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

第904章 金債興衰內外鑑,海國毒患示危瀾

羣龍無首、大廈將傾的癲狂,居上位者的君子和居卑鄙者的小人,沒有任何共識、完全對立的矛盾,衍生出來種種可怕亂象,其實就是政治生態被徹底破壞,並且沒有任何修復的可能。

這種癲狂,是無解的。

因爲政治生態的破壞,絕不是一個亂臣賊子或者昏君就造成的。

國朝的地基,是一個完整的政治生態系統,是千千萬萬的個體意志,是數不勝數的利益集團共同構成,這種癲狂是所有人蔘與之下做出的集體選擇。

所以找不到可以揹負罪責的那個人,也沒人說得清楚,新路的方向。

戚繼光講是因爲皇帝給了大明個體、集體新的方向,所以大家重新獲得了共識;

張居正覺得可以通過萬壽聖節這種恩情敘事,讓皇帝成爲那個億萬瞻仰的存在;

朱翊鈞覺得京營這把利刃,纔是讓各種利益集團不得不低頭,認可聖旨的根本。

但大明真的找到了新的方向嗎?其實朱翊鈞以爲不然。

大明新的方向,在階級論的第四卷,帝制必然被消滅;第五卷持續鬥爭,只要存在壓迫,就會有反抗,這纔是大明必須要走的路。

但朱翊鈞即便是把第四卷寫了出來,他作爲皇帝,他沒有立場,也沒有能力,讓這第四卷問世,並且成爲大明社會各個階級的共識。

馮保見過陛下寫第四卷,陛下敢寫,他馮保也不敢看!

馮保覺得大明就沒有人敢看那些東西,張居正也不敢。

從陛下的第四卷的草稿而言,在某些時候,馮保也會腹誹陛下,他覺得陛下有的時候要求過於高了。

大明君聖臣賢,能跌跌撞撞把萬曆維新五間大瓦房,蓋出那麼一兩個,已經是列祖列宗保佑了。

無論是人還是國朝的命運,當然要靠自我奮鬥,但是也要考慮到歷史的行程,而且很多時候,歷史進程的重要性遠大於自我奮鬥。

大明的歷史進程,根本都無法接受一個沒有皇帝的世界,該怎麼樣生活,有個皇帝還有個盼頭,連皇帝都沒有了,沒有了凌駕一切之上的力量,如何調節那些矛盾呢?

而且馮保有的時候覺得,無論做什麼,小到一個家庭、手工作坊、機械工坊、經營皇莊,大到國朝,都得有個主心骨。

這個主心骨就是所有人的頭兒,關鍵的時候,在所有人迷茫的時候,站出來告訴大家要做什麼。

羣龍無首、大廈將傾前的癲狂,這種迷茫之中,真的沒有仁人志士知道路在哪裡嗎?真的沒人能說得清楚究竟錯在哪裡嗎?也不見得。

很多時候,所有人都知道路在哪裡,但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把那些能做的不能做的,都做了,承擔一切的責任和罵名。

大明大臣千千萬,願意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的,也只有于謙和張居正兩個人。

堡宗北狩了,瓦剌人大叫着重塑大元榮光圍困北京,這個時候,就得有人站出來,把人組織起來,把敵人擊退;

國朝衰微,天下將亡,張居正站了出來,拒絕了楊博、王崇古等人楚晉合流的提議,給百官套上了籠頭。

張居正年紀大了,作爲臣子,他把能做的事兒都做完了,陛下又站了出來,藉着張居正新政,完善了萬曆新政,並且指明瞭大明未來的道路。

所以,馮保無法理解陛下寫第四卷的那些隻言片語,既然不理解,他就沒有去記,而且陛下平素裡也多是用前三卷的內容,對第四卷的內容,也有些忌諱莫深。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朱翊鈞其實想的很明白,趁着大明開海這波的發展趨勢、朘剝海外夷人的紅利,趕緊利用手中的工具,對內梳理矛盾,纔是朱翊鈞這個皇帝的主要責任。

而不是去折騰那個很難實現,當下沒有多少人認同的第四卷。

輕重緩急這四個字,朱翊鈞又不是老年昏聵了,還是能夠拎得清的。

朱翊鈞看了許久手中的奏疏,纔開口說道:“把黎牙實叫來。”

黎牙實寫了一本奏疏,裡面的內容是關於費利佩爲何變得如此的瘋狂,主要集中在了金債券的問題上,本來,西班牙金債券的兩次破產,這一次的破產危機,都對大明有着極其重要的借鑑意義。

大明在發行大明寶鈔。

黎牙實寫這本奏疏,大部分大明人也看不懂,因爲大明不是一個債務驅動型的經濟體,對於金債券的情況,無法感同身受,只是覺得費利佩大抵是瘋了,一個跑到大明要飯的朝貢國,還敢如此的囂張。

這本奏疏系統性的解釋了金債券的運行邏輯。

“臣拜見陛下,陛下聖躬安。”黎牙實五拜三叩首行大禮覲見,他可沒有面聖不跪的特別禮遇。

“免禮,坐下說話。”朱翊鈞拿着黎牙實的奏疏,眉頭緊蹙的問道:“你說的話,朕沒看明白,什麼叫做實際上金債券永遠不會違約,但這次西班牙已經無法承擔讓金債券違約的代價了?”

“如果永遠不會違約,那就不存在違約的風險,爲何會有代價呢?”

這句話有些拗口,甚至邏輯上去理解有些困難,一個不會違約的債權,居然要承擔債權違約的代價,如此矛盾的說法,讓朱翊鈞只能親自召見黎牙實問個明白了。

黎牙實想了想,正襟危坐的說道:“陛下,我們首先來搞清楚借貸的三個主要問題,誰來借錢?誰來還錢?用什麼還錢?”

“首先是費利佩在向所有西班牙國民借錢,西班牙國民用白銀、黃金購買了這些債券,而還錢則是由新世界的奴隸歸還,用富饒銀礦的銀子和千百年積攢的黃金歸還。”

“只要新世界還在西班牙和總督府手裡掌控,這個債,遲早有一天能夠還上,這也是明明金債券已經破產了兩次,居然還能繼續售賣。”

“因爲費利佩殿下,將部分可以稱之爲熟地的領土,分給了他的債主們,破產歸破產,但爲了發行新的金債券,如果不把過去的借貸歸還,那不會有人去購買新的債券。”

借了錢一定要還,無論是以何種形式支付,這是借貸的基本邏輯,費利佩的前兩次破產,用土地歸還了債主。

所以,只要費利佩的冒險船還在新世界開拓,建立新的據點,將據點擴大,消滅當地的夷人,建立足夠多的種植園、礦場。

理論上,金債券就可以永遠破產、清算、再發行。

“朕明白了,原來如此。”朱翊鈞終於理解了,爲什麼費利佩能把金債券玩破產三次,如果朱元璋願意把土地分封的話,大明寶鈔能玩二百年!

朱元璋顯然不想用手裡的資產歸還債主,直接賴賬了。

黎牙實繼續說道:“陛下,金債券的存在,是一種分配,任何購買金債券的人,都能享受到大航海的紅利,海外殖民地流入西班牙的海量利益,通過金債券的利息,分給了每個肯購買金債券的國民。”

“利息從來不是憑空產生,是掠奪海外殖民地的分贓。”

黎牙實儘量讓自己的話簡單直白,因爲大明不是債務驅動型經濟體,連大明皇帝這個大光明教口中的先知,非常樂於接受新鮮事物、傳統儒學叛逆者,對金債券的作用,都是一知半解。

申時行那句名言,至今讓黎牙實不知道如何反駁。

申時行說,負債讓人變成奴隸。

“朕不明白,費利佩不是贏了英格蘭嗎?雖然去年無敵艦隊幾近覆滅,但他買了十艘五桅過洋船,從狂暴的風浪中,安然離開,並且在來年,對英格蘭的戰爭中,大獲全勝。”朱翊鈞有些不理解,爲何一次失敗,就能讓金債券崩盤。

費利佩贏了。

雖然悍然發動了對英格蘭的遠征,無敵艦隊命喪大西洋風暴,但來年,英格蘭王室,讓海盜出身的弗朗西斯·德雷克,出任海軍中將,發動了科倫納遠征。

科倫納遠征,德雷克大敗虧輸,西班牙在第一回合大獲全勝。

軍事失敗金債券要崩盤,軍事勝利,金債券還是要崩盤,這贏或者不贏,都要崩盤,這有點違反了朱翊鈞的直覺。

黎牙實有些感慨,陛下不理解,陛下不理解可太對了!陛下要是能夠理解,大明百姓要遭老罪了。

陛下又不像費利佩那樣,欠了那麼多的債,大明這種制度,最大的好處就是穩定,泰西各國的制度,最大的問題,就是不穩定性。

政治不穩定會死很多人的。

黎牙實由衷的說道:“陛下,因爲人們發現,無敵艦隊並不無敵了,或者說過去那套擊鼓傳花的遊戲,最大的信任背書,就是西班牙仍然可以在海上無敵,在泰西無敵。”

“前兩次雖然破產,但人們還普遍相信,可以贏回來,這一次即便是贏了,但沒人會相信,費利佩可以無所不能了。”

“這就有了後面那句話,金債券不能再破產了。”

“因爲西班牙已經承受不起破產、清算、再發行的代價了,表面來看,這次金債券是信心崩塌,大家發現費利佩殿下不再無敵,實際上,是信譽整體破產的結果。”

“人們已經普遍不相信,金債券可以兌付了,哪怕是以土地的方式進行支付。”

黎牙實詳細的解釋了這次的金債券危機,金債券可以借新還舊,但問題是,現在大家都在拋售金債券,金債券的價格已經快速下跌,債券價格下跌,實際利率在上升。

想要賣出去新的金債券,就必須要高於市場的實際利率,可是再提高利率,會高到了費利佩連利息都支付不起的地步。

無論金融如何操作,利息都要真金白銀的兌付,否則金債券等不到軍事失利,也會失去信譽。

“唯一的辦法,就是費利佩殿下可以在一年內,將英格蘭徹底滅掉,證明他還是無敵的,但殿下已經沒有錢去組建新的無敵艦隊了。”黎牙實解釋了其中的死結。

要解決信任危機,就要消滅英格蘭,而消滅英格蘭要再組建艦隊,組建艦隊要有真金白銀,費利佩要借錢又需要國民的普遍信任。

“費利佩其實可以借朕的錢,朕的戰爭借款還是非常厚道的。”朱翊鈞給了另外一條路。

“陛下聖明。”黎牙實略顯尷尬的歌功頌德,皇帝還在心心念念他的戰爭借款。

厚道?安東尼奧那是走投無路,要獲得王位,纔不得不借大明皇帝的錢,乾脆成了大明藩屬國,大明的戰爭借款,厚道不了一點!

大明雖然沒有金銀,但大明可以賣船,就是價格稍微貴了那麼一點點,不多,也就五倍溢價而已。

而且在戰爭持續期間,那恐怖的利率,可以讓戰爭借款在短短一年內翻一倍,戰爭結束後,四十年的展期,陛下這根本不是借錢,這分明是要命!

費利佩真的借大明的戰爭借款,唯一的結局,就是在戰爭結束後,把整個西班牙賠給大明皇帝。

某種程度上,費利佩是真的走投無路了,在最差的幾種結果中,選擇了得罪大明,大明太遠了,可能後患無窮,但重要的是挺過眼下的危機。

朱翊鈞詳細瞭解了金債券的運行邏輯,才驚歎泰西這些君王的下限之低劣,這根本就是道德真空,這樣的君王放到大明,個個都是亡國之君。

黎牙實有些迷茫的說道:“其實大明和泰西之所以會產生如此多的差別,就在於黃河之上。”

爲什麼走上了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呢?在黎牙實看來,是因爲自然稟賦。 黃河是母親河,但這個母親似乎有點過於狂暴了,從有記錄以來,近一千五百年來,平均每兩年都會決一次堤壩。

黃河會平等的把每個不肯好好治水的朝代,抽的如陀螺般旋轉。

好好治水的朝代也抽。

辛辛苦苦、動用人力物力,好不容易修好了黃河大堤,黃河改道八百里,讓朝廷的天老爺們知道,什麼叫做前功盡棄。

從泰西到大明,整個世界都流行河流祭祀,黃河不用,黃河餓了會自己找祭品吃,不餓也吃。

中原有句古話,叫做: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動的可能不是人,而是河。

大河決,億萬蒼生殞命,天命失。

中原王朝的改朝換代,都和這條河流息息相關。

黎牙實在看與黃河有關的各種史料,最後得到了一個結論,大明之所以擺脫了宗教,是因爲祭祀根本不管用,連哄騙什麼都不懂的愚民,都做不到。

中國古早時代,王權和神權之間也存在鬥爭,因爲黃河的存在,需要調動大量人力物力去修建堤壩疏通河道,才導致王權的徹底勝出。

對黃河唸經和祈禱,不會有任何的用處。

全世界的大河,就沒有這樣的,哪怕是流量更大的長江,也比黃河要溫柔太多太多了。

正是黃河的泛濫,孕育出了更有組織力的中原王朝。

“現在黃河已經整整五年沒有決口了。”黎牙實頗爲感慨的說起了一件事。

大明有個很神奇的東西,就是稱量水重。

從開封府到淮安府,沿途州縣,專設河道官,每月在河中取水稱重,來預測來年黃河水量和泥沙量,判斷黃河是否會來年氾濫。

黎牙實非常喜歡從邸報上,看公佈的水重數字,戶部每年都會將這個數字公佈出來。

黃河清,天下災。

一旦今年黃河水中的泥沙突然減少,代表着上游發生了大旱,來年很有可能會氾濫,需要加緊修建河堤,防止決堤。

但這五年,黃河水的泥沙量,在緩慢的減少,雖然不多,但經年累月累積下來,已經有了明顯的變化。

這代表着潘季馴作爲綏遠總督、河道總督,治理黃河上的功績,這種功績是可以度數旁通,量化出來的。

“潘總督等人,紮根綏遠,讓大明萬民喘了一口氣。”朱翊鈞非常感謝這些踏踏實實做事兒的官員。

黎牙實的觀點有點地理決定論,但過去他是萬萬不敢在皇帝面前講這些話,因爲黃河的每一次決堤,帶來的苦難,讓講這些話都是一種禁忌,談都不能談,因爲很有可能被皇帝掛在朝陽門上。

也就是這幾年綏遠治理水土流失,有了一點成果,而且持之以恆的做下去,一定會讓黃河的泛濫洪災影響降到最低,黎牙實才能在陛下面前討論這些問題。

朱翊鈞和黎牙實聊了半個多時辰,黎牙實選擇了告退。

黎牙實之所以要講金債券的故事,就是爲了希望大明朝能夠在發行大明寶鈔的時候,有所借鑑,費利佩犯的那些錯誤,大明可以引以爲戒。

大明寶鈔涉及到了大明萬曆維新中最重要的部分,生產關係的轉變,從強人身依附到自由僱傭關係的轉變,這種轉變是一切的基礎。

大明天然缺少金銀銅這些貴金屬,而且以大明的體量而言,多少貴金屬都無法滿足大明這個饕餮的胃口,大明寶鈔的成敗,直接關乎到了大明的興衰。

必須要慎重再慎重。

“陛下,林輔成的南洋遊記又發刊了。”馮保將林輔成剛剛寫好的遊記,呈送到了皇帝的面前。

這次林輔成寫的是,椰海城的阿片街,或者叫毒街,圖文並茂的紀錄了阿片氾濫的結果。

“嚯!”朱翊鈞打開第一頁,就直接嚇了一跳,見多識廣的朱翊鈞,對第一副插畫產生了生理性的不適。

碧海藍天、海鳥椰林、漢鄉鎮,在圖上的佈局非常合理,美輪美奐,意境極其深遠,讓人心馳神往,可是在這幅插畫的近景處,一個人半倚在阿片館裡,這人骨瘦如柴、皮包骨頭。

除了皮包骨頭之外,最典型的特徵,就是身上有很多不知名的斑點,是皮膚破損的潰爛。

讓朱翊鈞生理不適的是,這個阿片重度毒癮者,躺在煙霧繚繞之中,神情怡然自得,臉上掛着一副十分溫和的笑意。

整個構圖,有點過於恐怖了。

“呀呀呀!臣忘記撕掉這第一頁了,臣有罪。”馮保其實最開始也嚇了一大跳,他覺得陛下也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不會被嚇到,所以就沒有撕。

沒想到陛下看完了也犯惡心,早知道就該塗抹兩下,不讓陛下直接看到。

朱翊鈞擺了擺手說道:“沒事,就是做兩天噩夢罷了,告訴小膳房,中午就不吃飯了,真的吃不下。”

“範應期吸食阿片,但在北鎮撫司提審的時候,朕也見過範應期,他可沒這麼嚇人,這人不人鬼不鬼的樣子,確實有點瘮人了。”

“陛下,範應期攏共就抽了一年半的阿片…”馮保趕忙說道。

範無期抽的時間短,而且他心裡是知道這不是好東西,就是牙疼的受不了才爲了鎮痛吸食,皇帝把他扔進解刳院戒毒的時候,他還屬於正常人的範圍,遠不到毒蟲的範疇。

範無期把自己關進了解刳院裡,給自己判了無期,死活不肯離開了,他怕自己會復吸,變成爛人。

這畫裡的人,吸食阿片已經整整七年了,而且沒有足夠的銀錢,餓着肚子也要吸食,生病了還要吸,吸一吸就好了,最終就變成了畫裡這樣。

朱翊鈞瞭解到了這畫里人的生平,這人算是漢人,先祖是南宋末年避禍來到了爪哇,在當地也是地主身份,七年,把家產吸光了、把田土吸光了、把妻子吸跑了、甚至連身上的肉,都被吸沒了,他還在吸。

“林輔成膽子真的大,這樣的人他也去詢問?”朱翊鈞驚訝的說道,林輔成說調研簡單,簡單個屁!

朱翊鈞見到這樣的人,真的會避而遠之。

朱翊鈞看到這幅插畫的時候,才真的瞭解到了林輔成說南洋討錢人,會把自己打扮成一副光腳的樣子,讓穿鞋的人,因爲不想與之發生衝突,而乖乖交錢。

就畫面這個人,渾身上下散發着不祥,任何糾纏,都可能帶來各種意義上的不幸。

朱翊鈞看了一段,笑着說道:“絕對自由派說這是自由,吸食阿片的自由,絕對自由派是怎麼把自己弄得人厭狗嫌,可見一斑。”

林輔成再次攻擊了自由派的異端,絕對自由派,誰嚮往這樣的自由,就變成這樣的人好了。

“林大師的調研是極爲充分的。”馮保不得不讚嘆,林輔成真的是對什麼都好奇,連毒蟲都要詢問,當然是在緹騎的佩刀頂着毒蟲的腦門詢問的。

林輔成問這個毒蟲,是否後悔?

毒蟲的回答十分確切,不後悔,還要吸,醉生夢死的感覺實在是過於美妙。

後來林輔成在離開椰海城之前,經常去那條街上轉悠,到離開時終於沒有再見此人——大約的確死了。

椰海城作爲大明舊港總督府第二大繁榮城池,並不能夠有效的緝毒,阻止阿片的泛濫。

不是張元勳不如殷正茂厲害,也不是張元勳不夠狠。

張元勳是海門衛新河所的百戶,是底層出身,他是靠着殺人成爲鷹揚侯,手腕要比殷正茂更加直接暴力,更加直接。

之所以椰海城會有這麼一個毒街,是因爲舊港總督府整體還是一個豎切的社會,各色人等,聚集在各種不同的街區,涇渭分明。

大多數夷人的‘世界’,就侷限在生於此、長於此、死於此的這兩三條街之內。

豎切的每一個社區,都是高度自治,他們有自己的規矩,有自己的習俗,總督府的力量根本無法有效輻射到其中。

各個社區,對於毒販的包庇,極其嚴重,舊港總督府緝毒的阻力遠大於呂宋緝毒的阻力。

大明人可能會以爲林輔成講的是坊牆,但林輔成詳細的論述了這一點,完全不是。

坊牆是牆,但不代表人們不穿過坊牆,別說坊牆,城牆都沒用,天街踏盡公卿骨,轅門遍掛權貴頭的時候,這些坊牆、城牆,連窮民苦力都擋不住。

社區的文化、規矩、習俗是無形的認知壁壘,生活在認知壁壘中的人,對外界一無所知。

甚至連吸食阿片是壞的,都不會獲得廣泛的認同。

但阿片街,能夠代表椰海城嗎?並不能。

在椰海城的學院路上,那邊的街道乾淨整潔,學子走在陽光下,朗朗的讀書聲不斷傳來;

在丹陛廣場,皇帝威嚴的塑像下,有民衆投喂着總督府衙門養的信鴿;

在大明街,是商鋪鱗次櫛比,是車水馬龍,是摩肩擦踵,極其繁華;

大明街是中心街區、丹陛廣場是總督府駐地、學院路更是整個舊港總督府的文教中心,阿片則是貧民窟裡的貧民窟,這都是椰海城。

這就是人間百態衆生相。

“鷹揚侯還是沒聽朕的,把雕像建起來了。”朱翊鈞注意到了一個細節,他十分反對的皇帝觀海雕像,還是沒有在皇帝批准的情況下,營造完成了,而且還成了椰海城標誌性的建築。

馮保試探性的說道:“鷹揚侯也有自己的難處,他總得告訴投奔而來的漢民,大家來自於哪裡吧。”

“建就建吧,建都建起來了,朕總不下旨拆了吧,朕就是覺得總督府財力不夠雄厚,浪費錢糧。”朱翊鈞搖頭說道,他主要是覺得這種沒用的鼎工大建,浪費錢。

但朱翊鈞也在北衙建了一個正衙鐘鼓樓、閱江樓爛尾了二百年,朱翊鈞也建了,花錢買凝聚力、影響力和穩定度,也算是物有所值,就是有點貴了。

讓朱翊鈞有些意外的是張元勳的解決方式,就是讓這些社區,自生自滅。

手段也很簡單,大明來的漢人都接種了牛痘,防治天花,天花這種恐怖的殺手,會一個個殺死這些不肯接受王化的社區。

在林輔成離開的時候,椰海城爆發了一場瘟疫,接種了牛痘的人,全都安然無恙。

(本章完)

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
第一百二十二章 要爲小皇帝提供充足的彈藥!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608章 走賤儒要走的路,讓賤儒無路可走第455章 私掠許可證第三十一章 張居正的新《陳五事疏》第一百一十八章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571章 《禁止海賊條約》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一百八十七章 戚帥,張四維他欺負朕!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第709章 意見簍子林輔成,被捕了第三章 皇帝學武,不務正業第一百九十九章 當大明的看門狗,豈不是能吃到骨頭?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607章 先生教得好,陛下學得好第638章 借爾人頭一用,推行朝廷政令!第302章 這是大明的頂級機密第558章 可以報復,才能保護第二十二章 元輔,朕有疑惑第630章 因爲,陛下他善!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303章 漢王代替虜王第481章 被玩弄於股掌之間的冤大頭第976章 朕能教你的只有逃跑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一百六十七章 立國之宏規,保安之上畫第907章 人生而自由,卻活在無處不在枷鎖之第736章 毒過潘金蓮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412章 人與人的悲歡喜樂,並不相通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二百五十九章 朕將帶頭衝鋒第二百二十三章 朕的算學附加捲第一百二十八章 張居正,你壞事做盡!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625章 最痛苦的不是死亡,而是等死第483章 最是無情帝王家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430章 不爲刀俎,即爲魚肉第450章 知識本就是昂貴的第二百一十四章 煤市口大火第773章 一方水土必然養一方人第306章 袖手談心性,甚可羞婦人態第二百三十章 祥瑞新解第一百一十一章 拆門搬牀募軍餉,單刀赴會勸賊降第二百一十六章 元輔可怕,還是陛下可怕?這是一個問題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408章 人就是人,我就是我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416章 王謙,果然是個紈絝!第二十章 君民同耕,大逆不道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585章 算了,先殺人吧第二百三十四章 送出去的,要親手拿回來才行第五十五章 清談可以滅虜,北虜安在?第二十六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496章 明日五更天拔營,號令爲:回家第448章 在死亡的邊緣試探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811章 篳路藍縷以啓山林,撫有蠻夷以屬華夏第二百七十七章 漫不經心的炫耀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511章 元輔次輔,收收神通吧!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883章 人總要爲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第五十三章 養寇自重,弛防徇敵第878章 隱形的權力第三十九章 科道言官朝天闕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472章 世界的參差不齊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一十三章 有辱斯文第299章 取之於賤儒,用之於賤儒第五十九章 讀書人的事兒,竊不是偷第790章 人不婚宦,情慾失,人不衣食,君臣息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三十二章 卿之所願,唯理所在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二百零九章 朱翊鈞的算學小課堂,開課了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495章 借工兵團營法一用第865章 皇極門公審第二百二十九章 至此,已是科學第一百二十四章 真誠就是最大的必殺技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