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

“陛下今歲,當真是半點不帶消停啊……”

長安,相府。

廢了九牛二虎的力氣,勉強安撫住前來勸自己‘昧死直諫’的百官,好不容易抽出空來喘口氣的丞相劉舍,只覺一陣心神俱疲。

長安朝堂手裡要忙活的事兒,已經很多了。

——於外,南方百越、西南夷倒是消停了不少,但東北的朝鮮半島,可是一直都不大安分。

雖然遠不至於如今漢室遠東地區的安穩,但終歸是小衝突不斷。

還有北方。

戰略層面,於今年春夏之交開拔,最早也得在明年秋天才能折返的單于庭主力,給了漢家長達一年多,將近兩年的安穩期。

若是讓劉舍拿主意,那這兩年寶貴時間,當然應該用來休養生息,順帶着加快朔方、五原二郡——也就是河套地區的消化速度。

但劉榮顯然不願意放過如此天賜良機,想要趁匈奴人忙着西進,在河西搞點動作……

於內,要忙的事兒那就更多了。

三公九卿級別的改制、變動,長安禁衛體系的重整、梳理——都是有漢以來,甚至是有史以來,都從不曾有過的、天翻地覆級別的巨大變動。

光只是這些,就已經讓長安朝堂超負荷運轉,且依舊有些力有未遂了。

若在此基礎上,再加上一個爲呂太后政治定性的重磅炸彈……

“唉~”

“陛下一張嘴,咱們這些做臣子的,可真真是要跑斷腿……”

“誒喲;”

“我這把老骨頭啊……”

面帶苦澀的喃喃自語着,劉舍也不忘側着身,煞有其事的捶打起側腰來。

作爲如今漢室僅存無多的‘侯二代’,劉舍的年紀也已經很大了。

乃父初代桃侯劉襄,也就是原名項襄的霸王族人,是秦末漢初時期的人物,於太宗皇帝十年(公元前170年)薨故。

同一時期離世的開國元勳,有潁陰侯灌嬰(太宗五年)、絳侯周勃(太宗十一年)等。

如此說來,劉舍這個二世桃侯,其實是和二世曲周侯酈寄,以及二世絳侯周亞夫一個輩分的人。

考慮到周亞夫並非周勃長子,劉舍的同齡人,基本就是酈寄那個年齡段的老頭子們。

——酈寄,已經七十多歲了。

曾經那個在弱冠之年,跟隨父親酈商,在沛公、漢王麾下建功立業的毛頭小子,早已經成了風燭殘年的老人。

而如今的劉舍,雖然比酈寄年紀稍小些,卻也已年近七十。

對於這個年紀的老者而言,無論是腥風血雨的戰場,還是政務繁重的朝堂,其實都已經有些不大合適了……

“或許,也該是時候~”

“唉……”

“魏其侯,尚還未具拜相之能啊……”

乞骸骨告老的念頭纔剛冒出,就被劉舍下意識給否決,又再次低下頭,唉聲嘆氣的處理起堆積如山的政務。

在當今劉榮即位後,漢家未來幾任丞相的人選,基本也已經明朗了。

——現丞相劉舍,雖原是先帝的‘權宜之計’,但如今,卻成了下一任丞相上位之前的唯一選擇。

而下一任丞相,也早在先帝年間便初現雛形——魏其侯竇嬰。

只是這幾年丞相生涯,也讓劉舍愈發深切的明白:丞相這個位置,不是什麼人都能坐的。

哪怕是竇嬰,也只是在將來的某一天,大概率能勉強具備做丞相的能力;

而現在,竇嬰仍舊需要老老實實地見習。

若不然——若是趕鴨子上架,直接把現在的竇嬰擡上丞相之位,那漢家未來幾年,就都要忍受竇嬰在職見習了。

如果是其他時候,這麼做或許沒什麼問題。

畢竟有漢以來,先上任,再學習的丞相也不是沒有過。

但劉榮這一朝不行。

——看看眼下,朝堂內外堆積的政務、需要解決的問題,搞得哪怕劉舍這樣的成熟丞相,都莫名生出乞骸骨的念頭了!

就劉榮這樣的事業狂,真要是出一個先上任,再在職學習的丞相,還指不定要出多大亂子。

至於竇嬰之後,則是分別有幾個人選,但都沒有像竇嬰這般,達到‘只要不出意外,就肯定能過一把丞相的癮’的、板上釘釘的程度。

——現任內史,目前擬定的新三公:御史中丞的人選,故樑內史韓安國;

根據劉舍目前所掌握的信息,在劉舍自相位安穩落地,竇嬰自御史大夫遞補爲相後,竇嬰拜相所留下的御史大夫一職,便大概率會被韓安國遞補。

至於之後,韓安國能否完成御史大夫到丞相的‘進步’,就要看韓安國未來的政治生涯走向,以及漢家未來幾十年的人才涌現質量了。

畢竟如今,劉舍還是在任的丞相,且大概率還要在任好幾年;

等這幾年過去,竇嬰再往相位上一坐,沒個十幾二十年,或是一場政壇動盪級別的變故,只怕竇嬰都不可能從相位上活着走下。

等到了漢家需要考慮‘韓安國能否爲相’時,都已經是至少二十年之後的事了。

到了那時,天知道如今朝堂上的公卿百官當中,會不會冒出某個成器晚些的治國之才,把原屬於韓安國的順位給頂替掉。

韓安國,年紀也不算小。

到了二十多年後,七十好幾的年紀,若是還不能爲相,這輩子便基本沒有機會了。

——總不能真讓韓安國,等到九十好幾的年紀,就爲了做幾個月的名譽丞相吧?

至於眼下,劉舍即便是再怎麼身心俱疲,再怎麼力不從心,也依舊不得不咬牙堅持。

沒辦法;

劉舍,並非一個通俗意義上的‘漢相’。

和過去,敢向太祖劉邦回懟‘非壯麗無以立威’的蕭何蕭相國、敢噴孝惠皇帝‘垂拱而治聖天子’的曹參曹相國,以及一言不合就撂挑子回家的張蒼張丞相不同:劉舍,是倖臣。

而且是家族世襲的倖臣。

就眼下,劉榮要做的這些事兒,但凡換個丞相,怕是都要和劉榮正面硬剛起來。

但劉舍不行。

劉舍唯一能做的,是在象徵性的勸說、提醒後,如老黃牛般本本分分、老老實實地去執行,去促成天子的意志。

這就讓劉舍很難受了。

——遵從天子意志,無條件推動、實施,對劉舍而言不在話下,頂多就是有點委屈。

桃侯家族,從來不怕受天子的委屈。

甚至委屈越大,桃侯家族越高興。

但劉舍即爲漢相,就必須在某種程度上,肩負起丞相所應該肩負的職責。

比如,在天子對外朝某一決策,或外朝對天子某一決定不滿的時候,充當二者之間的緩衝、調和。

好比此番,劉榮要‘動’呂太后,外朝可謂是羣情激奮,幾乎人人都覺得劉榮瘋了!

甚至就連劉榮原先的太子宮班底、潛邸心腹當中,也有相當一部分人,私下裡表達了對劉榮此舉的不解。

這種時候,丞相最應該做的,其實就是‘爲百官先’,以外朝代表的身份入宮,同天子進行交涉。

而後,要麼是丞相被天子說服,然後回過頭來說服外朝;

要麼,是天子被丞相說服,從而‘迷途知返’,收回那個令朝堂沸騰的決策。

當然,也有第三種情況:天子和丞相,誰都沒法說服對方。

比如太宗皇帝年間,孝文皇帝和丞相張蒼二人,就沒能在黃龍改元一事上說服對方。

於是,太宗皇帝只能粗暴罷相,從物理層面結束了那次爭端——不聽朕的你就滾!

區區丞相之職,你不敢有的是人幹!

還有先孝景皇帝年間,先帝老爺子與老丞相申屠嘉,就《削藩策》一事所發生的爭執。

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天子一意孤行,丞相堅決反對,雙方針鋒相對,誰也說服不了對方。

在這個時間線,這次爭端最終的結果,算是被劉榮這個穿越者煽動的蝴蝶翅膀,所儘可能溫和的化解了。

但在原本的歷史時間線上,這次爭端最終的結果,卻並不比太宗皇帝與張蒼之間的那次爭端好到哪裡去。

——孝景帝力主削藩,丞相申屠嘉誓死不從!

於是,爲了掃除申屠嘉這個擋在《削藩策》前的障礙,孝景帝與恩師晁錯,聯手上演了一出好戲。

先是晁錯故意掘開內史屬衙與太廟相連的廟牆,假裝這是自己‘掀繞路麻煩’,並刻意讓申屠嘉得知此事。

然後,自認爲抓住晁錯把柄的申屠嘉,當即幸災樂禍的入宮,找孝景帝告狀。

再然後,就是孝景帝一句‘丞相別這麼小氣,別老針對朕的人’,愣是把老丞相給活活氣死了……

其實還挺有趣的。

老丞相申屠嘉,被歷史上的景帝老爺子氣死了;

而景帝自己,又被慄姬那聲‘老狗’給硬生生氣活了!

怎一個妙字了得……

如今這個時間線,這些事倒是因爲劉榮這個亂入的穿越者所擾亂,最終並沒有發生。

但這並不意味着類似的事再次發生時,最終仍舊不會演變爲某個極爲惡劣的結果。

也就是說,天子和丞相之間的,往往應該有三種情況。

——要麼天子說服丞相,要麼丞相說服天子,再或者誰都說服不了誰,天子最終罷相。

但在劉舍這裡,卻並非是這三種情況。

尤其是最後一個‘誰都說服不了誰’,根本不可能發生在劉舍這個丞相身上。

桃侯家族祖孫:誓死效忠聖天子,誰是天子效忠誰;

在這條祖訓的時刻‘提醒’下,劉舍最多最多,也就是試着勸一勸。

一旦發現勸不動——一旦天子說出那句經典的‘朕意已決’,劉舍唯一的選擇,便是俯首稱臣,口服萬歲。

這就導致在這種時候——在這種外朝與天子出現分歧的時候,劉舍純粹就是夾在二者之間,裡外不是人。

天子會說:桃侯怎麼回事?

莫非這丞相之職,是朝堂所拜,而非朕父孝景皇帝?

外朝也會說:丞相怎麼回事?

莫非這丞相之責,在桃侯這裡就這麼卑賤,一點百官之首的風骨、擔當都沒有嗎?

該做的事兒,劉舍半點沒少做;

不該挨的罵,劉舍也是半點沒少挨……

“魏其侯啊魏其侯~”

Www ▪ttκá n ▪Сo

“唉……”

又一番長嘆,劉舍再度放下手中毛筆,神情疲憊的唉聲嘆氣起來。

太難了。

做一個有‘先天缺陷’的丞相,實在是太難了。

要想馬兒跑,就得給馬兒吃草;

要想讓將軍威風,那就得給將軍體面。

——權力和義務對等,是亙古不變的真理。

而劉舍‘倖臣’的特殊政治屬性,在絕大多數時候,爲劉舍帶來旁人觸不可及的‘便利’的同時,也在這種極個別情況下,導致了劉舍無法避免的侷限性。

從本心上來講,這幾年丞相做下來,劉舍是略有些鬱悶的。

類似‘若再來一遍,我絕不做丞相’這樣的想法,也不是沒在劉舍腦海中出現過。

甚至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劉舍之所以還老老實實坐在丞相之位、仍舊本本分分的做一個‘倖臣丞相’,更多的,也是出於家族利益的考量。

將來彌留之際,劉舍也大概率會爲桃侯家族,留下‘若有可能,絕不可爲相’的遺訓。

至於眼下……

“陛下……”

“陛下,會不會是故意的呢……”

“故意加大相府,乃至整個外朝的負擔,從而……”

“拆解相府?”

“又或者,是改制……”

“呵;”

“改制……”

譏笑着搖搖頭,劉舍悠然一聲長嘆,從案前起身,負手來到窗前,悠悠眺望向遠方。

劉榮的改革野心,劉舍不可能感覺不出來。

波及大半個朝堂的官僚體制改革,也讓劉舍隱約嗅到了什麼。

只是這個念頭太過於離譜、這個猜測太過於驚世駭俗;

即便有了這個猜測,劉舍也仍舊不敢相信:當今劉榮,真的有動相府、動丞相制度的魄力。

直到這幾日;

直到劉榮下定決心,要動呂太后這個史詩級禁忌,劉舍才終於敢讓這個猜測,再度出現在腦海當中。

——連呂太后都敢碰一碰,還有什麼事,是劉榮不敢做的?

相較於呂太后,區區相府、丞相之制而已。

只是如此一來,若劉榮當真是打的是這個主意——是‘先累死相府,然後順勢提出改革’的主意,那劉舍,只怕是……

“唉……”

“生而爲人,何以爲相啊……”

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302章 戰書?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06章 傻了吧?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320章 衛青第363章 黑土地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35章 西域!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340章 驗金石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27章 開戰!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399章 金布律?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206章 孤兒軍第8章 命可真好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92章 蒙王?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54章 故年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88章 賊心不死!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21章 殫精竭慮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回家晚了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351章 新軍!第374章 拍板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5章 登門賠禮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
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357章 帝王心術第302章 戰書?第356章 來了,都老了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69章 朕,變了嗎?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06章 傻了吧?第107章 樑王,也是藩第320章 衛青第363章 黑土地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468章 備用方案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404章 丞相也是人做的?第335章 西域!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189章 阿武啊阿武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424章 神特麼漢使!第184章 少府怎麼說?要不要合夥?第114章 有意思,真有意思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412章 難題接踵而至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340章 驗金石第452章 還得先看看高闕第328章 王朝週期律?第235章 工業進程(防盜半小時)第227章 開戰!第41章 回去再說!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166章 內帑夠不夠?不夠再加上國庫!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180章 田叔好膽!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399章 金布律?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196章 太子,失望了吧?第293章 國運之戰!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70章 朕弟,何等英雄!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187章 揍他丫的!第25章 別這麼看我啊第428章 唯纔是舉?第279章 這筆買賣,不划算嗎?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95章 盛名之下,斷無虛士第206章 孤兒軍第8章 命可真好第165章 人各有命第240章 皇祖母,意下如何?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253章 濃眉大眼天子榮第470章 第468 冷兵器時代的‘號稱’第451章 穩有穩的好處第296章 不孝有三?第292章 蒙王?第84章 上架感言第454章 故年第173章 唯名與器不可以假人第403章 穿越者的覺悟第45章 申屠嘉:當年還是太年輕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153章 長安急報!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23章 鬥智鬥勇?第88章 賊心不死!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344章 天賦這個東西,藏都藏不住第21章 殫精竭慮第98章 陛下口諭!第40章 賺錢賺錢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回家晚了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440章 天宮一粒塵,壓塌人間山第351章 新軍!第374章 拍板第158章 試試就逝世!第2章 我還不是太子呢!第34章 當我好欺負?第5章 登門賠禮第140章 合作愉快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461章 朕意已決!第269章 王孫要做的事,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