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 魏徵病重

翌日,天色未亮,雞鳴已響,李恪卻睡意正濃。

“王爺!王爺!該起牀了…”

李恪半夢半醒之間翻了身,抱住正準備起身的武媚娘繼續酣睡,根本不理會呼喊聲。

武媚娘看見李恪那睡眼朦朧的樣子,有好氣又好笑。

武媚娘拍了拍李恪的後背,溫聲道:“王爺,別睡了,上朝的時間到了!”

“上個鳥的朝,本王不去,媚娘休要再聒噪,不然本王家法伺候,安安靜靜的陪本王睡一會兒!”李恪呢喃道。

“討厭,王爺,今天可以抗旱救災,論功行賞的日子,你不去上朝,賞賜可就沒了!“武媚娘繼續勸說道。

“本王天潢貴胄,富可敵國,是在乎賞賜的人嗎?再說,本王已是親王爵位,已封無可封,即便去了也得不到如何好處,反而會讓父皇和諸位大臣爲賞賜孤而左右爲難,孤何必去找不自在呢?”李恪道。

“王爺,陛下給你賞賜你推遲便是,這樣就能體現你爲人謙遜心胸寬廣,又能體現你無慾無求,更無非分之想,最主要的是,陛下已經下旨今天的早朝你必須參加,不去就是抗旨,王爺你自己掂量掂量吧!”武媚娘柔聲道。

李恪聞言一激靈,抗旨不遵可是要殺頭的,李恪表示自己還沒有活夠,一個翻身便起牀了。

李恪打着哈欠,隨意的披着一件衣服打開房門。

“天都亮了,時間有些來不及了,秋香快爲本王更衣!”李恪看着外面魚肚白的天空,大驚失色道。

“王爺,時間應該還來得及,奴婢已經讓元寶把馬車準備好了,就停在門口,王爺出府便可駛向皇宮…”秋香微笑道。

“不錯!還是秋香心思玲瓏,讓本王越來越喜愛了…”李恪滿意道。

“王爺就知道打趣人家…”秋香臉色通紅道。

李恪換好親王服,接過秋香遞過來的早點,着急忙慌的坐上了馬車,馬不停蹄的趕到皇城下,才發現衆臣已基本到齊。

李恪看着涇渭分明的文武兩列,自覺的排到了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的後面。

這時李恪口中還在不停的細嚼慢嚥,時不時地打一個飽嗝,吐出一口豬肉氣味,很顯然他吃得是豬肉餡包子。

前面的李泰聞着這氣味忍不住蹙了蹙眉頭,回頭一望,發現李恪嘴腮還在不停的鼓動。

“三哥,在如此莊嚴的場合,你這麼還在吃東西?”李泰用責備的語氣道。

“沒辦法,起晚了,時間有點趕,不得不邊走邊吃!”李恪隨意道。

“起晚了,可以不來啊!”李泰沉聲道。

李恪見李泰這臉上的表情以及說話的語氣便知道,這胖子又嫉妒本王了。

李恪猜想得絲毫不差,這李泰確實在嫉妒李恪。

李恪這次抗旱救災不僅得到了父皇和羣臣的稱讚,更是被關中全體百姓歌功頌德,讓是讓李泰竭盡全力都難達到的事情,卻被李恪一個庶出皇子一而再再而三的辦到,怎能不讓心高氣傲的李泰嫉妒得發狂。

“你以爲是爲兄想來嗎?摟着嬌妻在溫暖的被窩不好嗎?關鍵是父皇下旨了,爲兄不是不來…”李恪一臉無奈道。

如果不是看李恪平時都不來早朝,李泰絕對會認爲李恪是在炫耀。

魏徵聽聞二人的對話,咳了一聲,擡了擡眼皮,看了一眼李恪,聲音嘶啞、底氣虛弱的說道:“漢王殿下,你這麼說也是天潢貴胄,國家大事還是應該關心一下的,所以這早朝你還是不要缺席得好…”

“魏侍中教訓得是!”李恪誠懇道。

“咳咳…只要殿下不嫌老臣多嘴便好…咳咳…”魏徵咳聲不止。

李恪知道魏徵去年底的時候大病一場,差點一命嗚呼,李恪爲此還擔心了好久。

李恪本王以爲魏徵早已痊癒,但是現在看着他顫顫巍巍連說話都費勁的病容,李恪心底閃過一絲慌張,難道魏徵這身體已經垮掉了。

不行,得請孫思邈爲魏徵做一個全是檢查,魏徵現在可不能出事,他一出事,孤便少一臂膀。

“魏侍中,你的病情如此嚴重,爲何還來早朝,父皇也太苛待功臣了吧?”李恪氣憤道。

“沒怎麼辦事的?眼看都要落氣了,還怎麼使喚,是嫌他不死嗎?”李恪心想道。

也不怪李恪如此想,歷史上的李世民對魏徵死後可並不友好!

歷史上的唐太宗李世民和大臣魏徵是名垂青史的明君賢相,一個度量寬宏、善於納諫,一個忠心事主、不畏風險,兩人演繹出了一段相得益彰的君臣佳話,在“貞觀之治”的盛世景象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

但從前到後細細捋捋兩人的關係,感覺還是挺複雜的。

魏徵早先不是李世民的手下,反而是李世民的死對頭太子李建成的心腹。

富有謀略的魏徵曾經多次勸說李建成及早動手,剷除李世民。

玄武門之變後,李建成一黨被剿滅,魏徵也被抓到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責問他爲何要離間他們的兄弟之情,魏徵毫不畏懼地說:“太子如果聽了我的話,怎麼會有今日的災禍!”

李世民對他的品行、氣節和能力都很欣賞,非但沒有怪罪,反而好言好語地勸說開導他,讓他爲朝廷效力,從此魏徵就成爲唐太宗身邊的重要人物。

李世民繼位後,魏徵先後擔任過諫議大夫、尚書左丞、秘書監、侍中等官職,每個崗位都幹得勤勉敬業,政績突出,但他最出名的還是敢於進諫。

史書記載他一生向唐太宗進諫200多件事,數十萬言。像他寫的《諫太宗十思疏》,一下子就指出了皇帝10個方面的過失,而且言辭激烈、態度剛硬。

好在李世民度量大如海,雖然有時也很生氣,但最後想明白了、消氣了,還是會接受魏徵的正確意見。

正是有魏徵、房玄齡、杜如晦等這樣一批名臣輔佐,李世民才能開創一代盛世。

對於李世民來說,有了魏徵這樣一個耿直敢言、批評皇帝不留絲毫情面的大臣,就更加凸顯了自己從善如流的氣量、胸懷,要的就是“我比其他帝王強”的效果。

0031 黑衣衛584 王玄策545 李元昌475 白熱化325 遇刺0159 安置賑民253 長安商會506 結仇582 龜茲國形勢271 韓王0177 蘇府0066 鎮定自若577 牛李黨爭452 爭執412 落雕弓356 會面487 高昌王589 漢王遇刺(五)0214 蘇定方314 決賽開始559 掙扎的太子0135 高士廉0195 上達天聽236 後知後覺496 搶功266 河間郡王320 來去如風0017 李世民暴怒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167 獻禮498 高昌易主430 人禍382 班師回朝0063 羣毆事件264 借題發揮0105 鬥志昂揚350 鋒芒346 大都督370 決戰(二)0083 第一奸臣472 六相571 初雪0165 瘟疫316 精彩絕倫258 選將464 君臣反對579 薛仁貴的謀略570 狄仁傑569 士族壟斷教育292 計劃339 都督府晚宴455 文成公主308 各自謀劃506 結仇0014 母子談心0015 宋體字0131 與民爭利0171 猜燈謎518 趣話605 貞觀十五年376 兵不厭詐532 悲情太子0048 後續影響611 裝神弄鬼276 蓄勢待發542 國之儲君0009 宜秋宮457 危機473 太子發怒537 太子黑化640 據理力爭453 不愧名相0029 安內必先攘外354 雲州城下0173 燈火闌珊514 李治的心機294 事成622 桃花朵朵開584 王玄策0041 太極宮0194 暗棋0206 組建新軍531 弱秦之計0139 長樂公主0160 殺雞儆猴228 高陽公主310 運動會開幕0082 上官儀461 曉之以利0157 楚王籌劃0137 火爐319 追蹤0100 大都督617 上朝313 比賽繼續0144 世家0022 《詠鵝》360 大軍壓境419 狩獵(三)0085 突厥入侵
0031 黑衣衛584 王玄策545 李元昌475 白熱化325 遇刺0159 安置賑民253 長安商會506 結仇582 龜茲國形勢271 韓王0177 蘇府0066 鎮定自若577 牛李黨爭452 爭執412 落雕弓356 會面487 高昌王589 漢王遇刺(五)0214 蘇定方314 決賽開始559 掙扎的太子0135 高士廉0195 上達天聽236 後知後覺496 搶功266 河間郡王320 來去如風0017 李世民暴怒340 都督府與刺史府0167 獻禮498 高昌易主430 人禍382 班師回朝0063 羣毆事件264 借題發揮0105 鬥志昂揚350 鋒芒346 大都督370 決戰(二)0083 第一奸臣472 六相571 初雪0165 瘟疫316 精彩絕倫258 選將464 君臣反對579 薛仁貴的謀略570 狄仁傑569 士族壟斷教育292 計劃339 都督府晚宴455 文成公主308 各自謀劃506 結仇0014 母子談心0015 宋體字0131 與民爭利0171 猜燈謎518 趣話605 貞觀十五年376 兵不厭詐532 悲情太子0048 後續影響611 裝神弄鬼276 蓄勢待發542 國之儲君0009 宜秋宮457 危機473 太子發怒537 太子黑化640 據理力爭453 不愧名相0029 安內必先攘外354 雲州城下0173 燈火闌珊514 李治的心機294 事成622 桃花朵朵開584 王玄策0041 太極宮0194 暗棋0206 組建新軍531 弱秦之計0139 長樂公主0160 殺雞儆猴228 高陽公主310 運動會開幕0082 上官儀461 曉之以利0157 楚王籌劃0137 火爐319 追蹤0100 大都督617 上朝313 比賽繼續0144 世家0022 《詠鵝》360 大軍壓境419 狩獵(三)0085 突厥入侵