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大明神劍的磨刀石

“這麼複雜的事情,真的就這麼簡單就可以解決嗎?”朱翊鈞有些不太確信的說道。這可是導致國朝地方府庫普遍虧空的大事,是系統性敗壞的大問題。

怎麼可能如此簡簡單單就解決呢?

王崇古笑着說道:“陛下這一點都不簡單,府庫被掏空的複雜,其實一切都建立在欲蓋彌彰之上,最關鍵的就是找到那個最終受益人,也就是白銀到底流到了誰的手裡。”

如果只需要簡單的手段,就可以找到最終受益人,那府庫被掏空就意味着是亦可以被追責的,誰受益誰擔責,最終緩解這一亂象。

用鼎建大工製造本不應該存在的債務,用債務轉移不斷的迷惑視線,製造迷霧來欲蓋彌彰,一個藏在水下的最終受益人,可以施壓讓地方承認這些債務的存在,最終完成一魚兩吃。

不應該存在的債務,是層層撲買和轉包造成的,這個時候已經吃了一次。

債務最終轉移到某個受益人手裡,這個時候是吃第二次,而一魚兩吃的食客,往往是同一批人,甚至非常明確的講,大部分的時候都是同一個人。

王崇古其實沒有把話講明白講透徹,其實這是座師制下的必然結果,一如當初的保定府七十萬畝官田被侵佔的案子,吃了大頭的是範應期,大明晉黨寄予厚望的晉人。

只需要簡單的債權不得轉移,那最終受益人就沒辦法再藏在水下,意味着必須要冒着暴露的風險,去吃這一口,一旦事發,就會被朝廷所注意到,而後大明神劍必至。

“陛下,這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真的很難,因爲在此之前,根本沒有做這些的可能。”王崇古兩次糾正了陛下的簡單,放在萬曆十一年的大環境下,這件事簡單,但是放在嘉靖隆慶年間,這件事根本不會有開始。

因爲負責決策的就是一魚兩吃的食客,這麼做去反貪?

你讓他自己反自己嗎?就連高拱也只能保證自己乾淨,他連晉黨的貪腐都反不了,海瑞有的情況下是無敵的,有的情況下是無用的,他是一把無往不利的神劍,尤其是在反腐抓貪這件事裡,但之前的大環境就註定了海瑞這把神劍無法出鞘。

能讓海瑞出鞘的時局絕對是極爲清朗的,至少反腐是一個可以提及並且執行的話題。

很多現在看來天塌地陷的大問題,放在十多年前,根本就不緊要,不急切,因爲有更重要的問題,亟待解決。

“那就是在海總憲的這本奏疏裡,再加一個關於債務轉移的限制吧,衙門的債務不得買賣。”朱翊鈞思索了片刻,還是認可了王崇古的說法,這可是白銀,每過一次手,都會產生合理的損耗,記名的債務,如果轉移的話,就會承擔被騙的風險。

前段時間,京師科舉考試的時候,大明京堂抓捕了一大堆的掮客,這些個掮客九成九都是大騙子,當記名的債務不能買賣轉移的那一刻,騙子們似乎找到了新的業務增長路徑,那就是擔保。

騙子行騙,主打的就是一個敢說一個敢信,屬實雙向奔赴了。

這樣一來前端通過禁止層層撲買,減少地方製造不該存在的債務,後端通過債務禁止買賣,制止債務的變現,兩個方面施加力氣,讓地方的府庫遠離牛鬼蛇神的侵佔。

以前朱翊鈞覺得,府庫被掏空主要是卡吃拿要導致,比如胥吏們中飽私囊,偷偷搬運府庫裡的東西,上級盤查的時候,一次火龍清倉燒乾淨舊賬,但朱翊鈞從王崇古這裡知道,原來大明府庫是這樣被掏空的。

“其實最關鍵的還是工兵團營,朝廷沒有鼎建大工的隊伍,就會出現這種事兒,明明朝廷撲買的是乙來負責此案,結果兜兜轉轉最後是癸來負責,一個兩百萬的鼎建大工,可能這個癸只用了二十萬撲買來了營造,這不出事纔怪。”王崇古還是極力推崇和兜售他的工兵團營制度。

王崇古看來,維護鼎建大工的工程質量和下發窮民苦力的勞動報酬,是最急切的兩件事。

王崇古進一步解釋道:“沒有開始,自然不必過分擔憂了,誠然工兵團營絕不是什麼百試百靈的靈丹妙藥,也不存在那種東西,但有比沒有強。”

不是百試百靈的靈丹妙藥,但可以當做緩解矛盾工具箱裡極爲重要的一個工具。

“善。”朱翊鈞當然清楚這一點。

結束了和王崇古的奏對後,朱翊鈞仔細想了想,又將都察院許多貪腐的卷宗拿來過來,認真查閱之後,朱翊鈞還真的發現了貓膩,王崇古說的現象是真實存在的,一些個鼎建大工,比如三邊修城的費用,顯然不正常,朝廷給了一萬兩銀子,但一座營堡居然要十萬兩銀子去修,然後地方就開始虧空了。

到底是虧空到了誰的手裡,無從查起,不是緹騎們不給力,實在是稽查量太大了,而且在地方辦案,阻力更大,大明的官吏也算是好好的給大明皇帝上了一課,什麼叫中飽私囊,什麼叫損公肥私。

朱翊鈞開始了自己上磨的一天,打開了奏疏開始批閱。

一個科道言官上奏,詢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大明現在政令整體方向,讓他看不懂,大明整體的大方向,還是以安頓窮民苦力苛責鄉賢縉紳勢要豪右爲主,說得更難聽點就是殺富濟貧,誠然肉食者的確存在很多的問題,但這個選擇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這和殺雞取卵有什麼區別的?沒有鄉賢縉紳和勢要豪右帶領,窮民苦力們,有沒有足夠的財富去投資各種各樣的項目,讓大明完成革故鼎新和新政的推行。

朱翊鈞想了想在奏疏上批覆:[火燒水得從底層開始燒,從頂層開始燒水,一定不會沸騰,熱量會以水蒸氣的形式散逸,沒事多讀讀格物報,瞭解下萬物無窮之理。]

張居正那套一元專制是行不通的,因爲朱翊鈞真的已經很忙了,太祖高皇帝那套,朱翊鈞真的不行,那玩意兒要命。

朝臣們的奏疏五花八門,但整體上還是以說事爲主,閒的沒事幹問安的奏疏,被朱翊鈞狠狠的申飭後逐漸減少,從最開始無句讀的奏疏,變成了都是標點符號的奏疏,而且俗文俗字的奏疏越來越多,這都是皇帝的要求。

句讀是爲了防止歧義,俗文俗字是爲了讓皇帝閱讀輕鬆簡單,一切都是爲了行政更加高效。

戶部收到了徐渭的奏疏,對海外通行寶鈔對倭國的影響,真的是大開眼界,有限制的寶鈔,居然可以在海外順利推行,而且還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實在是讓戶部出乎意料之外,而另一方面,又佐證了一個觀點,那就是,大明實在是太自由了。

大明寶鈔的泛濫,除了朝廷濫發超發之外,最大的隱患就是皇親國戚、武勳大臣們的私印,洪武年間,私發寶鈔的案子,往往查着查着就查不動了,因爲涉及到了皇帝不想怪罪的人物,完全聽命於皇帝的緹騎,就得收手。

所以,國初私印鈔法或者私鑄通寶的肉食者們,常常託庇於皇親國戚和武勳大臣。

民間廣泛存在私鑄銅錢的事兒,大明實在是太自由了,連私鑄銅錢和私印寶鈔,都不會被砍頭,這不是自由是什麼?

“大司徒!”張學顏帶着興奮的走了進來,急匆匆的走到了王國光面前,將一把麻絲放在了王國光面前,極其興奮的說道:“我找了一個好東西!”

“淡定點,你是少司徒,戶部的堂上官,這麼冒冒失失的成何體統?我大明的堂堂正二品大員,如此喜形於色,不合禮數。”王國光教訓了一下,拿起了手中的麻絲詢問道:“這是什麼?”

“蕉麻。”張學顏笑着說道:“常常用來織布,最多用來製作船舶的纜繩、錨繩,當然,對於戶部而言,它最重要的作用是用來造紙,紙張十分耐磨,更加不易折損的同時,還能起到防僞作用。”

“防僞作用?”王國光眉頭緊皺的問道。

張學顏極其興奮的說道:“因爲蕉麻造紙,現在只有朝廷能做,而且大批量的蕉麻,也只有朝廷能夠得到!蕉麻紙,就是最好的防僞。”

蕉麻被稱之爲馬尼拉麻,這種植物在馬尼拉也不是遍地就是,生存的條件不算苛刻,但目前只有呂宋部分地區有種植,主要用於船舶生產,而蕉麻用於造紙,是戶部對鈔法探索的結果。

戶部一直在尋找一種不易得到、強度高、耐腐蝕、抗黴菌、抗褶皺的麻料,來製紙印鈔,而現在被戶部給找到了,蕉麻做紙,就是私印寶鈔的最大門檻。

首先就是原料難得。

蕉麻分爲綠莖和紅莖兩種,而其中綠莖的產量最高,質量最好,但很難引種,在萬曆二年,呂宋總督府設立之初,就注意到了這種原料的特殊,因爲纜繩需要使用這種麻料,殷正茂開始向廣州和海南瓊州引種。

萬曆三年爲兩百畝田,紅莖蕉麻引進成功,綠莖失敗,綠莖蕉麻主要是不耐蟲害,而且對當地有些水土不服,總是多病害,動不動就大面積的枯死。

所以蕉麻只能依賴於從呂宋進口到腹地,這就是第一個困難,想要獲得蕉麻,就必須要打通從呂宋到大明的所有關節,才能買到蕉麻,這就是增加私印的門檻,而且綠莖蕉麻的種植,主要集中在馬尼拉附近,所有的蕉麻園都在總督府的手中。

其次就是配方,蕉麻造紙想要造的光潔白皙,那是需要下苦功夫的,麻紙上通常都會有纖維暴露,大明戶部對技藝進行了改良,比如用純鹼代替草木灰,用白土代替日光漂白,石灰石增加油墨的吸附性,用飛底刀打漿機,代替傳統的碓打舂碾,這些技藝的改良,每一步都是極爲機密的配方。

我來搞定麻紙,技術上就極爲困難,再加上防僞油墨等等,搞不好研發後生產的成本會比造出來的紙鈔還要昂貴,得不償失,最重要的是還會擔上殺頭的風險。

“好東西啊!好東西!”王國光看着手中這一團蕉麻線,再看看已經做好的蕉麻紙,有些微微發黃、發綠的紙張,十分的光潔,並沒有傳統麻紙那種粗糙感,還有試製的大明寶鈔,讓王國光連連感慨喜形於色,剛剛還在讓張學顏淡定的王國光,反而不淡定了起來。

張學顏左右看了看,低聲說道:“這是蕉麻一成的蕉麻紙,這是蕉麻三成的蕉麻紙,大司徒,你甩一下。”

一成的蕉麻紙,更加清脆,但甩動幾下,就有了明顯的摺痕,而三成的蕉麻紙,甩起來聲音聲音就不那麼明顯了,但沒有摺痕。

“通行寶鈔的紙張裡有兩成的蕉麻。”張學顏拿起了手中試製的紙鈔低聲說道:“聲音清脆,而且抗折。”

防僞也會變得簡單,一甩就聽出來了,聲音清脆而且耐折,兩成蕉麻就是不斷試驗的結果。

“走去找陛下!”王國光抄起桌上的寶鈔盒,急不可耐的前往了通和宮,他比張學顏還急,涵養?那是什麼?有那麼重要嗎?

朱翊鈞被王國光找上門來的時候,也是十分驚訝的,對於紙鈔從棉紙升級到蕉麻紙,朱翊鈞本人是肯定戶部的努力的。

“大明不適合推行寶鈔,準備金不足。”朱翊鈞開口說道:“戶部上的《鈔法錨定疏》裡錨定物不夠充足。”

“就是海外推行。”王國光十分確信的說道:“把規模先做上來,技藝會愈發的成熟,產業鏈就會變得豐富起來。”“倭國它也配用蕉麻紙鈔?給它點擦屁股紙就不錯了。”朱翊鈞十分不樂意的說道,倭國它不配,要它白銀是給它面子,讓它盡孝!給它個盡孝的機會它要學會感恩!

“不是給倭國用,給呂宋用,仍然是海外通行寶鈔。”王國光趕忙說道,給倭國的紙鈔足足有一萬萬貫能用很久很久了。

“哦,這還差不多。”朱翊鈞聽聞戶部是抱着擴大寶鈔試點的打算,這才認真考慮起來,良幣給倭國用,實在是太浪費了,但給呂宋用正正好。

呂宋也錢荒。

呂宋有銅,而且有11座之多的大銅山,但呂宋仍然缺銅,因爲呂宋的銅,都給了大明,大明對金銀銅的虹吸效應實在是太強了,強到遠在泰西的兩牙都被大明吸收白銀。

大明錢荒,在商品優勢下,呂宋的貴金屬都會流入大明,即便是完成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大英,和韃清貿易,都長期處於貿易逆差的狀態,白銀向韃清流入。

“大票害民,面值不宜大約100文。”朱翊鈞對呂宋鈔法做出了具體的指示,面值不宜過大,面值大意味着鑄幣稅收的多,呂宋正在向郡縣化方向發展,過高的鑄幣稅,就是朘剝,是敲骨吸髓。

朱翊鈞給定了100文的面值,而不是一貫,少量的不易仿製的良幣紙鈔有利於經濟發展,這是在倭國已經實踐過的道理,但大量的、無序的、粗製濫造的劣幣,對經濟的破壞是致命的。

“要有準備金,呂宋的鈔法必須是可兌現貨幣,最好是白銀和赤銅。”朱翊鈞進一步做出了限制,不能弄成大明寶鈔那種糜爛的樣子,否則大明想要推行腹地通行寶鈔就會千難萬難。

呂宋和倭國在大明朝廷,政治地位和待遇完全不同,甚至是天差地別的。大明可以用不可兌現貨幣對倭國進行殘忍朘剝,但對呂宋如此,就是把呂宋越推越遠。

至於錨定物,呂宋不缺,廣州市舶司和月港市舶司每年都有大量的商舶前往,貨物極爲充足。

之前是呂宋的銅料入明,折爲通寶和御製銀幣,呂宋不帶走這些貨幣而是在市舶司換成貨物返回呂宋。

現在多了一個選擇,就是也可以換成大明海外通行寶鈔返回呂宋。

和倭國的劣幣不同,朝廷給長崎總督府的寶鈔,都是以萬萬爲單位,對倭國是否能夠接受這麼多的寶鈔根本不在意,對倭人的死活不管不顧。

但呂宋換鈔是有準備金的,還要錨定物,朝廷絕不能說寶鈔不是貨幣,否則呂宋必然離心離德,同樣限制呂宋流通寶鈔的流通數量,從源頭抓起。

呂宋總督府要是能獨立印鈔,那不等同於說總督府在謀逆?紙鈔發行權肯定要在京堂。

朱翊鈞和戶部諸官進行了極爲深入而有效的溝通後,朱翊鈞決定先去信問問國姓爺的意見,大明這邊先做好準備。

“陛下,臣擔心…寶鈔迴流,倭國的寶鈔臣不怎麼擔心,大家都知道倭國通行寶鈔沒有準備金,但呂宋的寶鈔很有可能迴流大明。”王國光十分擔憂的說道。

朱翊鈞搖頭說道:“大明寶鈔不被認可呀,寶鈔迴流給誰花?”

朱翊鈞當然清楚大明的錢荒有多麼的嚴重,當然也清楚王國光爲何如此擔憂寶鈔迴流,一旦發生大規模迴流,呂宋總督府就實際擁有了履行發鈔的職能,這是戶部權力的流逝,更是對大明貨幣政策的破壞。

呂宋總督府:壞了,我成大明央行了!

但,大明寶鈔沒有任何信譽可言,是普遍不認可,甚至是大明皇帝都對寶鈔的糜爛兩眼一黑,兩手一攤,毫無辦法。

“鹽引都能當錢用,一旦呂宋通行寶鈔,有準備金,有錨定物,恐怕寶鈔真的會迴流大明,而且是極大規模的迴流。”王國光據理力爭。

今非昔比了,大明朝廷現在有信譽了。

不僅有,而且因爲陛下信譽的無比堅挺,現在朝廷的信譽跟着水漲船高。

不僅僅是民間,在官場上,履任地方的外官,通常都會把朝廷和皇帝看成一個整體,所以皇帝的信譽在絕大多數人眼裡就等於朝廷的信譽。

呂宋通行的寶鈔,必然會迴流,這就是王國光作爲大司徒的判斷,大明實在是太缺少貨幣了,從北宋開始,鈔法屢試屢敗,但每次發行,都能頂一段時間。

大明對貴金屬的虹吸,其本質是對貨幣的虹吸,這一點作爲大司徒的王國光非常清楚,他在提醒陛下。要防止寶鈔迴流。

“確實。”朱翊鈞愣了愣說道:“不能禁止呂宋寶鈔入關,否則就代表着大明拋棄了呂宋,是在用寶鈔對呂宋撈最後一筆。”

“容朕緩思。”朱翊鈞眉頭緊蹙,天下萬事萬物似乎總是如此,好不容易解決一個問題,然後又冒出這兩個問題來。

寶鈔的防僞性和耐用性終於得到了一部分解決,發行又成了問題。

寶超迴流是朝廷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朱翊鈞思考了良久才搖頭說道:“所以纔是試點,如果寶鈔迴流真的造成了十分惡劣的影響,那麼朝廷出面將所有的寶鈔贖回就是。”

張學顏小聲的說道:“贖不回來的陛下,越贖越漲,除非朝廷用等價或者高價收回,紙鈔有它的便利性,在大宗交易中,一筆買賣可能就是幾萬到十幾萬兩銀子之間,過於沉重的銀子,不甚便利,這也是民信局、九龍驛館這些票號,可以進行承兌匯兌業務的原因。”

朝廷越是贖買寶鈔,就越是證明了寶鈔的價值,那麼更加方便的寶鈔,就會成爲優先囤積的貨幣,這又不是勾欄瓦舍的愛情,想買就買,想賣就賣。

贖買是不可能贖買的,只有換鈔做做樣子。

“有理。”朱翊鈞被幹沉默了。

朱翊鈞又思考了片刻說道:“發鈔,對戶部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挑戰,不過面對這個挑戰,我們要找到最關鍵的問題所在,朝廷最重要的事,就是保證紙鈔數量不會濫發超發,其次要保證寶鈔不會被盜印私印,能做好這兩點,寶鈔迴流,也不是問題,大明終究是要推行鈔法的。”

白銀流入越多,就越缺少白銀,這個荒誕的邏輯,在大明快速發展的時候,是成立的。

白銀終究是有限的,貨幣無法穩定的、充足的供應,那百貨就缺少了溝渠去流通,即便是佔據了秘魯的大銀山,對於快速發展需要無數貨幣的大明而言,也是不夠用的。

終究是要走到鈔法那一步,這需要更多的白銀,更多的貨物,更強的國力,更健康社會。

“王次輔說了下府庫虧空的事,二位戶部的堂上官,如何看待王次輔所說。”朱翊鈞拿出了海瑞的奏疏,還有王崇古增補的意見。

王國光和張學顏看完之後,彼此都是眉頭緊蹙,互相商量下才說道:“原來,府庫都是這麼虧空掉的,臣以前只有猜測,萬萬沒料到,居然是這樣運作的。”

連戶部的堂上官對府庫的虧空,也停留在卡吃拿要、火龍燒倉的層面上,沒有想到,大明地方是如此敗壞府庫,這也不怪他們,他們沒有當貪官的經驗,王國光原來是個晉黨,他本來就是個慎獨之人,就是特立獨行,從不和晉人同流合污,所以對其中的詳情,知之不詳。

這種玩法,當事人不講,真的很難明白,其中的關鍵,尤其是債權的多次轉讓這個欲蓋彌彰。

“這個解決辦法是可行的。”王國光只能說,王崇古真的想青史留芳,而不是被人寫在奸臣傳裡,只要談及就被人戳着脊樑骨罵。

“算算時間,船長劉吉帶着大明遠洋商行的船隊,現在應該抵達蒙兀兒國了吧,再有三個月就回到大明瞭。”朱翊鈞說起了大明遠洋商行貿易船隊的進程,按照計劃應該在六月份返回松江府。

如果這次成功,五大遠洋商行終於名至實歸,成爲了真正的遠洋商行,得益於大明和西班牙葡萄牙良好的關係,大明的船隻可以環球貿易,而不是往返於某地。

萬曆十一年春,煙花三月,整個華北平原都籠罩在春天的爛漫之中,而備受矚目的京開馳道終於開始了破土動工,京師方向,朝廷組建了兩個工兵團營,由北向南多段施工,而河南方向則調撥了四個工兵團營,由南向北多段施工。

工程如火如荼的時候,由海瑞主導的鼎建大工反腐抓貪細則橫空出世,刊登在了邸報的頭版頭條之上,正準備在京開馳道這個鼎建事上,大展拳腳的一些個官僚看完了細則,就是破口大罵!直接破防。

海瑞這個濃眉大眼的骨鯁正臣,什麼時候這麼瞭解鼎建大工裡的這些貓膩!而且還做出了這麼多有針對性的規定,在破口大罵的同時,也察覺到了不對勁兒,這是海瑞能幹的出來的?

海瑞拜訪王崇古也沒避着人,所以事情很快就清楚了,王崇古就是大明神劍的磨刀石!

海瑞這把神劍已經足夠鋒利了,出鞘之後,一直在斬殺貪官污吏,現在王崇古還覺得這把神劍不夠鋒利,好生的打磨了一番!

賤儒們是沒辦法罵海瑞的,所以只能找一個新的目標,那就是大明次輔王崇古!

這個風頭剛剛吹起來一點點的苗頭,就立刻戛然而止了,名叫《清流名儒風流韻事》的妖書,再一次的在京師掀起了狂風巨浪!

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929章 劫富濟貧的合理性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
第413章 作惡多端,大禍自招第一百六十三章 皇極殿公審三逆臣第754章 循環成立的基石,不是仁義,而是暴力第533章 山東耆老無不懷念凌部堂第九章 再一再二沒再三第780章 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第671章 塵緣已斷,金海盡幹第九十二章 此物甚好,送於首輔先生使用第550章 一屋,一個很奇怪但很現實的計量單第444章 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第522章 非威不畏非惠不懷,德威兼用感心攝第899章 諸惡皆非惡,公義非人心第793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斷人仕途呢?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崇古強烈的求生欲第二百七十八章 張居正的自我懷疑第829章 一隻羊也是趕,一羣羊也是放第763章 奪回漢城,活捉戚繼光!第393章 一切都在按計劃進行第二百七十章 你給這點錢,朕很難做事第929章 劫富濟貧的合理性第501章 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第二百四十六章 難道,還有高手?第四十一章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第一百二十三章 刀筆吏所以敗人壞事之法第716章 上一道奏疏,做那精算的賤儒第669章 斷鹽 斷棉 裡挑外撅第815章 開金礦的刀和查貪官的劍第845章 一種理論上可以大明萬世不移的辦法,發錢第308章 人給狗送葬,天下奇聞!第七十一章 給折色則易於蕩、給本色則可得實惠第一百九十五章 思路清奇小皇帝第796章 也要小小感謝一下自由貿易第424章 不服就造反,上桌來賭命第二十五章 國覆,萬民爲種奴之禍第963章 謀天算地終傾覆,機關算盡斷青馬第八十八章 元輔先生,朕帶你去看彩虹第一百六十六章 你去把唐僧師徒除掉第894章 你說的讓大明再次偉大,包括我們嗎第538章 每天都有美好的事情在發生(爲盟主第957章 不立正神,邪祟自生第589章 沒別的,就是不差錢第617章 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被人們成功運用第539章 伏闕,大明皇帝有罪於天下第968章 此方便門一開,萬門皆開第三十三章 狼、虎、龍第540章 大明廷臣對皇帝使用了活字印刷術第600章 大明,一個沒有了靈魂的軀殼第395章 老奴酋的七宗罪第873章 反賊不徹底,就是對陛下忠誠第二百二十二章 不應該是這個時代的產物第885章 寰宇分工,必以大明爲樞軸第543章 鼎建大工裡的蠅營狗苟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328章 陛下好生缺英明!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741章 朝鮮君臣失德,當罷廢國第1016章 問題的關鍵,是找到關鍵問題第463章 天道偏偏負善人,世事翻騰似轉輪第768章 大明反對大明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474章 陛下給的實在是太多了第318章 跟着陛下有錢賺第373章 放不下,不想放下第一百二十五章 何嘗不是一種夫目前犯?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張嘴,哭的梨花帶雨就是鐵證第632章 公允即自由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805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435章 欺你老邁無力第532章 禮法不能是新政的絆腳石第912章 要發揮好封建帝王的侷限性第789章 槍桿子裡出政權第一百五十七章 朕就是這樣的人,小肚雞腸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無能爲力第726章 此恨綿綿,血仇一日不報枉爲人第508章 出身寒微不是恥辱第487章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墾荒蕪田第491章 坑了他張居正,張居正還要說謝謝第378章 奇怪的君臣第488章 一個大明,都是王民第884章 雲鬢輕綰霞光黯,十里夭灼盡失顏第二百一十章 鮮衣怒馬正年少第二百五十五章 想辦法再借給他點兒第二百六十七章 真誠,是最大的必殺技第853章 勿以贏小而不麻第556章 誰掌握了海洋,誰就掌握了世界第1012章 潰散大演訓的目的第二百七十三章 吃幹抹淨不幹事第482章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第317章 勿有大功於家國,但求小恩於君王第762章 有福同享 有難獨當第712章 忙着討債,沒工夫罵皇帝第一百五十四章 永定毛呢廠第355章 生於斯長於斯,成於斯功於斯第895章 讀書如同越關山,一步一臺階第二百二十章 如果這條路走得通的話,就走通了第一百三十二章 你的命是不是命,你是不是人?第562章 《永樂大典簡要本》第833章 利潤就是朘剝,朘剝就是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