都會對此進行防範。

海瑞有些感慨的說道:“王謙是素衣御史,這聽起來有些怪異,但他這些年,確實以素衣御史要求自己,每次辦案,他還自己貼錢,別人當御史,賺下了不小的家業,他反倒往裡面送錢,當真是古怪。”

“他自己說,他就是跟姚光啓鬥氣,覺得自己不應該比姚光啓那個海帶大王差,但臣看來看去,他呀,其實不是跟姚光啓鬥氣,是忠於自己的靈性認知,這纔是臣看重他的原因。”

“人所言所行,忠於自己所學,忠於自己的認知和靈性,是非常難得的,當年楊博就做不到。”

“海總憲所言有理。”朱翊鈞點頭,笑着說道:“昨日啊,寧遠侯揍了一名賤儒,名叫安希範,這廝什麼都知道,就是要胡說八道,被寧遠侯打了兩拳踹了一腳,被朕流放到金池去了。”

楊博很早了,這安希範更典型,什麼都知道就是要胡說。

“這寧遠侯在京師天天打人,真的是…有辱斯文。”海瑞聽聞露出了一抹笑意,連連搖頭,簡直是有些胡鬧,李成樑六十多歲了,跟沒長大的孩子一樣,陛下偏偏還縱容他。

張居正坐在了另外一邊說道:“活動活動身體,無傷大雅,有些人的嘴,就該找這麼個惡霸,撕爛他。”

李成樑沒讀過什麼書,也沒登過大雅之堂,他處理辦法頗爲有些草莽氣息,村裡嚼舌頭根兒的長舌婦、謠棍,兜頭給他一巴掌,就知道改悔了。

雖然粗魯,但是有效。

“這第二件事,就是國朝反腐抓貪,陛下,反腐抓貪不能停下,不是說要把天下貪官殺盡,而是正不正之風,告訴所有人這是不對的,確定規範,減少貪腐的規模。”海瑞說起了他未盡之事,反腐抓貪。

海瑞一生極爲清廉,但他在反腐抓貪的過程中,深知水至清則無魚,對一些事,也會選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只要不是做的太過分,他也不會盯着窮追猛打,凡是都講究一個度。

“如果放棄反腐抓貪,就是萬曆維新不可承受之錯。”海瑞攥着皇帝的手用力的說道。

朱翊鈞深吸了口氣說道:“朕知道,朕知道,海總憲說過,腐敗是附着於統治階級身上的痼疾,是自我異化的開端,朕會注意的,肅貪懲弊,非惟廟堂求永安之術,實乃兆民誅腐惡之公心,廉則國昌,腐則邦傾。”

海瑞專門上過一本奏疏,裡面討論腐敗的定義,腐敗的表現,腐敗的影響和反腐的必然性,而朱翊鈞所言的這句,就是來自於海瑞的奏疏,反腐抓貪不是朝堂永安之術,而是萬民想要實現公平正義的公心所在。

明公是權力的主人,而不是權力的奴隸,一旦開始貪腐,被貪腐異化,就會逐漸變成權力的奴隸,而失了所有的方寸,最終和楊博、範應期一樣,明知道是錯,還要繼續去做。

海瑞繼續說道:“這第三件事,便是素衣御史了,陛下,這反腐抓貪,終究是要人去做的。”

“這遴選素衣御史,關鍵其實就在一個忠字,最起碼他要忠於自己的本心,才能算是骨鯁正臣,才能做這素衣御史。”

衣鉢傳人、國朝制度、制度推行,這就是海瑞最心心念唸的三件事了。

“海總憲自己的事兒呢?”張居正看着不斷飄落的樹葉,詢問着海瑞,都是國事,沒有他自己的私事。

海瑞笑着說道:“陛下待臣恩重如山,私門無虞,不再求,其實這清勤園,臣也不想要的,但陛下說,要是臣不要,世人還以爲國朝虧待了臣,只能拿了。”

這清勤園,還真的是朱翊鈞硬塞到海瑞手裡的,他清廉家無餘財,這身後沒點財產繼承,那身邊就真沒人了,逢年過節,除了官祭,連個祭祀的人都沒有。

“陛下啊。”海瑞看着皇帝,輕輕叫了一聲。

“朕在這裡。”朱翊鈞趕忙回答道。

“臣以前膽大包天,罵了世宗皇帝,世宗皇帝大度,說:‘他要做比干,朕不要做商紂王’,饒了臣一命,大行之前,世宗皇帝說要把臣這把神劍,留給後人去用。”

“臣慚愧,不知變通爲何物,今日今時回頭看,臣勉強對得起世宗皇帝的期許了。”海瑞頗爲感慨,他不知道世宗皇帝是怎麼壓住了內心的怒氣,才留了他一命,但讓他重來一次,他還是要擡棺上奏。

天下是朱家天下,你朱家皇帝不愛江山,誰還愛他。

朱翊鈞笑着說道:“做得好讓誇,做的不好,還不讓說了嗎?”

海瑞看着皇帝,露出了一個欣慰的笑容,至此,此生無憾。

陛下和世宗不同,陛下不會懈怠,也不會鬥敗了像個鵪鶉一樣躲在宮裡,當今陛下有點像成祖文皇帝,像個戰士,永遠在戰鬥,只能戰死的戰士!

只不過陛下的戰場不在漠北草原,而是在朝堂之上。

朱翊鈞和海瑞在樹下聊了很久,直到海瑞露出了疲態,朱翊鈞纔將海瑞推回了屋內,等大醫官看過之後,朱翊鈞才乘車離開。

萬曆十六年八月初二,噩耗傳來,海瑞在清勤園病逝,享年七十四歲。

朱翊鈞下旨輟朝三日以紀念,以道德博聞曰文,慮國忘家曰忠,給諡號文忠,彰其行表其功。

“陛下,陛下,寧遠侯把一儒生,打死在了明照坊寶福巷!生生打了六拳,一腳踹在了脾胃上,這儒生送到解刳院就已經死了!”一個小黃門急匆匆的跑進了御書房裡,跑的太急了,直接摔在了地上,不是表演,是真的着急。

天大的事兒。

李成樑揍賤儒是很有分寸的,他殺了這麼多年的人,對於什麼力度造成什麼傷害了熟於心,最後這一腳根本就是奔着要人命去的。

“寧遠侯爲何要殺人?”朱翊鈞眉頭緊鎖,這李成樑做事很有分寸,怎麼會如此魯莽。

小黃門爬了起來從袖子裡拿出了雜報交給了馮保說道:“這儒生在海總憲離世後,公然在雜報上登文,污衊海總憲,標題就是《海瑞之太過》,其一,剛太過;其二,直太過;其三,律人太過,此三大過。”

“緹騎衙門禁止該雜報刊刻,收回了這些雜報,這儒生,自行刊印妖書,四處發放,寧遠侯氣不過就四處尋他,順天府也在尋他,結果被寧遠侯先找到了,兜頭就是六拳一腳,這儒生手無縛雞之力,哪裡扛得住寧遠侯全力?”

“就這麼死了。”

朱翊鈞看完了手中的雜報,只覺得額頭的青筋都在抖動,他將手中的雜報用力的拍在了桌上,說道:“打得好!打死活該!這件事絕對不是這麼簡單。”

“趙夢佑!”

“臣在!”趙夢佑趕忙俯首說道。

朱翊鈞看着趙夢佑說道:“發兵,立刻發兵!把這件案子查清楚,去把這個賤儒張利民的全家抓到京師過問,這個賤儒張利民雖然死了,可這事兒不能就這麼算了,朕總覺得這件事還有後續和內幕。”

“臣遵旨。”趙夢佑立刻領命而去,到北鎮撫司衙門派了陳末火速趕往松江府抓人,內閣知道的時候,陳末已經到朝陽門站坐上火車南下去了。

文淵閣裡,四位大臣面面相覷。

“元輔去勸勸?”王崇古試探性的說道。

張居正搖頭說道:“刑名不在我的權責範圍之內,合該次輔去勸勸。”

“我纔不去呢,陛下正在氣頭上,把氣撒到我頭上,我去哪裡說理去,最近我辦事不力,一個工盟折騰了好幾遍沒折騰明白。”王崇古連連擺手看向了沈鯉說道:“大宗伯去一趟?”

“我不去,我不是萬宗伯,沒那麼大的本事勸陛下消氣,要去你去。”沈鯉頭都不擡,一味的給奏疏貼浮票,輟朝三日還沒結束,海瑞剛剛與世長辭,就有人開始攻訐海瑞了,陛下心頭的火氣,就像是夏至的烈日。

這個時候,連閣臣都不願意去觸這個黴頭。

閣臣們心裡跟個明鏡一樣,這些賤儒如此做的目的根本不是攻訐海瑞,而是攻訐素衣御史,攻訐反腐抓貪的國策。

海瑞三大過,這賤儒張利民,好大的口氣!

連被海瑞直接指着鼻子罵的道爺,都沒認爲海瑞說錯了,這賤儒張利民一張嘴就是三個大的過錯,這根本就是衝着萬曆維新來了。

皇帝這麼大張旗鼓的處置,就是要告訴天下人,皇帝欽定的萬曆功臣,就是功臣,不容置喙。

“寧遠侯殺人這件事怎麼處置?”王崇古詢問張居正的意見。

張居正搖頭說道:“這張利民敢跳出來這麼說,緹騎不讓刊印,他還要自己私刻妖書,不就是找死嗎?現在遂願了,死了活該。”

沈鯉立刻說道:“難道不處置嗎?大誥祖訓、鐵榜九條、大明律、大明會典,每一條都有規定,勳貴及其家奴不可犯禁,違者嚴懲,若是寧遠侯府事不做處置,恐怕,武勳會肆意犯法,豈能等閒置之不理?”

張學顏搖頭問道:“遼東農墾局正在推行,你把寧遠侯罰了,遼東農墾局,墾還是不墾?死了一個賤儒而已,情況特殊,要學會變通。”

大明文淵閣對於寧遠侯李成樑當街殺人處置意見各有不同,禮部堅持,吏部戶部則主張曲則全,這賤儒該死,死就死了,張居正還不信,有大明臣子敢因爲這件事忤逆聖上。

鐵榜九條,是洪武五年六月三十日,朱元璋頒佈的聖旨,並且刻成了鐵榜,即《申誡公侯榜》,其中一共有九條,對公侯爵進行了嚴格的限制,肆意枉法的結果就是嚴懲不貸,而且朱元璋說到做到。

國初勳貴,多起於微末,征戰數年,對於人命極爲漠視,和李成樑的情況非常相似,爲了防止勳貴犯法,朱元璋下旨明確約束勳貴作惡,即便是家中的管莊、幹辦、火者、奴僕及其親屬等犯法,一律連坐勳貴。

公侯當街殺人,即坐罪論斬,等閒不得輕宥。

“一個賤儒死就死了。”張居正深吸了口氣說道:“也就是寧遠侯先找到了這張利民,要是陛下找到了也會當街殺掉,諸公待如何?也要處罰陛下不成?”

“國有國法家有家規。”王崇古有些爲難的說道:“元輔啊,這不能同日而語,陛下是陛下,公侯是公侯。”

“你說得對,的確不同。”張居正對王崇古的說法還是非常認可,他想了想,看着王崇古說道:“這不僅僅是個刑名案件,還是個政治案件,不知道王次輔是否認同。”

王崇古稍加思忖點頭說道:“當然!海總憲屍骨未寒,這些賤儒鼓譟聲勢!就是爲了反對反腐抓貪的新政,是早有圖謀的政治案件,絕不可以視爲等閒的刑名案!”

“一如當初戚帥帶京營出征,有賤儒陳有仁美化倭寇,也是政治案,而非刑事案。”

“然也。”張居正看向了沈鯉問道:“大宗伯以爲呢?”

“元輔說的是,這個案子,不能視爲武勳犯禁,而是有人趁着海總憲離世,故意製造事端,但還是要懲戒,否則國法威嚴不在。”沈鯉面色有些猶豫,嘆了口氣說道:“我去找陛下說吧。”

一箇中書舍人匆匆的跑進了文淵閣內,俯首說道:“諸位閣老,通和宮傳來了消息,寧遠侯自縛到了通和宮請罪去了,陛下宣幾位閣臣前往。”

張居正等閣臣趕到了通和宮的時候,五花大綁的李成樑,跪在通和宮門前,就那麼跪着。

“陛下這是給外人看的,現在寧遠侯請罪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京師。”張居正坐在車裡,對着王崇古低聲說道。

“咦,言之有理。”王崇古一挑眉,他還以爲陛下在生李成樑的氣,但張居正一解釋,一切就非常合理了。

李成樑揍賤儒半年有餘了,那是奉了皇命揍賤儒,這李成樑跪着,陛下不接見,顯然是爲了讓京師所有人都知道,李成樑認罪態度良好。

很快小黃門就宣了所有人到西花廳覲見。

“臣等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羣臣見禮。

“罪臣李成樑拜見陛下,那張利民胡言亂語,臣看不慣他,正好出門撞見了他,怎知他如此不經揍,三兩下就一命嗚呼了,臣有罪,罪在打死了他,但若是遇見,臣還要揍他!打死他,臣不悔。”李成樑梗着脖子,請罪是殺人罪,他不後悔殺了張利民。

一副皇帝就是降罪殺了他,他也不肯認錯的樣子,他堅定的認爲,自己有罪,但沒錯。

“免禮吧。”朱翊鈞將一卷卷宗遞給了張居正說道:“李帥,你還說李如鬆不慎重,依朕看,李如鬆的不慎重,都是學你!”

“這個張利民,雜報封禁,他還在刊刻妖書,衙役、緹騎都在找他,他怎麼就突然被李帥給撞見了呢?”

李成樑猛的擡起了頭,不敢置信的說道:“陛下的意思是,臣被人給下套了?”

朱翊鈞點頭道:“沒錯,一石二鳥,第一鳥就是質疑海瑞,試探朝堂的反應,尤其是先生的反應,要知道先生一直反對海總憲歸京,若是先生有心,先把這反腐抓貪的國策給廢了。”

“第二鳥,就是李帥你這個人,張利民這個棄子,就是有心人送到你臉前,讓你打死的。”

“你堂堂武勳當街殺人,按照鐵榜九條,最起碼也要削爵。”

李成樑愣愣的說道:“太歹毒了。”

京城的士大夫們,玩的是真的花兒,李成樑根本不覺得自己一個粗鄙武夫居然也是目標,值得這幫讀書人,如此動心思的對付。

張居正將卷宗傳了下去,對張利民的調查還在展開,這個案子,果然不像表面那麼簡單。

張利民是個普通的筆正,來自松江府,他本身是華亭徐氏家中的賬房,徐階死後,徐家樹倒猢猻散,張利民入京做了一家雜報的筆正,平日裡都寫點文章,靠一點潤筆費過活,看起來一切正常。

但緹騎們調查發現,張利民經常出入太白樓,那地方就是個銷金窟,再富裕的人進去也得扒層皮出來,但張利民可以經常去,他那微薄的潤筆費,根本不可能撐得起他如此瀟灑快活。

但是張利民已經死了,他背後到底是誰,其實已經很難查清楚了。

張利民在太白樓養了一個娼妓,根據娼妓的交代,張利民是個大煙鬼,入京五年,張利民已經抽了七千兩的阿片,已經變成了個癆鬼,身體已經極其虛弱了,而後就發生了這件事。

張利民出現在明照坊寶福巷,是突然出現,就是專門送到李成樑面前,這顯然是個局,有人看不慣海瑞的剛直,也有人看不過李成樑對士大夫拳打腳踢,才藉着試探朝廷風向的時候,給李成樑下了個幾乎必中的套兒。

王崇古看着那份案卷,眼神晦暗不明的說道:“恐怕不止如此,京營即將凱旋,李如鬆作爲功臣,他的父親被朝廷處置,李如鬆作何感想?京營軍兵作何感想?”

“陛下日後還要去操閱軍馬,每日都能看到李如鬆,又會不會懷疑,李如鬆心懷怨恨?”

“只要這君臣之間有了間隙,不能信任,這間隙就會越來越大,最終離心離德。”

“這也是目標之一,一石三鳥。”

一個不被皇帝信任的將軍,還能做大明京營總兵官嗎?

王崇古比張居正更擅長陰謀詭計,他看出來了另外一層目的,這張利民是個棄子,連那家雜報社都是棄子,因爲所有的雜報,妖書,都是提前刊刻好的,甚至不在京師刊刻。

這個張利民的關係網非常的乾淨,除了逛青樓,幾乎不和任何人來往。

緹騎繼續調查的線索,已經徹底斷了。

果然和張居正判斷是一致的,這是個政治案件,而非刑名案件。

朱翊鈞的手指在桌上不停的敲動着,思考了許久才停了下來,坐直了身子說道:“李帥,你當街殺人,不得不罰,否則國法等同廢紙,朕今日削你爲寧遠伯,遠戍衛哈密衛,戴罪立功。”

“帶着你在遼東那些客兵,把西域打下來。”

罰是一定要罰的,這涉及到了國法。

大明勳貴很少枉法,都是因爲國初嚴刑峻法,稍有不法事兒,就是削爵,惡性事件處罰甚至會更加嚴重,這個案子,萬衆矚目,不罰是不可能的,但是朱翊鈞的處罰,是把李成樑送到西域去,繼續爲大明開疆拓土。

這個意思非常明確了,等幾年,哪怕李成樑什麼都不做,爵位就可以恢復,而且還不會影響到李如鬆的前途。

“臣謝陛下隆恩!”李成樑在動手的時候,甚至都想到了被流放到爪哇椰海城、金池總督府這些地方,去西域,還允許他帶着那些客兵,這就是聖恩了。

朱翊鈞的語氣有些冷厲的說道:“這個案子,朕一定會徹查到底!這就是在挑釁朕,似乎在對朕說,老臣在逐漸凋零,朕這個皇帝,離了這些老臣,什麼都不是,讓朕乖乖聽話。”

“朕的確從張利民身上查不出什麼來,但沒關係,可以從這些雜報入手,他就是躲到泰西去,朕也要把他抓回來明正典刑!”

皇帝顯然動了真怒,隨着老臣的逐漸離世,大明皇帝第一套班底和第二套班底,正在交接,針對海瑞的攻訐,針對李成樑的陰謀,就是在告訴皇帝,離開了這些臣子,你皇帝什麼都不是。

“陛下,臣倒是覺得,這就是個試探,試探臣會不會因爲海瑞離世,就對海瑞進行反攻倒算,這是主要目的,臣只要不動,就不會有人繼續做事了。”張居正分析了下局勢,張利民這個棄子,最重要的就是試探張居正。

皇帝如此禮遇海瑞,又是御賜大厝園林,又是文忠諡號,還送到了西山陵寢,這都是禮遇,那麼張居正作爲反對海瑞入京的元輔,會不會想要做些什麼,而又不好親自動手?

張利民這個棄子,主要還是試探,陰謀李成樑和挑撥離間,都是捎帶手,不是主要目標。

一旦張居正沒有任何反應,基本不會有更多的動作了,皇帝的緹騎絕不是吃素的,動作越多越是危險,只有把水徹底攪渾,他們纔敢四處活動。

“這其實很正常,反賊一般不敢逆勢而爲,陛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這幫躲在暗處的魑魅魍魎,根本成不了氣候。”王崇古在做反賊這件事很有經驗,他很瞭解反賊,尤其是搞陰謀詭計的反賊,根本不可能成事。

沈鯉附和的說道:“這些個妖魔鬼怪,除了噁心人,其實什麼都做不了,只有很偶然能碰對了勢頭,撈一點好處。”

朱翊鈞明白朝臣們的擔心,閣臣們不是勸皇帝息事寧人,而是生怕皇帝爲了一時的意氣之爭,就亂了方寸,分不清楚輕重緩急,爲了釣魚故意把水攪渾,反而讓萬曆維新,遭受到更大的傷害,得不償失。

“臣有個辦法,海總憲之前不是有個養子,叫海中適嗎?讓海中適作餌,跑到清勤園爭家產,到順天府衙門告狀,鬧,鬧的越厲害越好,心懷叵測之徒,自然會聚集在海中適的身邊,一網打盡就行。”王崇古出了個陰謀詭計。

張居正看了王崇古一眼,這麼多年了,這些下三濫的手段,王崇古仍然非常擅長。

“不可,拿海總憲的身後事作餌,非朕所願,朕讓緹騎衙門,慢慢調查就是。”朱翊鈞聽聞之後,也沒有多加思索選擇了拒絕。

“陛下聖明。”王崇古十分誠懇的說道,陛下很多時候表現的都像個讀書人,但是底線是非常明確的,這就是魑魅魍魎不可能鬥得過陛下的原因,也是王崇古這輩子輸給張居正的原因。

道大於術,術可能爭一時長短,但大道朝天,一定會獲勝。

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
第一百零八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第849章 利用輿情裹挾刑名第一百五十八章 天變了!天變了!天變了!第791章 有功纔有慶賞,有過必有威罰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708章 凍死不折屋,餓死不虜掠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350章 社稷危而復安,日月幽而復明第476章 匠人們的分紅第二百四十二章 張先生的軟肋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二百零六章 不能帶陛下去青樓!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931章 手裡拿着錘,看誰都是釘子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605章 朱門幾處看歌舞,猶恐春陰咽管絃第911章 戚公祠前說舊倭,漕船壓浪潛流涌第二百八十三章 遷徙五千八百富戶至遼東充邊第二百三十五章 矯矯虎臣,腹心干城第一百零五章 朕要學外語第528章 我也可以談,我也可以愛大明第835章 至今瓊海浪淘沙,猶聽青天拍案巡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二百三十九章 倭國叛徒,獻土以求苟安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795章 你不能只在陛下在的時候,才反對我!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330章 震驚!大明皇帝居然爆金幣了!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八十九章 給元輔先生一點小小的科學震撼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710章 萬曆萬曆,萬家皆戾第七十章 天恆變,道亦恆變第803章 崇古堡和太嶽城第668章 青城縣何四郎第417章 法不嚴則不能信,法不信則不能治第二十四章 大明皇帝鋤大地第545章 清流名儒難負盛名,憐孤惜寡上門認第315章 文華殿裡,喜氣洋洋第595章 陛下,這聽起來很難理解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674章 俺的,都是俺的!第一百三十七章 只要價錢合適,靈魂都能出賣給惡魔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939章 崇高公德:避免戰爭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392章 我朱翊鏐該有的命運,就是享樂!第978章 風雨兼程煙波險,鴻志初展客路艱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612章 大度?大度個屁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742章 送倭寇到西伯利亞種土豆第788章 雷霆雨露皆爲君恩第804章 絕洲,除了鐵料一無所有第739章 平賬仙人王崇古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613章 罄南山之竹,書罪未窮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935章 大明的天,並非一直豔陽高照第964章 秋風哭,秋雨啼,人間多苦楚第297章 屎盆子都嫌他臭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422章 來過,已是足矣第342章 好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第329章 京師第二闊少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827章 織田信長之死第309章 不絕對忠誠,就是絕對的不忠誠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473章 朕這一生的成就,全靠自己努力第730章 攻入順天府,讓皇帝俯首稱臣!第436章 戚繼光膽小如鼠,李如鬆貪生怕死第821章 人心裡的成見,就像一座大山第982章 最後的贏家必然是大明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286章 君子可欺之以方,難罔以非其道第987章 天下萬事萬物,輪迴不止第二十八章 力足以勝天第一百八十二章 莫須有和意欲爲(爲盟主“人生那麼多不完美”賀!)第881章 誰贏了,他們就幫誰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327章 陛下,臣真的沒敢多拿一釐錢!第三十五章 族黨排異,不勝不止(爲盟主“電飯煲菜譜”賀!)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593章 棚式暗挖之法第757章 離間 激將 聲東擊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