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

第379章 主 主爵都尉?

念及此,劉舍便眼含期盼的擡起頭,與劉榮進行了一番高頻率的眼神交流。

待劉榮面帶淡淡笑意,微不可見的輕輕一點頭,劉舍方深吸一口氣,迅速調整着情緒,強迫自己迅速吸收這一爆炸性新聞。

——更高品質的鹽鐵!

劉舍絲毫不懷疑這件事,劉榮是否會做不到。

原因很簡單:有先例。

шωш▪Tтká n▪CO

五年前,吳楚七國之亂纔剛平定,關中糧價便陡然暴漲,一股暗流憑空出現在劉漢社稷的根基之上,隨時準備撼動漢家對華夏文明的統治。

彼時的儲君太子,如今的天子榮,被先孝景皇帝託以糧價平抑事。

這件事,說先帝以宗廟、社稷相托,或許是誇大了些;

卻也起碼是先帝以事關重大,且朝堂幾無良策的國家大政,交到了當時的菜鳥手中。

劉榮平抑糧價的整個過程,在過去五年,不知道被多少人細細分解、剖析,並總結其中的政治智慧與手腕。

而在劉舍看來,當年,劉榮之所以能那麼輕易的完成糧價平抑工作,甚至反在幕後黑手:館陶長公主身上反咬下一口肉,最爲關鍵的一點,便是宿麥。

——被少府內帑當雜糧存着,一直沒怎麼動用,積少成多存下好幾百萬石的宿麥,幾乎是被劉榮以‘點石成金’般驚豔的手段,直接轉化爲了不亞於粟的主糧!

糧食市場供應端,陡然多出來一批出乎所有人預料的存糧,這才讓劉榮大獲全勝,將除館陶公主劉嫖之外,所有參與到那次糧價哄擡事件當中的敗類,都送去見了太祖高皇帝。

過去這些年,人們談論起當年之事,有溜鬚拍馬的,有阿諛奉承的;

便是就事論事的討論事件本身,也更多是說劉榮手腕夠硬,態度夠堅決,愣是連自己的姑母劉嫖,都沒讓劉榮生出半點顧忌。

但作爲少府出身的財政口專業人才,劉舍心裡很清楚:這世間的很多事,尤其是涉及到國家層面的政治事務,並非單靠堅定地決心、強硬的手腕,就能夠達成目標的。

倒也不是說在關乎國家層面的事物上,決心、手腕不重要;

而是決心、手腕這兩張牌,就好比後世相親市場的外貌條件——配合任何其他的牌,都會是王炸。

但若是單出,那就會毫無價值,還不如對三。

放在國家層面的政治事務,也是一樣的道理。

說得難聽點:是決心能當飯吃,還是手腕能當水喝?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再堅定地決心、再強硬的手腕,沒有必要的先決條件支持,都只會是無根之萍。

就好比劉榮當年平抑糧價——若是手裡沒糧食,劉榮的決心頂屁用?

強硬的手腕能幹嘛?

當時的朝堂內外,誰的決心不比劉榮堅定?

當時掌控漢家的決策層核心人物——先帝劉啓,丞相申屠嘉,誰的手腕不比劉榮硬?

所以,在劉舍看來,當年平抑糧價一事,劉榮所表現出的決心、手腕,都不過是在那場關乎儲君太子的大考中,將劉榮擡上了及格線。

僅此而已。

真正將劉榮的考試成績,從將將及格直接擡到接近滿分,且實打實解決了那件關乎宗廟、社稷安穩的問題的,是劉榮‘點石成金’,或者說是‘點麥成粟’,所變出來的那幾百萬石糧食。

沒有那幾百萬石宿麥,被劉榮轉化爲可供百姓食用的麪食,那當年的事,只能以劉榮平抑糧價失敗,先帝不得已,只能採取下下策:血腥鎮壓,通過屠戮糧商、抄沒糧商存糧,再平抑糧價作爲句號。

而在當年的那件事當中,真正給劉舍留下深刻印象的,恰恰是劉榮‘點麥爲粟’的應變能力。

劉舍記得很清楚:當年,哪怕是在情況最惡劣的時候,劉榮都從不曾慌亂,始終是一副淡定自若,成竹在胸的模樣。

劉舍敢篤定,當年的劉榮,早在剛着手準備平抑糧價一事的時候,就已經備下了‘點麥爲粟’的後手。

而今,劉榮再次站出來,隱晦表示未來的少府,能生產出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鹽鐵產品,從而通過正常的市場競爭,逐步達成對鹽、鐵市場的徹底壟斷?

劉舍只能說:但凡換個人,無論是誰,說出這種不知天高地厚的話,本君侯都會賜下一個腦瓜崩,把那個活在夢裡的蠢貨敲醒;

但這句話是陛下說的,那臣就只能頓首頓首,昧死百拜,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而已……

這,便是‘先例’的重要性。

——當你第一次幹某件事的時候,就漂亮的把事兒辦妥,那從今往後,再也不會有人懷疑你在面對類似的事兒時,會辦的不夠漂亮。

人的名,樹的影,正是這個道理……

“既然陛下成竹在胸,那臣,唯頓首頓首……”

毫不掩飾崇拜的對劉榮拱手一禮,又開口客套一聲,劉舍話頭一轉,將話題再度引回了具體的操作模式、措施之上。

而在鹽鐵官營這一整個大命題當中,困難最大的一點,無疑便是具體實施部門……

“然有一言,臣斗膽,冒死直諫。”

不出劉榮意外的一聲‘然’,便見劉舍深吸一口氣,於座位上端坐好,旋即道出了自己的憂慮。

“當年,陛下官營糧米,少府之所以能輕易完成此舉,是因爲官營糧米一事,少府唯一需要做的,僅僅只是買入、倉儲、賣出這三項。”

“其中,買入、賣出這兩項,其實都可以忽略不計——賣糧,百姓民可以拉來長安賣,賣糧,也照樣可以到東、西兩市的內帑官糧鋪去買。”

“在買、賣這兩部分,少府其實並不需要出多少力氣。”

···

“唯獨剩下的倉儲,也因陛下於長安南郊興建太倉,而變得不再困難。”

“——買入的糧食,少府只需要派人運送數十里,便能從長安送去太倉入庫;”

“賣出時,太倉的糧食又以十日爲限,定期、定量輸送糧食入長安,以供少府內帑售賣。”

“買、賣不費力氣,倉儲也不過是順帶——就算沒有官營糧米,太倉也本來就是要儲存少府內帑的存糧的。”

“正是因爲以上種種,少府官營糧米,纔會如此輕鬆,如此不費吹灰之力。”

“然鹽鐵……”

還是老規矩:話不說滿,點到即止。

一聲欲言又止的‘然鹽鐵’,劉榮也是當即心下了然。

沉吟措辭片刻,方開口應答道:“丞相所言,不無道理。”

“——買、賣無需費心,倉儲無需費力,饒是如此,少府也不過只是將官營糧米的範圍,拓展到了整個關中。”

“北方邊牆、關東郡國,還有漢中、巴蜀等,均不在少府官營糧米之列。”

“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爲在關中官營糧米,少府完全可以只定幾個糧倉、百十售糧點,便可輕易完成。”

“可若是要在整個天下,都施行官營糧米之政,那無論是糧米轉運、倉儲,還是購入、售出,都將會讓少府花費成百上千倍的功夫和精力。”

“而這件事,是如今的少府無法完成的。”

劉榮此言一出,劉舍當即點頭,君臣二人迅速就這一點達成一致。

還是那句話:少府是很龐大,但少府肩上的擔子,也同樣沉重的嚇人。

就好比後世的那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一樣——能力強大到怪物級別的少府,責任也同樣沉重到令人咂舌的地步。

若是讓少府官營鹽鐵——甚至哪怕是將官營糧米的範圍擴大到整個漢室版圖,就能將少府至少九成的人力、精力給掏空。

屆時,少府哪怕因人力嚴重不足、政務過渡繁重而停擺,劉榮也絲毫不會覺得奇怪。

那既然少府無力承擔,能否考慮一下其他的部門?

答案是:不可能。

首先,官營這個概念,作爲‘壟斷’二字的史前版本,是必須以國家機器作爲主題去推進的。

而國企壟斷,又涉及到中央財政,乃至於中央集權;

這件事,劉榮不可能交到外朝手中。

無論是糧米還是鹽鐵,但凡是和‘官營’二字搭上邊,就必須是由少府全權負責!

除具體實施的少府,以及掌控全局的天子外,絕不容第三方勢力干涉!

其次,就算摒棄私心,真搞一次漢家朝堂內部的招標,最終中標的,也大概率還是少府。

——少府,已經是漢家最閒、人力資源最充足的部門了。

看看相府?

什麼加班加點996——到了年關前後忙起來,十天半個月不回家,餓了邊吃邊幹、累了倒頭就睡,完全就是相府的日常。

政務壓力最小、人力資源最充足的少府,尚且應付不了如此規模的官營,自更別提本就忙的腳不沾地,默認996,間歇性007的其他部門了。

最後一點,同時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少府,已經是漢家最龐大、最能‘扛事兒’的部門了。

就連相府的‘扛事兒’能力,都比不上開足馬力的少府。

一件大事,如果漢家有那麼一個部門能完成,那就肯定是少府;

若是連少府都無法完成,那漢家就不可能完得成。

如此一來,問題就很簡單了。

——少府手裡有別的活兒,而且是很多很多別的活兒,抽不出那麼大經歷搞鹽鐵官營。

畢竟不用劉榮說,劉舍也能大致猜出來:鹽鐵官營,不可能還和糧食一樣,將範圍限定在關中。

而且還有一句話,劉舍方纔沒明說。

——官營糧米,是買、存、賣三個步驟;

而官營鹽鐵,除了同樣的三個步驟外,還多出一個‘造’的步驟。

多出來的這一個步驟,幾乎能將整個事情的複雜程度、需要投入的精力翻兩倍不止!

畢竟買、存、賣,只需要把控買、賣價格,並倉儲安全。

而造,需要注意的事兒就太多了。

尤其是鐵,在造之前,甚至還要多出一個‘開礦’的工序……

結合此間種種,可以很輕鬆的得出結論:鹽鐵官營,需要一個和少府一樣強大——至少是不比少府差太多,且手裡沒有任何其他活的部門,專門去負責。

而這樣的部門,如今漢家沒有。

既然沒有,那就只能創建。

創建一個如少府那般,財大氣粗,權勢滔天,又掌握無數人力物力,卻根本不需要管其他任何事,唯獨只需要搞好鹽鐵官營的部門。

談何容易啊?

這不亞於在少府之外,再另外手搓一個少府二號出來!

一如開國那會兒,內史外還有治粟內史、少府外另有匠作少府一樣——另外搞個鹽鐵少府出來?

“此事,陛下可能與東宮商議?”

本能的,劉舍就問起了這件事的‘合法性’。

但在看清劉榮眼底,閃過一抹一閃即逝的不快後,劉舍當即低下頭,再次恢復到先前那副皺眉沉思之狀。

劉舍很清楚,方纔那抹不快,是劉榮故意展露給自己的。

也正是那抹刻意表露的不快,及時提醒了劉舍:桃侯家族,自打誕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劉漢天子最忠實的鷹犬。

桃侯家族的祖訓,是:誓死效忠漢天子,誰是天子效忠誰;

而非:誓死效忠漢太后,誰是太后……

“太宗孝文皇帝年間,晁錯提議‘輸粟捐爵’,讓百姓以輸送軍糧往北方邊關的代價,換取自己想要的爵位。”

“爲了處理此件事務,太宗孝文皇帝曾設一職,曰:主爵中尉。”

“——初始,主爵中尉全掌輸粟捐爵事,秩比二千石。”

“後先孝景皇帝改制,進主爵中尉爲二千石,兼掌王、侯子弟襲爵、敕封之事。”

“朕意:更主爵中尉,爲主爵都尉。”

“——進秩,中二千石!”

“——銀印青綬,列漢九卿!”

“下設大農,主糧米官營;”

“設鹽鐵司,主鹽鐵官營;”

“又各設錢、糧、鹽、鐵之庫,皆別於少府。”

劉榮終於圖窮匕見:主爵都尉!

而劉舍,卻陷入了一陣漫長的驚愕,以及源自靈魂深處的驚顫之中。

“主爵都尉……”

“中二千石……”

“銀印青綬……”

“列…九卿?”

“九卿……”

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365章 物論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419章 考題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302章 戰書?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122章 暴君!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43章 丞相失勢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251章 毒蛇!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41章 迭代!第3章 左膀右臂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3章 好劇本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432章 策問第302章 戰書?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38章 秦老匠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80章 魔改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3章 左膀右臂第351章 新軍!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35章 漢少府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251章 毒蛇!請假條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51章 該打就打!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73章 封印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226章 朕!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81章 洗牌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227章 開戰!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109章 劉濞老賊!
第66章 帝王的本能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365章 物論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304章 報仇!雪恨!第316章 人事已盡,餘者,皆天命第67章 老四也是做兄長的人第192章 不該殺嗎!!!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97章 父皇,纔是漢家的天第469章 開花結果第419章 考題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151章 該打就打!第102章 想做太子?第174章 周亞夫,你不高興啊?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302章 戰書?第100章 少府自己選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136章 兒行千里第122章 暴君!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43章 丞相失勢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251章 毒蛇!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41章 迭代!第3章 左膀右臂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361章 頭可斷,血可流,土地不能讓!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1章 回去再說!第23章 好劇本第331章 妥協的藝術第432章 策問第302章 戰書?第349章 戰略轉變第38章 秦老匠第119章 淮泗即下,社稷定矣!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380章 魔改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125章 矯枉,不可不過正!第31章 不盡然吧?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3章 左膀右臂第351章 新軍!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59章 寬宏大量韓安國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270章 朕,要給程不識封侯!第261章 好迂腐的程不識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35章 漢少府第201章 死曾不若匹夫第457章 高闕,關乎漢家國運!第202章 狗賊莫走!第117章 寡人是在頒王詔!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249章 北地騎士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第200章 恐復爲呂氏!第113章 李校尉,是要譁變嗎?第244章 邊牆有變?!第251章 毒蛇!請假條第214章 蛇鼠一窩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322章 去吧,去吧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51章 該打就打!明天開始恢復更新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410章 八方英才聚長安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402章 皇祖母,何意?第172章 天賦異稟的中山靖王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116章 公子好白淨?第73章 封印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226章 朕!第72章 怎這般過火?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81章 洗牌第447章 快刀斬亂麻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227章 開戰!第75章 皇祖母,會如何抉擇呢?第445章 爲後世開先例第109章 劉濞老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