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開花結果

人無橫財不富,馬無夜草不肥的道理,很多人都懂。

而這句俗諺當中暗含的哲理是:要想達成非常的目標,就必須通過非常的手段。

好比一個做題家,無論端盤子再怎麼努力,也不可能成爲一個財富自由的餐廳服務員。

又好比一個老農,無論鋤頭揮舞的多有勁,也無法從土裡刨出萬貫家財。

——循規蹈矩的過程,只能得到平平無奇的結果。

驚豔世人的成功,往往只能通過驚世駭俗的渠道來達成。

此刻,擺在劉榮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

在這公元前一百四十多年的西漢年間,爲數十萬人的武裝部隊,提供能抵抗草原凜冬風寒的禦寒手段;

同時,還要在一場冷兵器時代的攻堅戰當中,在呵氣成冰的臘月凜冬,作爲攻擊發起方,將傷亡控制在一個幾乎不可能的超低水平。

這兩個目標,非同尋常。

要想達成,便只能通過極不尋常的方式。

比如前者,需要這個時代根本不存在的羽絨服、棉服,作戰靴,乃至於電子取暖用品。

而後者,更是似乎只能通過後世熱武器時代的戰爭邏輯、戰鬥方式,纔有些許可能達成。

羽絨服,劉榮搞不來。

劉榮連棉花都搞不到,更別提什麼作戰靴、暖手寶。

在現有條件下,劉榮唯一能想到的辦法,就是酒水、特殊肉類等高熱量攝入,以及‘量變引起質變’的堆量。

——一層棉絮擋不住風寒,那就三層!

三層不夠就六層,六層不行就九層!

哪怕是把將士們包成企鵝,也總能有辦法讓他們不被風寒所擊倒。

再不行就喝烈酒,吃狗肉,甚至是調集漢室全天下的動物皮毛,都給大軍將士做禦寒衣物!

至於傷亡——劉榮首先想到的,是後世熱武器戰爭中,涵蓋於特種作戰分類的斬首行動。

但很快,劉榮又無奈的否定了這個方案。

熱武器戰爭時代,斬首行動之所以能有效打擊敵方,是因爲斬首行動,破壞的是敵人的指揮系統。

失去指揮系統,敵方就會羣龍無首,無法整體協調作戰。

但在這個時代,斬首行動唯一的意義,就是提振士氣。

——大家打起精神!

——敵人的將軍,被俺們暗殺了!

——敵人就快要敗亡了!

但實際上呢?

人家分分鐘把副官推上來做將軍,那你不直接炸了麼……

這還是中原,相對重視戰爭指揮的華夏軍隊。

放在草原,斬首行動?

破壞敵方指揮系統?

就好比一個沒有道德的人,根本不會被道德綁架一樣。

——一支根本沒有指揮系統的軍隊,又怎麼可能被你的斬首行動,而導致指揮系統崩潰?

說白了,這個時代的遊牧民族,作戰方式都是及其原始的。

作戰過程中的指揮,也多侷限於:主將發佈一個籠統的軍令,比如進攻、撤退、紮營之類。

具體怎麼做,還是由下面的千人將、百人將,一層一層把命令分發下去。

好比去年,河套-馬邑戰役的馬邑分戰場。

手握單于庭主力的單于軍臣,壓根兒就不需要關心戰爭細節,只需要下達一個‘發起攻擊’的命令,然後就可以找個視野好的地方觀戰了。

身爲單于的軍臣下了令,底下的部族頭人、小王們,則會對自己下轄的萬人將、千人長,下達一個稍微具體一點的指令。

比如:隔壁某某部攻打馬邑西北側,俺們攻打東北側,另外一個部族攻正北。

再往下,百人將們得到指令:供給從某處到某處,這長几十丈的城牆段。

然後底下的將士就自由發揮了——射箭的射箭,衝鋒的衝鋒。

聽到‘進攻’的命令就傾巢而出,聽到‘撤退’的命令便如潮水般退去,回軍營休息了。

所以,這個時代的遊牧民族騎兵部隊,本質上是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指揮系統的。

斬首行動,最多隻能對這個時代的匈奴人,造成政治打擊,而非軍事打擊。

還是拿去年的馬邑戰場舉例。

漢家派出了一支精銳特種作戰部隊,對軍臣單于實施了斬首行動,併成功了!

造成的結果,固然是匈奴一方陣腳大亂,漢室一方軍心士氣大振!

但緊接着,就必然是匈奴人光速選出一位‘代理單于’——至少也是臨時總指揮,接過馬邑戰場的指揮大棒。

然後繼續一層層下達指令:攻打馬邑,爲死去的單于報仇之類。

具體到高闕,其實也是一樣的道理。

——高闕的守將,或許真的掌握着整個高闕的軍事指揮權。

但這並不意味着這個守將死了,高闕就沒有指揮系統了。

或者說,本就沒有指揮系統的高闕守軍,並不會因爲守將的突然死亡,而造成太過嚴重的指揮混亂。

劉榮甚至都無法百分百確定:高闕,是否真的有一名守將,或是守將性質的最高指揮官。

按照遊牧民族的作戰方式,在戰爭過程中,幾個部族若身處同一陣營,且沒有單于或左、右賢王這種明顯地位更高者,那戰爭指揮權,基本就是這幾個部族的頭人商量着來。

如果這些頭人中,有哪一個不小心陣亡了,那也沒關係。

草原信奉的叢林法則,會在老頭人屍骨未寒——甚至是還沒斷氣的時候,就爲部族選出一個新的頭人。

高闕也一樣。

高闕或許有一位守將,全權負責高闕事務,又或許沒有;

高闕的事務,或許是由幾個負責駐守的部族頭人一同負責。

但無論是那種情況,斬首行動,都是象徵意義、精神意義大於現實意義的做法。

——敵人會很慌,很亂,但緩過勁兒過來後,也會很氣!

我方將士會軍心大振,卻也因爲所謂的‘斬首行動’,而就此錯失了最佳的突襲發起機會。

念及此,劉榮也基本得出結論:攻打高闕,幾乎不存在捷徑可以走。

必須正面突破!

必須從外部攻打,並攻破關門,攻入闕內!

於是,能做文章的地方,就只剩下強攻的手段,能否‘推陳出新’了……

“唉……”“真的要這麼做嗎?”

“真的要這麼早,放出那頭‘惡獸’嗎……”

對於作爲穿越者的劉榮而言,後世熱武器時代的武器軍械,並非是全然沒辦法復刻的。

至少元、明年間的落後火器——尤其是簡易火藥,劉榮是能想辦法搞出來的。

退一萬步講:就算做不出有殺傷力的炸彈,也起碼能做出聲勢驚人的‘煙花’,來做驚馬、驚人之用。

只是這人世間的一切,幾乎都是雙刃劍。

劉榮清楚地記得,原本的歷史上,華夏民族意外搞出了火藥,並將其做成了絢麗多彩的煙花爆竹。

而外來民族得了火藥,卻將其製作成了長槍短炮,並將其用於轟開華夏國門,讓本就身處水深火熱之中的華夏民衆,陷入了更加黑暗的人間煉獄。

想想前些年,劉榮還只是太子儲君的時候,搞出來的馬鐙、馬鞍、馬蹄鐵三件套。

東西不好嗎?

好極了!

只要裝備上,漢家的騎兵就能極大縮短訓練、培養週期,可以向塔防遊戲一樣光速爆兵!

但至今爲止,那三件套都依舊沒有得到量產,而是被先孝景皇帝,以及當今劉榮先後下令封存。

究其原因,便是相較於漢室能得到的好處——這三件套給匈奴人帶來的增益,才真正大的嚇人。

漢家纔有幾匹馬、纔有多少騎兵部隊?

匈奴人口口聲聲說的‘四十萬控弦之士’,也就是單于庭本部的男丁,可有一個算一個全是騎兵!

這還沒算除匈奴本部外,其他部族零零散散,加在一起也幾十萬人的騎兵部隊。

以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來說,便是這三件套,可以讓漢家僅有的萬兒八千號騎兵,將人均戰鬥力3-4提到8。

可一旦匈奴人得到這三件套,那就是草原大幾十萬號精銳胡騎,能將戰力從6直接提高到9,甚至是10!

所以,無論是漢匈朝那之戰,還是河套-馬邑戰役——乃至於即將開啓的高闕之戰,劉榮掌控下的漢家,都始終在極力避免和匈奴人於野外、平原地區對壘。

而是更多的依憑城池、關隘等防禦工事,以步兵對騎兵,與匈奴人斡旋。

是漢家練不出騎兵嗎?

是漢家不喜歡騎兵、不想派騎兵去和匈奴人剛正面嗎?

都不是。

是因爲漢家馬不夠多,就算練出足夠數量的‘騎兵’,最終也根本配不齊這些騎兵所需的馬。

於是,戰馬三角套被無限期封存,哪怕在府庫放爛了,也絕不能流入匈奴人手中。

馬鞍、馬鐙、馬蹄鐵尚且如此,其他的,更加驚世駭俗、聳人聽聞的武器軍械,自然就更是如此了。

就拿眼下,劉榮因爲攻打高闕的難度太大,而首先想到的:原始黑火藥。

如今漢室,配不出來黑火藥嗎?

這個時代,沒有硝石、硫黃以及木炭嗎?

當然不是。

只要劉榮將大致配方、配比交給少府,那最多三天,劉榮就能拿到成品,並在初步審覈通過後下令量產。

但過去,劉榮從來都沒有動過搞出火藥、搞出炸藥的念頭。

——因爲這個時代,還沒有準備好那般驚天動地的東西。

忙着對內防備宗親諸侯,對外防備北方匈奴、南方百越,西南百夷、東北朝鮮的當今漢室,還沒做好炸藥問世的應對準備。

最主要的是:劉榮自己也沒想好炸藥問世之後,自己,乃至每一位漢室政要的生命安全,該如何得到保障。

過去,死士行刺,那都是要務必近身,並對目標要害部位反覆造成近距離攻擊的。

所以很好查,也很好預防——甚至都不用盤查,只需要別讓人靠近政要即可。

但有了炸藥之後,整個世界都會爲之改變。

從好的方面來講:開礦、開路之類,再也不用人們徒手去挖、去砸了,而是可以直接拿炸藥炸開,省時省力。

但從壞的方面來說,某個對劉榮,或是對朝中大臣不滿的亡命之徒,也不需要學荊軻‘圖窮匕見’,又或是像豫讓那般藏刃於魚腹了。

遠遠把建議炸彈一扔,劉榮或其他某位政要,那就真的要‘炸’了。

先前提到過:在這個世代,斬首行動,往往無法在戰場上起到戰術效果,無法對敵人造成軍事打擊,而是會對敵人造成政治打擊。

一樣的道理——炸藥問世之後,漢家或許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要因爲逆賊反動勢力過於強大的火力,而陷入數十年如一日的爭執動盪當中。

隔三差五炸死個皇帝,三天兩頭炸死個公卿大臣——就這,朝野政局還能穩得住,那纔是天大的怪事。

於是,問題就又回到了最初的原點:高闕,值不值。

投入後勤輜重、錢糧用度值,將士死傷、漢室軍隊傷筋動骨也值;

那搞出火藥,大幅改變這個時代,並使歷史提前、過早的走進本不該這麼早進入的文明階段,值不值?

劉榮,無比糾結……

“就一次……”

“就這一戰,在高闕用一次……”

“在此之前,天下沒有黑火藥存在;”

“高闕戰罷,天下也仍舊不會有如此逆天的東西存在……”

一廂情願的想着,劉榮卻始終下不定決心,也根本沒有‘只用一次,絕不擴散’的信心。

潘多拉的魔盒,從來都只有打開一說,絕不會有關上的可能。

有了這一次,從今往後,漢家的軍隊、少府的礦業部門,丞相府的道路建設部門等等,都會記住有這麼個東西,能讓他們的工作難度大幅降低。

劉榮若給,他們肯定會要;

劉榮若不給,他們就算不搶,也肯定會想辦法自己搞出來。

真到了那一天,漢家軍隊所要學習、習慣的戰爭模式,或許就會無限接近於後世元、明,乃至於滿勤時期的華夏軍隊了……

“罷了~”

“罷了……”

“穿越這一遭,總歸是要爲這個時代,留下一些東西的。”

“——少府忙活了這麼多年,投了那麼多人力物力財力進去,也該開一次花、結一次果了。”

“也不做複雜的,就搞最原始的陶罐炸藥,用投石器扔上高闕……”

“嗯,這樣一來,傷亡肯定能壓下來。”

“呵——若是高闕外牆的火燒的足夠旺,說不定連禦寒,也不成問題了?”

“噗嗤……”

第73章 封印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我再改改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41章 處置第222章 不遠了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20章 諸呂故事第434章 還行吧第122章 暴君!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68章 削藩第250章 單于庭第251章 毒蛇!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411章 人才庫?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53章 竇王孫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465章 酷吏?第82章 屠龍勇士第52章 瓷器成第73章 封印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43章 丞相失勢第387章 商賈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21章 殫精竭慮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466章 點將!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302章 戰書?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238章 宗祠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88章 藍圖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406章 傻了吧?第363章 黑土地第52章 瓷器成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108章 誓師第376章 無題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90章 族!第380章 魔改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1章 殫精竭慮
第73章 封印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我再改改第150章 寡人要他死!第241章 處置第222章 不遠了第467章 麻煩了啊第86章 王孫,且去第303章 撐犁天的意志第355章 只朕如此,後世之君弗從第313章 文化差異第20章 諸呂故事第434章 還行吧第122章 暴君!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18章 決戰前夕第307章 明駐馬邑,暗奔河套第464章 國之爪牙,戰克之將第123章 樑王,好大的威風啊?第185章 孤方以睡覺爲事,無暇見婦人第473章 當代墨鉅子?第268章 削藩第250章 單于庭第251章 毒蛇!第22章 漢家臣?法家士?第411章 人才庫?第64章 有話直說吧父皇第53章 竇王孫第143章 又來一個摳門兒的第456章 萬望陛下三思!第465章 酷吏?第82章 屠龍勇士第52章 瓷器成第73章 封印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43章 丞相失勢第387章 商賈第423章 曹皇后的手腕第413章 趙禹之怒!第21章 殫精竭慮第63章 伴君如伴虎第330章 盛世的另一面第83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362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子第305章 戰爭機器啓動第49章 孫兒,當真錯了嗎?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154章 皇帝要唱哪一齣啊?第128章 蓋棺定論第247章 朕,不吝裂土以侯之!第282章 雲中魏尚!第466章 點將!第48章 皇祖母,誤會了第127章 父死子繼,可歌可泣第360章 風水輪流轉吶第359章 自古以來?第302章 戰書?第471章 博望魯班苑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474章 轟然一聲霹靂響第168章 這也太擬人了吧?第284章 請陛下,未雨綢繆!第238章 宗祠第405章 輿論鼎沸?第388章 藍圖第427章 百年大計第398章 說搞就搞第314章 郅中郎,尚勇武否?第132章 龍鳳爭鳴(上)第233章 皇祖母慢走第406章 傻了吧?第363章 黑土地第52章 瓷器成第442章 和平分手第71章 父皇,糊塗了!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375章 真這麼搞?第108章 誓師第376章 無題第367章 賞善罰惡,賞功罰過第137章 攻守易型啦!第382章 冗餘的禁衛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1章 瞎眼老寡婦第74章 怪不得皇長子第190章 族!第380章 魔改第350章 常備野戰軍第28章 給你臉了是不?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57章 區區中郎將而已第155章 這一次,是皇帝錯了第393章 新的秩序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調的一手好作息第234章 進退兩難吶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1章 殫精竭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