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

這次的民亂,和以往不同,這次是民亂和兵亂合流,到這個地步,其實已經相當危險了,但這裡面還有一股不顯眼的勢力,那就是沈仕卿的身份是舉人,真的鬧起來,真的會天翻地覆。

上一個考不中進士就造反的是黃巢,這就是申時行來到台州前最大的擔心,好在情況比他想的要好的多得多。

至少沈仕卿選擇了束手就擒,甚至非常配合。

“申時行,你也不是什麼好人!你就是誰贏幫誰!”李弘道被押走的時候,聲嘶力竭的大聲吼叫着。

申時行看了看李弘道笑着說道:“沒錯,我就是這樣,誰贏我幫誰,誰讓你輸了呢?”

對於朝廷這個集體而言,多數時候,朝廷從不關注善與惡,只關注治與亂。

善與惡本身都是抽象的概念,它們的本質是人們對事物的道德評價,其標準是在不斷地變化,造成善惡標準變化由歷史、文化和社會三方面因素構成。

人們總是這樣,隔一段時間,就會對過去的善惡標準產生疑惑,就像是未來的人,會對當下的善惡標準一樣的疑惑。

但治與亂,從來不是抽象,而是具體的現實,現實的引力總是足夠的大,大到任何超脫飛揚、脫離了實際的幻想和理想,都會砰然落地。

治與亂,就是人們能不能買得到便宜的米麪糧油、能不能有一個遮風擋雨的居所、自己的孩子會不會一覺醒來被凍到生病甚至死亡、田裡的莊稼能不能有個好收成供養一家所需、敵人會不會踹開家門,把孩子從牀底下拎出來殺死等等。

所以,李弘道的咆哮是正確的,他真的贏了,申時行也得幫他,因爲申時行即便是告訴了明公們真相,明公們或許也不會在意,甚至會幫着一起粉飾太平,哪怕是皇帝心裡起疑,派人來看,也好應付。

在大明當官,其實特別簡單,就是十個個字,吃吃喝喝、迎來送往、迎檢。

大明有着豐富的迎檢經驗,只要能贏,就能粉飾太平,最後朝廷震怒,也只能震怒一下,畢竟日子還要繼續過下去,維持整體穩定,是統治階級的共同意志。

“那你爲何會輸呢?”申時行笑着說道:“因爲你從不相信,萬夫一力,天下無敵,這句國初劉伯溫對着太祖高皇帝放下的豪言壯語。”

“如果不是緹騎!三江營早就被我踏破了!他們有什麼本事,有什麼能耐,一羣刁民!”李弘道掙扎了一下,憤怒無比的說道。

“你看你,又急。”申時行老神在在的說道:“萬夫一力,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那個一,你明白嗎?勁兒往一處使的一,這很難的,每個人眼裡的大明都不一樣,如何尋找到那個大多數人都比較認可的共同目標,就很重要。”

“顯然,對於三江營的所有人還有稽稅緹騎而言,你,李弘道,就是那個目標。”

永遠不要懷疑萬民的力量,這股力量強悍到足以改天換地,但永遠不要相信萬民有智慧,能夠正確的使用這種力量,而不是爲虎作倀。

這就是申時行一直很擔心沈仕卿這個因素的原因,他就是那個智慧,引導萬民力量正確釋放的智慧。

直到申時行抓到了沈仕卿的時候,才徹底的放心下來。

羅木營兵變也是如此,閻士選就是那個出主意的傢伙,直接就把頂頭上司吳善言弄死了,他閻士選屁事沒有,屁顛屁顛繼續做杭州知府。

這世界意志素來如此,誰贏幫誰,所以很多時候,對贏本身就是這麼的執着,哪怕是一件袈裟。

“不是,我很好奇,你爲什麼要針對稽稅房呢,稽稅房招你惹你了,你要讓你那些散兵遊勇衝擊稽稅房?瘋了嗎?”申時行問出了自己好奇的問題。

李弘道膽子真的大,三江營本來就要被攻破了,但緹騎們加入戰場,改變了戰局,這看起來是一步臭棋,李弘道是個進士,不該如此愚蠢。

申時行也很好奇,李弘道有沒有後悔過引火上身。

李弘道面色變了數變,才低聲說道:“他們查稅…”

申時行笑着搖頭說道:“斷人財路如同殺人父母啊,蘇承平這些具體到個人的稽稅千戶,斷了你的一些財路,理解了。”

李弘道心裡有恨,他恨稽稅院和皇帝建立的這一整套稽稅法,比恨張居正的考成法還要恨!

稽稅院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貪腐,因爲稽稅院查貪腐查的是金錢來往,連賭坊和賭徒和解,稽稅院都要查,地方上這些蠅營狗苟,也在稽稅的範圍之內。

“閻知府,你發現了嗎?大明在反對大明。”申時行對着身邊的閻士選說道。

閻士選立刻說道:“我沒發現。”

“我跟你詳細講講。”申時行很有分享欲的說道。

閻士選的腦袋搖的跟個撥浪鼓一樣,大聲的說道:“我不想聽!”

這些一看就是造反的言論,他閻士選才不要聽!

閻士選只是個杭州知府,他在官僚這個統治階級裡,不是決策地位,有些話,皇帝和明公聽了去沒問題,但他沒有資格掌舵,就不必要聽這些東西,知道的多了,不利於升轉。

申時行是天上人,而閻士選活在人間,他的每一步走的都很艱難。

申時行揹着手,極爲感慨的說道:“小到一家一戶、手工作坊、大型官廠,再到文武百官,大到整個大明,任何一個集體,他絕不可能是鐵板一塊,有肯定的力量,那就一定存在反對的力量,每一個具體的個人,他們的彼岸都不盡相同,我們可以看到很多的悖論…”

“閻知府,你走什麼啊,我還沒說完呢!”

“我不聽。”閻士選非常沒有禮貌的直接走了,他聽到申時行的話,立刻擺了擺手說道:“我去辦案,撫臺可以跟陛下說。”

閻士選當然看到了這種割裂性,但他無能爲力,他能做的就是把手頭的事兒做好,將整個台州府地面,快速穩定下來,恢復平靜,讓李弘道成爲茶餘飯後的談資,而不是深切影響台州治與亂的那個關鍵。

申時行終於將台州地面的事兒處理乾淨,寫成了奏疏送往了大明朝廷。

三天後,皇帝的聖旨由水上飛送到了台州。

台州也有海港,而且規模並不小,可謂是帆檣雲集,商市繁興,台州這些年也一直在申請市舶司,有了市舶司意味着可以直接出海到倭國、呂宋、舊港等地,但沒有市舶司,就得到寧波市舶司報關,頗爲麻煩。

李弘道、沈仕卿等一應案犯,押解入京,對於稽稅房的被動反擊,大明皇帝進行了褒獎,甚至專門題詞‘萬夫之勇’四個大字,賜給了台州府稽稅房。

二十七人阻擋了五百人的衝擊,甚至還有序反擊,在皇帝看來,這就是萬夫之勇。

申時行作爲浙江巡撫,再次成爲了五品郎中,對這個懲罰,申時行選擇了接受,民亂是在他巡撫的地界發生,而且申時行沒有發現李弘道這個蛀蟲,就有失察之罪。

皇帝下嚴旨,要搞清楚李弘道,到底是哪裡來的本事,敢這麼膽大包天,這是必須要搞清楚的事實!

公然違抗聖明,抵抗朝廷政令推行,幫扶縉紳奪回田土,台州地方官員,爲何知情不報。

李弘道搞出來的陣仗,就是在明晃晃的謀反,大明糾錯力量爲何沒有生效,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就是皇帝心中的疑惑,都這麼明火執仗的造反了,窮民苦力受不了鬧起來了,朝廷才知道,這個問題很嚴重。

“這不怪撫臺吧。”閻士選聽聞申時行又被官降三級,這才官復原職多久,又成了大明笑話了。

無論如何李弘道捅出來的窟窿,怎麼都怪不到申時行頭上纔對。

“失察之罪。”申時行倒不是很在意的說道:“在這件事發生之前,他在我心裡一直是個好人,那些個詩社雜報社的筆正們,極力的將他塑造成了一個好官,前幾天還有人給他弄了把萬民傘,那把傘上掛着幾百個綢緞條。”

萬民傘、德政牌、百衲衣和仁行碑,這四樣刷聲望的東西,李弘道樣樣都有,這就很有欺騙性了。

申時行的確是有些大意了,他也有點忙不過來,松江府地方不大,但事情真的千頭萬緒,他人在松江府的時候,確實不太能管得住浙江的事兒。

李弘道被風力輿論造成爲了一個很有道德的人,仁義禮智信,對邪惡絕不容忍,對朝廷的政令堅決執行,忠誠無比,這種事很多,比如李弘道跑去親事農桑,親自耕種了三畝地,還營造了數個蠶室生產生絲。

以至於申時行忽略了喉舌掌控在誰手裡,這些個筆正們越是吹噓,恐怕問題越大。

“我這次上奏,請命陛下把侯於趙趕緊派來,結果陛下不肯,現在朝鮮還沒打完,侯於趙走不開。”申時行再嘆了口氣,他還得繼續兩頭奔波。

陛下的疑惑,申時行需要給一個明確的答案,而且申時行本人也很疑惑,如果不找出根本原因來,他走了,台州地面還會再次變成這樣,陽奉陰違、抵抗政令推行、要死要活。

申時行也沒有去找別人,他直接提審了李弘道,安定台州地面是閻士選的職責,申時行的職責就是貫徹皇帝的意志。

皇帝有疑惑,申時行自然要解開。

“申老倌,你現在得志便猖狂,今天是我,明天就是你!”李弘道被押出了大牢,被兩名緹騎摁在了地上,申時行身邊有二十員緹騎,專門負責保護工作,畢竟申時行乾的每一件事,都很該死。

李弘道被摁在地上,還在咆哮。

“坐。”申時行揮了揮手,示意緹騎不用摁着,讓他坐下說話就是,這個輕描淡寫的態度,讓李弘道非常的憤怒,感受到了深深的羞辱。

申時行笑呵呵的說道:“我得志便猖狂,當然,要不然跟你一樣,等到成了階下囚再猖狂不成?”

“你!”李弘道被這一句話,直接破了防。

“況且,我只要一直得志下去,我就能一直猖狂。”申時行又補了一刀。

李弘道面色漲紅,最終帶着鐐銬靠在椅背上,嘆了口氣,人申時行是天上人,只要大方向不出錯,就能一直猖狂下去,不是誰都有資格當皇帝的師兄弟。

“你倒是忠心耿耿。”李弘道有些感慨。

“那是自然,只要忠於陛下,我就能爲所欲爲,我爲什麼不幹?人就活一輩子,我官癮兒很大,官當的大,權力就大!”申時行十分直白的回答了這個問題,就像現在,李弘道是階下囚。

“說說吧。”申時行看李弘道有點認命了,纔開始詢問,認命,說明李弘道已經不那麼牴觸了。

李弘道立刻說道:“說什麼?你想知道什麼?我從來沒想過要欺瞞撫臺,只是撫臺從沒問過我罷了。”

“我應該知道什麼?你不告訴,我怎麼知道,什麼事情是我需要知道的。”申時行倒是頗爲平靜的回答道。

李弘道深吸了口氣說道:“撫臺,你必須知道的時候,下面人自然會告訴你,相對的,如果撫臺不知道,那說明,你還沒有必要知道這件事,所以,你不知道。”

這看起來有點打官腔,但其實,兩個人說的是官場上的頑疾,下情上達,李弘道如何做到欺上瞞下,在申時行不是必須要知道的情況下,所有人都會一起默契的瞞着他。

申時行拿起了茶杯,吹了吹,抿了一口放下之後,笑着說道:“你這麼說,我就知道了。”

“矛盾說告訴我,萬事萬物普遍存在矛盾,在這些複雜矛盾中,一定有一個主要矛盾,而讓台州地面官僚如此團結一致的對抗聖命,這裡面顯然有些朝廷不知道的利益,而且這個利益大到足夠所有人分贓,纔敢如此膽大包天。”

“這麼一分析,那就是海貿了。”

李弘道猛地站了起來,不敢置信的看着申時行,他的呼吸都變得急促了起來,李弘道真的什麼都沒說!

申時行伸出手,笑着說道:“坐坐坐,你看你,又急,我督促你們,平日裡多看點書,這矛盾說的方法是極好的,你只要抓住那個主要線頭,很多問題,你就能想明白了,你看,我就用的很好。”

“你坐下,聽我慢慢說。”

“台州地面一直在申請市舶司,但遲遲沒有落到台州來,而且經過了陛下南巡的事情後,短時間內,朝廷也不可能批准,那麼台州的商賈,到底是怎麼做海貿的生意呢?”

“我來猜猜看,是不是對敲?就是你們在岸上白銀交易,海外直接換貨,所以你要去招惹台州稽稅房,因爲你害怕事發,所以乾脆鋌而走險,趁着民亂,一不做二不休。”

就像是賭徒和賭坊和解,雖然那三十兩銀子沒有發生交易,但還是要納稅一樣,岸上直接交易白銀,而海外直接換貨。

李弘道慢慢坐下,嗤笑了一聲說道:“倒是小瞧撫臺了,撫臺厲害,的確是這樣,但你知道又能怎麼樣呢,你查不到的,你對我用刑也沒用,因爲我也不知道。”

李弘道知道有這回事,但他不知道究竟是怎麼運行的,但該他的好處一分不少。

“這就是了,台州知府,一地太守,這麼大的權力,就那麼點俸祿,爲什麼要忠於王命呢,哪怕是這個官是陛下給的。”申時行嘖嘖稱奇的說道:“我的權力比你還大,但我膽子比老鼠還小。”

“那是你,你要做首輔,我又不要做,你追求的是青史留名,春秋論功過,我在青史上,連隻言片語都留不下,我要的是子孫後代富貴不斷。”李弘道沉默了一下,選擇了說實話,已經被完全看穿了,沒必要嘴硬。

李弘道知道的事兒,申時行都猜了出來,這的確是心裡話了。

“你的家人也離開了大明。”申時行笑了笑,看李弘道破罐子破摔,就知道他的家人早就離開大明瞭。

大明不能只在獲利的時候才支持開海。

開海的好處大明拿了,開海的壞處,大明也要照單全收,資產已經轉移到了海外,這就是大明開海後反腐的新困境。

李弘道已經賺夠了,大把大把的銀子,已經已經出了海,他的家人可以幾乎生生世世的富貴,這就是李弘道這麼幹的根本動機。

朝廷抓到了李弘道,也無法追回損失。

“要實現對敲轉貨,就要有個商幫,那麼台州幫就必然是個實體,是啊,我可能找不到什麼線索,但沒關係,我把台州地面所有的商人全都抓了,挨個過關就是,海外我奈何不了,大明腹地,我還是能做主的。”

申時行想了想說道:“你覺得你的家人可以生生世世富貴嗎?”

申時行很清楚李弘道不在乎台州的商幫,他們愛怎麼死怎麼死,反正他李弘道必死無疑,所以申時行換了個話題,李弘道的家人。

“我覺得可以。”李弘道十分明確的回答道。

申時行露出一個陽光燦爛的笑容說道:“那你就想錯了,我已經找到他們了,意不意外?”

李弘道面色鉅變!

申時行站了起來,甩了甩袖子,平靜的說道:“嘿嘿,怎麼找到的,我就不告訴你了,你入京之後,就會和你的家人團聚了。”

“撫臺,撫臺!你問,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撫臺!”李弘道猛的跪在地上,連連磕頭,希望申時行留步,他可以配合調查,只要申時行爲他美言。

申時行就是爲稽稅千戶蘇承平美言,也懶得理李弘道,這個人已經沒什麼利用價值了。

李弘道深切的知道,申時行沒必要騙他,因爲李弘道是破罐子破摔之後,松江巡撫才告訴他,他的家人也被抓了。

其實很簡單,李弘道以爲自己天衣無縫,但其實大明對他的家人流動,早就密切關注了,而申時行照會海外各總督府總督,要求各府總督配合大明朝廷辦案,終於,在呂宋找到了李弘道的家人。

李弘道的家人,就是改名換姓去了呂宋馬尼拉,這是海外最富裕的地方,在馬尼拉,李弘道的家人,可以享受不弱於腹地的生活,同時還能避免大明的天網恢恢,讓李弘道沒想到的是,大明的天網恢恢已經鋪到了呂宋。

萬曆十四年臘月,北京下起了大雪,銀裝素裹,這一場雪很大很大,大到壓塌了附郭民舍,這些民舍的年紀,比皇帝的年紀還要大,已經很久沒有修繕,五城兵馬司將這些百姓安置在了官舍之中,等到冬日過去再做處置。

北方的雪素來如此,下的大,掛在枝頭就像是梨花盛開一樣,如果此時站在正衙鐘鼓樓瞭望,就會看到白雪將一切的一切覆蓋,白的有些耀眼,只有行人匆匆走過留下了些許的腳印。

朱翊鈞很喜歡下雪,因爲他現在是個農夫,他知道每年冬天的大雪,對農業到底意味着什麼。

通和宮御書房內,大明皇帝披着大氅,繼續批閱着桌子上的奏疏,而馮保不斷的將陛下批好的奏疏,遞給等候的小黃門,送往文淵閣。

“對於凌雲翼的批評還在繼續。”朱翊鈞又批完了一本奏疏,凌雲翼讓花郎指認中人這件事,喚起了士大夫們的恐懼。

基於對秩序崩壞的恐懼,過去隨意指使的花郎,是下人,現在這些過去只能聽話的下人,只要隨手一指,就可以把過去的老爺們,拖到人間煉獄,永世不得翻身。

馮保嘆了口氣說道:“這凌部堂也是,陛下既然嚴旨訓誡,就裝裝樣子好了,那科道言官們的意思也是避着點人,不用做的那麼明顯,可是凌部堂呢,非但不收斂,還變本加厲,弄得血淋淋的,還要寫的那麼詳細,送到京堂來。”

老爺心善,見不得這血淋淋的苦,朝鮮地方缺乏官吏,更沒有什麼監察,凌大總督,往下面下令不許胡說,這事就這麼糊弄過去了。

但凌雲翼就不,別人不說,他自己說,他就是要把這些事兒,事無鉅細的寫成奏疏,送到京堂來。

朱翊鈞頗爲感慨的說道:“凌部堂用心良苦啊,他跟朕說,他就要大明文武百官,都一清二楚的知道,大明要是亡了,所有人,就是這般下場,所以大明要怎麼樣撐下去,纔是所有肉食者們要考慮的問題。”

凌雲翼在奏疏裡的原話是:秦人不暇自哀,而後人哀之;後人哀之而不鑑之,亦使後人而復哀後人也;國朝傾覆天崩地裂,忙忙似喪家之犬,急急如漏網之魚,滅六國者,六國也;滅秦國者,秦也。

“凌部堂這不是找罵嘛。”馮保低聲說道。

肉食者們越不願意看,凌雲翼越要掰開了,揉碎了,揭開傷疤,讓肉食者們看,凌雲翼這撒鹽,不僅往朝鮮人的心頭撒鹽,他甚至要往大明明公的心口撒鹽。

“以朱中興的名義,發邸報吧,這個罵,他不能挨。”朱翊鈞將凌雲翼的文章進行了修改,題材沒變,還是討論亡國奴的悲慘。

大明建立兩百年了,雖然戰事頻繁,但多數都在邊方,沒有在大明腹地,大明早就忘了當亡國奴是何等模樣,腹地歌舞昇平已久,朝鮮這次的亡國,確實有引以爲戒的現實意義。

無論如何,統治階級要用盡一切自己能用的辦法,把大明這攤子撐下去,否則的話,朝鮮今日就是明日的大明。

傾巢之下安有完卵。

“臣遵旨。”馮保俯首領命。

“李弘道被押入京師了嗎?”朱翊鈞拿起了下一本奏疏,詢問浙江三江營譁變案的進程,東湖書院的教諭沈仕卿、三江營的把總方榮興作爲另外一方,也被抓到了京師來,在案件沒有審結之前,都是嫌疑人。

“他在天牢裡,解了腰帶想自殺,被緹騎給攔下了,進了北鎮撫司衙門,命就不是他的了。”馮保俯首說道。

朱翊鈞眉頭緊蹙的說道:“李弘道的家人呢?到哪兒了?”

“已經在密州市舶司下船了,這大雪封路了,羈押在密州市舶司,王一鶚調了兩名海防千戶看着,跑不掉。”馮保回答了這個問題,臘月初這場雪,有點太大了。

“沈仕卿和方榮興,羈押歸羈押,但不要苛責,等案子審完,他們還要回浙江去。”朱翊鈞叮囑馮保做事,有些人可不想沈仕卿和方榮興活着回去,他們倆活着回去,就是完勝全贏,大贏特贏。

正如申時行說的那樣,大明反對大明,有一方贏,自然有人輸。

沈仕卿、方榮興和李弘道的待遇天差地別,比如沈仕卿和方榮興都在單間,甚至還有火爐子,就黎牙實天天被關的那些單間,除了不能隨意出北鎮撫司一樣,還是很舒適的。

朱翊鈞懷疑黎牙實就是爲了冬日取暖不燒自己的煤,故意蹭北鎮撫司官署的煤,爲此朱翊鈞特意下旨,讓黎牙實在北鎮撫司住着,要交煤料錢,一筆是一筆,坐牢也要交錢。

黎牙實氣的牙癢癢,又編了兩條笑話,給自己加了二十天的刑期,這過年才能被放出來。

“沈仕卿這個讀書人,也是狠心腸,方榮興抓了四十多家縉紳之家,方榮興不敢殺,沈仕卿殺了。”朱翊鈞看着案卷,只能說沈仕卿頗有凌雲翼的風采。

四十多家縉紳,三江營捕了超過一千五百人,除了孩子,沈仕卿一個都沒放過,全都在三江營內斬了首,狠是真的狠。

“那是這些縉紳活該。”馮保眉頭緊蹙的說道:“這四十家沒一個冤枉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台州商幫裡的人,台州對敲的買賣,他們都參與了,那些個亡命之徒也是他們豢養的,每一個都養了還鄉匪團,沈仕卿不得不這麼做。”

沈仕卿下令殺人,方榮興猶豫不決,沈仕卿直接拿着方榮興的手,就摁上去了,一起下了令。

那個時候,沈仕卿根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下去,李弘道攻勢很猛,李弘道壓根就沒把那些縉紳的命當回事,沈仕卿開始還想借着俘虜談判,無果之後,只能殺了這些罪魁禍首,換一個不虧,換兩個就賺了。

都是狠人。

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
第二百二十七章 真是一個好主意!第792章 要學會正確使用首輔第952章 軟弱和怯懦,只會獲得羞辱第一百九十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撤退轉進其疾如風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446章 氪金戰士VS血肉之軀第437章 前恭而後倨,思之令人發笑第一百四十三章 數學不會騙人,不會是真的不會第一百零九章 一步錯,步步錯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579章 半分封半郡縣的開拓之路第706章 大惡人黃公子,仗勢欺人第816章 垃圾,就該堆在垃圾堆裡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六十五章 連綿不絕的攻勢第459章 葉李十四條劃第733章 簡而言之,一切都爲了自由貿易!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407章 愛我家園,清潔先行第498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785章 最後一把米第二十九章 視之如綴疣,安從得展布第343章 藥不對症,就換方子第809章 傷害不大,但侮辱性極強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一百四十八章 緣冪勢既同,則積不容異第二百五十一章 在天堂裡的人,不會嚮往地獄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729章 賤儒的意思是,朕也行賄?第951章 達到了仁的彼岸,貫徹了義的信條第587章 貧農劉二不曾偷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783章 國朝構建的四樑八柱第969章 滿紫北極天樞星,滿綠天槍上將星第391章 只能以七尺之軀許國第一百八十四章 可持續性的丟人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962章 銳卒來了,青天就有了!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二十三章 一夕之飢,啓無窮之殺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兩廣縉紳無不懷念殷部堂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七十三章 尊主上威福這杆大旗,我們晉黨要扛!第958章 毀奇技以安民生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二十七章 劃破黑暗的一道光第352章 格物院有祥瑞進獻第986章 我參與 我監督 我修改第941章 朕非仁義之君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956章 明年就藩金山,再多留一年第一百一十九章 仰望星空朱載堉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626章 萬曆維新反對派的大聯盟第486章 一羣遠不如前輩的慫貨第557章 不可能三角第722章 世界是一道精緻的灰第365章 大就是強,多就是美第一百七十一章 新鄭公來去匆匆,寧遠伯入京面聖第590章 《諸子百家彙編註釋》第897章 萬曆第五大案,誠臣張居正之錯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942章 秩序,鬥爭和妥協的產物第二百零五章 復古派中的古墓派第301章 這結個婚,比西山拼殺都累!第一百五十三章 活在當下,何不貪歡?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二百四十八章 覓塞外良地營建營堡堅城第293章 肯遷京畿就活,不遷就死第644章 不僅要看向生產,還要看向生活第888章 遍地哀鴻滿地血,無非一念救蒼生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二百一十二章 西山煤局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305章 因人成事休定論,時運相逆人離羣第573章 物理意義的到地下去接地氣第672章 大明皇帝也幹了!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341章 朱門酒肉臭 路有凍死骨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一百四十九章 少年組天下第一高手朱翊鈞第六十一章 知行並盡,表裡如一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二百七十二章 我一個惡貫滿盈的惡人,都覺得邪惡第934章 經緯天地曰文,安民立政曰成第867章 先射箭後畫靶,現在行不通了第781章 以行仁而王天下,以尚力而霸四海第777章 特別貿易許可第439章 疏泉日永花初放,幽院人來鳥不驚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