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

朱翊鈞可以理解費利佩的動機,費利佩太羨慕大明皇帝的權力了。

同樣作爲君王,大明的權力比泰西的更加集中,費利佩學習大明的權術,這個動機,其實非常容易理解,但想要實現,其實非常困難,因爲無人可用。

大明的帝王術移花接木,無論內閣制、司禮監、東廠、西廠、內行廠等等實踐,首先需要的就是人,新的組織架構,要對上忠誠,最終在制衡之間,所有人都必須更加忠誠,才能分配到更多的權力。

這是梨樹上長出的梨,泰西這棵桃樹長不出這種梨來。

而泰西的政治,發展比較幼稚,唯一能讓大明多看一眼的,反而是尼德蘭地區的新興資產階級運動。

所以,費利佩打算用大明的流放犯,來完成這種集權。

“陛下,費利佩二世已經在泰西實踐過了,是可以實現的。”高啓愚的眉頭緊蹙的說道:“他招募了一羣來自法蘭西的貴族,平衡朝堂上的權力,但是這有個缺點,那就是西班牙離法蘭西太近了,這些拿到權力的人,就有了別的想法。”

大明人是很難理解泰西人的想法,比如泰西很多皇家衛隊,都喜歡招募外邦人,來保證自己的安全,這裡面最典型的就是奧斯曼王國,奧斯曼的近衛軍不是回回教徒,而是基督教徒。

費利佩聽從了黎牙實的建議,聘請了法蘭西人作爲秘書,進展十分順利,但最終費利佩放棄了,因爲距離的原因,這些法蘭西人,對費利佩不夠忠誠,成爲影響決策的秘書後,法蘭西人總是傾向於向本國利益輸送。

費利佩把主意打到了大明這邊。

一些不便處死、而且就近流放會有隱患的棘手案犯,可以送到泰西去,他可以收容這些棘手的案犯。

“而且這些法蘭西人,他們的道德實在是有點過於低下了。”高啓愚說到了費利佩探索失敗的另外一個原因,利益輸送也就罷了,既然要用,肯定早有預料。

最終讓費利佩下定決心,把這些法蘭西人趕走的原因,是這些法蘭西人的惡趣味。

在泰西有一個通行的法律,那就是平民和貴族對話的時候,絕對不許背對貴族,這被視爲一種平民對貴族的挑釁,如果發生的話,貴族可以處罰這個平民,通常情況,就是用劍刺一下。

而法蘭西貴族,有一個非常普遍的取樂項目,那就是四五個貴族青年,跑到街上,將一個平民團團圍住,而這個時候,貴族們一起說話,這個平民就違反了不得背對貴族說話的律法,會獲得處罰。

這樣反反覆覆的戲弄,用劍不斷地刺出,直到平民在哀嚎中被刺死,貴族青年纔會心滿意足的離開,這些法蘭西人,就以平民的哀嚎爲樂。

正是這種讓西班牙人無法接受的惡趣味,讓費利佩不得不趕走這些法蘭西貴族。

當初費利佩偏愛侏儒,後來因爲反對的人太多,費利佩不得不把所有的侏儒驅逐,這次也是一樣,這些法蘭西人做的太過分了,以至於費利佩不得不趕走他們。

“陛下,這聽起來有些離譜,但直接原因,的確是這幾個貴族,當街刺死了數名西班牙平民,讓費利佩焦頭爛額。”高啓愚看着陛下目瞪口呆的樣子,只好解釋了一下。

這些法蘭西人敢在大明這麼幹,陛下一定會把他們千刀萬剮,最起碼大明君臣,還把民爲邦本、本固邦寧掛在嘴上。

“的確,大明將其視爲蠻夷,也不是大明本身的傲慢,大明的文化已經非常強調謙遜了。”朱翊鈞由衷的說道。

這已經不是一般的悖禮犯義了,必須要出重拳!

朱翊鈞明白了爲何費利佩會如此執着,其實理由很簡單,大明的流放犯,其道德依舊在這些泰西貴族之上,新的組織架構成員,不能因爲道德問題,被廣泛反對。

“容朕緩思。”朱翊鈞沒有馬上答應下來,而是讓高啓愚寫成了奏疏,送到內閣,經過廷議後再做決策。

高啓愚離開之後,朱翊鈞繼續處理着各種各樣的奏疏。

陳天德率領的一百二十名海防巡檢,在大明進入義州的時候,就已經撤離,這些海防巡檢,沒有脫離戰場,依舊在海岸線上活動,而且墩臺遠侯開始深入戰場深處,爲大明蒐集各種各樣的情報。

這些情報非常的龐雜,情報首先會交給前線的平倭大將軍戚繼光梳理,最後形成一本關於日寇情報的塘報冊,而朱翊鈞看到的就是整理後的塘報。

“這還是人嗎?”朱翊鈞看着手中的塘報,愣了許久說道,法蘭西那幫貴族已經夠不是東西了,這些倭寇一樣沒有任何做人的底線。

馮保倒是一點都不奇怪的說道:“陛下,倭寇在不做人這件事上,向來不做人。”

朝鮮戰場上出現了一種不該出現的東西,悍不畏死的花郎協軍。

悍不畏死和協從軍,是格格不入的,畢竟擅長逃跑的協從軍,無論如何都和悍不畏死沒有關係。

但就是這麼南轅北轍的兩個詞,湊到了一起。

倭寇用了一種十分血腥的手段,任何時候花郎協都會編成兩個戰鬥隊,哪一隊死戰不退,就會得到賞賜,提拔爲武士,而另外一隊即便是表現的已經極爲悍勇了,但仍然會被編爲敢死隊,執行更危險的任務。

在這樣的篩選之下,在和大明的不斷衝突中,倭寇得到了一大批願意用同胞的血,染紅自己官帽子的花郎,並且迅速填補到了戰線,給大明軍造成了一些困擾。

“戚帥似乎對這種悍不畏死的花郎協,有些輕視了。”朱翊鈞總覺得戚繼光有點大意,戚繼光並不打算做出什麼應對,而朱翊鈞總覺得這種戰場上的變數,有些危險。

“陛下,戚帥這麼覺得,一定有他的道理吧。”馮保和陛下一樣不懂,爲何戚繼光對這些花郎裡的異類,並不是特別的在意。

戚繼光的理由非常簡單,他對協從軍的定位,是十分清楚,不需要有太強悍的戰鬥能力,能組織起來運糧草,那就是已經燒高香了,如果實在運不了,就讓他們種地去。

哪怕是種地,也不要讓他們上戰場搗亂,而且協從軍,絕對不能有戰鬥力。

悍不畏死的花郎協,一旦人數變多,最先遭殃的絕對是倭寇。

基於恐懼而非信念作戰時,這些悍不畏死的傢伙,就成了軍隊最大的不穩定的因素,他們很有可能在關鍵的時候,反戈一擊,拿倭寇的腦袋當投誠的籌碼。

道理很簡單,跟大明軍拼命是拼命,和倭寇拼命也是拼命,爲什麼不挑個軟柿子捏?

在軍隊,軍令如山,強調的就是軍隊無論任何時候都要聽話,接到命令就要執行。

悍不畏死的花郎協,這種隨時都有可能背刺的戰鬥力,不過是磨一把註定捅向自己的刀。

很快,朱翊鈞收到了前線的一些戰報,證明了戚繼光說法的正確性。

這些悍不畏死的花郎協,給大明軍帶來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小麻煩,給倭寇帶來了巨大的麻煩!

大明軍現在是全火器作戰,子彈不會跟你講抵抗意志,抵抗意志並不能防彈,大明軍現在作戰方式,見面就是一輪線列陣齊射,再悍不畏死,看着身邊的人如同割韭菜一樣倒下,也會心生畏懼。

這些花郎協因爲作戰英勇,開始索要待遇,一旦無法滿足他們的待遇,他們真的會譁營甚至是臨陣倒戈。

臨陣倒戈真的發生了。

在馬山館爭奪中,大明參將楊元領兵一千,擊破了洶涌而來的花郎協,花郎協把手中的武器對準了加藤清正的物見隊。

物見隊是由四十名倭國武士、一百一十名倭國足輕組成的作戰單位,而一個物見隊通常會帶領一千一百名的花郎協從軍配合作戰。

在馬山館的爭奪中,花郎協從軍被大明軍的火器擊退後,這些協從軍一不做二不休的衝向了物見隊。

鎮守馬山館的三支物見隊,被花郎協從軍全部殺死後,這些花郎協從軍,快速奔向了其他的物見隊。

大明軍拼命,大明軍有無數的火器收割生命,可是倭寇沒有,很快從三支花郎協從軍臨陣倒戈,發展到了花郎們的大規模譁變。

花郎協臨死反撲,被倭寇給強力的鎮壓了下去,但依舊重創了馬山館的倭寇,大明以極小的代價佔領了馬山館。

參將楊元在戰後反覆確認,就有至少十二個物見隊全軍覆沒,被花郎協從軍殺死,馬山館這一仗,花郎協從軍殺死的倭寇,比大明軍還要多得多!

當然,大明皇帝是不會給花郎協從軍記功,這些功勞都會記在大明軍的身上。

讓奴隸真的拿得起刀來,這對倭寇而言,決計不是一個明智的決定。

來自羅斯國的特使伊萬·佩特森正在寫遊記,記錄自己的見聞,回到自己國家時,呈送君上。

伊萬是一個哥薩克人,而且是哥薩克人軍團的統領之一。

哥薩克人是悲慘逃亡者,就是一些斯拉夫人無法忍受殘酷壓迫,被迫逃亡出走,流落他鄉,脫離了金帳汗國的野蠻統治,成爲了自由民。

殘酷的生存環境,造就了哥薩克人的能征善戰,從伊凡四世開始,哥薩克人軍團成爲了沙皇手中的一把利刃。

而這些哥薩克人,普遍被被認爲是韃靼人,就是當年蒙古西征留下的後代,羅斯國並不把哥薩克人看作是自己人,種種因素之下,伊萬·佩特森就是在貧窮中長大,在軍隊中不斷地成長爲了統領。

這是他第二次充當使者,乘船來到了遙遠的大明,而這一次,他終於摸清楚了大明皇帝的喜好,從泰西帶來了蛔蒿,成功獲得了單獨覲見的殊榮,並且爲羅斯國爭取到了友邦的待遇。

在覲見的前一天,伊萬在燈臺下,快速的書寫着:

“大明皇帝所居住的城池——大中國城,非常的龐大,不算城牆外的民坊,僅是四方石牆,繞城一週就需要徒步四日之久,每個城角、每個城門都有高大的城樓,他們稱之爲五鳳樓,城樓上有鏤花檐板,他們用極其珍貴的漆,將檐板漆出各種顏色。”

“作爲一個哥薩克人軍團的統領,我無法理解大明人的決策,他們正在拆除那些看起來無法被攻破的城牆,大段大段的城牆被拆除,城池和外面的鄉野民舍,連成了一片,城市的規模空前擴大。”

“在這個龐大的大中國城內,居住了超過三百萬的平民。”

伊萬停筆,思索了片刻繼續寫道:“或許吧,他們是對的,因爲大明擁有一種很神奇的建築材料,他們被叫做石灰的材料,非常堅固,城外的民舍,每一條街,都是一道城牆。”

“大明皇帝的秘書們,說服了大明皇帝,再堅固的城堡,也無法阻擋三百萬平民衝擊城堡,所以,皇帝需要更高的德行,讓平民信服皇帝的統治。”

“這聽起來比拆除城牆,還要讓人難以理解,僅僅依靠道德就可以維持統治的話,還要城堡做什麼?但這種事,在大明切切實實的發生着。”

伊萬到大明這些日子,有很多事,他都無法理解。

比如拆除城牆、比如用德行而非暴力統治如此龐大、人口如此衆多的帝國,追隨皇帝的聖堂勇士戰鬥力極爲強悍的同時,卻和哥薩克人軍團的道德完全是兩個極端。

哥薩克人軍團讓人聞風喪膽,因爲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用最血腥的暴力展示自己強悍的武力,讓人畏懼,這也是伊萬的信條。

當他聽說大明京營,也就是黎牙實所說的聖堂勇士,每一個都擁有崇高的道德時,伊萬嗤之以鼻!

軍隊擁有崇高道德,要麼是戰力極低,要麼就是僞善。

軍隊,是研究如何最快速、最高效的把人殺死的暴力本身,這種暴力機器,不需要道德,也不可能有道德。

當伊萬親眼看到的時候,對自己過往一生,都產生了由衷的懷疑。

因爲一些歷史遺留問題,大明京營軍兵,每個月都會抽調出兩個步營運煤,這是爲了保證煤炭的分配。

一個步營,前往西山煤局,將煤局運到煤市口;一個步營,將煤市口的煤,運到各個坊市的火鋪,以六文每斤的價格賣給百姓。

讓伊萬懷疑自己一生的是,他親眼看到,一些坊市平民的孩子,不止一個,只有四歲左右的孩子們,坐在聖堂勇士的肩上,不斷地吆喝着,平民聽到吆喝會從家裡出來,購買煤炭,而聖堂勇士、孩子、平民的臉上充滿了笑容。

這在伊萬看來,是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兒!

他爲羅斯國征戰了半生,從平民、孩子的眼中,他只看到過恐懼,沒有別的情緒,平民更不敢靠近任何軍隊,因爲屠刀在下一刻就會落下。

“或許大明人用蠻夷去形容大明之外的人,並不是一種傲慢,而是事實。”伊萬寫完了遊記的最後一句話,合上了遊記本,放好了鋼筆,這是皇帝御賜的禮物之一,非常好用,結構極爲精巧。

大明的見聞,讓他震撼,甚至連帶有明顯歧視的蠻夷二字,他都可以接受了,在大明甚至可以不用信奉任何宗教,至少明面上管理如此龐大人口的儒學士們,都要把‘子不語怪力亂神’掛在嘴邊。

伊萬很快就準備好了覲見,單獨覲見的地方,在通和宮,那是大明權力最高天,而覲見的地方在龍池旁的觀龍亭。

伊萬十分鄭重的見禮,鴻臚寺的官員非常嚴格,連磕頭的時間,都要精確的計算,但非常溫和的大明皇帝,似乎並不在乎這些,伊萬很確定,大明皇帝的眼神,沒有從面前的書上離開過,直到他行禮結束。

[大明皇帝根本不會花哪怕一點點精力,去關注使者的禮節是否完美,因爲皇帝並不在意,但服務於大明皇帝的官僚,就必須要盡職盡責的做到完美。]

這就是伊萬在磕頭的時候,在想的東西,他會把這段話寫到遊記之中。

“坐下說話。”朱翊鈞笑着說道:“不必緊張,朕會用拉丁語。”

“朕要告訴你一個很不好的消息,雖然你們一再強調,你們是第三羅馬,但經過閣臣們的商討決定,大明並不承認你們和東羅馬帝國的繼承關係。”

“尊敬的東方皇帝,請問大明承認神聖羅馬帝國和羅馬帝國的繼承關係嗎?”伊萬有些緊張的問道。

朱翊鈞非常明確的回答道:“一樣不承認,在大明看來,奧斯曼、神聖羅馬帝國、羅斯國,都不是羅馬。”

“對我們而言,這是一個可以接受的結果。”伊萬鬆了口氣,都不承認這是可以接受的,一旦大明這邊承認了某一個是羅馬的正統繼承人,就會非常難受了。

這個問題非常非常重要。

伊凡四世還在世的時候,第一次送往大明的國書,就希望大明能夠承認明確繼承關係,也就是羅斯國第三羅馬的身份,這樣一來,羅斯國就能獲得皇帝位了。

這是整個泰西唯二的合法皇帝位,一個是現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位,繼承於西羅馬;另外一個是東羅馬帝國的皇帝位,而羅斯國想要獲得的就是這個皇帝位。

大明不承認羅斯國是第三羅馬,也不承認奧斯曼,這就足夠了,畢竟羅斯國和奧斯曼爲了誰是正統,打的血流成河。

但比較奇怪的是,大明居然也不承認神聖羅馬帝國。

“朕聽聞,十四年前,伊凡四世戰勝了克里米亞汗國的可汗,傑夫列特·格萊,成功折斷了奧斯曼之鞭,至此才獲得了泰西諸國的普遍認可。”朱翊鈞說起了國書中另外一件事。

羅斯國和奧斯曼國,爲了誰是羅馬正統,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武力交流,雙方大打出手。

克里米亞汗國是成吉思汗長子朮赤後裔建立的一個汗國,位於克里米亞半島,在朮赤建立的金帳汗國逐漸衰亡之中,克里米亞汗國的可汗成爲了奧斯曼人的附庸。

在爭奪羅馬正統繼承人的戰爭中,這個奧斯曼之鞭,一直鞭笞着羅斯國。

直到隆慶六年的莫洛季戰役,伊凡四世終於將奧斯曼人趕出了東歐。

伊萬極爲鄭重的回答道:“那一戰是極爲慘烈的,傑夫列特可汗帶領六萬人,佔領了莫斯科,並且把十餘萬人口劫掠而去,在離開的時候,將莫斯科焚燬,我也是在那個時候,開始追隨伊凡殿下復仇。”

十四年前的那一場血戰,羅斯國連首府都丟了,韃靼人和奧斯曼人的聯軍,佔領了莫斯科,展開了血腥的屠掠,伊凡四世回到莫斯科的時候,目之所及,都是殘垣斷壁。

也是在這一仗,哥薩克人軍團,才正式成爲了羅斯國極爲重要的武裝力量。

“對於克里米亞半島的歸屬問題,路途太過於遙遠了,大明對此不做表態。”朱翊鈞給了羅斯國特使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以距離太遠爲由,拒絕明確表達大明的立場。

伊凡四世在國書中,希望大明能夠承認克里米亞歸他們所有。

克里米亞汗國隸屬於金帳汗國,金帳汗國是大元的附屬國之一,所以克里米亞歸屬,無論從哪個角度去講,大明都有權力、有資格去表態。

大明承認了元朝正朔地位,承認了元朝的正統性和唯一性,大明取而代之,獲得了元朝所有法理,理論上,大明擁有對四大汗國即金帳汗國、察合臺汗國、窩闊臺汗國、伊利汗國的宣稱。

四大汗國的可汗是元朝皇帝冊封,是直接隸屬關係。

到了萬曆年間,黃金血脈的宗主大汗土蠻汗,現在在大明京師養老,土蠻汗成爲了大明皇帝冊封的懷義王,並且改名爲了包圖。

土蠻汗這個宗主大汗入京,代表着大明和元朝、北元汗廷戰爭的最後結果,大明也在萬曆九年,徹底完成了王朝構建的最後一環,二王三恪。

二王三恪是賓禮之一,就是歷代王朝皆封前代王室後裔爵位,這樣一來,代表着新朝承繼統緒,爲正統地位。

用祖上也闊過這種事去主張領土,是不切實際的,大明的手,還伸不到那麼遠的地方,但讓大明放棄宣稱,也是不可能的,窮則爭議,達則自古以來,這是必要的靈活性。

使者伊萬有點心灰意冷,承認第三羅馬地位和承認克里米亞歸屬,是這次邦交最重要的兩件事,但看起來一件也無法達成了。

“大明的表態,對羅斯國在泰西的處境,沒有任何的幫助,不是嗎?”朱翊鈞放下了手中的奏疏,坐直了身子說道。

伊萬趕忙回答道:“的確如此。”

“朕覺得,我們應該談一點更加具體的事兒,你獻上了蛔蒿,獲得了朕的友誼,而現在你們羅斯國最大的困境,不是來自奧斯曼,也不是來自於神聖羅馬帝國,而是來自於王國的內部。”

“更加明確的說,你的君主,現在處於極度危險之中。”朱翊鈞明確了回覆了國書上兩個法理上的問題後,談起了具體問題。

特使伊萬的迷茫和疑惑,他和大明鴻臚寺官員說了很多。

伊萬·佩特森,是哥薩克人四大軍團長之一,他忠誠於沙皇伊凡四世,也忠誠於伊凡四世的兒子費奧多爾一世。

但現在新繼位的費奧多爾一世,遇到了一個巨大的危機,那就是羅斯國出了個司馬懿,名叫鮑里斯·戈東諾夫。

李昖非常羨慕大明皇帝的幸運,文有張居正,武有戚繼光,不謀朝篡位,還爲了幼稚的理想,讓大明再次偉大團結在了皇帝的周圍,支持皇帝的一切決定。

不光是李昖羨慕這種幸運,朱翊鈞其實也挺羨慕自己的。

新繼位的沙皇顯然沒有那麼幸運了,他遇到了權臣,而且是那種一看就很像是司馬懿的權臣。

“我從宮廷藥劑師那裡得知,鮑里斯在我王的飲食中添加了水銀!”

“我王在繼位之前,有一個女兒,但我王繼位之後,就再也沒有了任何子嗣的誕生,鮑里斯還拒絕任何大臣覲見我王,我頂撞了鮑里斯,所以被作爲使者派來大明瞭。”伊萬面色帶着憤怒的說道:“我一定要親手殺了他!”

朱翊鈞面色凝重的說道:“如果註定要結束,站着死,未嘗不是一個完美的結局。”

“中國有句古話,叫先下手爲強,你們這些忠於伊凡四世的舊臣,遲遲不肯動手,是等着鮑里斯徹底完成佈局,殺死你的王嗎?然後把你的王塑造成一個廢物嗎?”

“等鮑里斯殺死你們的王,你們這些先王舊部一定會被清算。”

“他真的會那麼做嗎?我是說,他真的要殺死殿下嗎?”伊萬愕然的看着大明皇帝,大光明教反覆渲染,把大明皇帝渲染爲了智慧的化身,而現在陛下這番話,讓伊萬認爲是某種預言。

朱翊鈞搖頭說道:“朕離你的國家數萬裡之遙,朕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只是基於你的描述,合理推測。”

“朕只知道,先生從來不會阻攔朕見朝臣,而且還恢復了祖宗的制度,讓朕接見外官,這個習慣持續到了今天。”

“這個鮑里斯阻攔大臣覲見你的國王,給國王下毒,還把支持國王的波雅爾(大貴族)給流放了,他的目的,不會是大權在握那麼簡單。”

其實伊萬·佩特森自己心裡早就已經有明確答案了,只是有些無法肯定。

伊萬從凳子上站了起來,跪在地上,誠懇的說道:“懇請陛下的幫助,我的實力,不足以殺死他。”

“你能給朕什麼回報呢?”朱翊鈞平靜的問道。

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97章 不舉債,只化緣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
第433章 戰爭只是暫停,從未結束第一十九章 皇帝要親自種地去?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一百一十章 張居正還沒用力,張四維就底牌盡出第一十六章 殺人需用利刃第四十九章 給戚繼光封個伯爵第627章 將軍,你也不想把稅提高到八公一民吧第一百九十二章 度數旁通十五屏第697章 皇帝跟張居正一比,都像個保守派第761章 世上本無雙全法,萬事皆在取捨間第一百六十一章 克復大寧衛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817章 信心不足和有效手段第682章 當真是人妖物怪,醜態百出第419章 三馬之力的蒸汽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735章 未雨綢繆早當先,居安思危謀長遠第688章 四旬過後始悟真,萬事由天不由人第983章 忠誠度測試第825章 日後的大明,不感謝陛下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471章 蒸汽機是要吃人的第431章 快速帆船游龍號第414章 贓吏貪婪而不問,良民塗炭而罔知第527章 百業農爲先,農興則百業興第二百六十章 戰爭之中,傷亡不可避免第782章 普拉佐女士第418章 大明,欣欣向榮,蒸蒸日上!第906章 我明白了,你是在等黃巢吧?第一百八十六章 許願池裡的王八都搖頭第384章 稚童舞利刃,傷己傷天下第375章 想要海帶,那是另外的價格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535章 賤儒就是矯情第844章 羈縻之遺毒,附骨之沉痾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846章 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骨餘一脈傾元必漢第一百六十五章 大寧衛一切機宜,悉聽戚帥破格整理第四十三章 主少國疑,帝制之下的皇權缺位第828章 雞蛋從外打破是食物,從內打破是生命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843章 鐵骨鑄海無萬世,綱常重論有新天第二百三十三章 大明版的解放奴隸宣言第818章 長檄布威滄海靖,倭廷矚目碧濤驚第836章 無中生有,憑空造牌第二百二十六章 亂亡之禍,不起於四夷,而起於小民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847章 實在不行,再苦一苦海外夷人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一百七十二章 對付蠻夷,要用他們能聽得懂的方式第701章 鐵釘一條,直貫其頂第334章 握緊手中的榔頭,敲碎他們的腦袋第二百八十章 朕倒是有個辦法第一百三十四章 賤儒,嚐嚐朕的廷杖!第755章 朱元璋也幹了,而且更過分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347章 我家皇爺爺讓我給你帶句話第二章 全是妖孽第337章 提筆區區十八畫,道盡人間萬般苦第333章 再苦一苦這賤儒,罵名張居正來擔第598章 申時行是壞人第二百一十一章 手縛二雞之力的書生第959章 大將軍來反腐?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813章 雷霆滌倭氣,忠魂耀海疆第980章 文明需要連續存在第415章 萬曆朝特色王化道路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490章 給大明當狗,是你想當就能當的?第570章 陛下和元輔,實在是太善良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言先生之過者斬,勿論第629章 《大明水文概略圖》第943章 鞠躬盡瘁於有生之年第940章 你跟皇帝玩腦筋,皇帝對你誅九族第382章 賤儒?收買起來不值錢第922章 求榮得榮,前赴後繼第316章 黑夜待久了,總怕太陽不會升起第684章 下章京營,準備拷餉第七十六章 瘦徐家,以肥天下第591章 來自天運的考驗第二百六十四章 傲慢,是失敗的開始第一百四十章 大明,被命運扼住了喉嚨第536章 大明掌控曆法的神第513章 事莫明於有效,論莫定於有證第512章 皇家理工學院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287章 民以食爲天,萬務民爲首第566章 百姓日用方是道第294章 等,等太陽落山;等,等天下有變第423章 若再有戰禍邊釁,朕必永清草原大漠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927章 千峰鑿破通天路,萬壑填平貫隴途第673章 開營煙館,殺無赦!第921章 大明皇帝再次回到了忠誠的順天府第797章 不舉債,只化緣第499章 知恥,謂有羞惡知榮辱之心第345章 朕是亡國之君,爾臣非亡國之臣?第379章 人心都是肉長的,經不起這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