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2章 從來如此,便對嗎?

馬文英等在武英樓這個恢弘的殿宇之前,他有點手足無措,也有些茫然,本來自己現在應該在黃泉路上纔對。

他不懂,不懂閻士選爲何放他回羅木營,不懂大明水師在杭州城下爲何不進攻,不懂皇帝的聖旨爲何會對軍兵如此的迴護,不懂自己爲何沒有帶着枷鎖,不懂自己爲何會站在武英樓下。

直到他看到了陛下從遠處走來,身邊簇擁着一羣人,走過了一座拱橋。

馬文英忽然覺得搞清楚這一切爲了什麼,都沒那麼重要了。

馬文英第一時間就認出了陛下,因爲陛下器宇軒昂,一邊大踏步的向前走,一邊對着旁邊兩鬢斑白的身穿武袍的將領說着什麼,在陛下和將領的身邊,跟着一羣人,這些人的面龐都很年輕,他們亦步亦趨的跟着,似乎在討論着什麼,有兩個面色漲紅,但都壓低聲音生怕打擾到了前面。

這個畫面,馬文英只感覺如此自然,似乎本該如此。

馬文英覺得不對,因爲他見過吳善言出行,吳善言身後所有的人,都寒蟬若噤,一句話都不敢說,甚至連四下張望的都少之又少。

吳善言每次在杭州城出行,儀仗就是死氣沉沉的行屍走肉,所有人都按着一定的規矩在走着,看似活着,其實早就死了,但陛下朝氣蓬勃,生機勃勃,一切都是那麼的有活力。

場面上看似有些喧鬧,但一點都不影響陛下的威嚴。

“臣拜見陛下,陛下威武!”四個把總見到了陛下走了過來,趕忙五拜三叩首行了大禮。

朱翊鈞笑着往前走了兩步,將馬文英從地上扶了起來說道:“免禮免禮,大明軍威武!”

大明軍總是說陛下威武,而朱翊鈞會說,大明軍威武。

“戚帥,這就是咱們羅木營的馬文英馬三爺。”朱翊鈞對着戚繼光介紹着這些把總,浙江是戚繼光起家的地方,到現在在增補南兵的時候,戚繼光還是會從浙江去找。

馬文英都蒙了,怎麼四處都有人叫他這個諢號!他在浙江地面叫叫也就算了,這都傳到聖上耳朵裡了!

“戚繼光,幸會。”戚繼光笑容滿面的說道:“我見過你,手刃了二十二名倭寇的悍勇之士,隆慶二年,我從福建往南衙途徑杭州府,去探望傷兵的時候,見過你,你負傷了,我去的時候,你在睡覺,估計沒什麼印象。”

馬文英心裡真的是萬馬奔騰!他根本沒見過戚繼光!當初沒人叫醒他。

“進去說吧。”朱翊鈞踏上了武英樓的月臺,一直走進了殿宇之內,直接去了校場旁的暖閣。

待所有人都坐定之後,馬文英等把總真的非常緊張,他們半個屁股挨着凳子,因爲他們的座位在戚帥旁邊,這是一種殊榮,同樣馬文英很有壓力。

“吳善言,比你們想的更壞。”朱翊鈞拿出了一本奏疏,遞給了馬文英帶着些許的憤怒說道:“他利用職權,在杭州府內養了四十個外室,這些個外室,就住在一條街上,被申時行查到了。”

“他找了一千四百個女子,在杭州府大搞選妃,四十這個數字是有說法的,四妃、九嬪、二十七世婦,從一開始就在選妃!”

閻士選真的沒有羅列罪名,因爲申時行到了杭州府後,查到了吳善言更多的罪狀,這裡面就包括了外室、地下錢莊,白銀外流等事兒。

搞選妃也就罷了,吳善言都這樣了,生活作風問題,其實也無所謂,但最關鍵的是,吳善言又違背了一個禁令,地下錢莊的白銀外流。

和提刑千戶陳末在天津衛查到的流程是一模一樣的,都是以黃金爲抵押物,進行內外對流,以貨物的形式,白銀這個萬民的血汗錢在流失。

這是朱翊鈞無論如何都不能接受的。

“他還欺君,萬曆九年奏聞朝廷說浙江九營有了經歷司專事軍餉之務,但浙江九營壓根就沒有經歷司,或許有,但估計在吳善言的夾袋裡。”李佑恭奏聞了他剛知道的情況。

“膽大包天!”戚繼光聽聞,臉色都變了!

經歷司是京營建軍以後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爲了保障軍餉、賞銀髮放到位的衙門,連雲南都建了!

王希元從雲南回京後,還專門奏聞過雲南經歷司在各府的情況。

馬文英、楊廷用等人面面相覷,他們不知道爲何會引發大將軍的憤怒。

“不必拘謹,有話就說。”朱翊鈞收起了自己的怒火,怒火該傾斜的地方,絕對不是自己人。

“一直以來不都這樣嗎?素來如此。”馬文英不明所以的說道,一直都是這樣啊。

朱翊鈞十分平靜的說道:“從來如此,便對嗎?”

“朝廷發給客兵的軍餉,他們不給,就是不對,就該鬧餉,連握着刀的軍兵都拿不到該拿的報酬,更遑論窮命苦力了。”

“沒人給你們講解聖旨嗎?要知道在綏遠,潘季馴潘總督都對軍兵宣講了政令。”戚繼光如此溫和的一個人,都有點壓不住自己心頭的怒火問道。

要知道反賊扎堆的宣府大同,經歷司的建設都是十分完備的,浙江九營,他戚繼光的起家之地,居然經歷司都沒有!萬曆九年下旨,過去四年了,居然是名存實亡。

“沒有。”馬文英十分肯定的說道:“未曾聽聞此令。”

戚繼光簡單的說起了萬曆九年經歷司軍餉發放改良的政策,這是京營經驗,振武的一部分。

經歷司發放軍餉是提前發放,就是本月初,在五號之前,必須要把軍餉,錢也好糧也罷,實物也行,要發放到軍兵手中,如果沒有發放到位,則軍兵可以到本鎮鎮撫司衙門狀告戶科經歷司,軍法處置。

軍法不是民法,過堂的衙門不是在當地的縣衙、府衙,而是在本鎮鎮撫司,而各地鎮撫司直接隸屬於北鎮撫司衙門,南鎮撫司和北鎮撫司平級,但南鎮撫司各級軍官都要低北衙半級。

這是最大程度上保證軍兵,獲得自己該得的報酬。

即便是在綏遠這個新闢之地,經歷司制度也得到了最徹底的建設,用陛下的話說:‘一杆子捅到底’、‘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前面一句,說的是軍餉發放和六冊一賬稽查,後面一句話是說,剋扣軍餉者連坐。

整個經歷司要對自己的賬目負責,一旦被年終審計,就會被鎮撫司審問。

鎮撫司的五毒之刑雖然很早就不怎麼用了,但解刳院轉一圈,看着那一屋子的張四維,很少有人能頂得住心中的恐懼,人比自己想象的要懦弱的多的多,會直接交待的乾乾淨淨。

罪加三等之下,很容易觸及斬首,所以經歷司的各級官員,比軍兵還在乎他們有沒有拿到餉銀。

“原來經歷司是這樣的啊。”馬文英有點羨慕的說道,如果浙江的經歷司這個制度真的能建設完成,那浙江九營真的不至於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馬文英、楊廷用的生活很苦,九營軍兵的生活也一樣。

朱翊鈞面色嚴肅的說道:“整件事,從頭到尾,從萬曆四年發新錢開始,九營軍兵都在退讓!是這些欺上瞞下的官員,爲了自己的利益,不斷的向下朘剝,不斷的加碼,甚至要逼軍兵去死,即便是到了這一步,九營軍兵、羅木營、馬文英,還在退讓!”

“馬文英甚至願意以死來換取息事寧人,讓吳善言爲首的官僚們,不要爲難羅木營、九營軍兵。”

“但這些賤儒們,總是如此的得寸進尺,退一步他們就想進三步!”

“馬文英、楊廷用、張文遠、楊志,朕在此對九營軍兵承諾,吳善言必死,必然在永昌門斬首示衆!吳善言其走狗也有一千二百衆,在年底之前斬首示衆!給浙江百姓一個交待!”

“同樣,九營的經歷司也要在年底之前,徹底鋪開,申時行如果能做好朕給他官復原級,他要是做不好,朕就換凌雲翼去做,凌雲翼做不到,朕就去請呂宋總督國姓正茂來做,這件事必須做,而且一定做好。”

“這是朕的承諾!”

皇帝的聖旨得不到執行,那就不是站着做皇帝。

“臣等叩謝聖恩。”馬文英趕忙磕頭謝恩,即便是遠在浙江,他們也很清楚,陛下的承諾一定會兌現的。

許諾就是用來兌現的,不是用來畫餅的。

朱翊鈞示意衆人免禮,聊起了遴選四千五百人前往長崎總督府補充兵力,增強大明遠洋投射能力的計劃,詢問他們九營軍兵的意見,馬文英等人當場表示,殺倭一定要去,必須要去!

在四位把總離開之後,李佑恭彙報了胡宗憲對浙江九營的野望,並且自己分析了一下徐階要殺胡宗憲的另外一個動機,開海影響到了一些狗雜碎的利益。

“大明海疆安全,不在陸上步營,而在海波之上。”朱翊鈞重複了一遍當初胡宗憲的話,胡宗憲做了,但他沒做完,自己也搭了進去,如果能重選一次,胡宗憲會不會選擇和嚴世藩同流合污,誣陷張經和李天寵,奪取那浙江巡撫、平倭總督之位?

想來,還是會。

“陛下,臣發現,臣錯了。”戚繼光看着四位把總的背影,由衷的說道。

“啊?戚帥覺得自己哪裡錯了?”朱翊鈞頗爲奇怪的問道,戚繼光究竟從他們身上看到了什麼?

戚繼光頗爲鄭重的說道:“陛下,臣一直以爲,上報天子,下救黔首這八個字,是因爲十八兩銀子的軍餉,這麼多年了,臣一直是這麼認爲的,京營所有的戰力,都來自於這十八兩銀子的軍餉。”

“但現在看,臣錯的離譜,是軍兵對這八個字真心認同,才能夠做到。”

羅木營、九曲營可沒有一年十八銀的軍餉,甚至每個月9錢銀還要被剋扣,還要被朘剝掉一些,但嘉靖四十年設立的浙江九營,在這長達二十一年的時間裡,一直在做勤勤懇懇的做事,修堤壩修的太好了,擋住了某些雜碎的財路,纔會被如此反覆刁難。

朱翊鈞對戚繼光的說法,顯然有些不認同,他頗爲肯定的說道:“軍餉無論如何,都要保障發放到位,人是要吃飯的,不能光靠意志,朕也有錢給軍兵,老話說得好,皇帝還不差餓兵呢。”

“陛下英明。”戚繼光止住了這個話題,唱了句讚歌,大明軍費一年1200萬銀,很貴,可以省一點,但陛下不肯省,大將軍自然不會自找麻煩。

萬曆十二年十月開始,戶部開始天下大計,年終審查開始了,每年戶部到了這個時間,都是最爲忙碌的時候。

三娘子帶了五匹好馬還有一車車的羊毛,再次抵達了京師,在永定毛呢廠進行了交割後,拿到了承兌匯票,去採購草原過冬所需之物。

草原已經很冷了,商隊會在下雪前趕回去,而三娘子會留在京師過年。

三娘子留在京師不會影響到迴歸化城商貨的分配,因爲草原上謠傳三娘子和皇帝的不得不說的小故事,三娘子在京城,反而能讓分配按着既定的規則完全分配到位。

背靠大樹好乘涼。

三娘子回到了會同館驛,一般的番夷使者住四夷館,而三娘子是綏遠布政使,她住會同館驛。

“當大明的狗,真的是一種榮幸啊,不像有的野狗跑來跑去的。”三娘子對來訪的王崇古有些隨意的說道。

王崇古找三娘子,是爲了羊毛的賬目。

“胡說八道什麼!什麼大明的狗,都是大明人!哪來的人犬之分,三娘子你休得胡說,大明和綏遠之間是一體的,這一點誰都不能破壞,草原人也不能破壞!”王崇古義正言辭的糾正了三娘子話裡的錯誤。

三娘子看着窗外悠悠的說道:“草原上有一種武器,叫炮兒石,就是用黑白牛羊毛,捻成細而勻稱的毛線,精心編製成狀如花蛇的鉤索,中間一塊編織的稍微寬大一些,叫炮窩兒,把鉤索甩起來,石頭就在空中呼嘯,而後一鬆手,石頭呼嘯而出,砸到野狼的頭上,驅趕狼羣。”

“相傳是成吉思汗發明的,爲了驅趕狼羣使用,偶爾還會在炮窩兒編個骨哨,尖銳的呼嘯聲能嚇走狼羣。”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玩炮兒石,因爲草原上的野獸很多,野狼啊、熊瞎子、老虎等等。”

“額,有大明的筆正說,草原人都很喜歡狼,因爲喜歡狼性,有武德。”王崇古說起了自己看到的文章,大明的筆正素來如此,喜歡拋開事實不談。

“哪個草原人喜歡狼?狼最惡了,它只要進了圈,就是霍霍整個羊羣,它也不吃,就咬,一下子咬死好幾個,拖走一隻,大明讀書人也真是怪,讓他們到草原上放幾天羊,就說不出這種屁話了。”三娘子差點被氣笑了!

“現在草原的孩子,終於不用從小玩炮兒石了,在西域這東西叫烏噶,就是驅狼的意思。現在驅狼不用炮兒石改用火銃了。”三娘子靠在椅背上,草原現在很好,真的很好,孩子們都不玩炮兒石了。

“我這次專門前來,是有件事詢問你這個布政使的意見,很多河套人、虜人找衙門訴苦,說商賈每月給工錢的事兒,而是年付,這件事你認爲應不應該管?”王崇古說起了自己來的正事,作爲刑部尚書,草原的付薪,都是年給,而不是月給。

這種現象是如何形成的?背後是什麼原因?需不需要朝廷的強力干預?應該如何幹預?要干預到什麼地步?

“不管。”三娘子十分肯定的說道:“就該年給,年給這事兒,是漢人商賈心善,就這樣就挺好。”

“漢人商賈心善?!”

“三娘子,咱們討論的是綏遠長治久安,你不要爲了糊弄朝廷胡說,這明明是朘剝,哪有一年到頭纔給工錢的。”王崇古敲了敲桌子,他不是來聽好聽話的,是來解決問題的,這問題越糊弄,越嚴重。

“王次輔這是京師首善之地呆的太久了,才覺得這是朘剝。”三娘子十分無奈的說道:“草原的胡人,以前過得都是有今天沒明天的日子,你當草原人會有什麼規劃不成?拿了工錢,就開始吃喝玩樂,把錢花光了,纔會繼續上工。”

“你月給他工錢,他三天就給花光了,而且草原人十分喜歡賭錢,潘總督爲了抓賭,連軍屯衛所的軍兵都派出來了,依舊是無用,月給工錢,一天輸光,然後開始四處借錢,借不到就搶,搶不到就殺人放火,落草爲寇。”

草原人不是漢人,尤其是以前生活過於苦楚,都不知道能不能活着看到明天的太陽,所以草原人普遍都是得過且過,這種現狀之下,三娘子覺得漢人商賈真的心善,不給工錢,給實物,一年結一次。

“這樣嗎?”王崇古愣了片刻說道:“還真是商賈心善?”

“要是有問題,我早就寫成奏疏送朝廷來了,這也是王化的一部分。”三娘子十分肯定的說道。

王化,一個脫胎換骨的過程,三娘子認爲,徹底和解的道路,前所未有的正確。

三娘子真的覺得當大明的狗真的不是什麼壞事,大明有自己的高道德劣勢,給大明當狗,那真的是比野狗強一萬倍,大明高道德劣勢具體體現在,大明一以貫之的宣傳是,一個大明,皆爲王臣,大明給北虜的身份是人,不是藩屬國,也不是狗。

在河套、在集寧海子、在歸化城、在臥馬崗,你很難從樣貌上,分辨胡人和漢人的區別,因爲差別真的不大。

“好吧,那就暫且不干預了。”王崇古本來準備三種方案,三管齊下,針對下商賈在草原上年給工錢的行爲,但現在看來,一個也用不上了。

“還有件事,聽說三娘子主持,讓留守和林的瓦剌諸部,南下入河套歸化了?”王崇古問起了一個非常嚴肅的問題,三娘子是瓦剌人,她把瓦剌諸部接到了大明,倒不是爲了謀叛,如果是謀叛,就會把這些瓦剌人聚集在歸化城,形成合力。

但三娘子把南下的瓦剌人,全都打散了,和河套人混居在一起,如此只需要二十年、三十年,哪還有瓦剌人。

三娘子點頭承認,開口說道:“嗯,還留在和林不肯西進的瓦剌人,羨慕漠南人的生活,強烈要求之下,我就把他們都調到了河套去,交給了潘總督。”

“中國有句古話,識時務者爲俊傑,至少瓦剌人識時務,還有一句古話,一人得道雞犬飛昇,我是瓦剌人,窮親戚求上門,我總要爲他們做些什麼。”

“草原越來越冷了,這些瓦剌人還留在和林,大明在臥馬崗的礦區,就老是會有人滋擾,而且勝州廠也需要礦工苦力。”

大明軍兵也會疑惑,我們的礦區,怎麼老是刷出蠻夷滋擾?

“你把你家的窮親戚弄到河套來,就讓他們去勝州挖煤,去鹼池熬鹼?”王崇古眉頭緊蹙的問道。

三娘子驚訝的看着王崇古說道:“王次輔,收一收你的善心吧!”

“你以前那個窮兇極惡的樣子呢?讓晉商跑到草原放印子錢,放到人家破人亡的那個王崇古呢?對於草原人而言,能找到份礦工的活兒,已經是長生天賞飯了。”

“造反是不可能造反的,造反了,誰來教諭百姓,造反了,誰來推廣牧草、造反了,誰來組織挖煤?除非是腦袋被驢給踢了,纔想着回到燒牛糞的日子,連個鍋都沒有。”

“看看外喀爾喀諸部現在過得日子吧,那是人該過的日子?”

三娘子十分嫌棄的打了個冷顫,雖然以前的草原和外喀爾喀七部現在過的日子大同小異,但現在不同了,現在漠南韃靼人,全都是大明人了!河套連儒學堂都建了十七個!軍屯衛所有十一個。

這就是身份認同的建立。

外喀爾喀七部就是個很好的對照組。

幹活的確苦,但你也得有活幹,王崇古離開宣府大同太久了,忘了草原以前個什麼樣子,也不太清楚現在草原又是什麼樣子,所以纔會覺得有謀叛的可能。

王崇古對草原的印象還停留在俺答汗時代,那時候針鋒相對,現在早就變了,大明京營踏破板升那天起,就已經天翻地覆了。

“不得不說,陛下真的是個雄主,馳道修到河套,修到了臥馬崗,就沒有再分離的可能了。”三娘子真不是糊弄王崇古,大明在草原有總督有軍屯衛所,大明軍哪怕是沒有騎兵,也能快速部署的今天,離心力已經被遏制了。

皇帝十二年如一日的辛苦,現在已經到了收穫的時候。

三娘子描述了草原的變化,等到重開西域那一天,徹底和解的戰略,就徹底穩如泰山了。

“那個朝鮮國王被斷了一年數次朝貢,還沒有入京來謝罪嗎?”三娘子問起了朝鮮方面的變化,上一次走的時候,皇帝正教訓朝鮮,大明要滅倭的意圖,連街上的小孩都十分清楚。

“沒有。”王崇古點頭說道。

“怪大明,子不教父之過,就是對他們太好了,敲打敲打就老實了。”三娘子如是說道。

戶部天下大計,將所有入京的賬本審計,發現了一件怪事,那就是地方一面哭窮,一面大興土木,哭窮可以理解,會哭的孩子有奶喝,但又大興土木,而且還希望朝廷能夠放開約束,讓地方自己修建馳道,尤其是以南衙、浙江叫的最兇,看到松江府可以自己修馳道,這種聲浪越來越大。

問題是,這銀子是從哪裡來的?

王國光和張學顏,一直找不到這銀子的來源,這次吳善言被人給攻破了府衙,楊廷用一記老拳打掉了吳善言的三顆牙,申時行終於在浙江,找到了突破口,拿到了賬本,也讓朝廷解開了這個疑惑。

“所以,銀子都來自於雜職官?”朱翊鈞看着來到通和宮奏聞的王國光問道。

王國光拿出了一本賬本遞給了馮保說道:“以浙江金華府武義縣爲例,鐵牛門、熟溪三橋、杜家場碼頭、劉家園碼頭這些地方都設立着抽分所,萬曆十一年武義縣納田賦、商稅折銀不過兩萬三千兩,就這六個抽分所,就有七萬餘銀的抽分,河運、水運、碼頭商鋪厘金等等,加起來有十一萬四千兩白銀。”

“這還是武義縣一縣。”

縣衙的雜職官有兩類,一類在朝廷名冊上的,巡檢司、水馬驛、急遞鋪、道僧會司(管理宗教)、惠民藥局、縣學教諭等等,另外一類不再朝廷的名冊上,遞運所、閘官、河泊所、倉、庫、批驗所、鐵冶所、稅課司等等。

這一類不再朝廷名冊上的雜職官,原因錯綜複雜,比如鐵冶所,就是祖宗之法,洪武十八年,太祖高皇帝廢官廠與民修養生息,但朝廷要鐵科,地方要鐵料,這鐵冶所就偷偷摸摸的設立了,或者乾脆只是在名錄上廢除了。

所以,地方哭窮,但真的沒窮到衙門要維持不下去的地步,把這些個不在名冊雜職官廢除掉,那纔是真的會窮死。

“原來如此。”朱翊鈞恍然大悟,感情大明從頭到尾,窮的只有朝廷!

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請假條高燒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996章 失敗是日常,成功纔是偶然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
第634章 都是大明皇帝慣的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想說,不敢說,不能說第596章 嚴刑峻法,這個惡人朕做了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六十九章 同勢則附,同利則趨,同害則避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800章 漢鄉鎮就是南洋夢,南洋夢就是漢鄉鎮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618章 人力可勝天,天棄人不棄第一百零二章 元輔先生沒有這麼無能的弟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一百九十八章 苦一苦權豪縉紳,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零六章 憑空造牌小皇帝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請假條高燒第725章 上國之民,不拜下邦之主第509章 狼真的來了,而且來勢洶洶第489章 仁天子御極之世,天下至幸!第二百四十章 火燒長崎第二百五十四章 有時候,反對,也是一種配合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855章 金池總督府的巨大雕像第937章 再往下掉,就成蠻夷了!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438章 歲月蹉跎,往事不復第398章 大明皇帝的留一手第404章 顛倒黑白,倒行逆施第933章 匠人下山了!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360章 陛下這個樣子,都是你張居正教的!第864章 只有鬥贏了纔有大局!第991章 天地一烘爐,物慾火中舞第515章 自有大明律處置他!第八十章 貪天之功,異代同憤第563章 壓力山大的工部尚書第二百四十七章 分贓不均、賞罰不明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531章 大明真的存在嗎?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442章 飛雲起伏龍,大鵬運以風第623章 大明做事,過於霸道了!第874章 還有沒有天理了!還有沒有王法了!第597章 輿論的鐵律:猜測即事實第743章 不太符合邏輯 卻符合現實的忠誠第611章 奸佞小人張居正 正人君子新鄭公第一百四十七章 大宗伯,想得周到第二百三十二章 陛下比王謙還壞!第866章 還田令的喪鐘,爲誰而鳴第406章 給泰西一點小小的大明震撼第822章 六策安遼固疆本 皇恩特許懲賤儒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996章 失敗是日常,成功纔是偶然第一百一十六章 生民之骨血已罄,國用之費出無經第689章 《論奸臣的自我修養》第734章 經濟權力即政治權力第四章 皇權特許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三十四章 覆舟水是蒼生淚,不到橫流君不知第一百四十四章 朕,唯利是圖!第336章 我本將心照明月無奈明月照溝渠第738章 不補繳稅款,就傾家蕩產吧!第1005章 廣佈耳目,深植爪牙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319章 殺倭寇?酒管夠!第887章 國事從不是兒戲第649章 兵發杭州府,誅殺吳善言!第658章 加兩百萬銀,湊個三千萬銀預算的整數第876章 陛下說的都是真的!第一百零三章 蠻夷狼面獸心、畏威而不懷德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977章 雲帆直掛滄溟闊,雁字難傳宮闕深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二百八十一章 既然我淋了雨,沒道理讓你還舉着傘第432章 對北虜的全新玩法第633章 因爲,元輔他善!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一百七十七章 鎮庫大錢真的很大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二百零四章 《勞動圖說》朱中興第654章 沒有矛盾是鼎建大工不能解決的第364章 在最後一個野人死掉之前,大明絕不第443章 大明新秩序的建築師第四十章 曲則全,枉則直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854章 錢這個東西,該花花該省省第二百七十五章 戌時三刻夜襲敵營第427章 土著只是一種猿第二百三十七章 他們失去了一切,但是獲得了自由第二百六十八章 論跡不論心第453章 白銀,就是百姓們的血汗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