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戰略轉變

第349章 戰略轉變

對於草原上出現的思想混亂狂潮,劉榮只有些許耳聞。

卻根本沒往深處想;

在劉榮看來,無論是如今的匈奴,還是後世的大美麗國,其傲然於世的霸權,都是建立在絕對的軍事實力之上的。

——兩千多年後,大美麗憑藉人類史上最爲強大,且最令人絕望的強大軍事實力,於整個藍星之上暢行無阻,肆無忌憚;

凡是他們想要的東西,無他:唯‘搶’而已。

當然了,也不全是硬搶。

某些時候,大美麗的老爺們覺得動武太費事兒,也太費錢了,就會制定出一個爲掠奪量身定做的‘規則’,來供自己搜刮整個藍星。

但剝絲抽繭下來,歸根結底,大美麗玩兒出來的所有花樣,都是以軍事霸權爲基礎的。

當整個藍星上所有的國家聯合起來,都百分百打不過大美麗的時候,大美麗是自由燈塔;

但當某東方神秘大國僅憑一己之力,就能和大美麗打的有來有回時,軍事霸權崩塌的大美麗,就只能走上崩潰的絕路。

沒辦法;

人家的所有手段,或者說是優勢,都是建立在拳頭夠硬的基礎上。

拳頭不夠硬了,什麼金融、科技等手段,都不過是皇帝的新衣,整個藍星都爲之不齒的遮羞布而已。

這個時代的匈奴,也是一樣的道理。

——在過去,匈奴帝國的強大,讓整個已知世界,都不得不屈服在遊牧之民的馬鞭之下。

中亞各國,如大宛、大夏之類,被匈奴騎兵一戰而亡,幾乎是口號都還沒來得及喊完,就趕忙跪地臣服;

西域各國更是連反抗都不敢,默認對匈奴帝國予取予求。

哪怕是整個已知世界,除匈奴外唯一的大塊頭:漢室,也不得不委曲求全,嫁女和親,以換取匈奴人短暫的安分。

和後世鼎盛時期的大美麗一樣:匈奴帝國的強盛期,依舊是軍事霸權,支撐着這個沒有絲毫文明底蘊——甚至壓根兒就和文明不沾邊的政權。

但和後世,軍事霸權瓦解之後,逐漸走向衰亡的大美麗一樣:匈奴帝國的根基,也同樣是軍事霸權。

軍事霸權尚在,那無論匈奴人是搞奴隸制,還是後世的民煮制——無論匈奴人覺得人獸合法,還是同性合理,都沒人敢說他們是錯的;

但當軍事霸權瓦解之後,匈奴人的每一次呼吸,都會讓人們想起他們在鼎盛時期,對整個世界所犯下的種種暴行。

具體到眼下,一場河套戰役,讓匈奴帝國的軍事霸權岌岌可危,堪堪欲墜,劉榮是早有心理準備的。

只是無論是在後世,還是在這個時代,劉榮都沒有親眼見證過霸權的崩塌;

對於霸權崩塌的進程,劉榮並沒有太過清晰的預料。

就好比匈奴;

河套戰役結束,固然是讓長城內外的天下人都看清:匈奴人,並非不可戰勝的;

至少在漢人面前,匈奴人,並非無法戰勝的神話。

但之後呢?

河套戰役之後,匈奴人的軍事霸權,究竟會以怎樣的方式崩塌?

是一夜之間土崩瓦解,百蠻大國分裂爲草原百國?

還是會通過堅韌不拔的掙扎,在漢家一場接着一場、一年接着一年的連續勝利,才艱難倒下?

劉榮不知道。

劉榮唯一能確定的是:河套戰役,僅僅只是個開始;

一場河套戰役,也絕不可能讓匈奴人長達數十年的軍事霸權,如此輕而易舉的摧毀。

河套之後,還有河西;

河西之後,還有幕南。

只有一場接着一場、一年接着一年的連續戰勝,漢家纔有可能最終取代匈奴,再度成爲人類文明唯一的引領者。

——漢家奪得河套,匈奴人或許會震驚;

但最終,大概率會用‘漢人奸詐’‘僥倖的手’之類的話來安慰自己。

待來日河西易主,匈奴人也不會覺得自己不行了;

而是會相對現實的說:嗯,漢人也和我們一樣強大了,我們要打起精神了。

直到幕南也不再爲遊牧之民所有——以至於‘幕南無王廷’,撐犁天神的子民都只能在幕北苦寒之地苟且偷生,匈奴人才會艱難承認:匈奴人的霸權,已經崩塌了;

整個人類文明,迎來了新的王者。

準確的說,是那個舊王,再度奪回了屬於自己的王冠……

“先前,朝堂內外一致認爲:開春之後,軍臣必定會不甘心,從而對河南地發起反撲。”

“爲此,我漢軍將士在過去整個冬天,都在河南地北部——即五原郡北境鞏固防線。”

“初聞榆侯於此奏疏中,說‘軍臣有意使單于庭依例北巡’時,朕的第一反應,也是軍臣想要讓我漢家放鬆警惕,再出其不備的發兵河南地。”

“只是據榆侯所言,軍臣之所請,其言辭之懇切、姿態之謙遜,實乃匈奴單于前所未有。”

“依諸公之見,此間事,實情如何?”

“我漢家,又當何以對之?”

對於軍臣低聲下氣表示:求求別打了,河套給你俺認了,俺還要北巡呢,求你別打我的高闕——這等前所未有的卑微懇求,劉榮大致心裡有數。

只是畢竟還年輕,皇帝生涯纔剛開始,劉榮也不急着提出自己的看法;

說來,這還是先帝老爺子在時,手把手教劉榮的。

——當某件事,讓朝堂內外都有些摸不準、看不清的時候,作爲皇帝,不要自作聰明的急着開口。

先讓臣子們說;

別管說的對或不對——先從這些漢室全天下最傑出、最聰明的人口中,聽聽所有存在的可能性。

再和自己的猜測對比一番,並最終確定:哪種可能性最大、最合理。

若是有可能,最好從頭到尾都不開口,就讓臣子們自己商議,並最終得出結果,便大抵是最合理的推斷了。

若不然,堂堂皇帝之身,一有事就跳出來急不可耐的‘朕覺得如何如何’,萬一猜錯了,丟人事小,爲臣下所輕事大……

對於老爺子的教誨,劉榮雖然向來都頗有微詞,卻很少能拿出什麼像樣的反駁依據。

——作爲封建帝王,先孝景皇帝劉啓,無疑是冷血無情到了極致。

作爲一個肉體凡胎、有血有肉的人,劉榮本能的排斥這種冰冷無情的行事準則。

但作爲帝王,尤其是一個合格,且有志做得更好的‘明君’,劉榮不得不承認:先孝景皇帝,是封建帝王最標準,同時也是最完美的模板。

很多事,或許都有更好的處理方式,或者解決方法。

但你必須承認:如果你採取漢景帝劉啓的處理方式,那就肯定不會出問題——至少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對於封建時代絕大多數時期的帝王而言,重要的往往都不是做點什麼,而是別出岔子。

如果你也這麼想,那就照着漢景帝的路子來,準沒錯……

“依臣之見,軍臣此舉,大抵是以退爲進——假意服軟,實則,仍舊不甘於河南地之失。”

“若我漢家信以爲真,果真於河南地北境,即五原-高闕一線減兵,軍臣或將大軍南下,以圖河南地。”

“然若不信,數十萬大軍久駐河南地,時日一久,府庫恐亦有所負擔。”

幾乎是在這番話傳入耳中的同時,劉榮便根據這番話的內容,判斷出了發言者。

——廷尉趙禹。

作爲法家出身的律法專才,趙禹對於任何事,都是不吝以最大的惡意、最悲觀的態度加以揣摩。

放在軍事上,說好聽點,這叫料敵從寬。

說難聽點,就是過分悲觀。

若是讓這麼一個人做將軍,是真的不會出紕漏;

但也是真的辦不成事兒。

而且這個‘不出紕漏’的代價,往往是趨近於極限的。

這種極致悲觀、極致小心,和程不識那種步步爲營、謹小慎微還不一樣。

——程不識的步步爲營,是以戰場形勢變化、敵我雙方兵力,以及軍心、士氣等種種因素,來做出相對應的判斷,並在此基礎上稍趨於保守。

好比敵軍五萬,我軍也五萬,勢均力敵之下,程不識會選擇小心試探,並保守僵持,以‘我方稍有劣勢’爲準,以靜制動,等待可乘之機。

但趙禹這種‘料敵從寬’,卻是最大限度重視地方,最大限度輕視本方,以最糟糕、最惡劣的可能性爲基礎,並做出應對。

同樣的例子——敵我雙方各五萬兵馬;

趙禹很可能會說:敵人的五萬,或許只是前鋒部隊,未必沒有數十萬主力大軍埋伏於後!

而我軍五萬兵馬,或許有新兵多少、老兵多少,以及混資歷的公子哥多少云云。

總而言之,未必能有五萬人應該具備的戰力!

結合此間種種,五萬對五萬,我軍劣勢巨大;

最好的選擇:即刻撤軍!

從方纔,趙禹的一番發言也不難看出:雖然沒忘踢上一嘴‘如果維持河南地的防備力量,府庫或許會有壓力’,但趙禹還是傾向於這麼做。

即:無論匈奴人怎麼想,怎麼盤算,都要以‘匈奴人隨時會傾巢而出,謀取河套’爲準,來做出相應的應對。

如果真的這麼做,河套倒確實能確保安穩無虞;

但所需要付出的代價,卻是無限趨近於:漢家舉國之力,以保河套不失。

這麼做是否值得,顯而易見。

——在劉榮看來,值得!

但沒必要。

這就好比一個藏有寶藏的洞穴,你不知道洞穴裡守護寶藏的,究竟是一頭猛虎還是一隻螞蟻;

這種時候,直接朝洞裡來一發RPG,當然是值得的。

但如果有可能,性價比最高的方式,其實還是打個手電筒,看看洞裡的情況。

如果真是豺狼虎豹之類,那開槍也好,開炮也罷——只要能弄死洞裡的野獸,確保你的安全,就都是值得的。

但若是一窩螞蟻,那比起RPG,顯然還是一鍋開水性價比更高一些。

“臣認爲,倒不盡然。”

果不其然——趙禹話音落下沒多久,丞相劉舍的話語聲便適時響起,將劉榮的注意力拉了過去。

“依臣之見,如今的匈奴單于庭,大概率依舊沒能從混亂中調整過來。”

“——一場河南-馬邑之戰,匈奴人可謂喪師失地,遭遇了自冒頓稱霸草原以來,前所未有的一場大敗。”

“尤其是兩線開戰,均無建樹的情況下,即便馬邑戰場的罪責,被軍臣甩給了右賢王伊稚斜,但河南之失,軍臣,卻是難辭其咎。”

“畢竟自漢家鼎立、匈奴稱霸草原至今,匈奴歷經三主,漢家歷經五帝;”

“而河南地,始終爲匈奴人所掌控。”

“——無論是太祖高皇帝、孝惠皇帝年間的冒頓單于,還是太宗皇帝年間的老上單于在位,我漢家都從不曾有餘力覬覦河南地。”

“非但不敢覬覦河南地,反而要隨時憂心於匈奴人兵發河南,以掠北地、隴右。”

“而軍臣在位,我漢家反守爲攻,得據河南地——無論是誰人的過錯,軍臣,都必定威儀大損。”

“現如今,匈奴單于庭必定會出現‘軍臣無德,無可奉宗廟’之類的雜談。”

“尤其是那左賢王伊稚斜,必定會從中作梗,以求渾水摸魚……”

劉舍這番話一出口,殿內衆人面上的神情,便肉眼可見的舒暢了不少。

——趙禹先前那番話,什麼‘如果是這樣,那就得撤,但萬一不是這樣,撤了就完了’之類,根本就是如說。

兩相對比之下,劉舍這番表態,才真正彰顯了國家層面的戰略考量。

劉舍的意思很簡單:河套戰役所帶來的混亂,至今都還沒有在匈奴單于庭內部結束。

沒有一場血洗,讓軍臣肅清蠢蠢欲動的野心家,或是直接換一個匈奴單于,這場混亂就不會結束。

而在這場混亂結束之前,本身都無法擰成一股繩的匈奴單于庭,是根本無力全力南下,以謀河南的。

故而,劉舍更傾向於:在河套留下基本的守備力量,將原本派去打河套戰役的大軍主力撤回來,以減少軍隊後勤壓力。

劉舍話音落下,殿內衆人基本都是一副認同之色,顯然是基本達成了一致。

至於御榻上的劉榮,雖然沒有開口表達自己的看法,但心中,卻也已經認可了劉舍的提議。

——匈奴人短時間內,大概率不會對河套動心思,這是肯定的。

但在劉榮看來,這並不是因爲單于庭內部的混亂,又或是‘暗流涌動’之類……

“軍臣,是要轉變戰略重心了吧……”

“從先前,重點西進追殺月氏人,並開疆拓土,隔三差五南下‘敲打’我漢家,轉變爲:全力西進壯大自身,並全力從西域吸血,並極力不與我漢家起衝突?”

···

“嘿;”

“如果真是這樣,那‘苦匈奴久矣’的西域……”

“可惜啊~”

“可惜河西之地……”

第432章 策問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406章 傻了吧?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569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421章 大喜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433章 尚書令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517章 上林宴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4章 真打呀?!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585章 別鬧第587章 也許真是這樣第434章 還行吧第406章 傻了吧?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53章 吞金獸!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91章 捷報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454章 故年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39章 降維打擊?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479章 冰雕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535章 長平烈侯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42章 啊這?啊???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491章 捷報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221章 老兵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486章 絞肉機?睡一覺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睡一覺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38章 宗祠第486章 絞肉機?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592章 朕能怎麼辦?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293章 國運之戰!睡一覺第8章 命可真好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
第432章 策問第194章 必須找到樑王叔!第406章 傻了吧?第409章 齊地一豬倌第569章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第198章 頭太癢,水太涼第421章 大喜第30章 真閉門謝客第248章 竇太后的大局觀第433章 尚書令第576章 把控力度第29章 有人哭,就有人死第319章 得隴望蜀?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87章 兄弟如手足第86章 王孫,且去第197章 兒,捨命相陪第517章 上林宴第229章 皇帝少弱,不堪持國?第89章 閹庶安敢欺我?第329章 一步到位的茂陵邑!第24章 真打呀?!第232章 孝景皇帝第585章 別鬧第587章 也許真是這樣第434章 還行吧第406章 傻了吧?第265章 來啊!互相傷害啊!第103章 父皇,不妨拭目以待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46章 天不遂人願第278章 公主,耗子尾汁第210章 樑王死的好啊第353章 吞金獸!第183章 你不賣?我還不吃了呢!第203章 誰知道呢第491章 捷報第62章 二位王叔,耗子尾汁第285章 曹皇后:又要女人?第310章 郅都,沒有擔當啊第7章 此事,急不得第333章 農耕文明的畜牧業第239章 敞開天窗說亮話第414章 各學派的顧慮第171章 老劉家的男人啊第454章 故年第289章 慄氏也有聰明人?第370章 貴使,莫不是在消遣朕?第339章 武夫當道第18章 劉榮的抉擇第39章 降維打擊?第231章 頂級映射第354章 花錢的纔是大爺!第188章 皇帝,殺了我兒子!第485章 冰與火之歌第479章 冰雕第242章 細柳射聲,霸上拄盾第535章 長平烈侯第15章 我好怕啊第142章 啊這?啊???第301章 就先這樣吧第191章 孤人傻掉了!第526章 遠大目標第491章 捷報第243章 周亞夫可惜嘍第264章 活着,纔是最大的勝利第397章 嗨,年關將近嘛第10章 請陛下三思!第541章 一點點不同第204章 慄氏明智?好小衆的字眼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56章 母親啊母親第228章 皇祖母覺得,這是鹿是馬啊?第221章 老兵第391章 這個可以有!第486章 絞肉機?睡一覺第525章 不怕問題暴露!睡一覺第385章 五月蹛林第54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345章 意料之外的紕漏第104章 拉了一坨大的第392章 又一年秋第19章 做大哥的第238章 宗祠第486章 絞肉機?第258章 朕,錯了嗎?第453章 無 無間道?第592章 朕能怎麼辦?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444章 陛下,還真捨得啊?第164章 父皇,時間不多了啊第68章 好戲,開場了第76章 孫兒,冤枉啊!第277章 民女,亦不畏之第293章 國運之戰!睡一覺第8章 命可真好第266章 言於朝,則斬於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